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子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烟装置中,一般烟油被加热雾化后,直接从输出通道输送至吸嘴。在实际使用中,会在雾化腔内产生冷凝液,冷凝液会跟随雾化的烟气上升并输出给用户,同时冷凝的烟油也容易发生炸油现象,从而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雾化装置容易因冷凝而炸油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其包括:油杯、导气管、雾化罩和发热体,所述油杯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上的上开口,所述导气管具有上端和下端,所述导气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开口,所述雾化罩内设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具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所述上端开口连接于所述导气管的外壁,所述下端伸入所述雾化腔,所述导气管伸入所述雾化腔的部分还设有导气孔,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雾化腔的下端开口处,所述发热体内设有与雾化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雾化罩上还设有与所述发热体连通的通油孔。
其中,所述雾化罩包括:外管体,由所述外管体的中部内壁横向延伸出的隔板部,所述隔板部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隔板部上还设有用于存储冷凝液的储液槽。
其中,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隔板部上方,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隔板部下方。
其中,所述导气管包括:下端封口的管体,由所述管体外壁横向延伸而出的环形壁,所述上端开口抵接于所述环形壁,所述导气孔设于所述环形壁下方部分的管体上。
其中,所述上开口向内凹设有一管体部,所述导气管连接于所述管体部,且所述管体部与所述导气管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圈。
其中,所述外壳的下端与雾化罩之间还设有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外壳、雾化罩共同围合成储油腔。
其中,所述连接座与外壳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将连接座与外壳之间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座上还设有电极座,所述电极座上设有电极。
其中,所述电极座上还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其中,所述连接座上还设有加油孔,所述加油孔上设有加油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雾化装置,其通过将导气管下部伸入雾化罩内,雾化后的烟气从雾化罩侧壁的环形腔进入后输出,从而减少烟气的直接输出,并在雾化罩内设置储液槽,存储冷凝的烟油,从而减少使用时的炸油现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雾化装置整体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雾化装置的通气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结合和组合。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种雾化装置,其包括:油杯1、导气管2、雾化罩5和发热体6,所述油杯1包括外壳11以及设于所述外壳11上的上开口121,所述导气管2具有上端和下端,所述导气管2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开口121,所述雾化罩5内设有雾化腔20,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罩5为管状件。所述雾化腔20具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所述雾化腔20的上端开口连接于所述导气管2的外壁,所述导气管2的下端伸入所述雾化腔20,所述导气管2伸入所述雾化腔20的部分还设有导气孔231,所述发热体6设于所述雾化腔20的下端开口处,所述发热体6内设有与雾化腔20连通的第一通孔61,所述雾化罩5上还设有与所述发热体6连通的通油孔54。所述第一通孔61、雾化腔20、导气孔231以及导气管2连通形成该雾化装置的气道。由于导气管2的下部伸入雾化腔20内,且导气孔231设于导气管2位于雾化腔20内的部位上,因此,导气管2与雾化腔20之间形成了部分环形气流通道。
具体的,所述雾化罩5包括:外管体51,由所述外管体51的中部内壁横向延伸出的隔板部52,所述隔板部52上设有第二通孔521,所述隔板部52上还设有用于存储冷凝液的储液槽53。具体的,所述储液槽53为所述隔板部52上扬形成的环形槽,由于冷凝液会附着在雾化腔20的腔壁和导气管2的外管壁上,因此需要保证所述导气管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521的直径,以致在雾化腔20内冷凝的冷凝液仅能掉落至所述储液槽53内被全部收集。隔板部52下方的的雾化腔20即为发热体6的安装位置。
其中,所述导气管2位于所述隔板部52上方,所述发热体6位于所述隔板部52下方,且所述通油孔54设于所述发热体6侧部的雾化腔20的腔壁上,油杯1内的烟油仅能从通油孔54进入发热体6,以被加热雾化。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2包括:下端封口的管体,由所述管体外壁横向延伸而出的环形壁22,具体的位于环形壁22上部的为管体的上管体部21,位于环形壁22下部的为管体的下管体部23,所述雾化腔20的上端开口抵接于所述环形壁22,所述导气孔231设于所述环形壁22下方部分的下管体部23上。
其中,所述外壳11上开口121向内凹设有一管体部12,所述导气管2连接于所述管体部12,且所述管体部12与所述导气管2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圈3。具体的,该第一密封圈3压装于管体部12的下端面与环形壁22之间,其作用是将导气管2与油杯1的储油腔腔壁之间密封隔绝,防止渗油。
在本实施例中,导气管2为上端和下端均开口的管体,因此导气管2的下端开口处还连接有胶塞4,这种结构便于后期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1的下端与雾化罩5之间还设有一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与外壳11、雾化罩5共同围合成储油腔。具体的,所述连接座7连接于外壳11的下端与雾化罩5的外管体51下端之间。
其中,所述连接座7与外壳11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圈8,所述第二密封圈8用于将连接座7与外壳11之间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7上还设有电极座9,所述电极座9上设有电极10,该电极10电连接于所述发热体6,以与外部电源接触形成为发热体6供电的回路。
其中,所述电极座9上还设有第三通孔91,所述第三通孔91与所述第一通孔61连通,以形成外部与雾化装置内部的进气通道。
其中,所述连接座7上还设有加油孔71,所述加油孔71上设有加油塞102,用于向储油腔补充烟油。
该雾化装置还需与供电部分连接,因此,所述连接座7上还设有磁铁101,与供电部分磁吸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2,图中箭头方向即为气道内气流的流通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空气首先从电极座9上的第三通孔91进入气道,在进入发热体6内的第一通孔61,途经隔板部52上的第二通孔521,然后进入雾化罩5的腔体内,由于导气管2与雾化罩的雾化腔20形成了一环形腔,因此气流从侧边环形腔流至导气管2侧壁上的导气孔231,最后经导气管2输出至管体部12。由此可见,该气道结构设计,气流并非直通至出口,而是在雾化腔20内变向后输出,导气管2的管壁和外壳11的腔体壁均提供了冷凝液的附着面,且可以收集至储液槽内,从而避免了用户吸食烟油或者炸油情况的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雾化装置,其通过将导气管下部伸入雾化罩内,雾化后的烟气从雾化罩侧壁进入后输出,从而减少烟气的直接输出,并在雾化罩内设置储液槽,存储冷凝的烟油,从而减少炸油现象。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杯、导气管、雾化罩和发热体,所述油杯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上的上开口,所述导气管具有上端和下端,所述导气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开口,所述雾化罩内设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具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所述上端开口连接于所述导气管的外壁,所述导气管的下端伸入所述雾化腔,所述导气管伸入所述雾化腔的部分还设有导气孔,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雾化腔的下端开口处,所述发热体内设有与雾化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雾化罩上还设有与所述发热体连通的通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罩包括:外管体,由所述外管体的中部内壁横向延伸出的隔板部,所述隔板部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隔板部上还设有用于存储冷凝液的储液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隔板部上方,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隔板部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包括:下端封口的管体,由所述管体外壁横向延伸而出的环形壁,所述上端开口抵接于所述环形壁,所述导气孔设于所述环形壁下方部分的管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向内凹设有一管体部,所述导气管连接于所述管体部,且所述管体部与所述导气管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下端与雾化罩之间还设有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外壳、雾化罩共同围合成储油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与外壳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将连接座与外壳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还设有电极座,所述电极座上设有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座上还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还设有加油孔,所述加油孔上设有加油塞。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