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78


    本发明属于ph探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ph值在农业、食品工业和生命科学等多种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ph值的测定备受关注。虽然通过ph电极可以可靠、准确地测量ph值,但由于电磁干扰、碱溶液腐蚀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一些ph敏感的光学传感器,包括荧光传感器和比色传感器,因其具有电安全性和细胞内ph传感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比色ph传感器因其既可以肉眼监测,又可以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定量检测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有多种,具有aie效应的α-芳基肉桂腈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氰化物和硫化物的检测(段亦龙,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4)公开了一种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含有酚羟基,但是仅含有一个酚羟基,合成以及提纯方法复杂且并未公开将其作为比色ph探针使用。

    现有的比色ph探针化合物通常需要复杂的设计和合成过程,以克服水溶性低、检测窗口相对狭窄等问题。因此,设计和合成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响应窗口宽的新型比色ph传感器仍然是一个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该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可作为比色ph探针使用,检测窗口较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作为比色ph探针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对碱性物质定量的应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式(1)。

    上述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4-硝基苯乙腈与3,4-二羟基苯甲醛溶于溶剂中并添加催化剂,在20~30℃条件下搅拌,即得。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1,4-二氧六环。

    优选的,所述每1g的4-硝基苯乙腈对应添加30~40ml溶剂。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二乙胺。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与4-硝基苯乙腈的摩尔为1:5~2:5。

    优选的,所述4-硝基苯乙腈与3,4-二羟基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1~1:1.2。

    优选的,所述搅拌时间为10h~12h。

    优选的,所述搅拌结束后还包括使用盐酸调节ph至6~7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调节ph后过滤得到黄色粉末状固体,过滤得到的黄色粉末状固体使用甲醇重结晶,即得化合物(1)。

    采用上述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作为比色ph探针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标准比色溶液配制:通过调节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浓度,使用溶剂配制一系列不同ph值的标准溶液,并测定ph值,用不同ph值的标准溶液将同一浓度的多份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得到不同ph值对应不同颜色的标准比色溶液;

    2)取待测溶液,将待测溶液与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观察混合液的颜色或紫外测定混合液的吸收图谱,与标准比色溶液比对以确定待测溶液的ph。

    上述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对碱性物质定量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结构简单,可以作为比色ph探针使用,灵敏度高、响应范围宽,化合物(1)上有两个酚羟基,溶液ph值变化时,酚羟基去质子化或得到质子,使得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即探针的颜色可以通过逐步去质子化达到在不同颜色之间转换,可以用来检测碱性化合物的ph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的1hnmr;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的13cnmr;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的红外光谱图;

    图4为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的质谱图;

    图5为实施例1配制的标准比色溶液(5×10-5mol/l)在不同ph条件下的颜色变化图;

    图6为实施例1配制的标准比色溶液(5×10-5mol/l)在不同ph条件下的紫外光谱图;

    图7为实施例2配制的标准比色溶液(2×10-5mol/l)在不同ph条件下的颜色变化图;

    图8为实施例2配制的标准比色溶液(2×10-5mol/l)在不同ph条件下的紫外光谱图;

    图9为实施例3配制的不同氨基酸与化合物(1)的混合物的颜色变化图;

    图10为实施例3配制的不同氨基酸与化合物(1)的混合物的紫外光谱图;

    图11为实施例3配制的不同浓度的精氨酸与化合物(1)混合物的紫外光谱图;

    图12为实施例3中化合物(1)与精氨酸相互作用job曲线;

    图13为实施例3配制的不同浓度的赖氨酸与化合物(1)混合物的紫外光谱图;

    图14为实施例3中化合物(1)与赖氨酸相互作用job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式(1)。

    本实施例的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4-硝基苯乙腈与3,4-二羟基苯甲醛按照1:1的摩尔比溶于1,4-二氧六环溶剂中,每1g的4-硝基苯乙腈对应溶解于30ml的1,4-二氧六环溶剂,之后添加二乙胺,二乙胺与4-硝基苯乙腈的摩尔为1:5,在25℃条件下搅拌12h,反应结束后使用1mol/l的盐酸将ph调节至6,之后抽滤得到黄色粉末状固体,得到的黄色粉末状固体经甲醇重结晶提纯,即得化合物(1),其收率为96%。

    图1-图4分别为制备得到的化合物(1)的1hnmr谱图、13cnmr谱图、红外光谱图、质谱图,由图1-图4可见,本申请得到的化合物即为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

    本实施例的比色ph探针,将化合物(1)溶于四氢呋喃配制成5×10-3mol/l的探针溶液。

    本实施例的比色ph探针测定ph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标准比色溶液配制:通过调节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浓度,使用溶剂配制一系列不同ph值的标准溶液,用ph测试仪测定ph为0.91,1.82,2.76,3.84,4.65,5.76,7.07,8.05,9.12,10.11,10.73,12.31,13.21,13.56,其中溶剂体积比为h2o:thf=4:1。取50μl的探针溶液,用不同ph的标准溶液定容到5ml,得到浓度为5×10-5mol/l不同ph值对应不同颜色的标准比色溶液。

    2)配制待测溶液:使用水和四氢呋喃作为溶剂,水与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4: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即待测溶液,使用ph测试仪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为12.50。

    3)取待测溶液5ml,将待测溶液与50μl探针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观察混合液的颜色,与标准比色溶液比对得到待测溶液的ph为12.65。

    标准比色溶液如图5所示,随着ph值的升高,混合液呈现出从黄色、橙色、红色、紫色到蓝色的不同颜色,可以实现对不同ph溶液的肉眼识别。分别测试混合液的紫外吸收光谱,扫描波长范围为200-800nm,紫外光谱图如图6所示。在酸性条件下,溶液颜色为黄色,吸收峰为388nm。随着碱性的增加,溶液颜色发生了显著变化,吸收峰从388nm红移到476nm,然后红移到582nm。这说明,化合物(1)对碱性溶液具有良好的响应,是一种良好的碱性ph探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式(1)所示的化合物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的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4-硝基苯乙腈与3,4-二羟基苯甲醛按照1:1.2的摩尔比溶于1,4-二氧六环溶剂中,每1g的4-硝基苯乙腈对应溶解于40ml的1,4-二氧六环溶剂,之后添加二乙胺,二乙胺与4-硝基苯乙腈的摩尔为2:5,在30℃条件下搅拌10h,反应结束后使用1mol/l的盐酸将ph调节至7,之后抽滤得到黄色粉末状固体,得到的黄色粉末状固体经甲醇重结晶提纯,即得化合物(1),其收率为95%。

    本实施例的比色ph探针测定ph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标准比色溶液配制:通过调节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浓度,使用溶剂配制一系列不同ph值的标准溶液,用ph测试仪测定ph为0.95,1.94,2.91,4.18,5.09,6.06,7.03,7.97,9.06,10.21,10.87,11.85,12.91,14.04,其中溶剂体积比为h2o:thf=4:1。取20μl的探针溶液,用不同ph的标准溶液定容到5ml,得到浓度为2×10-5mol/l不同ph值对应不同颜色的标准比色溶液。

    2)制待测溶液:使用水和四氢呋喃作为溶剂,水与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4: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即待测溶液,使用ph测试仪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为12。

    3)取待测溶液5ml,将待测溶液与50μl探针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观察混合液的颜色,与标准比色溶液比对得到待测溶液的ph为11.85。

    标准比色溶液如图7所示,随着ph值的升高,混合液呈现出从黄色、橙色、红色、紫色到蓝色的不同颜色,可以实现对不同ph溶液的肉眼识别。分别测试混合液的紫外吸收光谱,扫描波长范围为200-800nm,紫外光谱图如图8所示。在酸性条件下,溶液颜色为黄色,吸收峰为388nm,随着碱性的增加,溶液颜色发生了显著变化,吸收峰从388nm红移476nm,然后红移到582nm。该结果与实施例1实验结果一致,再次证明化合物(1)对碱性溶液具有良好的响应,是一种良好的碱性ph探针。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采用化合物(1)对碱性氨基酸识别以及定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化合物(1)溶液配制:将化合物(1)溶于四氢呋喃配制成5×10-3mol/l的化合物(1)溶液。

    2)氨基酸溶液配制:将18种天然氨基酸,包括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苯丙氨酸(phe)、丝氨酸(ser)、亮氨酸(leu)、甲硫氨酸(met)、缬氨酸(val)、组氨酸(his)、苏氨酸(thr)、丙氨酸(ala)、甘氨酸(gly)、半胱氨酸(cys)、脯氨酸(pro)、异亮氨酸(ile)、络氨酸(tyr)、色氨酸(trp)、精氨酸(arg)以及赖氨酸(lys)溶于四氢呋喃配制成1×10-2mol/l的氨基酸溶液。

    3)待测溶液配制:取18份50μl的化合物(1)溶液,每份均加入0.95ml的thf以及4ml的h2o,分别定容到5ml,摇匀,得到18份探针溶液。在每份探针溶液中加入50μl的上述18种氨基酸溶液中的一种,得到18种化合物(1)浓度为5×10-5mol/l,氨基酸浓度为1×10-4mol/l的分别含有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苯丙氨酸phe、丝氨酸ser、亮氨酸leu、甲硫氨酸met、缬氨酸val、组氨酸his、苏氨酸thr、丙氨酸ala、甘氨酸gly、半胱氨酸cys、脯氨酸pro、异亮氨酸ile、络氨酸tyr、色氨酸trp、精氨酸arg以及赖氨酸lys的待测溶液。

    4)识别检测:测出18种待测溶液的紫外光谱图,化合物(1)与18种天然氨基酸相互作用,结果如图9所示。化合物(1)在h2o/thf(4:1,v/v)中呈浅黄色,与酸性氨基酸(glu、asp)呈浅黄色,与phe、ser、leu、met、val、his、thr、ala、gly、cys、pro、ile、tyr和trp呈黄色,与碱性氨基酸(arg、lys)呈橙色。化合物(1)在h2o/thf(4:1,v/v)中加入不同的氨基酸后,紫外可见光谱的变化如图10所示。只有arg和lys在476nm处引起明显的吸收峰,而其他氨基酸则没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化合物(1)能选择性地识别碱性氨基酸arg和lys。

    5)氨基酸溶液配制:将精氨酸以及赖氨酸分别溶于四氢呋喃配制成1×10-1mol/l的氨基酸溶液。

    6)精氨酸浓度检测:取12份40μl的化合物(1)溶液,每份均加入0.76ml的thf以及3.2ml的h2o,分别定容到4ml,摇匀,得到12份探针溶液。在12份探针溶液中分别添加0μl、8μl、14μl的1×10-2mol/l的精氨酸溶液,添加2μl、3μl、4μl、5μl、6μl、7μl、8μl、9μl、10μl的1×10-1mol/l的精氨酸溶液,配置成精氨酸浓度为0mol/l、2×10-5mol/l、3.5×10-5mol/l、5×10-5mol/l、7.5×10-5mol/l、10×10-5mol/l、12.5×10-5mol/l、15×10-5mol/l、17.5×10-5mol/l、20×10-5mol/l、22.5×10-5mol/l、25×10-5mol/l的精氨酸与化合物(1)的混合物,精氨酸与化合物(1)的化学计量比为0:1、0.4:1、0.7:1、1:1、1.5:1、2:1、2.5:1、3:1、3.5:1、4:1、4.5:1、5:1。对上述系列精氨酸与化合物(1)的混合物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结果如图11所示。加入精氨酸后,化合物(1)在388nm处吸收降低,在476nm处吸收增加。结果,在416nm处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等吸收点。较大的红移(88nm)和明显的等吸收点,证明化合物(1)与精氨酸形成了稳定的络合物。加入2当量的精氨酸后,即精氨酸与化合物(1)的化学计量比为2:1,进一步添加精氨酸并没有引起明显的吸收变化。化合物(1)和精氨酸形成的络合物的化学计量比计算为1:2,如图12所示。

    7)赖氨酸浓度检测:取11份40μl的化合物(1)溶液,每份均加入0.76ml的thf以及3.2ml的h2o,分别定容到4ml,摇匀,得到11份探针溶液。在11份探针溶液中添加0μl、9μl、14μl的1×10-2mol/l的赖氨酸溶液,添加2μl、3μl、4μl、5μl、6μl、7μl、8μl、10μl的1×10-1mol/l的赖氨酸溶液,配置成赖氨酸浓度为0mol/l、2.25×10-5mol/l、3.5×10-5mol/l、5×10-5mol/l、7.5×10-5mol/l、10×10-5mol/l、12.5×10-5mol/l、15×10-5mol/l、17.5×10-5mol/l、20×10-5mol/l、25×10-5mol/l的赖氨酸与化合物(1)的混合物,赖氨酸与化合物(1)的化学计量比为0:1、0.45:1、0.7:1、1:1、1.5:1、2:1、2.5:1、3:1、3.5:1、4:1、5:1。对上述系列赖氨酸与化合物(1)的混合物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结果如图13所示。加入赖氨酸后,化合物(1)在388nm处吸收降低,在476nm处吸收增加。结果,在416nm处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等吸收点。较大的红移(88nm)和明显的等吸收点,证明化合物(1)与赖氨酸形成了稳定的络合物。加入2当量的赖氨酸后,即赖氨酸与化合物(1)的化学计量比为2:1,进一步添加赖氨酸并没有引起明显的吸收变化。化合物(1)和赖氨酸形成的络合物的化学计量比计算为1:2,如图14所示。


    技术特征:

    1.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式(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4-硝基苯乙腈与3,4-二羟基苯甲醛溶于溶剂中并添加催化剂,在20~30℃条件下搅拌,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1,4-二氧六环,每1g的4-硝基苯乙腈对应添加30~40ml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二乙胺,催化剂与4-硝基苯乙腈的摩尔比为1:5~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硝基苯乙腈与3,4-二羟基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1~1: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0h~12h。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束后还包括使用盐酸调节ph至6~7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ph后过滤得到黄色粉末状固体,过滤得到的黄色粉末状固体使用甲醇重结晶,即得化合物(1)。

    9.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作为比色ph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标准比色溶液配制:通过调节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浓度,使用溶剂配制一系列不同ph值的标准溶液,并测定ph值,用不同ph值的标准溶液将同一浓度的多份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得到不同ph值对应不同颜色的标准比色溶液;

    2)取待测溶液,将待测溶液与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观察混合液的颜色或紫外测定混合液的吸收图谱,与标准比色溶液比对以确定待测溶液的ph。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对碱性物质定量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及应用,该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该α‑苯基肉桂腈衍生物可作为比色pH探针使用,检测窗口较宽。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密;段英;郑敏;赵邦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23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11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