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11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餐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代餐粉是一种由谷类、豆类、薯类食材等为主,其它属类植物的根、茎、果实等可食用部分为辅制成的一种单一或综合性冲调粉剂产品,但是不能长期用代餐粉替代正常饮食,因为长期不接触天然食物,会造成人体的不满足感和营养不平衡,只要停下来不能防止体重反弹,因此不是减肥的长期解决方案。

    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减肥代餐粉中会加入红枣粉提升味道,同时增加营养价值,减肥代餐粉对各种添加物的量控制得非常精准,制作红枣粉时会将红枣皮和肉一起研磨,红枣皮和红枣肉混合在一起,而红枣皮和红枣肉的成分有很大的区别,若直接将带有红枣皮的红枣粉加入代餐粉中,会影响代餐粉各种元素的使用量,从而影响产品品质,同时,红枣皮难以完全研磨成粉末,大大降低代餐粉的口感,此外,人工去除干红枣皮时,大部分红枣肉粘在红枣皮上难以去除,效率极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减肥代餐粉中会加入红枣粉提升味道,同时增加营养价值,减肥代餐粉对各种添加物的量控制得非常精准,制作红枣粉时会将红枣皮和肉一起研磨,红枣皮和红枣肉混合在一起,而红枣皮和红枣肉的成分有很大的区别,若直接将带有红枣皮的红枣粉加入代餐粉中,会影响代餐粉各种元素的使用量,从而影响产品品质,同时,红枣皮难以完全研磨成粉末,大大降低代餐粉的口感,此外,人工去除干红枣皮时,大部分红枣肉粘在红枣皮上难以去除,效率极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包括有底架、去核组件、去皮组件、烘干磨粉组件和控制屏;底架与去核组件相连接;底架与去皮组件相连接;底架与烘干磨粉组件相连接;底架上方与控制屏相连接;去皮组件与烘干磨粉组件相连接。

    作为优选,去核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三锥齿轮、第一丝杆、第一联动板、第一导轨块、第一压杆、第一限位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套杆、第一棱杆、第一滑块、第一电动滑轨、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二丝杆、第一推板、第二导轨块、第一圆孔板、第二联动板、第二电动推杆、第一限位筒和第一收纳盒;第一电机上部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机与底架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内部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三锥齿轮内部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一联动板进行旋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一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板与第一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联动板下方与第一压杆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板与第一限位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导轨块与底架相连接;第一限位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限位杆下方与第一圆孔板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一套杆内部与第一棱杆相连接;第一棱杆外表面与第一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棱杆外表面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滑块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四锥齿轮上方设置有第五锥齿轮;第五锥齿轮内部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一推板进行旋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二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推板与第二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推板下方与第一圆孔板相接触;第二导轨块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圆孔板上方设置有第二联动板;第一圆孔板下方设置有第一收纳盒;第一圆孔板与底架相连接;第二联动板内部与第一限位筒进行固接;第二联动板下方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一收纳盒与底架相连接。

    作为优选,去皮组件包括有第二传动杆、第六锥齿轮、第七锥齿轮、第三丝杆、第二滑块、第三导轨块、第一喷水头组、第三滑块、第二限位杆、第四收纳盒、第三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第二圆孔板、第一滑板、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二收纳盒、第一筛板、第二筛板、第三传动杆、第一直齿轮、第四滑块、第二电动滑轨、第一齿条、第五滑块和第三电动滑轨;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烘干磨粉组件相连接;第六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相连接;第七锥齿轮内部与第三丝杆进行固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与第二滑块进行旋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与第三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三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一喷水头组进行固接;第三导轨块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喷水头组与第三滑块进行固接;第一喷水头组上方设置有第四收纳盒;第三滑块内部与第二限位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四收纳盒内部依次与第三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四收纳盒与第二圆孔板相接触;第四收纳盒与第一滑板进行固接;第四收纳盒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上部通过圆杆与第二圆孔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电动推杆上部通过圆杆与第二圆孔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板下方设置有第一滚筒;第一滚筒侧边设置有第二滚筒;第一滚筒与底架相连接;第二滚筒下方设置有第二收纳盒;第二滚筒与底架相连接;第二收纳盒内部与第一筛板进行固接;第二收纳盒与底架相连接;第一筛板下方设置有第二筛板;第二筛板的一侧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并且第二筛板的另一侧通过圆杆与第五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四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四滑块下部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与第一齿条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五滑块下部与第三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下方与底架相连接。

    作为优选,烘干磨粉组件包括有第二电机、第四传动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八锥齿轮、第九锥齿轮、第四丝杆、第六滑块、第四导轨块、第三滚筒、第七滑块、第三限位杆、第一承接板、第三收纳盒和加热块;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机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三传动轮和第八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内部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八锥齿轮与第九锥齿轮相啮合;第九锥齿轮内部与第四丝杆进行固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六滑块进行旋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四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六滑块与第四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六滑块与第三滚筒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滚筒外表面与第七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滚筒下方与第一承接板相接触;第七滑块内部与第三限位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限位杆外表面与第一承接板进行固接;第一承接板下方设置有第三收纳盒;第一承接板下部与加热块相连接;第一承接板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三收纳盒下方与底架相连接;加热块下方与底架相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压杆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多组,并且第一压杆下部设置有圆形凹槽。

    作为优选,第一限位筒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多组,并且与多组第一压杆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红枣肉泥可通过第一筛板的筛孔,并且红枣皮无法通过第一筛板的筛孔。

    作为优选,红枣肉泥无法通过第二筛板的筛孔。

    有益效果是:一、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减肥代餐粉中会加入红枣粉提升味道,同时增加营养价值,减肥代餐粉对各种添加物的量控制得非常精准,制作红枣粉时会将红枣皮和肉一起研磨,红枣皮和红枣肉混合在一起,而红枣皮和红枣肉的成分有很大的区别,若直接将带有红枣皮的红枣粉加入代餐粉中,会影响代餐粉各种元素的使用量,从而影响产品品质,同时,红枣皮难以完全研磨成粉末,大大降低代餐粉的口感,此外,人工去除干红枣皮时,大部分红枣肉粘在红枣皮上难以去除,效率极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的问题;

    二、设计了去核组件,去皮组件和烘干磨粉组件;准备工作时,将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将一把干红枣放入去核组件中,此时红枣在去核组件中呈现竖直立起状态,接通电源,然后操控底架上的控制屏控制装置开始运作,去核组件对红枣进行限位,然后从竖直方向挤压红枣核,从而将干红枣中部的红枣核去除,并且将红枣核收集,然后去核组件将去除完核的干红枣运输至去皮组件中,去皮组件对干红枣进行水煮,将干红枣肉煮烂,此时红枣皮依旧具有一定韧性,然后去皮组件将红枣肉挤压成肉泥,并将肉泥和红枣皮进行分离,此时红枣皮呈片状,然后去皮组件将红枣肉泥筛选出并将其运输至烘干磨粉组件中,烘干磨粉组件将红枣泥中的水分烘干,然后将其研磨成粉末状,从而完成红枣粉的制作,然后将红枣粉进行收集;

    三、本发明使用时实现了批量将干红枣的果核去除,并将红枣核进行收集,同时实现了通过水煮挤压将红枣肉和红枣皮进行充分分离,然后将红枣肉烘干研磨成红枣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去核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压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去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去皮组件部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烘干磨粉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烘干磨粉组件部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底架,2-去核组件,3-去皮组件,4-烘干磨粉组件,5-控制屏,201-第一电机,202-第一传动杆,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5-第一电动推杆,206-第三锥齿轮,207-第一丝杆,208-第一联动板,209-第一导轨块,2010-第一压杆,2011-第一限位杆,2012-第一传动轮,2013-第二传动轮,2014-第一套杆,2015-第一棱杆,2016-第一滑块,2017-第一电动滑轨,2018-第四锥齿轮,2019-第五锥齿轮,2020-第二丝杆,2021-第一推板,2022-第二导轨块,2023-第一圆孔板,2024-第二联动板,2025-第二电动推杆,2026-第一限位筒,2027-第一收纳盒,301-第二传动杆,302-第六锥齿轮,303-第七锥齿轮,304-第三丝杆,305-第二滑块,306-第三导轨块,307-第一喷水头组,308-第三滑块,309-第二限位杆,3010-第四收纳盒,3011-第三电动推杆,3012-第四电动推杆,3013-第二圆孔板,3014-第一滑板,3015-第一滚筒,3016-第二滚筒,3017-第二收纳盒,3018-第一筛板,3019-第二筛板,3020-第三传动杆,3021-第一直齿轮,3022-第四滑块,3023-第二电动滑轨,3024-第一齿条,3025-第五滑块,3026-第三电动滑轨,401-第二电机,402-第四传动杆,403-第三传动轮,404-第四传动轮,405-第八锥齿轮,406-第九锥齿轮,407-第四丝杆,408-第六滑块,409-第四导轨块,4010-第三滚筒,4011-第七滑块,4012-第三限位杆,4013-第一承接板,4014-第三收纳盒,4015-加热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有底架1、去核组件2、去皮组件3、烘干磨粉组件4和控制屏5;底架1与去核组件2相连接;底架1与去皮组件3相连接;底架1与烘干磨粉组件4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控制屏5相连接;去皮组件3与烘干磨粉组件4相连接。

    工作原理:准备工作时,将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将一把干红枣放入去核组件2中,此时红枣在去核组件2中呈现竖直立起状态,接通电源,然后操控底架1上的控制屏5控制装置开始运作,去核组件2对红枣进行限位,然后从竖直方向挤压红枣核,从而将干红枣中部的红枣核去除,并且将红枣核收集,然后去核组件2将去除完核的干红枣运输至去皮组件3中,去皮组件3对干红枣进行水煮,将干红枣肉煮烂,此时红枣皮依旧具有一定韧性,然后去皮组件3将红枣肉挤压成肉泥,并将肉泥和红枣皮进行分离,此时红枣皮呈片状,然后去皮组件3将红枣肉泥筛选出并将其运输至烘干磨粉组件4中,烘干磨粉组件4将红枣泥中的水分烘干,然后将其研磨成粉末状,从而完成红枣粉的制作,然后将红枣粉进行收集,本发明使用时实现了批量将干红枣的果核去除,并将红枣核进行收集,同时实现了通过水煮挤压将红枣肉和红枣皮进行充分分离,然后将红枣肉烘干研磨成红枣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去核组件2包括有第一电机201、第一传动杆202、第一锥齿轮203、第二锥齿轮204、第一电动推杆205、第三锥齿轮206、第一丝杆207、第一联动板208、第一导轨块209、第一压杆2010、第一限位杆2011、第一传动轮2012、第二传动轮2013、第一套杆2014、第一棱杆2015、第一滑块2016、第一电动滑轨2017、第四锥齿轮2018、第五锥齿轮2019、第二丝杆2020、第一推板2021、第二导轨块2022、第一圆孔板2023、第二联动板2024、第二电动推杆2025、第一限位筒2026和第一收纳盒2027;第一电机201上部与第一传动杆202进行固接;第一电机201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传动杆202外表面依次与第一传动轮2012和第一锥齿轮2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2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锥齿轮203侧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4内部与第一电动推杆205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204侧边设置有第三锥齿轮206;第一电动推杆205与底架1相连接;第三锥齿轮206内部与第一丝杆207进行固接;第一丝杆207外表面与第一联动板208进行旋接;第一丝杆207外表面与第一导轨块20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板208与第一导轨块20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联动板208下方与第一压杆2010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板208与第一限位杆201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导轨块209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限位杆2011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限位杆2011下方与第一圆孔板202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201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13相连接;第二传动轮2013内部与第一套杆2014进行固接;第一套杆2014内部与第一棱杆2015相连接;第一棱杆2015外表面与第一滑块2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棱杆2015外表面与第四锥齿轮2018进行固接;第一滑块2016与第一电动滑轨2017进行滑动连接;第四锥齿轮2018上方设置有第五锥齿轮2019;第五锥齿轮2019内部与第二丝杆2020进行固接;第二丝杆2020外表面与第一推板2021进行旋接;第二丝杆2020外表面与第二导轨块2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推板2021与第二导轨块2022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推板2021下方与第一圆孔板2023相接触;第二导轨块2022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圆孔板2023上方设置有第二联动板2024;第一圆孔板2023下方设置有第一收纳盒2027;第一圆孔板2023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联动板2024内部与第一限位筒2026进行固接;第二联动板2024下方与第二电动推杆2025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2025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收纳盒2027与底架1相连接。

    准备工作时,将一把干红枣放置于第一限位筒2026上方,然后将干红枣抹入多组第一限位筒2026中,而一个第一限位筒2026中只可容纳一个红枣,然后将多余的红枣去除,此时红枣在第一限位筒2026中呈现竖直立起状态,并且红枣位于第一圆孔板2023上方,然后第一电机201带动第一传动杆202传动第一锥齿轮203转动,然后第一电动推杆205进行伸缩运动带动第二锥齿轮204运动,使第二锥齿轮204同时与第一锥齿轮203和第三锥齿轮206相啮合,然后第一锥齿轮203带动第二锥齿轮204传动第三锥齿轮206转动,第三锥齿轮206带动第一丝杆207转动,第一丝杆207带动第一联动板208运动,使第一联动板208在第一导轨块209和第一限位杆2011上向下运动,第一联动板208带动第一压杆2010向下运动,使第一压杆2010从上至下插入干红枣中,从而将红枣核与红枣肉去除,并且第一压杆2010将红枣推至第一圆孔板2023的圆孔中,然后红枣核从第一圆孔板2023的圆孔掉落至第一收纳盒2027中,然后第一电机201反转,使第一联动板208和第一压杆2010运动回原位,然后第二电动推杆2025进行伸缩运动带动第二联动板2024向上运动,第二联动板2024带动第一限位筒2026向上运动,使去除完果核的红枣掉落至第一圆孔板2023上方,然后第一电动推杆205进行伸缩运动带动第二锥齿轮204运动回原位,使第二锥齿轮204停止与第三锥齿轮206和第一锥齿轮203相啮合,然后第一传动杆202带动第一传动轮2012传动第二传动轮2013转动,第二传动轮2013带动第一套杆2014传动第一棱杆2015转动,第一棱杆2015带动第四锥齿轮2018转动,然后第一电动滑轨2017带动第一滑块2016向上运动,第一滑块2016带动第一棱杆2015传动第四锥齿轮2018向上运动,使第四锥齿轮2018与第五锥齿轮2019相啮合,然后第四锥齿轮2018带动第五锥齿轮2019传动第二丝杆2020转动,第二丝杆2020带动第一推板2021运动,使第一推板2021在第二导轨块2022上远离第五锥齿轮2019运动,从而使第一推板2021将第一圆孔板2023上的去除完果核的红枣干推入去皮组件3中,然后第一电机201反转,使第一推板2021运动回原位,然后第一电动滑轨2017带动第一滑块2016向下运动回原位,使第四锥齿轮2018和第五锥齿轮2019停止啮合,使用时实现了批量将干红枣的果核去除,并将红枣核进行收集,然后将去除完果核的干红枣运输至去皮组件3中。

    去皮组件3包括有第二传动杆301、第六锥齿轮302、第七锥齿轮303、第三丝杆304、第二滑块305、第三导轨块306、第一喷水头组307、第三滑块308、第二限位杆309、第四收纳盒3010、第三电动推杆3011、第四电动推杆3012、第二圆孔板3013、第一滑板3014、第一滚筒3015、第二滚筒3016、第二收纳盒3017、第一筛板3018、第二筛板3019、第三传动杆3020、第一直齿轮3021、第四滑块3022、第二电动滑轨3023、第一齿条3024、第五滑块3025和第三电动滑轨3026;第二传动杆301外表面与第六锥齿轮302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301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传动杆301外表面与烘干磨粉组件4相连接;第六锥齿轮302与第七锥齿轮303相连接;第七锥齿轮303内部与第三丝杆304进行固接;第三丝杆304外表面与第二滑块305进行旋接;第三丝杆304外表面与第三导轨块30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305与第三导轨块306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块305与第一喷水头组307进行固接;第三导轨块306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喷水头组307与第三滑块308进行固接;第一喷水头组307上方设置有第四收纳盒3010;第三滑块308内部与第二限位杆309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杆309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四收纳盒3010内部依次与第三电动推杆3011和第四电动推杆3012进行固接;第四收纳盒3010与第二圆孔板3013相接触;第四收纳盒3010与第一滑板3014进行固接;第四收纳盒3010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3011上部通过圆杆与第二圆孔板3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四电动推杆3012上部通过圆杆与第二圆孔板3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板3014下方设置有第一滚筒3015;第一滚筒3015侧边设置有第二滚筒3016;第一滚筒3015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滚筒3016下方设置有第二收纳盒3017;第二滚筒3016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收纳盒3017内部与第一筛板3018进行固接;第二收纳盒3017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筛板3018下方设置有第二筛板3019;第二筛板3019的一侧与第三传动杆3020进行固接,并且第二筛板3019的另一侧通过圆杆与第五滑块3025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3020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3021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3020外表面与第四滑块3022进行转动连接;第四滑块3022下部与第二电动滑轨3023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3023与第一齿条3024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3023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五滑块3025下部与第三电动滑轨3026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3026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

    去核组件2将去除完果核的干红枣运输至第四收纳盒3010中,并且位于第二圆孔板3013上方,第四收纳盒3010设置有沸水,并且水位远高于第二圆孔板3013,并且第四收纳盒3010具有自动加热功能,然后对干红枣进行水煮,将干红枣肉煮烂,此时红枣皮依旧具有一定韧性,然后第四电动推杆3012和第三电动推杆3011同时进行伸缩运动带动第二圆孔板3013向上运动,当第二圆孔板3013与第一滑板3014上部相平齐时,第四电动推杆3012停止运动,第三电动推杆3011继续带动第二圆孔板3013远离第一滑板3014的一侧继续向上运动,使第二圆孔板3013倾斜从而使煮烂的红枣滑至第一滑板3014上,然后煮烂的红枣顺着第一滑板3014滑落至第一滚筒3015和第二滚筒3016上方,然后第一滚筒3015和第二滚筒3016相向转动对红枣进行挤压,从而将红枣肉压成肉泥,同时将红枣皮挤压成碎片状,然后使红枣肉泥和红枣皮掉落至第二收纳盒3017中的第一筛板3018上方,然后第四传动轮404带动第二传动杆301传动第六锥齿轮302转动,第六锥齿轮302带动第七锥齿轮303传动第三丝杆304转动,第四传动轮404进行正反转动,使第三丝杆304进行正反转动,第三丝杆304带动第二滑块305运动,使第二滑块305在第三导轨块306上进行往复滑动,第二滑块305带动第一喷水头组307传动第三滑块308进行往复运动,第三滑块308在第二限位杆309上往复滑动,第一喷水头组307进行往复运动的同时斜向上喷水,从而将第一筛板3018上的红枣肉泥冲散,进而使水流带动冲散的红枣肉泥下落至第二筛板3019上方,此时红枣肉泥位于第二筛板3019上表面,然后第三电动滑轨3026带动第五滑块3025向烘干磨粉组件4滑动,第二电动滑轨3023带动第四滑块3022向烘干磨粉组件4滑动,第四滑块3022带动第三传动杆3020运动,第三传动杆3020带动第一直齿轮3021向烘干磨粉组件4滑动,使第五滑块3025和第三传动杆3020同时带动第二筛板3019向烘干磨粉组件4运动,此过程中,第一直齿轮3021与第一齿条3024相啮合,使第一直齿轮3021发生转动,第一直齿轮3021带动第三传动杆3020传动第二筛板3019转动,从而使第二筛板3019旋转一百八十度,进而将第二筛板3019上的红枣肉泥倒入烘干磨粉组件4中,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红枣煮烂,然后将红枣肉挤压成肉泥,并将红枣肉泥和红枣皮分离,同时实现了将红枣肉泥运输至烘干磨粉组件4中。

    烘干磨粉组件4包括有第二电机401、第四传动杆402、第三传动轮403、第四传动轮404、第八锥齿轮405、第九锥齿轮406、第四丝杆407、第六滑块408、第四导轨块409、第三滚筒4010、第七滑块4011、第三限位杆4012、第一承接板4013、第三收纳盒4014和加热块4015;第二电机401输出端与第四传动杆402进行固接;第二电机401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四传动杆402外表面依次与第三传动轮403和第八锥齿轮405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402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三传动轮4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404相连接;第四传动轮404内部与第二传动杆301进行固接;第八锥齿轮405与第九锥齿轮406相啮合;第九锥齿轮406内部与第四丝杆407进行固接;第四丝杆407外表面与第六滑块408进行旋接;第四丝杆407外表面与第四导轨块409进行转动连接;第六滑块408与第四导轨块409进行滑动连接;第六滑块408与第三滚筒4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滚筒4010外表面与第七滑块4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滚筒4010下方与第一承接板4013相接触;第七滑块4011内部与第三限位杆4012进行滑动连接;第三限位杆4012外表面与第一承接板4013进行固接;第一承接板4013下方设置有第三收纳盒4014;第一承接板4013下部与加热块4015相连接;第一承接板4013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第三收纳盒4014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加热块4015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

    去皮组件3将红枣肉泥运输至第一承接板4013上方,然后加热块4015对第一承接板4013进行加热,从而将红枣肉泥的水分烘干,然后第二电机401带动第四传动杆402正反转动,第四传动杆402带动第三传动轮403传动第四传动轮404正反转动,第四传动杆402带动第八锥齿轮405传动第九锥齿轮406正反转动,第九锥齿轮406带动第四丝杆407正反转动,使第四丝杆407带动第六滑块408斜进行往复运动,第六滑块408在第四导轨块409上往复滑动,第六滑块408带动第三滚筒4010往复滑动,第三滚筒4010带动第七滑块4011在第三限位杆4012上往复滑动,从而使第三滚筒4010对第一承接板4013上方烘干的红枣肉泥压成粉末,进而完成红枣粉的制作,然后红枣粉从第一承接板4013滑落至第三收纳盒4014中,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红枣肉泥中的水分烘干,然后将其压成粉末状,从而完成红枣粉的制作,并对红枣粉进行收集。

    第一压杆2010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多组,并且第一压杆2010下部设置有圆形凹槽。

    可在挤压干红枣核时防止红枣核发生偏移。

    第一限位筒2026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多组,并且与多组第一压杆2010一一对应。

    可同时对多组干红枣进行去核。

    红枣肉泥可通过第一筛板3018的筛孔,并且红枣皮无法通过第一筛板3018的筛孔。

    可对红枣肉泥和红枣皮进行分离。

    红枣肉泥无法通过第二筛板3019的筛孔。

    可对红枣肉泥进行收集,并初步除去红枣肉泥中的水分。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包括底架和控制屏,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去核组件、去皮组件和烘干磨粉组件;底架与去核组件相连接;底架与去皮组件相连接;底架与烘干磨粉组件相连接;底架上方与控制屏相连接;去皮组件与烘干磨粉组件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去核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三锥齿轮、第一丝杆、第一联动板、第一导轨块、第一压杆、第一限位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套杆、第一棱杆、第一滑块、第一电动滑轨、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二丝杆、第一推板、第二导轨块、第一圆孔板、第二联动板、第二电动推杆、第一限位筒和第一收纳盒;第一电机上部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机与底架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内部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三锥齿轮内部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一联动板进行旋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一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板与第一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联动板下方与第一压杆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板与第一限位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导轨块与底架相连接;第一限位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一限位杆下方与第一圆孔板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一套杆内部与第一棱杆相连接;第一棱杆外表面与第一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棱杆外表面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滑块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四锥齿轮上方设置有第五锥齿轮;第五锥齿轮内部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一推板进行旋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二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推板与第二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推板下方与第一圆孔板相接触;第二导轨块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圆孔板上方设置有第二联动板;第一圆孔板下方设置有第一收纳盒;第一圆孔板与底架相连接;第二联动板内部与第一限位筒进行固接;第二联动板下方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一收纳盒与底架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去皮组件包括有第二传动杆、第六锥齿轮、第七锥齿轮、第三丝杆、第二滑块、第三导轨块、第一喷水头组、第三滑块、第二限位杆、第四收纳盒、第三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第二圆孔板、第一滑板、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二收纳盒、第一筛板、第二筛板、第三传动杆、第一直齿轮、第四滑块、第二电动滑轨、第一齿条、第五滑块和第三电动滑轨;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烘干磨粉组件相连接;第六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相连接;第七锥齿轮内部与第三丝杆进行固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与第二滑块进行旋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与第三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三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一喷水头组进行固接;第三导轨块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喷水头组与第三滑块进行固接;第一喷水头组上方设置有第四收纳盒;第三滑块内部与第二限位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四收纳盒内部依次与第三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四收纳盒与第二圆孔板相接触;第四收纳盒与第一滑板进行固接;第四收纳盒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上部通过圆杆与第二圆孔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电动推杆上部通过圆杆与第二圆孔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板下方设置有第一滚筒;第一滚筒侧边设置有第二滚筒;第一滚筒与底架相连接;第二滚筒下方设置有第二收纳盒;第二滚筒与底架相连接;第二收纳盒内部与第一筛板进行固接;第二收纳盒与底架相连接;第一筛板下方设置有第二筛板;第二筛板的一侧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并且第二筛板的另一侧通过圆杆与第五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四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四滑块下部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与第一齿条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五滑块下部与第三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下方与底架相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其特征是:烘干磨粉组件包括有第二电机、第四传动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八锥齿轮、第九锥齿轮、第四丝杆、第六滑块、第四导轨块、第三滚筒、第七滑块、第三限位杆、第一承接板、第三收纳盒和加热块;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机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三传动轮和第八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内部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八锥齿轮与第九锥齿轮相啮合;第九锥齿轮内部与第四丝杆进行固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六滑块进行旋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与第四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六滑块与第四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六滑块与第三滚筒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滚筒外表面与第七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滚筒下方与第一承接板相接触;第七滑块内部与第三限位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限位杆外表面与第一承接板进行固接;第一承接板下方设置有第三收纳盒;第一承接板下部与加热块相连接;第一承接板下方与底架相连接;第三收纳盒下方与底架相连接;加热块下方与底架相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压杆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多组,并且第一压杆下部设置有圆形凹槽。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其特征是:第一限位筒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多组,并且与多组第一压杆一一对应。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其特征是:红枣肉泥可通过第一筛板的筛孔,并且红枣皮无法通过第一筛板的筛孔。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其特征是:红枣肉泥无法通过第二筛板的筛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餐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去皮功能的红枣粉生产装置,包括有底架、去核组件、去皮组件、烘干磨粉组件和控制屏;底架与去核组件相连接;底架与去皮组件相连接;底架与烘干磨粉组件相连接;底架上方与控制屏相连接;去皮组件与烘干磨粉组件相连接。本发明使用时实现了批量将干红枣的果核去除,并将红枣核进行收集,同时实现了通过水煮挤压将红枣肉和红枣皮进行充分分离,然后将红枣肉烘干研磨成红枣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银连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08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