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pvc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技术背景
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之为氯乙烯树脂。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pvc材料的应用广泛导致其废旧物非常低,pvc材料难以降解,通过自然降解处理的方式非常困难,现有技术中少见对其有效的利用。同时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木材需求量与日俱增,由此带来的过度采伐使得植被资源日益紧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的天然木材资源日益减少,木质制品的市场需求量却与日俱增。塑木,一种替代木材的新材料,以植物纤维为主原料,与塑料合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同时具备植物纤维和塑料的优点,适用范围广泛,几乎可涵盖所有原木、塑料、塑钢、铝合金及其它类似复合材料的使用领域。木塑的推广应用可以节省大量的天然木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可以像木材一样易于加工。塑木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环保型的新材料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结合了植物纤维和塑料高分子材料的诸多优点,能大量替代木材,可有效缓解我国森林资源贫乏、木材供应紧缺的矛盾,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低碳、绿色、可循环可再生生态材料。因此设计出一种新的工艺,对废旧聚氯乙烯塑料进行加工处理后重新得到的塑料原料,再制成塑木材料,这样能大量替代木材,可有效缓解我国森林资源贫乏、木材供应紧缺的矛盾,既有益于环保,又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pvc废料再生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vc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pvc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vc废料先经过破碎机破碎,然后经过分选机筛选收集,备用;
(2)按照质量份数比,将pvc废料粉末100-150份、丙烯酸树脂10-1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3-7份、聚山梨醇酯1-3份、蓖麻油2.1-2.5份、琥珀酸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3-6份、二醋酸纤维素8-20份、没食子酸丙酯5-15份,倒入预先升温至100-120℃的高速混料机中充分混合40-50min,充分混合,得到预混料;
(3)将预混料加入造粒机中,挤成熔融状态的块状物料,风送冷却,经破碎机破碎成柔软干燥的造粒料;
(4)按照质量份数比,将造粒料100-120份、木粉40-65份、陶瓷纤维粉5-8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5-9份、三烯丙基异氰酸酯4-9份、亚磷酸三苯酯5-9份、聚氧乙烯二胺15-20份、氧化聚乙烯蜡14-18份、己内酯1-3份、乙基硅油12-17份、铝矾土4-8份、铝酸醋偶联剂1-4份、棕榈油3.2-3.6份、果胶4-6份,倒入混料机中充分混合,加入造粒机中挤出造粒,得到塑木粒料,将塑木粒料放入挤出机中,经模具挤出成型,挤出的型材经冷却室冷却降温,随后根据所需大小进行切割即可。
所述步骤(1)中分选机筛选后pvc废料的粒径为120-150目。
所述步骤(2)中高速混料机转速为400-500r/min。
所述挤出机为锥形双螺杆型材挤出机,工艺条件为:机筒温度为180-200℃,螺杆转速为15-30rpm。
所述步骤(4)中按照质量份数比,将造粒料110份、木粉55份、陶瓷纤维粉6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7份、三烯丙基异氰酸酯6份、亚磷酸三苯酯6份、聚氧乙烯二胺17份、氧化聚乙烯蜡16份、己内酯2份、乙基硅油15份、铝矾土6份、铝酸醋偶联剂3份、棕榈油3.4份、果胶5份。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pvc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采用回收废旧pvc塑料进行破碎后改性作为生产原料,将改性塑料粉、木质纤维粉与添加剂按比例混合后直接熔融塑化,塑木产品具有极优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方法不光减少木材的消耗及树木的砍伐量,还促进了木制品制造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及社会经济效益,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pvc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vc废料先经过破碎机破碎,然后经过分选机筛选收集,备用;
(2)按照质量份数比,将pvc废料粉末(粒径为120-150目)100份、丙烯酸树脂10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3份、聚山梨醇酯1份、蓖麻油2.1份、琥珀酸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3份、二醋酸纤维素8份、没食子酸丙酯5份,倒入预先升温至100℃的转速为400-500r/min高速混料机中充分混合40min,充分混合,得到预混料;
(3)将预混料加入造粒机中,挤成熔融状态的块状物料,风送冷却,经破碎机破碎成柔软干燥的造粒料;
(4)按照质量份数比,将造粒料120份、木粉65份、陶瓷纤维粉8份、对苯二甲酸二甲9份、三烯丙基异氰酸酯9份、亚磷酸三苯酯9份、聚氧乙烯二胺20份、氧化聚乙烯蜡18份、己内酯3份、乙基硅油17份、铝矾土8份、铝酸醋偶联剂4份、棕榈油3.6份、果胶6份,倒入混料机中充分混合,加入造粒机中挤出造粒,得到塑木粒料,将塑木粒料放入锥形双螺杆型材挤出机中,挤出工艺条件为:机筒温度为180-200℃,螺杆转速为15-30rpm,经模具挤出成型,挤出的型材经冷却室冷却降温,随后根据所需大小进行切割即可。
实施例2
一种pvc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vc废料先经过破碎机破碎,然后经过分选机筛选收集,备用;
(2)按照质量份数比,将pvc废料粉末(粒径为120-150目)120份、丙烯酸树脂13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5份、聚山梨醇酯2份、蓖麻油2.4份、琥珀酸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4份、二醋酸纤维素14份、没食子酸丙酯10份,倒入预先升温至110℃的高速混料机中充分混合45min,充分混合,得到预混料;
(3)将预混料加入造粒机中,挤成熔融状态的块状物料,风送冷却,经破碎机破碎成柔软干燥的造粒料;
(4)按照质量份数比,将造粒料110份、木粉55份、陶瓷纤维粉6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7份、三烯丙基异氰酸酯6份、亚磷酸三苯酯6份、聚氧乙烯二胺17份、氧化聚乙烯蜡16份、己内酯2份、乙基硅油15份、铝矾土6份、铝酸醋偶联剂3份、棕榈油3.4份、果胶5份,倒入混料机中充分混合,加入造粒机中挤出造粒,得到塑木粒料,将塑木粒料放入锥形双螺杆型材挤出机中,挤出工艺条件为:机筒温度为180-200℃,螺杆转速为15-30rpm,经模具挤出成型,挤出的型材经冷却室冷却降温,随后根据所需大小进行切割即可。
实施例3
一种pvc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vc废料先经过破碎机破碎,然后经过分选机筛选收集,备用;
(2)按照质量份数比,将pvc废料粉末(粒径为120-150目)150份、丙烯酸树脂1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7份、聚山梨醇酯3份、蓖麻油2.5份、琥珀酸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6份、二醋酸纤维素20份、没食子酸丙酯15份,倒入预先升温至100-120℃的高速混料机中充分混合50min,充分混合,得到预混料;
(3)将预混料加入造粒机中,挤成熔融状态的块状物料,风送冷却,经破碎机破碎成柔软干燥的造粒料;
(4)按照质量份数比,将造粒料120份、木粉65份、陶瓷纤维粉8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9份、三烯丙基异氰酸酯9份、亚磷酸三苯酯9份、聚氧乙烯二胺20份、氧化聚乙烯蜡18份、己内酯3份、乙基硅油17份、铝矾土8份、铝酸醋偶联剂4份、棕榈油3.6份、果胶6份,倒入混料机中充分混合,加入造粒机中挤出造粒,得到塑木粒料,将塑木粒料放入锥形双螺杆型材挤出机中,挤出工艺条件为:机筒温度为180-200℃,螺杆转速为15-30rpm,经模具挤出成型,挤出的型材经冷却室冷却降温,随后根据所需大小进行切割即可。
1.一种pvc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vc废料先经过破碎机破碎,然后经过分选机筛选收集,备用;
(2)按照质量份数比,将pvc废料粉末100-150份、丙烯酸树脂10-1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3-7份、聚山梨醇酯1-3份、蓖麻油2.1-2.5份、琥珀酸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3-6份、二醋酸纤维素8-20份、没食子酸丙酯5-15份,倒入预先升温至100-120℃的高速混料机中充分混合40-50min,充分混合,得到预混料;
(3)将预混料加入造粒机中,挤成熔融状态的块状物料,风送冷却,经破碎机破碎成柔软干燥的造粒料;
(4)按照质量份数比,将造粒料100-120份、木粉40-65份、陶瓷纤维粉5-8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5-9份、三烯丙基异氰酸酯4-9份、亚磷酸三苯酯5-9份、聚氧乙烯二胺15-20份、氧化聚乙烯蜡14-18份、己内酯1-3份、乙基硅油12-17份、铝矾土4-8份、铝酸醋偶联剂1-4份、棕榈油3.2-3.6份、果胶4-6份,倒入混料机中充分混合,加入造粒机中挤出造粒,得到塑木粒料,将塑木粒料放入挤出机中,经模具挤出成型,挤出的型材经冷却室冷却降温,随后根据所需大小进行切割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分选机筛选后pvc废料的粒径为120-15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高速混料机转速为400-50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为锥形双螺杆型材挤出机,工艺条件为:机筒温度为180-200℃,螺杆转速为15-30r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按照质量份数比,将造粒料110份、木粉55份、陶瓷纤维粉6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7份、三烯丙基异氰酸酯6份、亚磷酸三苯酯6份、聚氧乙烯二胺17份、氧化聚乙烯蜡16份、己内酯2份、乙基硅油15份、铝矾土6份、铝酸醋偶联剂3份、棕榈油3.4份、果胶5份。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