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筒和搅拌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86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搅拌筒和一种搅拌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干式搅拌筒装载量较小,未能充分利用搅拌筒内空间,致使干式混凝土运输难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搅拌筒。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搅拌车。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搅拌筒,包括:筒体,设有料口;螺旋搅拌叶片,设于筒体内;螺旋搅拌叶片的内缘围合形成通道结构,沿筒体的长度方向,通道结构贯穿螺旋搅拌叶片,通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位于筒体的料口处;其中,沿筒体的料口至第一通道的方向,第一通道的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大于等于第一通道的第二端的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搅拌筒包括筒体、螺旋搅拌叶片和通道结构,其中,螺旋搅拌叶片的内缘围合形成通道结构,且沿筒体的长度方向,通道结构贯穿螺旋搅拌叶片,可通过通道结构实现物料(如,混凝土)的进料和至少部分物料的出料。

    进一步地,通过合理设置通道结构,使得通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沿筒体的料口至第一通道的方向,第一通道的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大于等于第一通道的第二端的截面面积,故而提升了螺旋搅拌叶片对物料(如,混凝土)的阻挡能力,使得筒体内的物料不易外溢,该设置在不改变筒体的结构的情况下,合理利用了筒体的内部空间,增大了搅拌筒工作时的装载量,提升了产品的装载能力,提高了产品的装载高度。且该设置合理利用了筒体的现有结构,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改造成本,可操作强,且便于量产。

    具体地,加高筒体的料口一侧的螺旋搅拌叶片的叶片截面高度来保证第一通道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搅拌筒,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端的截面面积等于第二端的截面面积,且第一通道的任意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或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端的截面面积,且沿筒体的料口至第一通道的方向,第一通道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端的截面面积等于第二端的截面面积,且第一通道的任意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即,第一通道被构造为柱形结构,该设置在增大螺旋搅拌叶片对物料(如,混凝土)的阻挡能力的同时,具有产品加工工艺简单,便于实现的优点。

    或者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端的截面面积,且沿筒体的料口至第一通道的方向,第一通道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即,第一通道被构造为倒喇叭形结构,该设置可有效增大螺旋搅拌叶片对物料(如,混凝土)的阻挡能力,进而可增大搅拌筒工作时的装载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和第二端的截面面积均满足:0.19m2至0.34m2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和第二端的截面面积均满足:0.19m2至0.34m2,这样,可满足不同型号或尺寸的产品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适应性及广泛性。

    进一步地,第一端的截面面积满足:0.19m2至0.34m2,可以保证充分的进料空间和搅拌筒静止状态装载量;第二端的截面面积满足:0.19m2至0.34m2,可以有效提升搅拌筒工作时的最大装载量,进而有利于提升搅拌筒的装载高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筒体的料口至第一通道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的螺距逐渐增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螺旋搅拌叶片的结构,使得沿筒体的料口至第一通道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的螺距逐渐增大,由于靠近筒体的料口处的螺距较小,故而可有效性避免筒体的物料跟随搅拌筒旋转时翻转掉出的情况发生,降低了混凝土溢出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沿背离筒体的料口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的螺距逐渐增大,该设置使得筒体内的物料能够被快速移动、搅动,使得在搅拌筒的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具备更好的进出料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筒体的料口至第一通道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的起始螺距满足:0.4m至0.6m;和/或沿筒体的料口至第一通道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的终止螺距满足:1.05m至1.25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螺旋搅拌叶片的螺距,使得沿筒体的料口至第一通道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的起始螺距满足:0.4m至0.6m,这样,可有效避免筒体内的物料跟随搅拌筒旋转时翻转掉出的情况发生,可增大搅拌筒工作时的装载量,进而可提升产品的装载能力。

    另外,通过合理设置螺旋搅拌叶片的螺距,使得沿筒体的料口至第一通道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的终止螺距满足:1.05m至1.25m,该设置使得筒体内的物料能够被快速移动、搅动,使得在搅拌筒的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具备更好的进出料性能,可实现快速上下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螺旋搅拌叶片包括:第一螺旋叶片,设于筒体内;第二螺旋叶片,设于筒体内,第二螺旋叶片与第一螺旋叶片彼此交错设置,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合围出通道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螺旋搅拌叶片的结构,使得螺旋搅拌叶片包括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利用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位置关系及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自身的结构(如,加高筒体的料口一侧的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叶片截面高度)来保证合围出的第一通道的结构,为提升产品的装载能力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彼此交错180°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彼此交错180°设置,该设置为形成通道结构提供了可靠且稳定的结构支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螺旋叶片的结构与第二螺旋叶片的结构相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螺旋叶片的结构与第二螺旋叶片的结构相同,保证了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通用性,这样,可避免组装搅拌筒时错装器件的情况发生,简化了装配难度。同时,由于第一螺旋叶片的结构与第二螺旋叶片的结构相同,减少了生产螺旋叶片的工装、设备地投入,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和筒体焊接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和筒体焊接连接,该设置可保证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和筒体连接的稳固性及可靠性,为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随着筒体旋转提供了有效的结构支撑。且该结构设置可保证产品成型的尺寸精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搅拌车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搅拌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车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搅拌筒,因此具有上述搅拌筒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搅拌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螺旋搅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搅拌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搅拌筒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螺旋搅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搅拌筒,110’筒体,112’料口,120’螺旋搅拌叶片,130’通道结构;

    图3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搅拌筒,110筒体,112料口,120螺旋搅拌叶片,122第一螺旋叶片,124第二螺旋叶片,132第一通道,134第一端,136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3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搅拌筒100和搅拌车。

    实施例1: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搅拌筒100包括筒体110、螺旋搅拌叶片120和通道结构。其中,筒体110设有料口112,螺旋搅拌叶片120,设于筒体110内;螺旋搅拌叶片120的内缘围合形成通道结构(图中未示出),沿筒体110的长度方向,通道结构贯穿螺旋搅拌叶片120,通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道132,第一通道132位于筒体110的料口112处;其中,沿筒体110的料口112至第一通道132的方向,第一通道132的第一端134的截面面积大于等于第一通道132的第二端136的截面面积。

    详细地,搅拌筒100包括筒体110、螺旋搅拌叶片120和通道结构,其中,螺旋搅拌叶片120的内缘围合形成通道结构,且沿筒体110的长度方向,通道结构贯穿螺旋搅拌叶片120,可通过通道结构实现物料(如,混凝土)的进料和至少部分物料的出料。

    进一步地,通过合理设置通道结构,使得通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道132,第一通道132具有第一端134和第二端136,第一端134和第二端136相对且间隔布置,沿筒体110的料口112至第一通道132的方向,第一通道132的第一端134的截面面积大于等于第一通道132的第二端136的截面面积,故而提升了螺旋搅拌叶片120对物料(如,混凝土)的阻挡能力,使得筒体110内的物料不易外溢,该设置在不改变筒体110的结构的情况下,合理利用了筒体110的内部空间,增大了搅拌筒100工作时的装载量,提升了产品的装载能力,提高了产品的装载高度。且该设置合理利用了筒体110的现有结构,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改造成本,可操作强,且便于量产。

    具体地,第一通道132的截面,即,第一通道132沿垂直于第一通道132内物料的进料方向的截面。

    具体地,加高筒体110的料口112一侧的螺旋搅拌叶片120的叶片截面高度来保证第一通道的结构。

    实施例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第一端134的截面面积等于第二端136的截面面积,且第一通道132的任意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或第一端134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端136的截面面积,且沿筒体110的料口112至第一通道132的方向,第一通道132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详细地,第一端134的截面面积等于第二端136的截面面积,且第一通道132的任意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即,第一通道132被构造为柱形结构,该设置在增大螺旋搅拌叶片120对物料(如,混凝土)的阻挡能力的同时,具有产品加工工艺简单,便于实现的优点。

    或者第一端134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端136的截面面积,且沿筒体110的料口112至第一通道132的方向,第一通道132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即,第一通道132被构造为倒喇叭形结构,该设置可有效增大螺旋搅拌叶片120对物料(如,混凝土)的阻挡能力,进而可增大搅拌筒100工作时的装载量。

    实施例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第一端134的截面面积和第二端136的截面面积均满足:0.19m2至0.34m2

    详细地,第一端134的截面面积和第二端136的截面面积均满足:0.19m2至0.34m2,这样,可满足不同型号或尺寸的产品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适应性及广泛性。

    另外,第一端134的截面面积满足:0.19m2至0.34m2,可以保证充分的进料空间和搅拌筒100静止状态装载量;第二端136的截面面积满足:0.19m2至0.34m2,可以有效提升搅拌筒100工作时的最大装载量,进而有利于提升搅拌筒100的装载高度。

    具体地,第一端134的截面面积为0.19m2、0.196m2、0.2m2、0.22m2、0.25m2、0.3m2、0.32m2和0.34m2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具体地,第二端136的截面面积为0.19m2、0.196m2、0.2m2、0.22m2、0.25m2、0.3m2、0.32m2和0.34m2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实施例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沿筒体110的料口112至第一通道132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120的螺距逐渐增大。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螺旋搅拌叶片120的结构,使得沿筒体110的料口112至第一通道132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120的螺距逐渐增大,由于靠近筒体110的料口112处的螺距较小,故而可有效性避免筒体110内的物料跟随搅拌筒100旋转时翻转掉出的情况发生,降低了混凝土溢出的可能性。

    另外,沿背离筒体110的料口112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120的螺距逐渐增大,该设置使得筒体110内的物料能够被快速移动、搅动,使得在搅拌筒100的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具备更好的进出料性能。

    进一步地,沿筒体110的料口112至第一通道132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120的起始螺距满足:0.4m至0.6m;和/或沿筒体110的料口112至第一通道132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120的终止螺距满足:1.05m至1.25m。

    通过合理设置螺旋搅拌叶片120的螺距,使得沿筒体110的料口112至第一通道132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120的起始螺距满足:0.4m至0.6m,这样,可有效避免筒体110内的物料跟随搅拌筒100旋转时翻转掉出的情况发生,可增大搅拌筒100工作时的装载量,进而可提升产品的装载能力。

    具体地,螺旋搅拌叶片120的起始螺距为0.4m、0.45m、0.5m、0.55m和0.6m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另外,通过合理设置螺旋搅拌叶片120的螺距,使得沿筒体110的料口112至第一通道132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120的终止螺距满足:1.05m至1.25m,该设置使得筒体110内的物料能够被快速移动、搅动,使得在搅拌筒100的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具备更好的进出料性能,可实现快速上下料。

    具体地,螺旋搅拌叶片120的终止螺距为1.05m、1.1m、1.15m、1.2m、1.22m和1.25m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具体地,如图4所示,沿筒体110的料口112至第一通道132的方向,螺旋搅拌叶片120的起始螺距为l1,螺旋搅拌叶片120的终止螺距为l2。其中,起始螺距为多个螺距中的最小螺距,终止螺距为多个螺距中的最大螺距。

    实施例5:

    如图3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以及进一步地:螺旋搅拌叶片120包括:第一螺旋叶片122,设于筒体110内;第二螺旋叶片124,设于筒体110内,第二螺旋叶片124与第一螺旋叶片122彼此交错设置,第一螺旋叶片122和第二螺旋叶片124合围出通道结构。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螺旋搅拌叶片120的结构,使得螺旋搅拌叶片120包括第一螺旋叶片122和第二螺旋叶片124,利用第一螺旋叶片122和第二螺旋叶片124的位置关系及第一螺旋叶片122和第二螺旋叶片124自身的结构来保证合围出的第一通道132的结构,为提升产品的装载能力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具体地,通过设置使得增大第一螺旋叶片122靠近筒体110的料口112一侧的叶片截面高度,及增大第二螺旋叶片124靠近筒体110出料口112一侧的叶片截面高度,使得靠近筒体110的料口112处的第一螺旋叶片122和第二螺旋叶片124合围出的第一通道132和第二通道呈圆柱形或是呈倒喇叭形。

    进一步地,第一螺旋叶片122与第二螺旋叶片124彼此交错180°设置。第一螺旋叶片122与第二螺旋叶片124彼此交错180°设置,该设置为形成通道结构提供了可靠且稳定的结构支撑。

    进一步地,第一螺旋叶片122的结构与第二螺旋叶片124的结构相同。保证了第一螺旋叶片122和第二螺旋叶片124的通用性,这样,可避免组装搅拌筒100时错装器件的情况发生,简化了装配难度。同时,由于第一螺旋叶片122的结构与第二螺旋叶片124的结构相同,减少了生产螺旋叶片的工装、设备地投入,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第一螺旋叶片122、第二螺旋叶片124和筒体110焊接连接。该设置可保证第一螺旋叶片122、第二螺旋叶片124和筒体110连接的稳固性及可靠性,为第一螺旋叶片122和第二螺旋叶片124随着筒体110旋转提供了有效的结构支撑。且该结构设置可保证产品成型的尺寸精度要求。

    具体地,如图5所示,粗实线示出了第一螺旋叶片122,细实线示出了第二螺旋叶片124。

    实施例6: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搅拌车(图中未示出)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搅拌筒1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车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搅拌筒100,因此具有上述搅拌筒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具体地,搅拌车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搅拌筒100连接,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搅拌筒100转动。

    具体地,搅拌车为干式混凝土运输车。

    具体实施例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搅拌筒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螺旋搅拌叶片12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搅拌筒100’包括筒体110’、螺旋搅拌叶片120’和通道结构130’,通道结构130’设于螺旋搅拌叶片120’。通道结构13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间隔布置。经过第一端的截面中,螺旋搅拌叶片120’的外表面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中,经过通道结构130’的中心线的连线记作d1;经过第二端的截面中,螺旋搅拌叶片120’的外表面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中,经过通道结构130’的中心线的连线记作d2;搅拌筒100’的装载高度记作h;其中,d1<d2,且截面垂直于通道结构130’的中心线。其中,d1<d2,且沿筒体110’的料口112’至通道结构130’的方向,通道结构130’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该设置导致搅拌筒100’装载量较小,未能充分利用搅拌筒100’内的空间,致使物料运输难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合理设置了搅拌筒100的结构,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端134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端136的截面面积,且沿筒体110的料口112至第一通道132的方向,第一通道132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即,第一通道132被构造为倒喇叭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经过第一通道132的第一端134的截面中,第一螺旋叶片122中的任一点和第二螺旋叶片124中的任一点的连线中,经过第一通道132的中心线的连线记作d1;经过第一通道132的第二端136的截面中,第一螺旋叶片122中的任一点和第二螺旋叶片124中的任一点的连线中,经过第一通道132的中心线的连线记作d2;搅拌筒100的装载高度记作h;其中,d1≥d2,且截面垂直于第一通道132的中心线。

    本实用新型加高搅拌筒100靠近料口112一侧的第一螺旋叶片122和第二螺旋叶片124的截面高度,并使该侧的第一螺旋叶片122和第二螺旋叶片124围成出口侧大内侧小的倒喇叭口通道,d1≥d2(或第一螺旋叶片122和第二螺旋叶片124围成圆柱形通道),d1和d2均满足:0.5mm至0.65mm。

    通过合理设置d1的值,可以保证充分的进料空间和搅拌筒100静止状态装载量;内侧d2处叶片截面高度的增加,即,合理设置了d2的值,可以有效提升搅拌筒100工作时的最大装载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筒100的装载高度h大于相关技术中搅拌筒100’的装载高度h。

    进一步地,靠近筒体110的料口112一侧的螺旋搅拌叶片120的螺距(l1)较小,l1处于0.4m至0.6m范围内,避免混凝土翻转时外溢。其余螺旋搅拌叶片120的螺距逐渐增大,最大螺距(l2)处于1.05m至1.25m范围内,兼顾搅拌筒100快速进、出料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搅拌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设有料口;

    螺旋搅拌叶片,设于所述筒体内;

    所述螺旋搅拌叶片的内缘围合形成通道结构,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所述通道结构贯穿所述螺旋搅拌叶片,所述通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筒体的料口处;

    其中,沿所述筒体的料口至所述第一通道的方向,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的截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的截面面积等于所述第二端的截面面积,且所述第一通道的任意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或

    所述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端的截面面积,且沿所述筒体的料口至所述第一通道的方向,所述第一通道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和所述第二端的截面面积均满足:0.19m2至0.34m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筒体的料口至所述第一通道的方向,所述螺旋搅拌叶片的螺距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筒体的料口至所述第一通道的方向,所述螺旋搅拌叶片的起始螺距满足:0.4m至0.6m;和/或

    沿所述筒体的料口至所述第一通道的方向,所述螺旋搅拌叶片的终止螺距满足:1.05m至1.25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搅拌叶片包括:

    第一螺旋叶片,设于所述筒体内;

    第二螺旋叶片,设于所述筒体内,所述第二螺旋叶片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彼此交错设置,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所述第二螺旋叶片合围出所述通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彼此交错180°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结构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二螺旋叶片和所述筒体焊接连接。

    10.一种搅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搅拌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搅拌筒和搅拌车。其中,搅拌筒,包括:筒体,设有料口;螺旋搅拌叶片,设于筒体内;螺旋搅拌叶片的内缘围合形成通道结构,沿筒体的长度方向,通道结构贯穿螺旋搅拌叶片,通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位于筒体的料口处;其中,沿筒体的料口至第一通道的方向,第一通道的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大于等于第一通道的第二端的截面面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筒包括筒体、螺旋搅拌叶片和通道结构,其中,通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道的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大于等于第一通道的第二端的截面面积,故而提升了螺旋搅拌叶片对物料(如,混凝土)的阻挡能力,使得筒体内的物料不易外溢,该设置增大了搅拌筒工作时的装载量,提升了产品的装载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袁佳健;刘斌;易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3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0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