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缆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31

    本发明属于电缆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缆。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塑料,由于加工方便、阻燃优异、价格低廉而被广泛用于电线电缆行业中。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且其成本低廉。

    随着生产和市场的需要,对聚氯乙烯电缆料的加工性能和柔软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赋予聚氯乙烯电缆料高的加工性能和柔软性能,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在聚氯乙烯电缆料中加入大量的增塑剂,如常用的是totm增塑剂。但是在实际长期使用过程中,电缆料中的增塑剂迁出容易导致电缆料变硬变脆,同时迁移出来的增塑剂容易污染到和电缆料接触的部件,若产品和人体接触紧密,更会影响人体健康安全。

    因此,tco认证明确限制了清单上有害因素在产品中的含有量,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在tco限制物质的清单上,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所使用的增塑剂totm,计划在2021年1月禁止使用。

    为了抑制增塑剂从聚氯乙烯电缆料中迁移出来,常规的方法是添加高分子量的聚酯增塑剂。但是市场上已商用的己二酸、戊二酸系列聚酯增塑剂产品是依靠石油资源为原料制成,生产成本高,且不符合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如何有效降低或避免有害增塑剂的使用和提高增塑剂的耐迁移性能或进一步降低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成本一直是本领域研发工作者试图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存在的增塑剂易迁移析出从而导致健康危害或进一步存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旨在解决现有电缆由于所含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易发生增塑剂迁移析出或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所述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其中,所述增塑剂ⅰ包括己二酸二(单乙酰,单环氧油酰)甘油酯,所述增塑剂ⅱ包括环氧大豆油。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本发明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配方称取各组分;

    将称取的聚氯乙烯树脂与部分增塑剂于高于15℃的温度下进行混合处理,获得混合料;

    将剩余增塑剂与其余组分加入所述混合料中进行热混合处理;

    将经所述热混合处理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塑炼处理,得到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所述电缆包括导电电芯和包覆于所述导电电芯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材料包括本发明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或由本发明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制备方法制备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所含的增塑剂ⅰ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与其他组分作用后,赋予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具有高的增塑剂耐析出性和迁移性,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热,耐溶剂耐抽出性。

    本发明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所含增塑剂ⅰ与增塑剂ⅱ的复配增塑剂时,两增塑剂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将两者复配使用能够起到增效作用,增塑剂ⅰ与增塑剂ⅱ复配具有能有效良好的相容性,而且增塑剂ⅰ中己二酸二(单乙酰,单环氧油酰)甘油酯分子基团能锁住增塑剂ⅱ中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基团,从而能够有效增大增塑剂ⅱ中环氧大豆油的使用量,如使环氧大豆油添加比例能够达到25phr以上,这样也能够降低经济成本。而且增塑剂ⅰ与增塑剂ⅱ复配使用,能够与其他组分作用后,赋予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具有高的增塑剂耐析出性和迁移性,实际测试也不会出现析油现象,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热,耐溶剂耐抽出性,使得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既满足材料耐温度等级达到ul758标准的105℃的要求,又要符合tco标准的要求。

    本发明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配方组分进行混料处理和塑炼处理,使得制备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具有高的增塑剂耐析出性和迁移性,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热,耐溶剂耐抽出性,使得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既满足材料耐温度等级达到ul758标准的105℃的要求,又要符合tco标准的要求。而且其制备方法工艺条件易控,制备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性能稳定,而且效率高,适于产业化生产。

    本发明电缆的绝缘层含有本发明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因此,所述电缆具有抗高温和高溶剂特性,而且环保安全,且耐老化,有效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或,“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均可以表示:a,b,c,a-b(即a和b),a-c,b-c,或a-b-c,其中a,b,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部分或全部步骤可以并行执行或先后执行,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说明书中所提到的相关成分的重量不仅仅可以指代各组分的具体含量,也可以表示各组分间重量的比例关系,因此,只要是按照本申请实施例说明书相关组分的含量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均在本申请实施例说明书公开的范围之内。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说明书中所述的质量可以是μg、mg、g、kg等化工领域公知的质量单位。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用来将目的如物质彼此区分开,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xx也可以被称为第二xx,类似地,第二xx也可以被称为第一xx。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其中,所述增塑剂ⅰ包括己二酸二(单乙酰,单环氧油酰)甘油酯,所述增塑剂ⅱ包括环氧大豆油。

    这样,当本发明实施例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含增塑剂ⅰ时,该增塑剂ⅰ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与其他组分作用后,赋予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具有高的增塑剂耐析出性和迁移性,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热,耐溶剂耐抽出性。

    当本发明实施例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含增塑剂ⅰ与增塑剂ⅱ的复配增塑剂时,两增塑剂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将两者复配使用能够起到增效作用,增塑剂ⅰ与增塑剂ⅱ复配具有能有效良好的相容性,而且增塑剂ⅰ中己二酸二(单乙酰,单环氧油酰)甘油酯分子基团能锁住增塑剂ⅱ中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基团,从而能够有效增大增塑剂ⅱ中环氧大豆油的使用量,如使环氧大豆油添加比例能够达到25phr以上,这样也能够降低经济成本。而且增塑剂ⅰ与增塑剂ⅱ复配使用,能够与其他组分作用后,赋予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具有高的增塑剂耐析出性和迁移性,实际测试也不会出现析油现象,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热,耐溶剂耐抽出性,使得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既满足材料耐温度等级达到ul758标准的105℃的要求,又要符合tco标准的要求。

    其中,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所含的聚氯乙烯树脂作为基体组分,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氯乙烯树脂的聚合度为1000-1300。优选聚合度的所述pvc树脂具有很好的整体性能,如其支链少、稳定性能好、树脂颗粒疏松等,从而更利于制备同时满足抗冲击性能、耐油耐化学品腐蚀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

    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所含的增塑剂ⅰ包括己二酸二(单乙酰,单环氧油酰)甘油酯。该己二酸二(单乙酰,单环氧油酰)甘油酯casno.2101439-53-4,具有较高的分子量(1900-2400)。具体地,己二酸二(单乙酰,单环氧油酰)甘油酯可以选用产品型号为hm-828-2ec的增塑剂。该hm-828-2ec的增塑剂可以是广州海珥玛公司生产的hm-828-2ec。该己二酸二(单乙酰,单环氧油酰)甘油酯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耐析出性,耐迁移性,耐老化,耐热,耐溶剂耐抽出性。将含有己二酸二(单乙酰,单环氧油酰)甘油酯的增塑剂ⅰ作为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增塑剂后,其能够与使聚氯乙烯之间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其分子链中的乙二酸聚酯结构能紧密锁住增塑剂ii比较活跃的环氧基团,防止其因为与聚氯乙烯相容性较差而出现析出的情况,能够大比例提升增塑剂ii使用数量,根据实验数据1:1配合使用,增塑剂ii使用数量在25phr依然没有析出现象,如果使用其他的增塑剂如totm、领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等增塑剂同增塑剂ii搭配使用,增塑剂ii使用量超过8phr后,就有明显的析出情况,从而赋予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迁移性,耐老化,耐热,耐溶剂耐抽出性。在具体实施例中,增塑剂ⅰ的含量可以是20份、25±3份、30±3份、35±3份、40份±3、45±3份、50份等。在优选实施例中,增塑剂ⅰ的含量为25-60份。

    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所含的增塑剂ⅱ包括环氧大豆油。该环氧大豆油含有环氧基团,该环氧基团具有较强活性,因此,其分子结构等原因导致其与聚氯乙烯树脂相容性不理想,通常只用于聚氯乙烯材料辅助增塑剂,从而导致在常规的使用中,环氧大豆油添加比例不超过8phr,高于这个phr值,就有析出风险。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增塑剂ⅰ与增塑剂ⅱ进行复配后能够起到增效作用,增塑剂ⅰ与增塑剂ⅱ复配具有能有效良好的相容性,而且增塑剂ⅰ中己二酸二(单乙酰,单环氧油酰)甘油酯分子基团能锁住增塑剂ⅱ中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基团,从而能够有效增大增塑剂ⅱ中环氧大豆油的使用量,如使环氧大豆油添加比例能够达到25phr以上,而且不会导致增塑剂如环氧大豆油发生析出何迁移不良现象,赋予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具有高的增塑剂耐析出性和迁移性,实际测试也不会出现析油现象,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热,耐溶剂耐抽出性,使得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既满足材料耐温度等级达到ul758标准的105℃的要求,又要符合tco标准的要求。同时,由于能够提高增塑剂ⅱ的使用量,这样就可以适当的降低增塑剂ⅰ的使用量,从而有效降低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经济成本。在具体实施例中,增塑剂ⅱ的含量可以是0份、5±3份、10±3份、15±3份、20±3份、25份等。在优选实施例中,增塑剂ⅱ的含量为10-25份。

    在一实施例中,该己二酸二(单乙酰,单环氧油酰)甘油酯与环氧大豆油的质量比25:(25-1)具体的如35:15、40:10、50:0,优选的为25:25。其中,(25-1)表示的25-1的范围,包括端点值。通过优化己二酸二(单乙酰,单环氧油酰)甘油酯与环氧大豆油的含量,以增强两者的增效作用,从而使得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具有高的增塑剂耐析出性、迁移性、耐老化,耐热,耐溶剂耐抽出性的基础上,还能够适当提高环氧大豆油的使用量,降低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经济成本。

    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所含的稳定剂作为调节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热稳定性能的重要组份,实施例中,稳定剂包括钙锌稳定剂、有机热稳定剂、钡锌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钙锌稳定剂可以选用肇庆森德利公司生产的环保无毒钙-锌体系的高性能稳定剂w303或/和熊牌公司生产环保无毒钙-锌体系的高性能稳定剂a-2071/dy,该些稳定剂具有优良的抗老化和热稳定性。在具体实施例中,稳定剂的含量可以是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等。

    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所含的填充剂能够有效调节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力学性能,如起到补强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经济成本。实施例中,填充剂包括碳酸钙、煅烧高岭土、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碳酸钙可以选用采用物理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粉(过2800目)或化学法生产的纳米级碳酸钙,该类填料粒径均匀,能够有效分散,从而起到很好的补强作用。在具体实施例中,填充剂的含量可以是10份、15份±3份、20份±3份、25±3份、30±3份、35±3份、40份±3、45±3份、50份等。

    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所含的阻燃剂能够赋予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优异的阻燃性,实施例中,阻燃剂包括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硅酸盐类中的至少一种。在具体实施例中,阻燃剂的含量可以是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等。

    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所含的着色剂可以赋予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良好的色泽度,满足市场对颜色的需要。实施例中,着色剂包括炭黑、钛白粉、有机颜料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着色剂的含量可以是1份、2份、3份等。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增塑剂ⅰ优选通过增塑剂ⅰ和增塑剂ⅱ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赋予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优异的增塑剂耐析出性和迁移性,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热,耐溶剂耐抽出性,使得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既满足材料耐温度等级达到ul758标准的105℃的要求,又要符合tco标准的要求,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经济成本。另外,还能够通过优化各组分的种类和含量,进一步提高增塑剂耐析出性、迁移性、迁移性和阻燃性以及力学性能等。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文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按照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配方称取各组分;

    s02.将称取的聚氯乙烯树脂与部分增塑剂于高于15℃的温度下进行混合处理,获得混合料;

    s03.将剩余增塑剂与其余组分加入混合料中进行热混合处理;

    s04.将经所述热混合处理后的混合料进行塑炼处理,得到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

    具体的,上述步骤s01中,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配方及其优选种类及其含量均在上文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所含的组分和含量,为了节约篇幅,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步骤s02中,先将部分增塑剂与聚氯乙烯树脂于高于15℃进行混合处理,该温度下增塑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吸收性,这样在混合处理过程中,增塑剂能够充分与聚氯乙烯树脂进行混合接触并使得增塑剂充分被聚氯乙烯树脂吸收。实施例中,在混合处理中,添加的部分增塑剂占称取的增塑剂ⅰ与增塑剂ⅱ总量的50-70%,具体如70%。

    上述步骤s03中,热混合处理使得各组分能够充分混匀。一实施例中,该热混合处理的温度为120℃-140℃。另一实施例中,该热混合处理可以先将混合料在低速搅拌速率下进行混合处理,如5~8分钟后,进行高速混合5~8分钟。通过随热混合处理的温度、混合方式优化控制,使得各组分能够混合均匀。

    上述步骤s04中,通过塑炼处理使得各组分在高温剪切下进行充分作用,使得形成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具有如上文所述的优异增塑剂耐析出性和迁移性,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热,耐溶剂和耐抽出性以及力学性能,使得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既满足材料耐温度等级达到ul758标准的105℃的要求,又要符合tco标准的要求,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经济成本。

    实施例中,实现塑炼处理可以是热熔挤出,如将热混合处理后的混合物料采用双螺杆造粒机中进行熔融挤出,且温度为130℃-180℃,进一步为150℃-180℃。待熔融挤出后,可以进行切粒冷却等处理。

    因此,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制备方法制备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不仅具有上文所述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优异性能,而且其制备方法工艺条件易控,制备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性能稳定,而且效率高,适于产业化生产。

    另一方面,基于上文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缆。电缆包括导电电芯和包覆于该导电电芯的绝缘层。其中,该绝缘层的材料至少包括上文本发明实施例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这样,电缆具有抗高温和高溶剂特性,而且环保安全,且耐老化,有效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

    以下通过多个具体实施例来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pvc粉100份、碳酸钙50份、hm-828-2ec50份、环氧大豆油0份、w3032份、三氧化二锑4份、着色剂1份。

    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本实施例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配方称取各组分;

    s2.将70%的hm-828-2ec与pvc粉在高于15℃的温度下进行充分混合处理,获得混合料;

    s3.将剩余增塑剂与其余组分加入混合料中并于130±10℃温度下先低速搅拌混合,混合5~8分钟后,进行高速混合5~8分钟;

    s4.将经热混合处理后的混合料加入双螺杆造粒机中,在150℃-180℃下进行塑化,最后切粒冷却,得到成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pvc粉100份、碳酸钙50份、hm-828-2ec25份、环氧大豆油25份、a-2701/dy8份、三氧化二锑10份、着色剂1份。

    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pvc粉100份、碳酸钙10份、hm-828-2ec30份、环氧大豆油20份、a-2701/dy5份、三氧化二锑5份、着色剂2份。

    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pvc粉100份、碳酸钙30份、hm-828-2ec40份、环氧大豆油10份、a-2701/dy6份、三氧化二锑7份、着色剂2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pvc粉100份、碳酸钙30份、hm-828-2ec80份、环氧大豆油10份、a-2701/dy6份、三氧化二锑7份、着色剂2份。

    对比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pvc粉100份、碳酸钙10份、hm-828-2ec10份、环氧大豆油40份、a-2701/dy5份、三氧化二锑5份、着色剂2份。

    对比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pvc粉100份、碳酸钙10份、hm-828-2ec20份、环氧大豆油30份、a-2701/dy5份、三氧化二锑5份、着色剂2份。

    对比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pvc粉100份、碳酸钙10份、hm-828-2ec0份、环氧大豆油50份、a-2701/dy5份、三氧化二锑5份、着色剂2份。

    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4提供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与对比例提供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分别进行如下表1中相关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1中所示:

    表1

    由表1中测试相关性能数据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具有高的增塑剂耐析出性和迁移性,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热,耐溶剂耐抽出性,使得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既满足材料耐温度等级达到ul758标准的105℃的要求,又要符合tco标准的要求,环保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其中,所述增塑剂ⅰ包括己二酸二(单乙酰,单环氧油酰)甘油酯,所述增塑剂ⅱ包括环氧大豆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己二酸二(单乙酰,单环氧油酰)甘油酯与环氧大豆油的质量比25:(25-1)/或

    所述增塑剂ⅰ为25-60份;和/或

    增塑剂ⅱ为10-2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树脂的聚合度为1000-1300。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包括钙锌稳定剂、有机热稳定剂、钡锌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锌稳定剂包括型号包括w303、a-2071/dy、a-290、rup-110c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包括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硅酸盐类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填充剂包括碳酸钙、煅烧高岭土、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包括炭黑、钛白粉、有机颜料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配方称取各组分;

    将称取的聚氯乙烯树脂与部分增塑剂于高于15℃的温度下进行混合处理,获得混合料;

    将剩余增塑剂与其余组分加入所述混合料中进行热混合处理;

    将经所述热混合处理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塑炼处理,得到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称取的所述聚氯乙烯树脂与部分增塑剂于高于15℃的温度下进行混合处理的步骤中,所述增塑剂占称取的增塑剂ⅰ与增塑剂ⅱ总量的50-70%;和/或

    所述热混合处理的温度为120℃-140℃;和/或

    所述塑炼处理的方法为熔融挤出,且温度为130℃-180℃。

    10.一种电缆,包括导电电芯和包覆于所述导电电芯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料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或由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缆。本发明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氯乙烯树脂100份、增塑剂Ⅰ20‑80份、增塑剂Ⅱ0‑25份、稳定剂2‑8份、填充剂10‑50份、阻燃剂4‑10份、着色剂1‑3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增塑剂Ⅰ优选通过增塑剂Ⅰ和增塑剂Ⅱ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赋予其优异的增塑剂耐析出性和迁移性,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热,耐溶剂耐抽出性,而且其制备方法工艺条件易控,制备的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性能稳定,而且效率高,适于产业化生产。电缆所含的绝缘层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熊陶;张万涛;曾美昌;李水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帝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95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