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92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据who发布的2018全球癌症报告(globalcancerstatistics2018)统计,全球范围,女性癌症发病率最高的为乳腺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据赫捷院士团队最新统计: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以下简称tnbc)约占乳腺癌12~17%,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极差,死亡率与发病率接近;且其发病亦呈非常显著的年轻化趋势。

    目前,尚无针对tnbc的分子靶向化疗药物。常规化疗后,tnbc复发率非常高。筛选高效、低毒、选择性强的抗tnbc先导物,开发新型分子靶向化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龙珠为茄科(solanaceae)龙珠属(tubocapsicum)植物龙珠(tubocapsicumanomalum(franch.etsav.)makino)的干燥全草,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小便之功效,常用于小便淋痛,痢疾,疔疮等治疗。

    醉茄内酯(withnaolides)为茄科植物中一类代表性活性成分,龙珠亦富含醉茄内酯。醉茄内酯是一类具有麦角甾烷骨架结构的天然c28类固醇,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细胞毒、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活性,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有文献(withaperuvinh,awithanolideofphysalisperuvianaroots[j].journalofthechemicalsocietychemicalcommunications,1989(10):628-629.)报导了如下所示的化合物,但并未研究其药理活性。

    另有文献(cytotoxicwithanolidesfromtubocapsicumanomalum[j].journalofnaturalproducts,2007.)报导了如下所示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迄今为止,虽然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了一系列醉茄内酯类化合物,但目前却没有文献报道含有七元s、o杂环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以及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七元s、o杂环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并且提供所述醉茄内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制备抗肿瘤特别是抗三阴性乳腺癌药物方面的应用。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式(i)所示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其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所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如式(ia)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七元s、o杂环”,非常罕见,其对人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具有较强细胞毒作用的同时,对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在所述的给药剂量下无细胞毒作用。所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可能具有多种潜在的应用前景,可能为新型stat3、nf-κb、hsp90等单或多靶向抑制剂,可望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以本发明所报道的醉茄内酯为前体,亦可制备多种结构类似的衍生物,衍生物亦可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其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肿瘤为三阴性乳腺癌。

    本发明所述的醉茄内酯对人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具有较显著的选择性抑制作用。以mtt法对得到的龙珠中的新颖醉茄内酯化合物,进行了抑制人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增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该新颖醉茄内酯对mda-mb-231、mda-mb-468两种人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均具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给药48h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29.88~45.42μmol/l。

    本发明所述的醉茄内酯化合物可与市售或者常用的载体结合,用于制备预防或者/和治疗,或者/和协同治疗癌症的药物。所述的药物可以为:脂肪乳剂、注射油剂、粉针剂、片剂、胶囊剂等形式。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其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将茄科龙珠属植物龙珠(tubocapsicumanomalum(franch.etsav.)makino)的全草打成粗粉,用提取溶剂浸泡,渗漉提取,收集渗漉液;

    (2)萃取:将步骤(1)所得的渗漉液浓缩,所得浸膏用水混悬;用萃取剂萃取混悬液,合并萃取液,浓缩,得到龙珠提取物;

    (3)正相柱层析:将步骤(2)所得的龙珠提取物上正相柱进行柱层析,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富含所述醉茄内酯类化合物的流分,浓缩得到粗产品;

    (4)中压柱层析:将步骤(3)得到的粗产品,进行中压柱层析,进一步收集富含所述醉茄内酯类化合物的目标流分;

    (5)反相制备型高压柱层析:将步骤(4)收集所得目标流分进行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柱层析,得到所述醉茄内酯类化合物。

    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多个手性碳,实现本发明所述醉茄内酯的半合成或全合成尚需时日,全合成且量产尚有非常大的技术难度,故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科学合理的制备方法对该化合物的深度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步骤(1)中,药材的提取方法较多,包括渗漉法,渗漉法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提取溶剂用量少,常温提取,能耗低,特别是可保护热敏性有效成分,亦可适用于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时,保证充分提取。龙珠具有清热解毒,利小便之功效。常用于小便淋痛,痢疾,疔疮等,药用历史悠久。

    步骤(1)中,所述的提取溶剂为水、醇中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4~60h,该提取溶剂使用安全、价廉、且具有较好的提取效率。

    优选地,所述的提取溶剂为含乙醇体积百分数为70~95%的乙醇水溶液,所述的提取溶剂与龙珠药材的用量比为15~25l∶1kg。

    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提取溶剂为含乙醇体积百分数为90~95%的乙醇水溶液。该提取溶剂的性质非常适合于提取龙珠干燥地上部分和/或全草中的醉茄内酯类成分,能够更加高效、完全地获取药用部位中的醉茄内酯类活性成分,且能剔除大量极性较大的非醉茄内酯类杂质。

    所述用提取溶剂浸泡,渗漉提取,具体为:粗粉润湿后装柱,加90~95%乙醇冷浸24h,渗漉,所述的提取溶剂与龙珠药材的用量比为20l∶1kg。

    渗漉法提取效率高,提取溶剂用量少,常温提取能耗低,且能避免热敏性活性成分的降解,渗漉设备简单,也能大量节约生产成本。

    步骤(2)中,所述的萃取溶剂为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中的两种以上。萃取时按照极性由小到大,依次使用单一溶剂进行萃取。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萃取溶剂为乙酸乙酯。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通过所述萃取溶剂萃取,以使步骤(1)得到的龙珠提取物加水混悬后的混悬液按照极性由小到大分离,通过薄层色谱(tlc)、液-质联用(lc-ms)检识,龙珠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富含醉茄内酯类成分。因此,将乙酸乙酯萃取液浓缩,乙酸乙酯提取物上正相柱进一步纯化。乙酸乙酯萃取,使得所述醉茄内酯的分布更加集中,亦剔除了大量非醉茄内酯类成分;后续实验证明,单一使用乙酸乙酯萃取,不影响所述醉茄内酯的纯化,故单一溶剂萃取,亦使步骤简化,且节约成本。

    步骤(2)中,萃取剂可有较多选择,但至少要包括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极性大于现有技术中的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氯仿等,能够将龙珠乙醇提取物中醉茄内酯类成分萃取完全;乙酸乙酯极性小于现有技术中的正丁醇等,不但能将醉茄内酯类成分完全萃取出来,还能够剔除一些易溶于正丁醇的极性较大的糖苷类杂质,从而使得龙珠粗提物中醉茄内酯类活性成分的含量更高,纯度更高;乙酸乙酯毒性较小,工业生产亦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步骤(3)中,所述的正相柱所用填料为100~200目的柱层析用硅胶或氧化铝。

    洗脱方式为梯度洗脱,所述的洗脱剂由体积比为10~0∶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组成。

    含有目标产物的洗脱液通过tlc或hplc或lc-ms进行检识。所述的洗脱剂包括由体积比为10∶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剂、由体积比为5∶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剂、由体积比为3∶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剂、由体积比为1∶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剂、由体积比为1∶2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剂、由体积比为2∶5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剂、由体积比为1∶4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剂、由体积比为0∶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剂,并按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为洗脱剂的溶剂系统,并按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进行梯度洗脱,该溶剂系统对醉茄内酯的选择性高,洗脱能力强,通过tlc、lc-ms检识,本发明所述新颖醉茄内酯几乎全部位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2的洗脱剂洗脱后的洗脱液中,使得龙珠粗提物中所述新颖醉茄内酯的含量更高,分布更加集中。

    步骤(3)中,洗脱剂的选择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包括合适的溶剂系统,合适的溶剂配比,以及洗脱的柱体积的限定。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较适合所述醉茄内酯的洗脱及纯化;所述洗脱剂中石油醚-乙酸乙酯不同配比的设定,及按照设定的比例按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梯度洗脱,亦保证了所述醉茄内酯与其它醉茄内酯类成分的充分分离;各洗脱剂洗脱的柱体积的限定,亦保证所述醉茄内酯的充分洗脱,使目标化合物分布更集中。

    步骤(4)中,所述的中压柱层析所用填料为: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胶。该填料对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分离效果好。

    中压柱层析,具有上样量大,分离效率高等优势。中压柱层析的流动相为40~75%的甲醇水溶液,洗脱时按极性由大到小依次进行梯度洗脱。

    步骤(3)得到的富含所述新颖醉茄内酯的有效流分,用甲醇溶解,与硅胶拌样后,上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胶填充的中压柱分离,分别用50%、55%、60%、65%的甲醇水溶液洗脱,该流动相洗脱能力强,所述新颖醉茄内酯几乎全部集中在65%甲醇水洗脱的部分流分中。

    步骤(5)中,所述的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柱层析所用填料为: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胶;该填料对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分离效果好。

    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柱层析的流动相至少包括30~60%的乙腈水溶液。

    制备型高效液相,亦具有上样量大,分离效率高等优势。

    步骤(4)得到的富含新颖醉茄内酯的粗产品,进行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柱层析,用30~60%的甲醇水/乙腈水洗脱,进一步优选,用42%的乙腈水等度洗脱,按照色谱峰收集流分,所得流分蒸干,即得到所述新颖醉茄内酯。

    所述新颖醉茄内酯与另一醉茄内酯类成分极性非常相近,普通硅胶柱层析及反相中压柱层析,均难以将这两种物质分开。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具有上样量大,柱效高,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实验中,首先尝试用53%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制备分离,但未能将两种极性相近的醉茄内酯有效分离,得到的所述新颖醉茄内酯纯度较低,且分离效率及得率亦非常低,此外,我们也发现在纯化过程中,使用高浓度的甲醇会使化合物含有的α-β不饱和羰基与甲醇发成加成反应;随后,改用42%乙腈水为流动相,并探索合适流动相流速,使得两种极性非常接近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达到了良好的分离。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所述的醉茄内酯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强,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体外对两株人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具有较显著抑制活性,mtt试验表明该化合物对两种人源乳腺癌细胞株具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给药48h后,对两株人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9.88~45.42μmol/l,体外具有较显著抗肿瘤活性;且对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无明显细胞毒作用,表明其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活性。

    利用系统溶剂法及正相、反相色谱,中压、高压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了一个结构新颖的醉茄内酯化合物。使用的溶剂廉价易得,且毒性较低。本发明龙珠属植物中新颖醉茄内酯的制备方法科学合理,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醉茄内酯类化合物本发明报道的制备方法工艺成熟、操作简单、科学合理,能够得到理化性质稳定,纯度较高的所述新颖醉茄内酯。

    附图说明

    图1为式(ia)化合物对两种人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及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曲线;其中,mda-mb-231、mda-mb-468为两株人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cf-10a为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

    图2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

    图3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

    图4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dept谱。

    图5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1h-1hcsoy谱。

    图6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hsqc谱。

    图7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hmbc谱。

    图8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noesy谱。

    图9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

    图10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不应将实施例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常规手段作出的各种替换手段或变更,均包含在本发明之内。

    实施例1:式(ia)化合物的制备

    (1)提取:龙珠药材(龙珠的干燥全草)打成粗粉。取龙珠药材粗粉4kg,加适量95%乙醇冷浸24h后渗漉提取,收集渗漉液。提取总溶剂体积相当于药材质量的20倍量(总计用去95%的乙醇80l)。

    (2)萃取:将步骤(1)得到的渗漉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所得浸膏加水混悬至约1.6l,用1.6l的乙酸乙酯萃取,萃取4次,合并萃取液,得到龙珠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回收溶剂,浓缩,得到龙珠乙酸乙酯提取物116.15g。

    (3)正相柱层析:取上述龙珠乙酸乙酯提取物约110g,上100~200目的正相硅胶柱进行洗脱分离,使用不同比例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梯度洗脱,每个梯度洗脱约10l(相当于4个柱体积)。洗脱溶剂系统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分别为10∶1,5∶1,3∶1,1∶1,1∶2,2∶5,1∶4,0∶1,并按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进行梯度洗脱。所得流分经薄层色谱法(t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识,富含所述新颖醉茄内酯的流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1∶2的洗脱液中,收集上述洗脱液,用旋转蒸发仪在45℃减压回收溶剂,得到富含所述新颖醉茄内酯的提取物7.5g。

    (4)中压柱层析及制备型高效液相柱层析:取上述提取物约3g,进行中压柱层析分离,样品用硅胶拌样后上柱分离,分别用50%、55%、60%、65%的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每个梯度洗脱约600ml,收集65%甲醇水洗脱液对应的部分流分,减压回收溶剂,得到该提取物约144.1mg,取该提取物,用流动相溶解后,进行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柱层析,用42%的乙腈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相应吸收峰对应流分,减压回收溶剂,得到如式(ia)化合物(c30h40o7s)7.8mg。

    实施例2:实施例1制得的式(ia)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取所述化合物约7.8mg,用cdcl3溶解,测试其1hnmr谱,13cnmr谱,2dnmr谱;取化合物适量测试其hr-ms谱,ir谱,测试其比旋光度。

    图2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

    图3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

    图4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dept谱。

    图5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1h-1hcsoy谱。

    图6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hsqc谱。

    图7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hmbc谱。

    图8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noesy谱。

    图9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

    图10是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根据各图谱数据表征,表明得到的新化合物为如式1所示化合物(c30h40o7s)约7.8mg(即本发明式(ia)结构的化合物)。

    所述新颖醉茄内酯为淡黄色油状物质。

    高分辨质谱显示其分子式为:c30h40o7s,理论值[m na] 为m/z:567.2397,测定值:[m na] 为m/z:567.2399。

    ir谱显示:3449cm-1存在强而宽的吸收峰,表明化合物含有羟基;1677cm-1存在强吸收峰,表明化合物含有羰基,羰基吸收峰峰位移向低波数,说明该羰基与双键共轭,即:存在“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有11个不饱和度,dept结合13cnmr谱显示化合物有5个ch3,6个ch2,10个ch,9个季碳。1hnmr谱中,δh5.99(dd,j=10.3,2.3hz,1h,h-2),δh6.38(dd,j=10.3,2.4hz,1h,h-3)一组信号;13cnmr谱中,δc201.3(c-1),δc127.9(c-2),δc144.2(c-3)一组信号,结合文献,表明c-1位存在一个“α,β不饱和羰基”,c-2与c-3位存在一对与羰基共轭的双键。δh4.79(s,1h,h-4)与δc96.5(c-1’)存在hmbc相关;hsqc谱中,δh5.33-5.24(m,1h,h-1’)与δc96.5(c-1’)存在相关;δh5.33-5.24(m,1h,h-1’)与δh2.82(dd,j=16.3,5.5hz,1h,h-2’)及3.09(dd,j=16.3,9.0hz,1h,h-2’)存在1h-1hcosy相关,δh2.97-2.91(m,1h,h-6)与δc30.9(c-2’)存在hmbc相关;结合hr-ms,表明:在c-4位与c-6之间存在一个特殊的o、s取代的七元杂环,δc96.5(c-1’)的信号和δh5.33-5.24(m,1h,h-1’)的信号,表明c-1’位有羟基取代,即:c-1’为半缩醛碳。13cnmr谱中,δc138.2(c-13),δc134.8(c-14)一组信号,结合1hnmr谱及hmbc谱,确定c-13与c-14位之间存在一对双键。13cnmr谱中,δc167.2(c-26),表明c-26位存在一个酯羰基;δc151.1(c-24),δc121.6(c-25)两个烯碳信号,表明:c-24与c-25位存在一对双键;结合1hnmr,13cnmr谱及文献,表明该化合物存在一个六元不饱和内酯环。noesy谱中,h-4和h-9存在noesy相关,表明:h-4为α构型;me-19和h-6、h-8、h-1’之间存在相关,表明:h-6、h-8为β构型,oh-1’为α构型;me-19与me-18、me-18与h-16存在相关,表明:oh-16为α构型;me-18与h-20,me-21与h-22相关,表明:h-22是α构型。最终推出该新颖醉茄内酯为:

    (3as,3a1r,5r,7as,8ar,10r,11s,13as,13br)-11-((s)-1-((r)-4,5-dimethyl-6-oxo-3,6-dihydro-2h-pyran-2-yl)ethyl)-3a1,5,10-trihydroxy-11,13b-dimethyl-3a,3a1,5,6,7a,8,8a,9,10,11,12,13,13a,13b-tetradecahydro-1h-cyclopenta[7,8]phenanthro[10,1-ef][1,4]oxathiepin-1-one。结构式如式(ia)所示。

    所述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二维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等表征,具有如式(ia)所示化学结构。核磁共振谱数据见表1。

    表1:化合物的1hnmr谱(600mhz)、13cnmr谱(150mhz)(δ,ppm,tms,cdcl3)

    测试例1

    所述新颖醉茄内酯化合物体外抗肿瘤实验:

    人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da-mb-468及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株mfc-10a均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取上述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消化计数后,按3×103个细胞/100μl/孔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24h待细胞贴壁后,用不同浓度(0,1,10,20,50μm)的实施例1制备的所述新颖醉茄内酯处理,每孔设四个复孔。药物与肿瘤细胞孵育48h后,加mtt,37℃继续孵育4h后,终止培养,用移液枪轻轻吸掉培养液,加入dmso(150μl/孔),振摇均匀后,用酶标仪在570nm处测定每个孔的光密度od值,各平行孔的od值取平均数,计算细胞活力,将各测试孔的od值减去本底od值,计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

    细胞活力=给药孔平均光密度值/对照组平均光密度值×100%,抑制率=(1-给药孔平均光密度值/对照组平均光密度值)×100%。根据细胞活力绘制化合物对两种人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及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曲线,结果如图1所示;根据抑制率计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ic50用graphpadprism5.0软件计算。实验重复3次,ic50取mean±sd,结果如表2所示。图1的生长抑制曲线表明,所述新颖醉茄内酯对两株人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具有选择性抑制活性,在所述给药剂量下,对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无细胞毒。表2的结果表明,所述新颖醉茄内酯体外对两株人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均具有较显著抑制作用。

    表2:新颖醉茄内酯对人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mean±sd,n=3)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龙珠属植物中新颖醉茄内酯化合物可与市售或者常用的载体结合,用于制备预防、治疗、协同治疗癌症的药物。所述药物可以为脂肪乳剂、注射剂、粉针剂、片剂、胶囊剂等形式。

    本发明制备所得龙珠属植物中醉茄内酯化合物,当在治疗上进行施用(给药)时,可提供不同的效果。通常,可将本发明制备的醉茄内酯化合物配制于无毒的、惰性的和药学上可接受的水性载体介质中。配制好的药物可以通过常规途径给药,包括(但并不限于):静脉、肌肉、腹膜内、皮下、皮内或局部给药。所用载体介质包括(但并不限于):生理盐水、缓冲液、葡萄糖、水、甘油、乙醇及其组合。本发明所述新颖醉茄内酯化合物可以被制成脂肪乳的形式,例如用注射用大豆油、卵磷脂、甘油和其它辅剂的水溶液,通过常规方法进行制备。诸如片剂和胶囊剂之类的药物,也可通过常规方法进行制备。药物活性成分的给药量是治疗有效量,例如每天1μg/kg体重~2000mg/kg体重。此外,本发明制备的所述新颖醉茄内酯化合物,还可以与其它抗肿瘤药物协同使用。

    当本发明龙珠属植物中所述新颖醉茄内酯化合物被用做药物时,可将治疗有效剂量的醉茄内酯化合物施用于哺乳动物,其中该治疗有效剂量通常至少10μg/kg体重,较佳的给药剂量约为10μg/kg体重~30mg/kg体重。具体剂量还应考虑给药方式、病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这些属熟练医师技能范畴以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式(i)所示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其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其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如式(ia)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其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为三阴性乳腺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其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将茄科龙珠属植物龙珠的全草打成粗粉,用提取溶剂浸泡,渗漉提取,收集渗漉液;

    (2)萃取:将步骤(1)所得的渗漉液浓缩,所得浸膏用水混悬;用萃取溶剂萃取混悬液,合并萃取液,浓缩,得到龙珠提取物;

    (3)正相柱层析:将步骤(2)所得的龙珠提取物上正相柱进行柱层析,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富含所述醉茄内酯类化合物的流分,浓缩得到粗产品;

    (4)中压柱层析:将步骤(3)得到的粗产品,进行中压柱层析,进一步收集富含所述醉茄内酯类化合物的目标流分;

    (5)反相制备型高压柱层析:将步骤(4)收集所得目标流分进行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柱层析,得到所述醉茄内酯类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提取溶剂为水、醇中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4~60h。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提取溶剂为含乙醇体积百分数为70~95%的乙醇水溶液,所述的提取溶剂与龙珠药材的用量比为15~25l∶1kg。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正相柱所用填料为100~200目的柱层析用硅胶或氧化铝;所述的洗脱剂由体积比为10~0∶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组成。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中压柱层析所用填料均为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胶,所述的中压柱层析的流动相为40~75%的甲醇水溶液,洗脱时按极性由大到小依次进行梯度洗脱。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柱层析所用填料均为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胶,所述的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柱层析的流动相为30~60%的乙腈水溶液。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醉茄内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或(Ia)所示,所述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人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且对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无细胞毒,具有良好开发、应用前景。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醉茄内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赵华军;寿泮婷;魏莹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04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