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22


    本发明涉及船舶船体生产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造船在不断推进,达索的三维体验平台在船舶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船舶行业中,型材端切是生产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艺信息。并且型材端头场景繁多,端切节点复杂,导致在实际生产设计中,需要设计员对型船节点具备深刻地理解,大大增加了生产设计的难度,降低了端切定义的准确率。并且逐根定义型材端切耗费大量人力,大大降低设计效率。

    因此如何提高型材端切定义的准确性和效率,是设计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用于解决三维体验平台船体生产设计中型材端切定义效率低、准确性不足等问题,提高三维体验平台船体生产设计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模型中的型材信息;

    步骤二,根据型材边界和型材端头类型,获取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筛选出需要定义且未定义端切的型材;

    步骤三,根据船舶型材端头设计准则,创建端切参数化模板库;

    步骤四,根据步骤二获取的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结合步骤三中创建的对应场景的模板库,批量定义端切。

    优选地,步骤一遍历所选节点下所有模型,得到模型中的型材信息。

    优选地,步骤二根据型材边界和型材端头类型,获取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筛选出需要定义且未定义端切的型材。

    优选地,步骤三根据船体型材端头设计准则,针对步骤二中每一种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创建端切参数化模板,形成模板库。

    一种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模型中的型材信息,确定型材需要定义的端切类型;

    处理模块,用于定义型材端切,修改端切参数。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处理器运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上述的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具备以下的有益效果:

    一、减少设计员手工操作,提高端切定义效率;

    二、提高生产设计效率,缩短船舶设计周期;

    三、推动了知识工程、数字化设计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书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图1展示了本发明实施案例的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船舶电缆开孔轮廓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模型中的型材信息。

    具体地,遍历所选节点下所有模型,得到模型中的型材信息,主要包括:型材建模类型、型材规格、型材长度、型材边界、型材端头类型等。

    步骤二,根据型材边界和型材端头类型,获取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筛选出需要定义且未定义端切的型材。

    具体地,根据型材边界和型材端头类型,获取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例如扁钢与球扁钢、角钢、扁钢、板材角接,扁钢与扁钢对接,扁钢端头无限制,为自由端;球扁钢与扁钢、球扁钢、角钢、板材角接,球扁钢与球扁钢、角钢对接,球扁钢端头无限制,为自由端;角钢与扁钢、球扁钢、角钢、板材角接,角钢与球扁钢、角钢对接,角钢端头无限制,为自由端;面板与面板、角钢面板、球扁钢面板对接,面板端头无限制,为自由端等场景。结合船舶型材端头设计准则,筛选出需要定义端切的型材。再遍历型材结构树,确定型材下是否已存在端切节点,若已存在则不将该型材筛选出来。

    步骤三,根据船舶型材端头设计准则,创建端切参数化模板库。

    具体地,根据船体型材端头设计准则,针对步骤二中每一种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创建端切参数化模板,形成模板库。

    步骤四,根据步骤二获取的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结合步骤三中创建的对应场景的模板库,批量定义端切。

    具体的,步骤二获取的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与步骤三中创建的模板,是成一一映射关系的,因此程序可以根据步骤二获取的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获取该场景下需要定义的端切类型,然后批量定义。

    如图2所示,展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系统模块示意图。如图所示,装置即系统,端切定义系统200包括: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需要添加端切的型材,确定型材需要定义的端切类型;

    处理模块202,用于定义型材端切,修改端切参数。

    如图3所示,展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计算机设备300包括:存储器301、及处理器302;存储器3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302运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如图1所述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取模型中的型材信息;根据型材边界和型材端头类型,获取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筛选出需要定义且未定义端切的型材;根据船舶型材端头设计准则,创建端切参数化模板库;根据获取的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结合创建的对应场景的模板库,批量定义端切,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减少设计员手工操作,提高端切定义效率;提高生产设计效率,缩短船舶设计周期;推动了知识工程、数字化设计的发展。

    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模型中的型材信息;

    2)根据型材边界和型材端头类型,获取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筛选出需要定义且未定义端切的型材;

    3)根据船舶型材端头设计准则,创建端切参数化模板库;

    4)根据步骤2)获取的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结合步骤3)中创建的对应场景的模板库,批量定义端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遍历所选节点下所有模型,得到模型中的型材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根据型材边界和型材端头类型,获取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筛选出需要定义且未定义端切的型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根据船体型材端头设计准则,针对步骤2)中每一种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创建端切参数化模板,形成模板库。

    5.一种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模型中的型材信息,确定型材需要定义的端切类型;

    处理模块,用于定义型材端切,修改端切参数。

    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上所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型的端切定义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取模型中的型材信息;根据型材边界和型材端头类型,获取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筛选出需要定义且未定义端切的型材;根据船舶型材端头设计准则,创建端切参数化模板库;根据获取的型材在模型中的场景,结合创建的对应场景的模板库,批量定义端切,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减少设计员手工操作,提高端切定义效率;提高生产设计效率,缩短船舶设计周期;推动了知识工程、数字化设计的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月;朱明华;李海波;王尧;李博林;李高山;朴香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06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