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n-氰乙基-n-苄基苯胺制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n-氰乙基-n-苄基苯胺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97.2-102.3℃。n-氰乙基-n-苄基苯胺是一个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农药、染料等的合成,目前国内需求量大,国内主要是上海温州等南方企业生产,产品供应不足。中国的生产厂家较少,主要依靠从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口,n-氰乙基-n-苄基苯胺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提高n-氰乙基-n-苄基苯胺产量的生产工艺。
现有技术在制备n-氰乙基-n-苄基苯胺时,通常都具有搅拌及过滤步骤,但是当n-氰乙基-n-苄基苯胺一次性析出过多时,容易造成搅拌及过滤处的堵塞,进而不利于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过滤,降低了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制备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n-氰乙基-n-苄基苯胺产量的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向搅拌设备中加入45ml水和76gn-氰乙基苯胺,升温至一定温度;
2)滴入68g氯化苄和20%的碳酸钠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中反应一段时间,加入冰醋酸,并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随后降温至30℃;
4)析出白色固体,通过搅拌设备过滤出白色固体;
5)对白色固体进行水洗,得到成品;
通过上述生产工艺步骤,提高了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产量,增加了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制备效率,有利于解决国内的n-氰乙基-n-苄基苯胺短缺问题。
其中,步骤1、步骤3及步骤4中所述的搅拌设备包括罐体、设于所述罐体上的盖体、设于所述盖体上的进料口、设于所述罐体底部的出料口、穿设于所述盖体上的搅拌装置、用于支撑所述搅拌装置的多个支撑架、设于所述罐体侧壁上的多个排水装置、设于所述盖体上的调节装置、设于所述罐体底部的引导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多个支撑架上的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的第一伸缩杆、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的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上的转动轴、设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多个搅拌杆、设于所述搅拌轴上的多个限位板、设于所述盖体上的多个第一限位槽、设于所述盖体上的导向套、设于所述导向套上的多个第二限位槽;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加热元件,所述罐体和所述盖体通过卡扣进行连接,所述进料口上设有阀门,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第一驱动件呈可拆卸连接,所述多个排水装置结构相同,所述多个排水装置沿所述罐体的轴向呈均匀分布,所述所述导向套可相对于所述盖体进行转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一限位槽呈配合设置,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呈配合设置;当需要对罐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时,启动第二驱动件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多个搅拌杆对物料进行搅拌,增加了物料的搅拌效果,提高了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制备效率;当罐体内析出白色固体并需要排水时,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伸缩杆收缩,进而带动第一驱动件以及转动轴向上移动,从而将限位板移动至第一限位槽内,随后启动第二驱动件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并通过限位板和第一限位槽的配合带动盖体及罐体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罐体内的水在罐体转动而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从排水装置处排水,使得罐体内的水会从罐体侧壁上的排水装置处排出而不会从罐体底部的出料口处排出,同时析出的晶体颗粒会在水流转动的带动下分散开来,避免了晶体颗粒堵住出料口而导致的水无法从出料口处排出的情况,增加了晶体颗粒的过滤效果。
所述步骤1和所述步骤3中的一定温度为90-100℃。
所述步骤3中的一段时间为3小时。
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罐体侧壁上的多个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罐体侧壁上的排水口、设于所述排水口上的移动槽、设于所述移动槽上的挡板、设于所述挡板一侧的过滤板、设于所述过滤板上端的倒角、设于所述挡板两侧的两个第一把手;所述多个过滤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多个过滤组件沿罐体的圆周方向呈均匀分布,所述挡板可相对于所述移动槽进行移动,所述过滤板可相对于所述排水口进行移动;当需要转动罐体并将罐体内的水排出时,推动两个第一把手带动挡板沿着移动槽向上移动,随后露出过滤板同时过滤板沿着排水口向罐体内部移动一端距离,并将过滤板上端的倒角接触至挡板的底部位置;通过挡板的设置,当搅拌杆在对罐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时,挡板会挡住排水口的位置,避免了搅拌过程中水直接从排水口处漏出的情况,增加了设备搅拌时的效果和稳定性;通过过滤板的设置,当罐体在搅拌装置的带动下对水产生离心力时,水会从过滤板处流出,并将晶体颗粒留在罐体内部,增加了对晶体颗粒的过滤效果;通过过滤板上的倒角设置,当挡板向下复位时,挡板会通过倒角推动过滤板进行移动,使得过滤板在挡板的带动下进行复位,增加了过滤板和挡板复位时的同步性和稳定性,避免了挡板和过滤板之间出现干涉而导致的过滤板或挡板破损的情况,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多个过滤组件上的多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排水口上的支撑板、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过滤板的第二伸缩杆、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和所述支撑板的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罐体上的驱动槽、设于所述驱动槽上的第三伸缩杆、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内部的第二弹性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和所述第三伸缩杆的连接线、套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上的两个固定块、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固定块上的两个固定槽、设于所述驱动槽上的限位环、设于所述驱动槽一端的防漏槽、设于所述防漏槽上的转动盖板、设于所述挡板底部的通孔、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一端的调节辊、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另一端的引导端;所述多个驱动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连接线穿设于所述罐体上,所述连接线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连接线穿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上,所述固定槽和所述限位环呈配合设置,所述转动盖板可相对于所述防漏槽进行转动,所述转动盖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盖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漏槽上,所述第三伸缩杆和所述通孔呈配合设置,所述调节辊穿设于所述罐体上,所述调节辊可相对于所述罐体进行转动,所述引导端呈圆锥形结构,所述引导端为磁铁制成;当需要将挡板向上移动时,推动引导端带动第三伸缩杆进行收缩,第二伸缩杆失去连接线对其的拉力,同时第三伸缩杆上的固定槽卡到限位环上,增加了第三伸缩杆收缩后的稳定性,避免了挡板向上移动后第三伸缩杆重新伸长而导致的挡板复位时和第三伸缩杆之间产生碰撞的情况,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当挡板向上移动时,转动盖板会失去挡板对其的阻力,进而在挡板向上移动时转动盖板产生转动并挡住防漏槽的上端,增加了防漏槽的防漏效果,避免了水排放到防漏槽及第三伸缩杆处的情况,增加了排水时的稳定性;随后当挡板移动至移动槽的最上端后,过滤板在第二伸缩杆的推动下向罐体内部方向进行移动,避免了晶体颗粒卡住在排水口端口处的情况,增加了晶体颗粒的过滤效果;当排水完成并需要关闭挡板时,按动两个第一把手带动挡板向下移动,并通过过滤板上的倒角将过滤板向罐体外侧方向推动,进而收缩第二伸缩杆,随后当挡板一端插入到防漏槽内完成复位后,拉动引导端并带动第三伸缩杆上的固定槽脱离限位环,将第三伸缩杆穿入到通孔内对挡板进行固定,避免了挡板在搅拌过程中出现向上抬升的情况,进而避免了挡板向上抬升而导致的排水口处出现漏水的情况,增加了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连接线的设置,当第三伸缩杆伸长时,可以通过连接线拉动第二伸缩杆进行收缩,使得第二伸缩杆拉住过滤板,进而使得过滤板不使用时和挡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避免了过滤板一直紧贴住挡板而导致的挡板一侧受到的压力过大的情况,进而避免了挡板一侧受到的压力过大而导致的挡板产生变形的情况,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设备的维护成本;通过圆锥形设置的引导端,当限位环上产生磨损而导致固定槽无法固定在限位环上时,第三伸缩杆由于失去限位环及固定槽的配合效果会伸长进行复位,此时挡板向下复位时,转动盖板及挡板的下端会接触到引导端的圆锥形结构位置,并通过圆锥形结构推动第三伸缩杆收缩一小段距离,避免了第三伸缩杆和挡板之间由于干涉而导致的破损;通过调节辊的设置,当限位环的一部分出现磨损而导致的一部分限位环无法使用的情况时,转动调节辊使得第三伸缩杆带动两个固定块及固定槽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固定槽和限位环的配合位置发生改变,保证了限位环可以继续使用,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多个过滤组件上的多个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排水口上的防漏盖、设于所述防漏盖上的多个第一排水孔;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多个防漏盖的第一排水管、设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上的多个第二排水孔、设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上的第二排水管、设于所述第二排水管上的多个第三排水孔、用于连接所述多个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多个连接板;所述排水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排水孔和所述第二排水孔呈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排水管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排水管进行转动;当罐体在搅拌装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排水时,第一排水管在防漏盖的带动下会相对于第二排水管进行转动,同时罐体内的水会被排入到防漏盖内,随后通过第一排水孔及第二排水孔流入到第一排水管及第二排水管之间,并通过第三排水孔排出到指定地点;通过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设置,使得罐体在转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向外排水,避免了水大量的存储在防漏盖处而导致的罐体内的水无法排除的情况,增加了设备排水时的稳定性,同时当罐体在搅拌装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时,可以通过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转动连接,对罐体进行导向及固定作用,增加了罐体转动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提高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向搅拌设备中加入45ml水和76gn-氰乙基苯胺,升温至90℃;
2)滴入68g氯化苄和20%的碳酸钠溶液;
3)在90℃中反应3小时,加入冰醋酸,并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随后降温至30℃;
4)析出白色固体,通过搅拌设备过滤出白色固体;
5)对白色固体进行水洗,得到成品。
实施例2:
一种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向搅拌设备中加入45ml水和76gn-氰乙基苯胺,升温至100℃;
2)滴入68g氯化苄和20%的碳酸钠溶液;
3)在100℃中反应3小时,加入冰醋酸,并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随后降温至30℃;
4)析出白色固体,通过搅拌设备过滤出白色固体;
5)对白色固体进行水洗,得到成品。
实施例3:
一种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向搅拌设备中加入45ml水和76gn-氰乙基苯胺,升温至95℃;
2)滴入68g氯化苄和20%的碳酸钠溶液;
3)在95℃中反应3小时,加入冰醋酸,并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随后降温至30℃;
4)析出白色固体,通过搅拌设备过滤出白色固体;
5)对白色固体进行水洗,得到成品。
如图1-10所示,实施例1-3中所述的搅拌设备包括罐体1、设于所述罐体上的盖体11、设于所述盖体上的进料口12、设于所述罐体底部的出料口13、穿设于所述盖体上的搅拌装置2、用于支撑所述搅拌装置的多个支撑架3、设于所述罐体侧壁上的多个排水装置4、设于所述盖体上的调节装置5、设于所述罐体底部的引导装置6;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设于所述多个支撑架上的第一驱动件21、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的第一伸缩杆22、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的第二驱动件23、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上的转动轴24、设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多个搅拌杆25、设于所述搅拌轴上的多个限位板26、设于所述盖体上的多个第一限位槽27、设于所述盖体上的导向套28、设于所述导向套上的多个第二限位槽29;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加热元件,所述罐体和所述盖体通过卡扣进行连接,所述进料口上设有阀门,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第一驱动件呈可拆卸连接,所述多个排水装置结构相同,所述多个排水装置沿所述罐体的轴向呈均匀分布,所述所述导向套可相对于所述盖体进行转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一限位槽呈配合设置,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呈配合设置;当需要对罐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时,启动第二驱动件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多个搅拌杆对物料进行搅拌,当罐体内析出白色固体并需要排水时,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伸缩杆收缩,进而带动第一驱动件以及转动轴向上移动,从而将限位板移动至第一限位槽内,随后启动第二驱动件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并通过限位板和第一限位槽的配合带动盖体及罐体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罐体内的水在罐体转动而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从排水装置处排水;所述第一驱动件为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杆为气缸带动的气杆,所述第二驱动件为电机。
所述排水装置4包括设于所述罐体1侧壁上的多个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罐体侧壁上的排水口41、设于所述排水口上的移动槽42、设于所述移动槽上的挡板43、设于所述挡板一侧的过滤板44、设于所述过滤板上端的倒角45、设于所述挡板两侧的两个第一把手46;所述多个过滤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多个过滤组件沿罐体的圆周方向呈均匀分布,所述挡板可相对于所述移动槽进行移动,所述过滤板可相对于所述排水口进行移动;当需要转动罐体并将罐体内的水排出时,推动两个第一把手带动挡板沿着移动槽向上移动,随后露出过滤板同时过滤板沿着排水口向罐体内部移动一端距离,并将过滤板上端的倒角接触至挡板的底部位置。
所述排水装置4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多个过滤组件上的多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排水口41上的支撑板47、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过滤板的第二伸缩杆48、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和所述支撑板的第一弹性件49、设于所述罐体上的驱动槽40、设于所述驱动槽上的第三伸缩杆401、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内部的第二弹性件402、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和所述第三伸缩杆的连接线403、套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上的两个固定块404、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固定块上的两个固定槽405、设于所述驱动槽上的限位环406、设于所述驱动槽一端的防漏槽407、设于所述防漏槽上的转动盖板408、设于所述挡板底部的通孔409、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一端的调节辊410、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另一端的引导端411;所述多个驱动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连接线穿设于所述罐体上,所述连接线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连接线穿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上,所述固定槽和所述限位环呈配合设置,所述转动盖板可相对于所述防漏槽进行转动,所述转动盖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盖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漏槽上,所述第三伸缩杆和所述通孔呈配合设置,所述调节辊穿设于所述罐体上,所述调节辊可相对于所述罐体进行转动,所述引导端呈圆锥形结构;当需要将挡板向上移动时,推动引导端带动第三伸缩杆进行收缩,第二伸缩杆失去连接线对其的拉力,同时第三伸缩杆上的固定槽卡到限位环上,当挡板向上移动时,转动盖板会失去挡板对其的阻力,进而在挡板向上移动时转动盖板产生转动并挡住防漏槽的上端,随后当挡板移动至移动槽的最上端后,过滤板在第二伸缩杆的推动下向罐体内部方向进行移动,当排水完成并需要关闭挡板时,按动两个第一把手带动挡板向下移动,并通过过滤板上的倒角将过滤板向罐体外侧方向推动,进而收缩第二伸缩杆,随后当挡板一端插入到防漏槽内完成复位后,拉动引导端并带动第三伸缩杆上的固定槽脱离限位环,将第三伸缩杆穿入到通孔内对挡板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所述连接线为钢丝,所述引导端为磁铁制成。
所述排水装置4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多个过滤组件上的多个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排水口41上的防漏盖412、设于所述防漏盖上的多个第一排水孔413;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多个防漏盖的第一排水管414、设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上的多个第二排水孔415、设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上的第二排水管416、设于所述第二排水管上的多个第三排水孔417、用于连接所述多个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多个连接板418;所述排水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排水孔和所述第二排水孔呈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排水管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排水管进行转动;当罐体在搅拌装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排水时,第一排水管在防漏盖的带动下会相对于第二排水管进行转动,同时罐体内的水会被排入到防漏盖内,随后通过第一排水孔及第二排水孔流入到第一排水管及第二排水管之间,并通过第三排水孔排出到指定地点,所述第一排水管呈倒u型结构,所述第二排水管呈u型结构。
所述引导装置6包括设于所述罐体1底部的涡状槽61、设于所述涡状槽上的第三弹性件62、设于所述涡状槽上的多个第四伸缩杆63、分别设于所述多个第四伸缩杆上的多个顶块64、设于所述出料口上的出料管65、设于所述出料管上的过滤网66、设于所述罐体上的多个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罐体上的空腔67、设于所述空腔上的第五伸缩杆68、设于所述第五伸缩杆上的多个第一引导槽69、设于所述空腔上的转动架60、设于所述转动架上的转动辊601、设于所述转动辊上的多个引导板602、设于所述空腔上的凹槽603、设于所述凹槽上的移动板604、设于所述移动板上的多个第二引导槽605、设于所述移动板两侧的两个第二把手606、用于连接所述移动板和所述罐体的多个折叠板661、设于所述多个折叠板中最靠近移动板的折叠板上的密封件607、设于所述空腔一侧的通槽608、设于所述通槽上的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一防漏板609、设于所述第一防漏板上的第二防漏板610、设于所述通槽一端的两个转动挡板611、设于所述移动板一侧的多个防漏孔612;所述第三弹性件为橡胶制成,所述第四伸缩杆和所述第五伸缩杆通过气管相互连通,所述出料管和所述出料口呈螺纹连接,所述过滤网上端呈弧形结构,所述出料管上设有阀门,所述多个进气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辊可相对于所述转动架进行转动,所述引导板可扣入到所述第一引导槽内,所述引导板可扣入到所述第二引导槽内,所述移动板可相对于所述凹槽进行移动,所述折叠板可相对于所述移动板进行转动,所述折叠板可相对于所述罐体进行转动,所述多个折叠板可互相进行转动,所述多个折叠板之间呈密封配合,所述折叠板和罐体之间呈密封配合,所述折叠板和移动板之间呈密封配合,所述密封件为橡胶制成,所述第一防漏板可相对于所述通槽进行移动,所述第二防漏板可相对于所述通槽进行移动,所述第二防漏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防漏板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挡板可相对于所述通槽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挡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挡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通槽上;通过顶块的设置,当需要转动罐体进行离心排水时,推动第二把手带动移动板沿着凹槽向上移动,并在移动板向上移动时通过第二引导槽和引导板的配合带动转动辊进行转动,进而通过引导板和第一引导槽的配合带动第五伸缩杆进行收缩,并将第五伸缩杆内的气体压入到第四伸缩杆内,使得第四伸缩杆伸长并带动顶块向上抬升,进而使得顶块将第三弹性件顶起,从而使得罐体底部的水在转动时可以通过凸起的第三弹性件形成的涡状结构进行引导,增加了罐体对底部水流的引导,方便了底部水流向排水装置处移动,避免了底部的水流难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移动至排水口处的情况,增加了设备排水时的稳定性;通过折叠板的设置,当移动板沿着凹槽进行移动时,可以通过多个折叠板对移动板和凹槽的连接处进行防漏操作,避免了罐体内的水漏入到凹槽内的情况,同时当移动板向上移动并带动多个折叠板进行折叠时,密封件会紧贴在多个防漏孔上,避免了大量的水从防漏孔处进入到凹槽内的情况;通过防漏孔和通槽的设置,当折叠板朝向凹槽的一侧位置进水时,在移动板向下复位的过程中,进入凹槽和移动板处的水会沿着防漏孔向下流动,并沿着第一防漏板和第二防漏板流动至通槽处,随后在移动板复位时,通过第二防漏板将水向通槽的另一端挤出,增加了凹槽处的防漏效果;通过两个转动挡板的设置,当移动板向上移动时,两个转动挡板会在扭簧的带动下产生转动,并堵住通槽的一端,避免了罐体内的水从通槽处反向进入到凹槽处的情况,增加了防漏效果;通过出料管的设置,当罐体内的大部分水从排水装置处排出,并需要取出罐体内的晶体颗粒时,打开出料管处的阀门,使得罐体内残留的水从阀门处排出,随后转动出料管,并对罐体内的晶体颗粒进行取料,方便了取料的操作。
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设于盖体上的调节环51、设于所述调节环上的转动环52、用于连接所述转动环和所述盖体的多个第六伸缩杆53、设于所述调节环上的多个刮板54、设于所述调节环上的多个卡板55、设于所述罐体内壁上的多个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多个调节块56;所述调节环可相对于所述转动环进行转动,所述刮板呈倾斜结构设置,所述卡板可带动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多个调节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多个调节组件沿罐体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多个调节块沿所述罐体内壁的圆周方向呈均匀分布,所述调节块的一侧呈弧形结构,所述第六伸缩杆为气泵带动的气杆,所述调节环内设有电磁铁;通过调节块的设置,当需要推动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向上移动时,收缩第六伸缩杆带动调节环向上移动,使得调节环向上移动时可以通过卡板对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进行抬升,当需要将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进行复位时,伸长第六伸缩杆带动卡板向下移动,使得卡板带动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向下复位,保证了排水装置和引导装置的正常使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通过刮板和调节块的设置,当调节环向上及向下移动时,刮板会对罐体的内壁进行刮料操作,避免大量的晶体颗粒残留在罐体侧壁上的情况,同时当刮板接触到调节块时,倾斜设置的刮板会沿着调节块进行滑动,使得调节环相对于转动环进行转动,进行使得刮板对侧壁进行转动刮料,增加了对排水装置及引导装置处的刮料效果;通过调节环内设有电磁铁的设置,使得调节环在接触到第一把手时,启动电磁铁并通过电磁铁对引导端的排斥力,推动第三伸缩杆进行收缩,并帮助第二伸缩杆伸长,当调节环向下复位时,在经过第三伸缩杆的位置时,反向开启电磁铁,使得电磁铁内的电流方向呈反向,进而使得电磁铁对引导端进行牵引并拉动第三伸缩杆进行伸长。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对罐体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时,启动第二驱动件23带动转动轴2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多个搅拌杆25对物料进行搅拌;当罐体1内析出白色固体并需要排水时,启动第一驱动件21带动第一伸缩杆22收缩,进而带动第一驱动件21以及转动轴24向上移动,从而将限位板26移动至第一限位槽27内,随后启动第二驱动件23带动转动轴24进行转动,并通过限位板26和第一限位槽27的配合带动盖体11及罐体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罐体1内的水在罐体1转动而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从排水装置4处排水;在搅拌装置2带动罐体1进行转动前,收缩第六伸缩杆53带动调节环51向上移动,使得调节环51向上移动时可以通过卡板55对第一把手46和第二把手606进行抬升,使得第二把手606带动移动板604沿着凹槽603向上移动,并在移动板604向上移动时通过第二引导槽605和引导板602的配合带动转动辊601进行转动,进而通过引导板602和第一引导槽69的配合带动第五伸缩杆68进行收缩,并将第五伸缩杆68内的气体压入到第四伸缩杆63内,使得第四伸缩杆63伸长并带动顶块64向上抬升,进而使得顶块64将第三弹性件62顶起,从而使得罐体1底部的水在转动时可以通过凸起的第三弹性件62形成的涡状结构进行引导;当调节环51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接触到第一把手46时,启动电磁铁并通过电磁铁对引导端411的排斥力,推动第三伸缩杆401进行收缩,并帮助第二伸缩杆48伸长,同时第一把手46被抬升,两个第一把手46带动挡板43沿着移动槽42向上移动,随后露出过滤板44同时过滤板44沿着排水口41向罐体1内部移动一端距离,并将过滤板44上端的倒角45接触至挡板43的底部位置;随后当所有排水口41处的过滤板44都露出后,开始转动罐体1,并通过离心力带动罐体1内的水从排水装置4处排出,此时罐体1内的水会被排入到防漏盖412内,随后通过第一排水孔413及第二排水孔415流入到第一排水管414及第二排水管416之间,并通过第三排水孔417排出到指定地点;最后伸长第六伸缩杆53带动卡板55向下移动,使得卡板55带动第一把手46和第二把手606向下复位,同时在调节环51向上及向下移动时,刮板54会对罐体1的内壁进行刮料操作,避免大量的晶体颗粒残留在罐体1侧壁上的情况,同时当刮板54接触到调节块56时,倾斜设置的刮板54会沿着调节块56进行滑动,使得调节环51相对于转动环52进行转动,进行使得刮板54对侧壁进行转动刮料,随后并需要取出罐体1内的晶体颗粒时,打开出料管65处的阀门,使得罐体1内残留的水从阀门处排出,随后转动出料管65,并对罐体1内的晶体颗粒进行取料。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一种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搅拌设备中加入45ml水和76gn-氰乙基苯胺,升温至一定温度;
2)滴入68g氯化苄和20%的碳酸钠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中反应一段时间,加入冰醋酸,并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随后降温至30℃;
4)析出白色固体,通过搅拌设备过滤出白色固体;
5)对白色固体进行水洗,得到成品;
其中,步骤1、步骤3及步骤4中所述的搅拌设备包括罐体(1)、设于所述罐体上的盖体(11)、设于所述盖体上的进料口(12)、设于所述罐体底部的出料口(13)、穿设于所述盖体上的搅拌装置(2)、用于支撑所述搅拌装置的多个支撑架(3)、设于所述罐体侧壁上的多个排水装置(4)、设于所述盖体上的调节装置(5)、设于所述罐体底部的引导装置(6);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设于所述多个支撑架上的第一驱动件(21)、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的第一伸缩杆(22)、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的第二驱动件(23)、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上的转动轴(24)、设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多个搅拌杆(25)、设于所述搅拌轴上的多个限位板(26)、设于所述盖体上的多个第一限位槽(27)、设于所述盖体上的导向套(28)、设于所述导向套上的多个第二限位槽(29);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加热元件,所述罐体和所述盖体通过卡扣进行连接,所述进料口上设有阀门,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第一驱动件呈可拆卸连接,所述多个排水装置结构相同,所述多个排水装置沿所述罐体的轴向呈均匀分布,所述所述导向套可相对于所述盖体进行转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一限位槽呈配合设置,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呈配合设置;当需要对罐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时,启动第二驱动件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多个搅拌杆对物料进行搅拌,当罐体内析出白色固体并需要排水时,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伸缩杆收缩,进而带动第一驱动件以及转动轴向上移动,从而将限位板移动至第一限位槽内,随后启动第二驱动件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并通过限位板和第一限位槽的配合带动盖体及罐体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罐体内的水在罐体转动而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从排水装置处排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所述步骤3中的一定温度为9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一段时间为3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4)包括设于所述罐体(1)侧壁上的多个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罐体侧壁上的排水口(41)、设于所述排水口上的移动槽(42)、设于所述移动槽上的挡板(43)、设于所述挡板一侧的过滤板(44)、设于所述过滤板上端的倒角(45)、设于所述挡板两侧的两个第一把手(46);所述多个过滤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多个过滤组件沿罐体的圆周方向呈均匀分布,所述挡板可相对于所述移动槽进行移动,所述过滤板可相对于所述排水口进行移动;当需要转动罐体并将罐体内的水排出时,推动两个第一把手带动挡板沿着移动槽向上移动,随后露出过滤板同时过滤板沿着排水口向罐体内部移动一端距离,并将过滤板上端的倒角接触至挡板的底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4)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多个过滤组件上的多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排水口(41)上的支撑板(47)、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过滤板的第二伸缩杆(48)、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和所述支撑板的第一弹性件(49)、设于所述罐体上的驱动槽(40)、设于所述驱动槽上的第三伸缩杆(401)、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内部的第二弹性件(402)、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和所述第三伸缩杆的连接线(403)、套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上的两个固定块(404)、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固定块上的两个固定槽(405)、设于所述驱动槽上的限位环(406)、设于所述驱动槽一端的防漏槽(407)、设于所述防漏槽上的转动盖板(408)、设于所述挡板底部的通孔(409)、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一端的调节辊(410)、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另一端的引导端(411);所述多个驱动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连接线穿设于所述罐体上,所述连接线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连接线穿设于所述第三伸缩杆上,所述固定槽和所述限位环呈配合设置,所述转动盖板可相对于所述防漏槽进行转动,所述转动盖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盖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漏槽上,所述第三伸缩杆和所述通孔呈配合设置,所述调节辊穿设于所述罐体上,所述调节辊可相对于所述罐体进行转动,所述引导端呈圆锥形结构,所述引导端为磁铁制成;当需要将挡板向上移动时,推动引导端带动第三伸缩杆进行收缩,第二伸缩杆失去连接线对其的拉力,同时第三伸缩杆上的固定槽卡到限位环上,当挡板向上移动时,转动盖板会失去挡板对其的阻力,进而在挡板向上移动时转动盖板产生转动并挡住防漏槽的上端,随后当挡板移动至移动槽的最上端后,过滤板在第二伸缩杆的推动下向罐体内部方向进行移动,当排水完成并需要关闭挡板时,按动两个第一把手带动挡板向下移动,并通过过滤板上的倒角将过滤板向罐体外侧方向推动,进而收缩第二伸缩杆,随后当挡板一端插入到防漏槽内完成复位后,拉动引导端并带动第三伸缩杆上的固定槽脱离限位环,将第三伸缩杆穿入到通孔内对挡板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4)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多个过滤组件上的多个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排水口(41)上的防漏盖(412)、设于所述防漏盖上的多个第一排水孔(413);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多个防漏盖的第一排水管(414)、设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上的多个第二排水孔(415)、设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上的第二排水管(416)、设于所述第二排水管上的多个第三排水孔(417)、用于连接所述多个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多个连接板(418);所述排水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排水孔和所述第二排水孔呈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排水管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排水管进行转动;当罐体在搅拌装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排水时,第一排水管在防漏盖的带动下会相对于第二排水管进行转动,同时罐体内的水会被排入到防漏盖内,随后通过第一排水孔及第二排水孔流入到第一排水管及第二排水管之间,并通过第三排水孔排出到指定地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