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聚氰胺盐增强低温热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04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热塑材料,尤其是低温热塑性放疗和康复矫形的固定材料以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通常所说的低温热塑材料是由聚己内酯为主成份、并加入添加剂而制成的,其特点在于:加热到一定温度(65℃左右)以上可软化并塑成任意形状,而冷却至常温后,其又具有塑料的刚性。它们的这一特点可以用于肿瘤病人放疗时的精确定位,或者康复矫形时用于骨折处部位的固定。目前低温热塑材料已广泛用于制备放射治疗定位膜片产品以及康复矫形领域。现有聚己内酯型低温热塑性放疗定位产品虽然成形方便,但是成型过程中收缩力较大,会对病人产生较强的压迫力,因此会有严重的不舒适感。而且由于原材料刚性不足,塑形后耐形变的能力较差,治疗过程中病人关键部位晃动即会严重影响到后期肿瘤放射治疗精度与放疗质量。为了解决如何提高放疗过程中病人舒适性以及放疗精度的问题,目前有一种可以降低收缩力、且固定强度更好的聚己内酯 碳纤维组合物(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062977b),但是碳纤维会影响核磁共振设备的成像效果,而由于核磁共振对软组织的辨析度优于其它设备,越来越多放射治疗科室会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因此碳纤维低温热塑材料在临床应用中受限制。国外也有由凯夫拉 聚己内酯制成的增强低温热塑材料,这种产品虽然固定性好,但是材料成本非常昂贵。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发明人也有尝试通过将聚己内酯和玻璃纤维复合。玻璃纤维不会影响核磁共振设备的成像效果,一定比例的玻璃纤维在提高强度的同时,也能够显著降低材料的牵拉力和压迫力。三聚氰胺及其缩合产物和盐被广泛地用作阻燃剂,其中三聚氰胺盐是一类氮系或氮-磷系阻燃剂,常见的比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等。一般而言,这类三聚氰胺盐都会作为阻燃剂、与其他增强组分一起加入到基体中。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结合放射治疗用低温热塑性材料的特殊要求,制备出一种新型的放射治疗定位用低温热塑材料,该材料不但比一般的低温料热塑性材料具有更高的刚性与固定效果,同时兼具收缩力更低、拉伸塑形容易、成本更低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三聚氰胺盐增强低温热塑材料,该低温热塑材料由聚己内酯和三聚氰胺盐组成、凝胶含量大于或等于20%(即,该材料具有一定的交联网络结构,在良溶剂中测得的凝胶含量为20%以上);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盐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三聚氰胺聚磷酸盐、或三聚氰胺磷酸盐,且聚己内酯和三聚氰胺盐的质量比为90:10-60:40(即,三聚氰胺盐占两者总质量的10%-40%)。其中,三聚氰胺氰尿酸盐,cas号:37640-57-6。三聚氰胺聚磷酸盐,cas号:218768-84-4。三聚氰胺磷酸盐,cas号:20208-95-1。本发明所述“凝胶含量”,是指对整个产品进行测定得到的凝胶含量数据。具体地,根据产品成本和效率的需要,通过交联工艺的参数控制(交联剂的种类、用量;交联工艺参数,比如辐照剂量和时间)得到凝胶含量20%至100%的产品。在一些实施例中,凝胶含量可以是20%、30%、40%、50%、70%或100%。凝胶含量的测定方法为:称取质量为m1的试样,将试样加入溶剂中,置于合适的环境,溶胀后把样品进行抽提、并干燥至质量恒定,再称量其质量m2。凝胶含量为vc=m2/m1×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凝胶含量的具体测定方法为:称取质量为m1的试样,将试样放在装有25ml甲苯的有磨口瓶中,盖紧瓶盖,放在25℃的恒温烘箱中溶胀48小时后取出。然后把试样进行抽提24小时,最后将式样在5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质量恒定,再称量其质量,得到质量m2。凝胶含量为vc=m2/m1×100%。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三聚氰胺盐的目数为800-10000目。本发明的低温热塑材料是以聚己内酯为基体的复合材料,一般通过将原料(聚己内酯和三聚氰胺盐)经过成型及交联工艺后即可得到所需要的低温热塑材料。从而,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要提供一种生产上述低温热塑材料的方法,通过将聚己内酯和三聚氰胺盐经过成型及交联工艺得到所述低温热塑材料。具体地,上述低温热塑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己内酯、三聚氰胺盐和交联剂混合,得到组合物;其中,聚己内酯和三聚氰胺盐的质量比为90:10-60:40;(2)对混合均匀的组合物进行成型工艺,得到坯件;(3)对坯件进行交联工艺,得到凝胶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低温热塑材料。具体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成型工艺,是指将各种形态(粉料、粒料、溶液和分散体)的塑料原料通过特定方法制成所需形状的产品或坯件的过程。通常而言,这个过程包括先将原料加热至具有流动性的状态(比如熔融状态),然后通过诸如置于模具中等方式获得形状,最后冷却定型。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的聚己内酯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80000。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三聚氰胺盐的目数为800-10000目。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目的并不在于限制对坯件及最终产品的形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了制备得到适用于特定部位的放疗定位产品,坯件以及最终的低温热塑材料是片材。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则可以是膜材、管材、板材、棒材、带材、或者其他截面复杂的异形材;比如,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该产品用于定位手指,则坯件以及最终的低温热塑材料可以是管材。为了得到不同形状的坯件,本发明可以采用各种适用的成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注射、挤出、压延、吹塑等。比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了得到用于放疗定位产品的片材,可以将上述组合物加热到熔融状态后(一般而言,加热温度为65℃-160℃。)、通过诸如挤出或者注射工艺进行片材成型。另外,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工艺,为了获得在使用(放疗)过程中透气、散热等效果,在将片材(坯件)进行交联前或交联后,还可以将所得片材按照需求打孔(冲孔)。比如,可以在交联工艺前用冲孔机按特定网孔比例进行冲孔;按照特定的用途和要求,该比例可以是1%-50%。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将填料限定于特定的三聚氰胺盐、以及其特定的用量和/或目数,而不在于材料的成型工艺。本发明对于常用的成型工艺均具有普遍性;在采用相同的工艺指标的情况下,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均能够获得说明书中声称的有益效果。具体地,上述方法中所述交联工艺,是指原料中的高分子(聚己内酯)链间以共价键连接成网状或体型高分子的过程,包括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物理交联是利用光、热等辐射使聚合物交联。对于本发明而言,可以采用适用于聚己内酯的常用交联方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采用辐照交联,辐照源可以是高能电子加速器、钴源、x-射线或紫外光,辐照剂量为2-30kgy,优选为2-10kgy,更具体地为4-7kgy;比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辐照剂量为4kgy,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辐照剂量为7kgy。所述交联剂可以使得聚己内酯在适当条件下进行交联并得到低温热塑材料。常用的交联剂包括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烯二异丁烯酸酯。一般而言,根据目标产品的要求,常规的交联剂用量为聚己内酯和三聚氰胺盐总质量的0.05%-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联剂为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将填料限定于三聚氰胺盐、以及其特定的用量和/或目数,而不在于材料的交联工艺。本发明对于常用的适用于聚己内酯的交联工艺均具有普遍性;在采用相同的工艺指标的情况下,只要是能够获得目标凝胶含量的交联工艺,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均能够获得说明书中声称的有益效果。根据产品成本和效率的需要,通过交联工艺的参数控制(交联剂的种类、用量;交联工艺参数,比如辐照剂量和时间)得到凝胶含量20%至100%的产品。在一些实施例中,凝胶含量可以是20%、30%、40%、50%、70%或100%。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合适剂量的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进行辐照交联、选定辐照剂量为7kgy,通过控制辐照时间可获得需要的凝胶含量。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得的凝胶含量为40%;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获得的凝胶含量为20%、30%、50%、70%或者100%。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低温热塑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不仅仅限于上述所列过程。还可以通过其他现有技术的方法得到相应组分含量、凝胶含量的聚己内酯基复合材料。上述低温热塑材料能够应用于人体部位或关节的固定/定位,尤其是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时;由于常用的碳纤维等材料会影响核磁共振设备的成像效果,本发明采用聚己内酯/三聚氰胺盐复合低温热塑材料将更适用于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定位技术。因此,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供上述低温热塑材料在制备用于固定人体部位或关节的器件中的应用,尤其是制备适用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器件。通过将低温热塑材料制作成适用于保存、运输或应用的特定形状,得到该固定人体部位或关节的器件。该适用于保存、运输或应用的特定形状,可以在成型工艺中通过定制模具以获得、或者在成型工艺后交联工艺前通过诸如裁剪的方法获得、或者在交联工艺后通过诸如裁剪的方法获得。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材料可以用于制备放射治疗的固定器件,比如头颈肩定位膜、体部定位板,等等。当然,该低温热塑材料并不限于制备放射治疗的定位器件。鉴于其低温热塑的特性、以及合适的刚性和收缩力等参数,其还适用于其他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关节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神经肌腱损伤手术治疗后的固定;骨折、关节脱位复位术后的固定;烧伤及其他整形外科手术后的固定。比如,可以用于制备骨折固定夹板。由于这些方面也可能涉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采用本发明将相比其他现有技术的聚己内酯低温热塑材料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更少的限制。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人体部位或关节的器件,其主体由上述低温热塑材料制成。容易理解的是,除了由上述低温热塑材料制成的主体,该器件还可以包含其他辅助的部分,比如用于辅助固定的绑带、搭接条,等等。上述器件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器件置于所述低温热塑材料的软化温度的环境中,使得该器件软化;(2)将软化的器件置于需要固定的部位或关节,进行塑形;(3)器件冷却定型。具体地,根据材料的组成,上述软化温度为60-70℃。从而,步骤(1)可以是通过将器件置于60-70℃的水中,使得器件软化。具体地,材料(器件)的冷却定型一般在软化温度以下进行。为了使得人体舒适,步骤(3)优选在常温或室温进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在15℃-30℃进行。本发明的低温热塑材料,其综合性能已经能够达到应用的要求且优于其他材料,尤其是其弯曲强度;在同等的添加量(5%-35%)下,三聚氰胺盐材料优于其他适用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增强填充材料,耐形变能力更强。当应用于人体部位固定,比如放疗定位,由于放疗定位膜片作用是固定病人头部或者颈胸等部位、防止放射治疗过程中病人移动,膜片材料的耐形变能力越好,则在患者身体上塑形后的固定性越好。也就是说,利用本发明低温热塑材料制备的膜片,其固定精度要高于通过其他增强填充材料,尤其是高于其他适用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增强填充材料。除了弯曲强度,本发明的低温热塑材料还具有相比其他材料更低的冷却形变压迫力。在人体部位/关节固定的应用中,利用该材料制备成固定器件,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先加热软化再常温冷却定型——实现部位/关节的固定,在冷却定型的时候,冷却压迫力越低,则临床中使用者的舒适性越高。终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实验验证,与现有聚己内酯型低温热塑产品相比,通过本发明制作出来的低温热塑材料,成形后的收缩力更小、舒适性更好、固定强度更好,因此更适用于医院或其他放疗单位、与三维适形放疗仪器在肿瘤手术,或者康复矫形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的配套使用。一般而言,三聚氰胺盐类阻燃剂(比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在复合材料中仅起到阻燃的作用、作为单一组分通常不能显著地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通过将这一类阻燃剂与聚己内酯复合,不但赋予了材料阻燃的能力,还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按照特定比例将聚己内酯和三聚氰胺盐类阻燃剂进行复合,除了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进一步地,材料的塑形牵拉力和冷却形变压迫力这两个参数不可思议地得到显著的优化。尤其是,当三聚氰胺盐的目数为2000-10000、含量为25%-35%时,材料的牵拉力和/或压迫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降低。从而,本发明的低温热塑材料以及固定器件将更适用于涉及到需要进行拉伸的应用过程、尤其是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以上的拉伸的应用过程。这一优化的现象在凝胶含量20%至100%的范围内均有所体现,尤其在20%至70%的范围内,更尤其是在20%至50%的范围内十分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示例性实施方案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材料和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便于效果数据的横向比较,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某些参数将采用统一的数值(比如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但是这并不代表当采用说明书中记载的其他种类或数值时无法得到本说明书中声称的有益效果。只要是采用说明书中记载的范围内的某一数值或种类,均能够实现所声称的有益效果,基于篇幅限制,本文不再另行赘述。实施例1一、材料的制备1、材料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制备材料:(1)将基材、填料、交联剂搅拌得到均匀混合物。(2)在双螺杆抽粒机中,把混合物熔融共混并挤出切粒,其熔融温度在60-150℃之间。(3)将切粒在挤出压延设备中压延成型,其中加工温度在60-150℃之间。(4)通过直线加速器,用伽玛射线对片材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7kgy,通过控制辐照时间得到所需凝胶含量的低温热塑材料。2、凝胶含量测定方法通过以下步骤测定产品的凝胶含量:称取质量为m1的试样,将试样放在装有25ml甲苯的有磨口瓶中,盖紧瓶盖,放在25℃的恒温烘箱中溶胀48小时后取出。然后把试样进行抽提24小时,最后将式样在5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质量恒定,再称量其质量,得到质量m2。凝胶含量为vc=m2/m1×100%。材料1: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800),填料比例(即基材和填料总质量中填料的比例)为1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2: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800),填料比例为2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3: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800),填料比例为3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4: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2000),填料比例为1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5: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2000),填料比例为2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6: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2000),填料比例为3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7: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5000),填料比例为1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8: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5000),填料比例为2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9: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5000),填料比例为3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10: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10000),填料比例为1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11: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10000),填料比例为2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12: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10000),填料比例为3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13: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无填料。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盐,用量为基材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14: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滑石粉(2000目),填料比例为2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15: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滑石粉(2000目),填料比例为3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16: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云母粉(2000目),填料比例为2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17: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二氧化硅(2000目),填料比例为1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材料18: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填料二氧化硅(2000目),填料比例为3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40%的产品。二、性能测试1、弯曲强度测试利用万能力学测试机对上述制备得到的低温热塑材料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结果为弯曲模量,单位为mpa)。表1弯曲强度测试结果编号123456789结果75199813207421020134078411031480编号101112131415161718结果74498413144125486075224565592、牵拉力测试及冷却形变压迫力测试将与电脑(装有专用软件)相连的压力传感器置于石膏模特儿头部下方,再把加热后的膜片放在石膏模特儿面部往下拉伸塑形,拉伸后把膜片固定在与压力传感器不相连的底座上,电脑软件记录从开始至膜片完全冷却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变化情况,结果见表2(结果单位为n)。表2塑形牵拉力测试结果由表1可以看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对聚己内酯低温热塑材料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且在同等的添加量下,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增强材料优于普通增强填充材料,增强效果更好、耐形变能力更强。当材料应用于放疗定位而制成定位膜片时,由于定位膜片作用是固定病人头部或者颈胸等部位、防止放射治疗过程中病人移动,因此,膜片材料的耐形变能力越好,则在患者身体上塑形后的固定性越好,添加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可以显著提高膜片的固定精度。由表2可以看出,添加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制备的放疗定位膜片冷却形变压迫力明显低于纯聚己内酯及其它普通增强填充材料制备的低温放疗定位膜片。冷却压迫力越低,则临床中使用者的舒适性越高。当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替换为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和/或三聚氰胺磷酸盐时,均取得上述效果,因此不再赘述。因此,利用本发明的材料制备得到的固定器材,其具有相比纯聚己内酯及其它普通增强填充材料制备的低温放疗定位膜片更高的弯曲模量和更低的冷却形变压迫力。也就是说,通过本发明制作出来的低温热塑材料,成形后的收缩力更小、舒适性更好、固定强度更好,因此更适用于医院或其他放疗单位、与三维适形放疗仪器在肿瘤手术配套使用。实施例2一、材料的制备1、材料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制备材料:(1)将基材、填料、交联剂搅拌得到均匀混合物。(2)在双螺杆抽粒机中,把混合物熔融共混并挤出切粒,其熔融温度在60-150℃之间。(3)将切粒在挤出压延设备中压延成型,其中加工温度在60-150℃之间。(4)通过直线加速器,用伽玛射线对片材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4kgy,通过控制辐照时间得到所需凝胶含量的低温热塑材料。2、凝胶含量测定方法凝胶含量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材料19: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40000)。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2000和目数10000两种混合),填料比例为25%(两种比例分别为10%和1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30%的产品。材料20: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80000)。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2000和目数10000两种混合),填料比例为25%(两种比例分别为10%和1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2%。得到凝胶含量30%的产品。二、性能测试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结果见表3。表3实施例2测试结果实施例3一、材料的制备1、材料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制备材料:(1)将基材、填料、交联剂搅拌得到均匀混合物。(2)在双螺杆抽粒机中,把混合物熔融共混并挤出切粒,其熔融温度在60-150℃之间。(3)将切粒在挤出压延设备中压延成型,其中加工温度在60-150℃之间。(4)通过直线加速器,用伽玛射线对片材进行辐照,通过控制辐照时间得到所需凝胶含量的低温热塑材料。2、凝胶含量测定方法凝胶含量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材料21: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2000和目数10000两种混合),填料比例为25%(两种比例分别为10%和1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0.05%。辐照剂量为5kgy,得到凝胶含量20%的产品。材料22: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2000和目数10000两种混合),填料比例为25%(两种比例分别为10%和1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5%。辐照剂量为5kgy,得到凝胶含量50%的产品。材料23: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2000和目数10000两种混合),填料比例为25%(两种比例分别为10%和1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5%。辐照剂量为10kgy,得到凝胶含量70%的产品。材料24:基材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50000)。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目数2000和目数10000两种混合),填料比例为25%(两种比例分别为10%和15%)。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用量为基材和填料总质量的5%。辐照剂量为30kgy,得到凝胶含量100%的产品。二、性能测试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结果见表4。表4实施例3测试结果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三聚氰胺盐增强低温热塑材料,其特征在于,该三聚氰胺盐增强低温热塑材料由三聚氰胺盐和聚己内酯组成、凝胶含量大于或等于20%;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盐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三聚氰胺聚磷酸盐、或三聚氰胺磷酸盐,且聚己内酯和三聚氰胺盐的质量比为90:10-60: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聚氰胺盐增强低温热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盐的目数为800-10000目。

    3.一种制备三聚氰胺盐增强低温热塑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己内酯、三聚氰胺盐和交联剂混合,得到组合物;其中,所述三聚氰胺盐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三聚氰胺聚磷酸盐、或三聚氰胺磷酸盐,且聚己内酯和三聚氰胺盐的质量比为90:10-60:40;

    (2)对混合均匀的组合物进行成型工艺,得到坯件;

    (3)对坯件进行交联工艺,得到凝胶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三聚氰胺盐增强低温热塑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选自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烯二异丁烯酸酯,用量为聚己内酯和三聚氰胺盐总质量的0.05%-5%;步骤(2)中的交联工艺为辐照交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聚己内酯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80000。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三聚氰胺盐的目数为800-10000目。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聚氰胺盐增强低温热塑材料在制备用于固定人体部位或关节的器件中的应用。

    8.由如权利要求3至6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三聚氰胺盐增强低温热塑材料在制备用于固定人体部位或关节的器件中的应用。

    9.一种用于固定人体部位或关节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的主体由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热塑材料制成、或者由如权利要求3至6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低温热塑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器件在放射治疗或者康复矫形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一种三聚氰胺盐增强聚己内酯低温热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聚己内酯型低温热塑产品相比,本发明的成形后的低温热塑材料,在使用中的收缩力更低、固定效果更好,因此更适用于医院或其他放疗单位、与三维适形放疗仪器在肿瘤手术或者康复矫形器材中配套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梁;章中群;邱锡波;刘海宏;林才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94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