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99


    本发明涉及深海油气管道铺设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深海管道将海底油井产出的石油和天然气运送到陆地,是海洋油气开发重要的集输运手段。s型铺管法将油气管道通过铺管船上张紧器张拉着,经由托管架逐渐下放到海底,具有铺设管径大、速度快等优点,是海洋油气管道铺设最常用的方法。随着海洋油气开发迈向深海,深海复杂海洋环境使得管道铺设难度大、风险高,对管道s型铺设模拟计算方法提出更高要求。

    深海s型铺设管道涉及大挠度几何变形、材料性能、边界接触和水动力荷载等非线性,给铺设动力模拟计算带来较大挑战。目前常采用悬链线法和摄动法将动力模拟简化为拟静力分析,无法准确计算海洋环境动力荷载,或采用有限差分法和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海洋环境动力荷载,但通常将托管架和海床土简化为刚性,难以准确计算管道的动力响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同时考虑管道与托管架以及海床土的动态接触作用,分析过程能够随时改变荷载与边界条件,更好模拟动态海洋环境作用下管道受力特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基于向量式有限元建立s型铺设管道质点运动控制方程;

    步骤s2:根据得到的s型铺设管道质点运动控制方程,采用显示中央差分法求解获得管道质点位移和转角;

    步骤s3:计算铺设管道内力;

    步骤s4:计算铺设管道外力;

    步骤s5:更新质点位置和转角,循环步骤s2-步骤s4,直到达到计算总时长,输出动力模拟计算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具体为:

    步骤s11:预设在整体域坐标系(x,y,z),管道的初始位置为水平,顶端固定在铺管船张紧器上,底端自由;

    步骤s12:基于向量式有限元方法,将管道离散成n 1个由n个弯曲梁单元相连的质点,单元质量平均分于相连接的两端质点,所受内力、外力和弯矩等效施加于两端质点,管道结构的运动和受力都由质点来反映;

    步骤s13:管道在重力和浮力作用下自由降落到达海床,底端锚固,形成s形态;

    步骤s13:预设初始和终止时间分别为t0和tn,将整个分析历时分成一组时间点t0,…,ti-1,ti,ti 1,…,tn,时段ti-1-ti为一个途径单元,在任一途径单元内管道质点p的运动满足牛顿第二定律,运动控制方程表示为:

    其中,mp为质点p的质量矩阵,ip为质点p所在截面的质量惯性矩,xp为质点p的线位移矩阵,βp为质点p的角位移向量,ζ为管道的阻尼系数,分别为质点p所受的外力向量和内力向量,分别为质点p所受外力矩向量和内力矩向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具体为:在途径单元ti-1≤t≤ti内,一个任意连接空间点(o,p)的管道单元,已知ti-1时刻点p的位置和转角向量计算ti 1时刻的

    中央差分法的显示积分求解控制方程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1=1/(1 ζh/2),c2=c1(1-ζh/2)。ip是质点p的质量惯性矩向量;h为计算时间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具体为:

    步骤s31:在主轴坐标中,由节点位置求出单元跨度li、li-1,节点转角转化为主轴坐标分量

    步骤s32:计算出ti-1~ti时段内管道单元主轴方向变化向量、单元的变形,并进一步计算出管道单元的变形、扭角和弯角;

    步骤s33:根据材料力学的挠曲理论,计算内力增量

    步骤s34:建立静平衡方程计算出其它6个力分量,得到管道单元在虚拟位置的节点内力和节点弯矩的增量,并通过转换坐标、叠加ti-1时的内力和正向转动,得到ti时整体域坐标下的节点内力向量;

    步骤s35:将节点内力提供给连接空间点做内力集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2具体为:管道单元的变形和单元的扭角与弯角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li和li-1分别为单元o-p在ti和ti-1时刻的跨度;为单元的扭角,面上的弯角,面上的弯角;为单元从ti-1时的位置运动到ti位置的节点转动,为单元逆向运动的一个刚体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3具体为:根据材料力学的挠曲理论,内力增量计算公式为:

    其中,e和g为管道的弹性模型与切线模量,a和为管道截面面积和相对主轴的扭转极惯性矩,为对主轴的平面惯性矩,单元参数都是在tn-1时的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4具体为:建立静平衡方程计算出其它6个力分量,得到管道单元在虚拟位置的节点内力和节点弯矩的增量

    通过转换坐标、叠加ti-1时的内力和正向转动,得到ti时整体域坐标下的节点内力向量

    其中,rt是空间转动矩阵,为主轴坐标与整体域坐标的转化矩阵。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的外力包括:重力、浮力、水动力荷载、托管架滚轮反力和海床土壤抗力。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具体为:

    ①管道质点的重力和浮力为:

    其中,mp为均分到每个单元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ρw为海水的密度;vp为每个单元的体积。

    ②水动力荷载主要为海流对管道的拖拽力:

    其中,fc,n和fc,τ分别为水流对管道质点的法向和切向拖拽力;cn和cτ分别为法向阻力系数和切向拖拽力系数;ρ为海水密度;d为管道外径;vn、vτ为海流沿管道法向和切向的相对速度;

    ③托管架滚轮反力:

    采用多点支撑型托管架来模拟管道与托管架的相互作用。在计算滚轮反力时,首先判定每个管道单元是否与滚轮有接触:

    若d0>r1 r2,管道与滚轮分离,则fn=0;

    若d0≤r1 r2,管道与滚轮接触,则fn=[1/(1/k1 1/k2)]×[d0-(r1 r2)]

    其中,d0为管道距离滚轮的距离;r1为管道半径;r2为滚轮半径;fn为滚轮对管道的支撑力;k1和k2为管道和滚轮的接触刚度;

    质点1和质点2所受的外力计算公式为:

    ④海床土壤抗力:

    采用非线性滞回土壤模型计算土壤竖向抗力,管土的竖向作用过程分为无接触、初贯入、抬升和再贯入四种模式,土壤抗力p(z)与贯入深度z有关:

    p(z)=h(z/d)·nc(z/d)·su(z)d(10)

    其中,h(z/d)为贯入系数,不同的贯入模式,贯入系数与无量纲贯入系数(z/d)的关系式不同;d是管道的外径;su(z)为海床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su(z)=su0 sug·z,su0为土壤表面泥线位置处的抗剪强度,sug为抗剪强度梯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管道离散成质点,荷载和重量集中在质点上,采用中央差分法的显示积分求解,不必构成刚度矩阵,避免迭代和不收敛的问题;

    2、本发明基于途经单元概念,简化内力计算,每个时间步独立,能够较容易处理不连续行为;同时考虑管道与托管架以及海床土的动态接触作用,分析过程能够随时改变荷载与边界条件,更好模拟动态海洋环境作用下管道受力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管道s型铺设模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托管架滚轮支座反力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模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基于向量式有限元建立s型铺设管道质点运动控制方程;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整体域坐标系(x,y,z),管道的初始位置为水平,顶端固定在铺管船张紧器上,底端自由。基于向量式有限元方法,将管道离散成n 1个由n个弯曲梁单元相连的质点,单元质量平均分于相连接的两端质点,所受内力、外力和弯矩等效施加于两端质点,管道结构的运动和受力都由质点来反映。管道在重力和浮力作用下自由降落到达海床,底端锚固,形成“s”形态。

    假定分析的初始和终止时间分别为t0和tn,将整个分析历时分成一组时间点t0,…,ti-1,ti,ti 1,…,tn,时段ti-1-ti为一个途径单元,在任一途径单元内管道质点p的运动满足牛顿第二定律,运动控制方程表示为:

    其中,mp为质点p的质量矩阵,ip为质点p所在截面的质量惯性矩,xp为质点p的线位移矩阵,βp为质点p的角位移向量,ζ为管道的阻尼系数,分别为质点p所受的外力向量和内力向量,分别为质点p所受外力矩向量和内力矩向量。

    步骤s2:根据得到的s型铺设管道质点运动控制方程,采用显示中央差分法求解获得管道质点位移和转角;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在途径单元ti-1≤t≤ti内,一个任意连接空间点(o,p)的管道单元,已知ti-1时刻点p的位置和转角向量计算ti 1时刻的

    中央差分法的显示积分求解控制方程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1=1/(1 ζh/2),c2=c1(1-ζh/2)。ip是质点p的质量惯性矩向量;h为计算时间步。

    步骤s3:根据材料力学的挠曲理论,计算铺设管道内力;

    在主轴坐标中,由节点位置求出单元跨度li、li-1,节点转角转化为主轴坐标分量其次,计算出ti-1~ti时段内管道单元主轴方向变化向量、单元的变形。由此,可以计算出管道单元的变形、扭角和弯角。

    管道单元的变形和单元的扭角与弯角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li和li-1分别为单元o-p在ti和ti-1时刻的跨度;为单元的扭角,面上的弯角,面上的弯角;为单元从ti-1时的位置运动到ti位置的节点转动,为单元逆向运动的一个刚体转动。

    根据材料力学的挠曲理论,内力增量计算公式为:

    其中,e和g为管道的弹性模型与切线模量,a和为管道截面面积和相对主轴的扭转极惯性矩,为对主轴的平面惯性矩,单元参数都是在tn-1时的值。

    建立静平衡方程可计算出其它6个力分量,得到管道单元在虚拟位置的节点内力和节点弯矩的增量。

    再通过转换坐标、叠加ti-1时的内力(矩)和正向转动,得到ti时整体域坐标下的节点内力(矩)向量。

    其中,rt是空间转动矩阵,为主轴坐标与整体域坐标的转化矩阵。

    最后,节点内力提供给连接空间点做内力集成

    步骤s4:计算铺设管道外力;

    在本实施例中,铺设过程管道的外力包括:重力、浮力、水动力荷载、托管架滚轮反力、海床土壤抗力。

    ①管道质点的重力和浮力为:

    其中,mp为均分到每个单元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ρw为海水的密度;vp为每个单元的体积。

    ②水动力荷载主要为海流对管道的拖拽力:

    其中,fc,n和fc,τ分别为水流对管道质点的法向和切向拖拽力;cn和cτ分别为法向阻力系数和切向拖拽力系数;ρ为海水密度;d为管道外径;vn、vτ为海流沿管道法向和切向的相对速度。

    ③托管架滚轮反力:

    采用多点支撑型托管架来模拟管道与托管架的相互作用,如图2所示,将托管架考虑为理想圆弧的刚性托管架,滚轮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在计算滚轮反力时,首先判定每个管道单元是否与滚轮有接触:

    若d0>r1 r2,管道与滚轮分离,则fn=0;

    若d0≤r1 r2,管道与滚轮接触,则fn=[1/(1/k1 1/k2)]×[d0-(r1 r2)]

    其中,d0为管道距离滚轮的距离;r1为管道半径;r2为滚轮半径;fn为滚轮对管道的支撑力;k1和k2为管道和滚轮的接触刚度。

    质点1和质点2所受的外力计算公式为:

    ④海床土壤抗力:

    采用非线性滞回土壤模型计算土壤竖向抗力,管土的竖向作用过程分为无接触、初贯入、抬升和再贯入四种模式,土壤抗力p(z)与贯入深度z有关:

    p(z)=h(z/d)·nc(z/d)·su(z)d(10)

    式中:h(z/d)为贯入系数,不同的贯入模式,贯入系数与无量纲贯入系数(z/d)的关系式不同;d是管道的外径;su(z)为海床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su(z)=su0 sug·z,su0为土壤表面泥线位置处的抗剪强度,sug为抗剪强度梯度。

    步骤s5:更新质点位置和转角,循环步骤s2-步骤s4,直到达到计算总时长,输出动力模拟计算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matlab实现整体方案,进行深海管道s型铺设静动力模拟分析,流程如图3所示。

    首先设定铺设管道长度、直径、时长等基本参数,根据步骤s1,基于向量式有限元建立s型铺设管道质点运动控制方程;根据步骤s2采用显示中央差分法求解获得管道质点位移和转角;根据步骤s3计算管道单元的内力和内力矩;再根据步骤s4计算重力、浮力、水动力等外力荷载,作用于管道质点上;最后更新质点的位置和转角,进入下一个时间步的循环,达到计算时长。动力模拟分析是在静力计算管道形成稳定“s”形态基础上,施加波浪流及船舶运动位移荷载,按照上述四个步骤进行动力循环计算,直到达到计算总时长,输出动力模拟计算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基于向量式有限元建立s型铺设管道质点运动控制方程;

    步骤s2:根据得到的s型铺设管道质点运动控制方程,采用显示中央差分法求解获得管道质点位移和转角;

    步骤s3:计算铺设管道内力;

    步骤s4:计算铺设管道外力;

    步骤s5:更新质点位置和转角,循环步骤s2-步骤s4,直到达到计算总时长,输出动力模拟计算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步骤s11:预设在整体域坐标系(x,y,z),管道的初始位置为水平,顶端固定在铺管船张紧器上,底端自由;

    步骤s12:基于向量式有限元方法,将管道离散成n 1个由n个弯曲梁单元相连的质点,单元质量平均分于相连接的两端质点,所受内力、外力和弯矩等效施加于两端质点,管道结构的运动和受力都由质点来反映;

    步骤s13:管道在重力和浮力作用下自由降落到达海床,底端锚固,形成s形态;

    步骤s13:预设初始和终止时间分别为t0和tn,将整个分析历时分成一组时间点t0,…,ti-1,ti,ti 1,…,tn,时段ti-1-ti为一个途径单元,在任一途径单元内管道质点p的运动满足牛顿第二定律,运动控制方程表示为:

    其中,mp为质点p的质量矩阵,ip为质点p所在截面的质量惯性矩,xp为质点p的线位移矩阵,βp为质点p的角位移向量,ζ为管道的阻尼系数,分别为质点p所受的外力向量和内力向量,分别为质点p所受外力矩向量和内力矩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在途径单元ti-1≤t≤ti内,一个任意连接空间点(o,p)的管道单元,已知ti-1时刻点p的位置和转角向量计算ti 1时刻的

    中央差分法的显示积分求解控制方程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1=1/(1 ζh/2),c2=c1(1-ζh/2)。ip是质点p的质量惯性矩向量;h为计算时间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

    步骤s31:在主轴坐标中,由节点位置求出单元跨度li、li-1,节点转角转化为主轴坐标分量

    步骤s32:计算出ti-1~ti时段内管道单元主轴方向变化向量、单元的变形,并进一步计算出管道单元的变形、扭角和弯角;

    步骤s33:根据材料力学的挠曲理论,计算内力增量

    步骤s34:建立静平衡方程计算出其它6个力分量,得到管道单元在虚拟位置的节点内力和节点弯矩的增量,并通过转换坐标、叠加ti-1时的内力和正向转动,得到ti时整体域坐标下的节点内力向量;

    步骤s35:将节点内力提供给连接空间点做内力集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具体为:管道单元的变形和单元的扭角与弯角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li和li-1分别为单元o-p在ti和ti-1时刻的跨度;为单元的扭角,面上的弯角,面上的弯角;为单元从ti-1时的位置运动到ti位置的节点转动,为单元逆向运动的一个刚体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所述的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3具体为:根据材料力学的挠曲理论,内力增量计算公式为:

    其中,e和g为管道的弹性模型与切线模量,a和为管道截面面积和相对主轴的扭转极惯性矩,为对主轴的平面惯性矩,单元参数都是在tn-1时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所述的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4具体为:建立静平衡方程计算出其它6个力分量,得到管道单元在虚拟位置的节点内力和节点弯矩的增量

    通过转换坐标、叠加ti-1时的内力和正向转动,得到ti时整体域坐标下的节点内力向量

    其中,rt是空间转动矩阵,为主轴坐标与整体域坐标的转化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外力包括:重力、浮力、水动力荷载、托管架滚轮反力和海床土壤抗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所述的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

    ①管道质点的重力和浮力为:

    其中,mp为均分到每个单元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ρw为海水的密度;vp为每个单元的体积。

    ②水动力荷载主要为海流对管道的拖拽力:

    其中,fc,n和fc,τ分别为水流对管道质点的法向和切向拖拽力;cn和cτ分别为法向阻力系数和切向拖拽力系数;ρ为海水密度;d为管道外径;vn、vτ为海流沿管道法向和切向的相对速度;

    ③托管架滚轮反力:

    采用多点支撑型托管架来模拟管道与托管架的相互作用。在计算滚轮反力时,首先判定每个管道单元是否与滚轮有接触:

    若d0>r1 r2,管道与滚轮分离,则fn=0;

    若d0≤r1 r2,管道与滚轮接触,则

    其中,d0为管道距离滚轮的距离;r1为管道半径;r2为滚轮半径;fn为滚轮对管道的支撑力;k1和k2为管道和滚轮的接触刚度;

    质点1和质点2所受的外力计算公式为:

    ④海床土壤抗力:

    采用非线性滞回土壤模型计算土壤竖向抗力,管土的竖向作用过程分为无接触、初贯入、抬升和再贯入四种模式,土壤抗力p(z)与贯入深度z有关:

    p(z)=h(z/d)·nc(z/d)·su(z)d(10)

    其中,h(z/d)为贯入系数,不同的贯入模式,贯入系数与无量纲贯入系数(z/d)的关系式不同;d是管道的外径;su(z)为海床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su(z)=su0 sug·z,su0为土壤表面泥线位置处的抗剪强度,sug为抗剪强度梯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海管道S型铺设动力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基于向量式有限元建立S型铺设管道质点运动控制方程;步骤S2:根据得到的S型铺设管道质点运动控制方程,采用显示中央差分法求解获得管道质点位移和转角;步骤S3:根据材料力学的挠曲理论,计算铺设管道内力;步骤S4:计算铺设管道外力;步骤S5:更新质点位置和转角,循环步骤S2‑步骤S4,直到达到计算总时长,输出动力模拟计算结果。本发明同时考虑管道与托管架以及海床土的动态接触作用,分析过程能够随时改变荷载与边界条件,更好模拟动态海洋环境作用下管道受力特征,分析更加准确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徐普;杜志新;张挺;苏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13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03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