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酸金刚烷胺除杂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金刚烷胺原料药主要用于复方抗感冒制剂,约占总量的77%,由于供应出口量统计不全,实际出口量约30吨,金刚烷胺单方制剂产量较稳定,年消耗金刚烷胺原料10吨左右。金刚烷胺兽用药市场呈逐年增长趋势,传统制备金刚烷胺采取先溴代再氨化,或者先硝化再还原的路线,溴化路线所用原料通常是通过过量的溴制备的,不仅价格较贵,腐蚀性也较强而且难以回收,导致污染严重,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盐酸金刚烷胺废料的除杂方法。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854560.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盐酸金刚烷胺的制备工艺,制备工艺:在反应器中加入发烟硫酸,将其降温至8~10℃,然后向其中加入金刚烷,然后以0.1~0.2ml/s的速度向其中滴加分乙腈,然后将所述反应器中溶液的温度升至15~20℃,保持1~2h,然后再升温至25~30℃,保持1~2h,最后升温至32~35℃,保持1~2h,反应完成;所述步骤a反应完成后的反应液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所述步骤a反应完成后的反应液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析出1-乙酰氨基金刚烷;所述1-乙酰氨基金刚烷在盐酸中发生水解反应,然后降温析出盐酸金刚烷胺。上述专利中的盐酸金刚烷胺的制备工艺存在以下不足:使用了发烟硫酸,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气,在后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水稀释,废水量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盐酸金刚烷胺除杂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盐酸金刚烷胺除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15g精制溴代金刚烷胺、10g尿素,搅拌混合研磨,过200目筛;
s2:将混合物移至100ml的三口瓶中,并加入40ml豆油;
s3:加热油浴温度至140℃,放入三口瓶中,继续加热至160℃时保温,反应至190℃,反应结束,停止加热;
s4:油浴温度在160℃时保持15min,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烧杯中;
s5:向烧杯中加入115ml的2mol/l氯化氢,加热使其溶解,溶解后冷却至50℃,过滤,滤饼再用45ml的mol/l氯化氢煮沸20min,冷却至50℃,二次过滤,合并两次滤液;
s6:将滤液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12小时,分层;
s7:取下层水相,加活性炭,煮沸20min,趁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过滤,再浓缩,冷冻结晶,过滤得晶体,合并两次晶体,得产品;
s8:将产品加水溶解,并加活性炭脱色、过滤,将滤液浓缩近干,有大量晶体析出;
s9:再加入适量丙酮使晶体完全析出,抽滤,以丙酮充分洗涤,抽干,干燥后得盐酸金刚烷胺。
优选地:所述精制溴代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取100g溴代金刚烷胺粗品,加入适量乙醇使其溶解;
s22:溶解后加入适量的连二亚硫酸钠,在超声波中充分溶解,抽滤;
s23: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并搅拌,抽滤,将滤液减压浓缩,得精制成品。
优选地:所述溴代金刚烷胺粗品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5。
优选地:所述溴代金刚烷胺粗品为金刚烷与液溴在混合溶剂中反应,经蒸馏除溴生成。
优选地:所述金刚烷与液溴的摩尔质量比为1:6.5。
优选地:所述金刚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用1,5,9-环十二碳三烯为原料,经闭环生成苊类;
s32:苊类氢化生成过氢化苊,再重排生成乙基金刚烷,脱去乙基得到金刚烷。
优选地:所述溴代金刚烷胺粗品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以溴代金刚烷胺与尿素为原料,豆油为溶剂,反应温度控制在160℃,改善了盐酸金刚烷胺的合成工艺,经水解、脱色纯化得到除杂后的盐酸金刚烷胺纯品,有效减少了废气的产生,改善盐酸金刚烷胺合成过程中对环境污染问题,相比之下废水量大大降低。
2.采用尿素和豆油有效的降低可成本,并快速除杂以提高纯度,160℃放热反应时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反应简单,简化了操作步骤,原料廉价易得,降低了工业化应用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盐酸金刚烷胺除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盐酸金刚烷胺除杂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取15g精制溴代金刚烷胺、10g尿素,搅拌混合研磨,过200目筛;
s2:将混合物移至100ml的三口瓶中,并加入40ml豆油;
s3:加热油浴温度至140℃,放入三口瓶中,继续加热至160℃时保温,反应至190℃,反应结束,停止加热;
s4:油浴温度在160℃时保持15min,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烧杯中;
s5:向烧杯中加入115ml的2mol/l氯化氢,加热使其溶解,溶解后冷却至50℃,过滤,滤饼再用45ml的mol/l氯化氢煮沸20min,冷却至50℃,二次过滤,合并两次滤液;
s6:将滤液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12小时,分层;
s7:取下层水相,加活性炭,煮沸20min,趁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过滤,再浓缩,冷冻结晶,过滤得晶体,合并两次晶体,得产品;
s8:将产品加水溶解,并加活性炭脱色、过滤,将滤液浓缩近干,有大量晶体析出;
s9:再加入适量丙酮使晶体完全析出,抽滤,以丙酮充分洗涤,抽干,干燥后得纯化无杂质的盐酸金刚烷胺。
所述精制溴代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取100g溴代金刚烷胺粗品,加入适量乙醇使其溶解;
s22:溶解后加入一定量的连二亚硫酸钠,在超声波中充分溶解,抽滤;
s23: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并搅拌,抽滤,将滤液减压浓缩,得精制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溴代金刚烷胺粗品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5。
进一步的,所述溴代金刚烷胺粗品为金刚烷与液溴在混合溶剂中反应,经蒸馏除溴生成。
进一步的,所述金刚烷与液溴的摩尔质量比为1:6.5。
进一步的,所述金刚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用1,5,9-环十二碳三烯为原料,经闭环可生成苊类;
s32:苊类氢化生成过氢化苊,再重排生成乙基金刚烷,脱去乙基得到金刚烷。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以溴代金刚烷胺与尿素为原料,豆油为溶剂,反应温度控制在160℃,反应简单,操作方便,总收率为80%,采用尿素和豆油有效的降低可成本,并快速除杂以提高纯度,160℃放热反应时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
实施例2:
一种盐酸金刚烷胺除杂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取15g精制溴代金刚烷胺、10g尿素,搅拌混合研磨,过200目筛;
s2:将混合物移至100ml的三口瓶中,并加入40ml豆油;
s3:加热油浴温度至140℃,放入三口瓶中,继续加热至160℃时保温,反应至190℃,反应结束,停止加热;
s4:油浴温度在160℃时保持15min,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烧杯中;
s5:向烧杯中加入115ml的2mol/l氯化氢,加热使其溶解,溶解后冷却至50℃,过滤,滤饼再用45ml的mol/l氯化氢煮沸20min,冷却至50℃,二次过滤,合并两次滤液;
s6:将滤液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12小时,分层;
s7:取下层水相,加活性炭,煮沸20min,趁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过滤,再浓缩,冷冻结晶,过滤得晶体,合并两次晶体,得产品;
s8:将产品加水溶解,并加活性炭脱色、过滤,将滤液浓缩近干,有大量晶体析出;
s9:再加入适量丙酮使晶体完全析出,抽滤,以丙酮充分洗涤,抽干,干燥后得纯化无杂质的盐酸金刚烷胺。
所述精制溴代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取120g溴代金刚烷胺粗品,加入适量乙醇使其溶解;
s22:溶解后加入一定量的保险粉,在超声波中充分溶解,抽滤;
s23: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并搅拌,抽滤,将滤液减压浓缩,得精制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溴代金刚烷胺粗品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6。
进一步的,所述溴代金刚烷胺粗品为金刚烷与液溴在混合溶剂中反应,经蒸馏除溴生成。
进一步的,所述金刚烷与液溴的摩尔质量比为1:7。
进一步的,所述金刚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用1,5,9-环十二碳三烯为原料,经闭环可生成苊类;
s32:苊类氢化生成过氢化苊,再重排生成乙基金刚烷,脱去乙基得到金刚烷。
实施例3:
一种盐酸金刚烷胺除杂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取15g精制溴代金刚烷胺、10g尿素,搅拌混合研磨,过200目筛;
s2:将混合物移至100ml的三口瓶中,并加入40ml豆油;
s3:加热油浴温度至140℃,放入三口瓶中,继续加热至160℃时保温,反应至190℃,反应结束,停止加热;
s4:油浴温度在160℃时保持15min,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烧杯中;
s5:向烧杯中加入115ml的2mol/l氯化氢,加热使其溶解,溶解后冷却至50℃,过滤,滤饼再用45ml的mol/l氯化氢煮沸20min,冷却至50℃,二次过滤,合并两次滤液;
s6:将滤液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12小时,分层;
s7:取下层水相,加活性炭,煮沸20min,趁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过滤,再浓缩,冷冻结晶,过滤得晶体,合并两次晶体,得产品;
s8:将产品加水溶解,并加活性炭脱色、过滤,将滤液浓缩近干,有大量晶体析出;
s9:再加入适量丙酮使晶体完全析出,抽滤,以丙酮充分洗涤,抽干,干燥后得纯化无杂质的盐酸金刚烷胺。
所述精制溴代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取120g溴代金刚烷胺粗品,加入适量乙醇使其溶解;
s22:溶解后加入一定量的连二亚硫酸钠,在超声波中充分溶解,抽滤;
s23: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并搅拌,抽滤,将滤液减压浓缩,得精制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溴代金刚烷胺粗品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5.5。
进一步的,所述溴代金刚烷胺粗品为金刚烷与液溴在混合溶剂中反应,经蒸馏除溴生成。
进一步的,所述金刚烷与液溴的摩尔质量比为1:6。
进一步的,所述金刚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用1,5,9-环十二碳三烯为原料,经闭环可生成苊类;
s32:苊类氢化生成过氢化苊,再重排生成乙基金刚烷,脱去乙基得到金刚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盐酸金刚烷胺除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取15g精制溴代金刚烷胺、10g尿素,搅拌混合研磨,过200目筛;
s2:将混合物移至100ml的三口瓶中,并加入40ml豆油;
s3:加热油浴温度至140℃,放入三口瓶中,继续加热至160℃时保温,反应至190℃,反应结束,停止加热;
s4:油浴温度在160℃时保持15min,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烧杯中;
s5:向烧杯中加入115ml的2mol/l氯化氢,加热使其溶解,溶解后冷却至50℃,过滤,滤饼再用45ml的mol/l氯化氢煮沸20min,冷却至50℃,二次过滤,合并两次滤液;
s6:将滤液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12小时,分层;
s7:取下层水相,加活性炭,煮沸20min,趁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过滤,再浓缩,冷冻结晶,过滤得晶体,合并两次晶体,得产品;
s8:将产品加水溶解,并加活性炭脱色、过滤,将滤液浓缩近干,有大量晶体析出;
s9:再加入适量丙酮使晶体完全析出,抽滤,以丙酮充分洗涤,抽干,干燥后得盐酸金刚烷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酸金刚烷胺除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溴代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取100g溴代金刚烷胺粗品,加入适量乙醇使其溶解;
s22:溶解后加入适量的连二亚硫酸钠,在超声波中充分溶解,抽滤;
s23: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并搅拌,抽滤,将滤液减压浓缩,得精制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盐酸金刚烷胺除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溴代金刚烷胺粗品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酸金刚烷胺除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溴代金刚烷胺粗品为金刚烷与液溴在混合溶剂中反应,经蒸馏除溴生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盐酸金刚烷胺除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烷与液溴的摩尔质量比为1:6.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盐酸金刚烷胺除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用1,5,9-环十二碳三烯为原料,经闭环生成苊类;
s32:苊类氢化生成过氢化苊,再重排生成乙基金刚烷,脱去乙基得到金刚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盐酸金刚烷胺除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溴代金刚烷胺粗品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