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14


    本申请涉及有机化学和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由该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制备的聚羧酸减水剂以及该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减水剂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特别是用于混凝土砂浆方面,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制品的性能,减少水的加入量,缩短养护时间。并且最近几年,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中,而且也被民用建筑所广泛使用。

    现有的减水剂单体聚醚的生产普遍采用间歇釜式生产,由于生产过程中单体聚醚的性能影响,使得产品粘度偏高,品质偏低,使得一部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不便,既造成了污染又浪费了资源。

    现有的生产方法具有以下缺点:(1)环氧化物分量偏小;(2)使用上粘度偏高带来问题;(3)浪费资源;(4)生产安全性不高;(5)分子量偏低。此外,产品粘度高以及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给减水剂性能造成影响。目前随着国家建筑节能要求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用量将大增。随着减水剂单体聚醚的需求量和产量逐渐增加,减水剂单体聚醚生产过程中降低粘度问题亟待解决,并且副反应物已经影响到了聚羧酸减水剂的质量,也给环保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减水剂使用量。

    为此,本领域持续需要开发一种粘度小且副反应少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聚羧酸系减水剂单体聚醚分子量不高、降粘效果不好、反应时间长、副产物较多、制得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单体聚醚杂质较多且粘度高使用不便等缺陷,而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聚羧酸减水剂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如上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由如上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制备的聚羧酸减水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由以下原料组分制成:

    (a)丙烯酸羟基酯;

    (b)环氧化物;

    以及(c)催化剂;

    其中,所述环氧化物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的重均分子量为2800-500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的重均分子量为2600、2800、3000、3500、4000、4800、5000或者它们中任意两个数值之间的范围或子范围。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以重量份数为基准计,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由以下原料组分制成:

    (a)丙烯酸羟基酯100重量份;

    (b)环氧化物1800-2100重量份;

    以及(c)催化剂0.3-2.5重量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丙烯酸羟基酯的用量为100重量份时,所述环氧化物的用量为1800重量份、1900重量份、2000重量份、2100重量份或者它们中任意两个数值之间的范围或子范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丙烯酸羟基酯的用量为100重量份时,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0.3重量份、0.5重量份、1.0重量份、1.5重量份、2.0重量份、2.5重量份或者它们中任意两个数值之间的范围或子范围。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羟基酯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的一种或几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为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碱金属的醇类盐、碱金属的氢化物、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dmc)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第二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惰性气氛下,使所述丙烯酸羟基酯与所述催化剂反应,得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中间体;

    以及,s2:在惰性气氛下,使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中间体与所述环氧化物反应,熟化后得到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

    其中,在步骤s2中,反应温度为95-165℃,反应压力小于或等于0.3mpa。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中间体的重均分子量为800。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反应温度为100-145℃,最高不超过155℃。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反应压力小于或等于0.2mpa。

    在第三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其由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不饱和酸、扩链剂和助剂制成。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包括氧化剂、还原剂和水等其它制备聚羧酸减水剂所需的助剂。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和所述不饱和酸的重量比例为36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在制备本文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的过程中,醇类起始剂与催化剂混合及反应进行搅拌,进一步减少了环氧化物残余以及副反应,使副产物由5%减少到2%以下,反应转化率明显提高,目标产品的收率也进一步提高。此外,本文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的制备方法还缓解了残余环氧化物的排放压力,间接地增加了产品利润率,具有环保、安全与效益共赢的特点。最后,本文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粘度低,利用其制备的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说明书附图

    图1显示根据实施例3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的gpc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说明、从上下文暗示或属于现有技术的惯例,否则本申请中所有的份数和百分比都基于重量,且所用的测试和表征方法都是与本申请的提交日期同步的。在适用的情况下,本申请中涉及的任何专利、专利申请或公开的内容全部结合于此作为参考,且其等价的同族专利也引入作为参考,特别这些文献所披露的关于本领域中的合成技术、产物和加工设计、聚合物、共聚单体、引发剂或催化剂等的定义。如果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申请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则以本申请中提供的术语定义为准。

    本申请中的数字范围是近似值,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其可包括范围以外的数值。数值范围包括以1个单位增加的从下限值到上限值的所有数值,条件是在任意较低值与任意较高值之间存在至少2个单位的间隔。例如,如果记载组分、物理或其它性质(如分子量,熔体指数等)是100至1000,意味着明确列举了所有的单个数值,例如100,101,102等,以及所有的子范围,例如100到166,155到170,198到200等。对于包含小于1的数值或者包含大于1的分数(例如1.1,1.5等)的范围,则适当地将1个单位看作0.0001,0.001,0.01或者0.1。对于包含小于10(例如1到5)的个位数的范围,通常将1个单位看作0.1。这些仅仅是想要表达的内容的具体示例,并且所列举的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被认为清楚记载在本申请中。还应指出,本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不限定先后顺序,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结构的物质。

    关于化学化合物使用时,除非明确地说明,否则单数包括所有的异构形式,反之亦然(例如,“己烷”单独地或共同地包括己烷的全部异构体)。另外,除非明确地说明,否则用“一个”,“一种”或“该”形容的名词也包括其复数形式。

    术语“包含”,“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派生词不排除任何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的存在,且与这些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是否在本申请中披露无关。为消除任何疑问,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本申请中所有使用术语“包含”,“包括”,或“具有”的组合物可以包含任何附加的添加剂、辅料或化合物。相反,除了对操作性能所必要的那些,术语“基本上由……组成”将任何其他组分、步骤或过程排除在任何该术语下文叙述的范围之外。术语“由……组成”不包括未具体描述或列出的任何组分、步骤或过程。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术语“或”指列出的单独成员或其任何组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聚羧酸系减水剂新大单体聚醚制备方法,其克服了单体聚醚分子量低,降粘效果不好缺陷,可以明显减水剂的粘度,以及减少设备的损坏,并且生产过程安全,操作方法简便,由其制备得到的聚羧酸系减水剂新大单体聚醚杂质少。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聚羧酸系减水剂降粘单体聚醚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带有通氮气并可以氮气鼓泡装置的反应釜中,将丙烯酸羟基酯类起始剂搅拌均匀,检测水分;然后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接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使其重均分子量达到2400或以上,得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检测水分时,水分小于0.05%为合格,若水分不合格会造成产品中杂质含量高,其中杂质主要为peg,会影响减水剂合成,会在合成中产生大量泡沫,严重影响减水剂的减水率等指标。

    目前没有相关产品应用到减水剂母液合成中,并且该单体聚醚可以起到降低母液黏度以及提高减水性能的作用。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丙烯酸羟基酯类起始剂可为本领域常用的丙烯酸酯类起始剂,优选地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地为丙烯酸羟丁酯和/或甲基丙烯酸羟丁酯。

    所述的催化剂可为本领域常用的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碱金属的醇类盐和碱金属的氢化物、dmc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碱金属的氢化物优选氢化钾。所述的dmc催化剂为优选。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与所述的丙烯酸羟基酯类起始剂质量比优选为0.3-1.5份:100份,更优选2.1份:100份。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dmc催化剂与所述的丙烯酸羟基酯类起始剂质量比优选10-30ppm:1000份,更优选20ppm:1000份。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带有通气装置的反应釜可为本领域常用的反应釜安装上通气装置后得到,其目的在于使得反应过程中能够通入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排出反应釜中的氧气,保证反应安全进行。所述的带有通气装置的反应釜优选包括排空装置、戴手套箱和真空管线。

    所述的排空装置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排空装置,例如常规的反应釜放空管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优选95-16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反应压力优选为≤0.3mpa。

    本发明中,术语“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中间体”通常指丙烯酸羟基酯类起始剂中羟基与催化剂反应后,催化剂中含有的碱金属离子替换醇类起始剂中羟基氢后得到的碱金属的醇类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羧酸系减水剂新型大单体聚醚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使丙烯酸羟基酯与催化剂反应得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中间体;

    2)将步骤1)得到的聚羧酸系减水剂中间体与环氧化物反应。

    在聚羧酸系减水剂单体聚醚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环氧化物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各种环氧化物,较佳地为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主要是使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在聚羧酸系减水剂单体聚醚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可按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其各反应条件和步骤均可参考本领域该类反应的常规条件和步骤。本发明优选以下条件:反应的温度优选140℃以下。

    所述的步骤1)得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中间体与环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优选0.2;所述的反应的进程可通过常规手段进行监测,一般采用反应压力、温度变化,通常反应在环氧化物添加完毕后结束,并需要保持温度熟化反应(此步骤为常规做法)。

    在聚羧酸系减水剂单体聚醚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优选包括以下步骤:1)将配制好的催化剂经过计量投入到高压反应釜内或乙氧基装置的反应釜内置换以去除氧气等气体阻聚成分;2)通入环氧化物;以及3)环氧化物加入完毕后保持反应温度熟化1-2小时,以确保环氧化物完全反应完毕(此步为常规操作)。

    在通入环氧化物的步骤中,经过计量以反应温度为控制参数,优选100-145℃最高不超过165℃。同时控制反应压力不高于0.2mpa。优选100-145℃最高不超过155℃。同时控制反应压力不高于0.2mpa。加完后检测分子量达到800时,加入环氧乙烷,同时优选100-145℃最高不超过155℃。同时控制反应压力不高于0.2mpa。加入环氧乙烷至分质量3000。

    本发明的减水剂新型单体聚醚即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是新物质,其制备方法的改进尤其是中间体的改进可以明显提高产品的品质,使得产品的杂质含量明显低于为改进的产品。本文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用于制备聚羧酸减水剂时,可提高减水剂的特性,如减水性能、保塌性能和降粘性能等。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文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可具有以下结构式:

    或者

    在上述结构式中,n表示源自环氧乙烷的重复单元数量,m表示源自环氧丙烷的重复单元数量,其中n和m都是大于1的正整数,且它们的取值使得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的重均分子量为2800-5000。

    本发明中,术语“羟值”是指1g样品中的羟基所相当的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以mgkoh/g表示。

    在不违背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中的百分比为各成分占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如无特别说明,所用的试剂和原材料都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实施例1

    原料配方:丙烯酸羟乙基酯500份,氢氧化钾2.1份。

    制备方法:将500份丙烯酸羟乙基酯加入带有通气装置的反应釜,该装置还包括排空和真空系统。搅拌均匀,检测水分合格,然后开启搅拌,加入2.1份氢氧化钾进行反应制备得到聚羧酸系减水剂单体聚醚中间体1。将制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单体聚醚中间体1经过计量投入到高压反应釜内(或乙氧基装置的反应釜内)置换以去除氧气等气体阻聚成分,得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中间体2。

    通入650份环氧丙烷,经过计量以反应温度为控制参数,优选100-145℃最高不超过155℃。同时控制反应压力不高于0.2mpa。加完后检测分子量达到800时,加入环氧乙烷1650份,同时优选100-145℃最高不超过155℃。同时控制反应压力不高于0.2mpa。加入环氧乙烷至分质量3000,控制环氧化物加入完毕后保持反应温度熟化1-2小时,中和后移入储罐备用。

    本实施例制得的减水剂聚醚的羟值为18.5mgkoh/g,收率为99.07%,外观为液体。对根据实施例1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进行gpc测试,测得其主峰平均分子量为3032,主峰含量%(面积归一)为98.9156,主峰分布系数mw/mn为1.04683,杂质分子量/含量%为1.0844。

    实施例2

    原料配方:丙烯酸羟丙基酯500份,氢氧化钾2.1份。

    制备方法:将500份丙烯酸羟丙基酯加入带有通气装置的反应釜,该装置还包括排空和真空系统。搅拌均匀,检测水分合格,然后开启搅拌,加入2.1份氢氧化钾进行反应制备得到聚羧酸系减水剂单体聚醚中间体。将制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单体聚醚中间体1经过计量投入到高压反应釜内(或乙氧基装置的反应釜内)置换以去除氧气等气体阻聚成分,得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中间体2。

    通入650份环氧丙烷,经过计量以反应温度为控制参数,优选100-145℃最高不超过155℃。同时控制反应压力不高于0.2mpa。加完后检测分子量达到800时,加入环氧乙烷1650份,同时优选100-145℃最高不超过155℃。同时控制反应压力不高于0.2mpa。加入环氧乙烷至分质量3000,控制环氧化物加入完毕后保持反应温度熟化1-2小时,中和后移入储罐备用。

    本实施例制得的减水剂聚醚的羟值,18.7mgkoh/g,收率为99.07%,外观为液体。对根据实施例2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进行gpc测试,测得其主峰平均分子量为3000,主峰含量%(面积归一)为98.8836,主峰分布系数mw/mn为1.05089,杂质分子量/含量%为1.1164。

    实施例3

    原料配方:丙烯酸羟丁基酯500份,dmc30ppm。

    制备方法:将丙烯酸羟丁基酯加入带有通氮气装置的反应釜,该装置还包括排空和真空系统。搅拌均匀,检测水分(小于0.05%)合格,然后开启搅拌加入dmc进行反应,搅拌15分钟,真空脱水,置换以去除氧气等气体阻聚成分,得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中间体3。

    通入650份环氧丙烷,经过计量以反应温度为控制参数,优选100-145℃最高不超过155℃。同时控制反应压力不高于0.2mpa。当分子量达到800时,停止环氧丙烷加入,同时开始环氧乙烷加入1650份,优选100-145℃最高不超过155℃。同时控制反应压力不高于0.2mpa,当分子量达到3000时,保持反应温度熟化0.5-1小时,准备放料备用。

    本实施例制得的减水剂聚醚羟值为18.9mgkoh/g,收率为99.2%,外观为液体。检测其杂质量1.08%(色谱法)。对根据实施例3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进行gpc测试,测得其主峰平均分子量为2599,主峰含量%(面积归一)为98.9156%,主峰分布系数mw/mn为1.04683,杂质分子量/含量%为6457/1.0844。

    合成减水剂母液实施例:

    实施例4

    在干净的四口烧瓶中加入360克根据实施例1制备的丙烯酸羟乙酯聚氧乙烯基醚(mw=3000),然后加入300克去离子水,常温搅拌30分钟让单体充分溶解,滴加a料配制为30克丙烯酸,1.6克巯基丙酸,70克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待用。滴加b料配制为0.8克维生素c,50克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待用。滴加料配制完毕后,在烧瓶内加入3.5克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搅拌3分钟后a,b料同时开始滴加,其中a料滴加40分钟,b料滴加50分钟,滴加结束后保温1小时,然后补水165.1克,得40%母液。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控制在19~21℃之间。

    实施例5

    在干净的四口烧瓶中加入360克根据实施例2制备的丙烯酸羟丙酯聚氧乙烯基醚(mw=3000),然后加入300克去离子水,常温搅拌30分钟让单体充分溶解,滴加a料配制为30克丙烯酸,1.6克巯基丙酸,70克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待用。滴加b料配制为0.8克维生素c,50克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待用。滴加料配制完毕后,在烧瓶内加入3.5克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搅拌3分钟后a,b料同时开始滴加,其中a料滴加40分钟,b料滴加50分钟,滴加结束后保温1小时,然后补水165.1克,得40%母液。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控制在19~21℃之间。

    实施例6

    在干净的四口烧瓶中加入360克根据实施例3制备的丙烯酸羟丁酯聚氧乙烯基醚(mw=3000),然后加入300克去离子水,常温搅拌30分钟让单体充分溶解,滴加a料配制为30克丙烯酸,1.6克巯基丙酸,70克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待用。滴加b料配制为0.8克维生素c,50克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待用。滴加料配制完毕后,在烧瓶内加入3.5克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搅拌3分钟后a,b料同时开始滴加,其中a料滴加40分钟,b料滴加50分钟,滴加结束后保温1小时,然后补水165.1克,得40%母液。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控制在19~21℃之间。

    对比例1

    在干净的四口烧瓶中加入360克异戊烯醇聚氧乙烯基醚(mw=2400),然后加入300克去离子水,常温搅拌30分钟让单体充分溶解,滴加a料配制为50克丙烯酸,1.6克巯基丙酸,70克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待用。滴加b料配制为0.8克维生素c,50克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待用。滴加料配制完毕后,在烧瓶内加入3.5克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搅拌3分钟后a,b料同时开始滴加,其中a料滴加180分钟,b料滴加210分钟,滴加结束后保温1小时,然后补水165.1克,得40%母液。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控制在19~21℃之间。

    按照gb/t50080-2016标准对实施例4-6以及对比例1的聚羧酸减水剂进行性能测试和比较。

    根据实施例4-6以及对比例1的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测试结果如下文表1所示。

    表1实施例3-5和对比例1的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测试结果

    从表1可知,丙烯酸酯类为起始剂合成的大分子单体聚醚,在合成母液后应用到混凝土中,其出事的数据明显好于对比例,明显表现在2小时候的扩展度和坍落度分别为580/560/545明显比对比例540高。混凝土的状态也好于对比例,从和易性上看优于对比例1,在对比例1不改变配比的情况下实施例表现出优异的和易性的特性,再从混凝土流动情况看3个实施例均优于对比例。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对比是在减水剂母液配比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比较,如果对其进行改善,需要进一步在对比例中加入大分子酸,增加成本对于合成不利于反应控制,而且会对应用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申请。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申请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披露的内容,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由以下原料组分制成:

    (a)丙烯酸羟基酯;

    (b)环氧化物;

    以及(c)催化剂;

    其中,所述环氧化物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的重均分子量为2800-50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为基准计,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由以下原料组分制成:

    (a)丙烯酸羟基酯100重量份;

    (b)环氧化物1800-2100重量份;

    以及(c)催化剂0.3-1.5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羟基酯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碱金属的醇类盐、碱金属的氢化物、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dmc中的一种或多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惰性气氛下,使所述丙烯酸羟基酯与所述催化剂反应,得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中间体;

    以及,s2:在惰性气氛下,使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中间体与所述环氧化物反应,熟化后得到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

    其中,在步骤s2中,反应温度为95-165℃,反应压力小于或等于0.3mpa。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中间体的重均分子量为80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反应温度为100-145℃,最高不超过155℃。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反应压力小于或等于0.2mpa。

    9.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其由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不饱和酸、扩链剂和助剂制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和所述不饱和酸的重量比例为360:3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由以下原料组分制成:(a)丙烯酸羟基酯;(b)环氧化物;以及(c)催化剂;其中,所述环氧化物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所述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的重均分子量为2800‑5000。本申请还涉及如上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的制备方法。本申请还涉及由如上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制备的聚羧酸减水剂。在制备本文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杂质含量低,反应转化率明显提高,目标产品的收率也进一步提高,具有环保、安全与效益共赢的特点。最后,本文所述的高分子量大单体聚醚粘度低,利用其制备的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鑫;杜辉;王亚兰;季锦卫;梁文甜;赵梦婷;王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00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