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03


    本发明涉及餐桌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对餐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餐桌是家庭、餐饮食肆必备的用具。在使用餐桌的过程中,先做好的饭菜放在餐桌上时间久了,饭菜就会变凉,现有的餐桌不能使饭菜保温或者加热,以往人们加热食物、饮料都需要把食物、饮料放进微波炉或者将食物重新倒回锅里在炉灶上重新加热,不仅麻烦,还影响食物的风味。

    而且,现有的餐桌不具有制冷的功能,对于鱼生、虾生等此类凉菜,通常是在盘子上放置碎冰,然后将食物放在碎冰上面,来保证食物处于低温状态,而多次使用的碎冰容易滋生细菌,容易污染食物,影响食用者的肠胃健康;而且如果就餐时间较长,碎冰融化成水,制冷效果降低,对食物的保鲜效果降低。再者,融化的水还会流向各处,影响就餐环境。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旨在解决现有的餐桌不具有制冷的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包括:桌板、底板、设置在所述桌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支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制冷机构、设置在所述桌板内的传冷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桌板内的加热机构,所述制冷机构与所述传冷盘连接,用于对传冷盘制冷;所述餐桌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桌板内的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桌板上表面的控制面板,所述加热机构、制冷机构和控制面板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中,所述制冷机构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蒸发器、压缩组件以及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传冷盘连接的管道上设有膨胀阀。

    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中,所述桌板内设有容纳槽,所述传冷盘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中,所述制冷机构还包括壳体,所述蒸发器、压缩组件、冷凝器和膨胀阀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包裹有消音棉层。

    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电磁炉板、线圈以及若干条磁条,所述线圈设置在电磁炉板的下方,若干条所述磁条沿电磁炉板的周向设置在线圈的底部;每一条所述磁条的内磁端朝向所述电磁炉板的中心设置。

    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中,所述磁条的内磁端和外磁端上分别朝下设有磁柱。

    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中,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磁炉板中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中,所述底板包括下盖板以及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下盖板上部的导热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盖合后内部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变流器以及与变流器连接的发热板,所述变流器与市电、控制模块分别连接。

    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中,所述导热上盖板的顶部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排热孔。

    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中,底板下表面的四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表面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使餐桌上移或下移。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通过设置加热机构对热菜进行加热,通过设置制冷机构对凉菜进行制冷,即保证了热菜的温度,也保证了凉菜的温度,而且所述餐桌的保温能力好、时间长,大大提高了就餐人员的就餐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桌板的俯视图。

    图3为所述底板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附图中:1-桌板、2-底板、3-支柱、4-制冷机构、5-传冷盘、6-加热机构、7-控制模块、8-控制面板、9-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0-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1-蒸发器、12-压缩组件、13-冷凝器、14-膨胀阀、15-容纳槽、16-第一温度传感器、17-壳体、18-散热孔、19-电磁炉板、20-线圈、21-磁条、22-内磁端、23-外磁端、24-磁柱、25-第二温度传感器、26-下盖板、27-导热上盖板、28-变流器、29-发热板、30-排热孔、31-支撑腿、32-伸缩机构、33-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包括:桌板1、底板2、设置在所述桌板1和所述底板2之间的支柱3、设置在所述底板2上表面的制冷机构4、设置在所述桌板1内的传冷盘5以及设置在所述桌板1内的加热机构6,所述制冷机构4与所述传冷盘5连接,用于对传冷盘5制冷;所述餐桌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桌板1内的控制模块7以及设置在所述桌板1上表面的控制面板8,所述加热机构6、制冷机构4和控制面板8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

    使用时,做好的热菜放置在桌板1上的加热机构6上,通过控制面板8上的按钮或触摸按钮与控制模块7连接,控制模块7控制加热机构6运作,使加热机构6对食物进行加热,保证食物的温度;凉菜放置在桌板1上的传冷盘5上,通过控制面板8上的按钮或触摸按钮与控制模块7连接,控制模块7控制制冷机构4运作,使制冷机构4对传冷盘5制冷,使传冷盘5的温度降低,保证食物处于低温状态,具体的,所述传冷盘5为金属传冷盘5,金属能量交换的速度快,不会过多地吸走冷的能量。更具体的,所述传冷盘5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桌板1上,即所述传冷盘5相当于碟子,将食物放置在碟子上,再将碟子放置在桌板1上,便于清洗。通过上述设置,即保证了热菜的温度,也保证了凉菜的温度,而且所述餐桌的保温能力好、时间长,大大提高了就餐人员的就餐体验感。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桌板1上还设有分别与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9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9与加热机构6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与制冷机构4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9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分别通过蓝牙或wifi与客户端信号连接。即使用者可通过客户端将操作的信号传输至第一无线通讯模块9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再传输至控制模块7,提高所述餐桌的智能化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机构4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蒸发器11、压缩组件12以及冷凝器13,所述冷凝器13与所述传冷盘5连接的管道上设有膨胀阀14。

    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11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组件12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13、在冷凝器13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膨胀阀14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11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制冷机构4中,蒸发器11是输送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其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压缩组件12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冷凝器13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11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组件12做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膨胀阀14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控制和调节流入蒸发器11中制冷剂液体的数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大部分。

    具体的,上述制冷剂为市面上常见的制冷剂,如氟里昂12、氟里昂22和r410a。

    氟里昂12(cf2cl2)代号r12、氟里昂12,是一种无色、无臭、透明、几乎无毒性的制冷剂,但空气中含量超过80%时会引起人的窒息。氟里昂12不会燃烧也不会爆炸,当与明火接触或温度达到400℃以上时,能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氟化氢、氯化氢和光气(cocl2)。

    氟里昂22(chf2cl)代号r22,r22不燃烧也不爆炸,其毒性比r12稍大,水的溶解度虽比r12大,但仍可能使制冷机构4发生“冰塞”现象,在标准大气压力下的对应蒸发温度为-40.8℃,常温下冷凝压力不超过15.68×105pa,单位容积制冷量与比r12大60%以上。

    r410a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工作压力为普通r22空调的1.6倍左右,制冷(暖)效率更高。提高空调性能,不破坏臭氧层。r410a新冷媒由两种准共沸的混合物而成,主要有氢、氟和碳元素组成(表示为hfc),具有稳定、无毒、性能优越等特点。同时由于不含氯元素,故不会与臭氧发生反应,即不会破坏臭氧层。另外,采用新冷媒的空调在性能方面也会又一定的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桌板1内设有容纳槽15,所述传冷盘5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5内,所述容纳槽15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6,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6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容纳槽15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证制冷机构4传递冷源的效果。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6用于检测管道中送出的冷风的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6检测的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控制制冷机构4停止制冷;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6的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控制制冷机构4继续制冷。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机构4还包括壳体17,所述蒸发器11、压缩组件12、冷凝器13和膨胀阀14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7内,所述壳体17的内壁上包裹有消音棉层(图中看不见)。壳体17一方面起到保护蒸发器11、压缩组件12、冷凝器13和膨胀阀14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遮挡的作用,保证所述餐桌的美观性;因制冷机构4运作时会产生噪音,通过设置消音棉层降低噪音,保证就餐人员就餐环境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7上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8,通过设置散热孔18,释放制冷机构4产生的热量,保证制冷机构4的正常运作。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6包括电磁炉板19、线圈20以及若干条磁条21,所述线圈20设置在电磁炉板19的下方,若干条所述磁条21沿电磁炉板19的周向设置在线圈20的底部;每一条所述磁条21的内磁端22朝向所述电磁炉板19的中心设置。电磁炉板19为耐热陶瓷板,交变电流通过陶瓷板下方的线圈20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底迅速发热,上述设置的发热速度快、加热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磁条21的内磁端22和外磁端23上分别朝下设有磁柱24。通过设置磁柱24,有利于增加磁条21对磁力线的引导效果,从而提高磁力线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加热机构6的加热能量分布的均匀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磁炉板19中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25,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5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5用于检测电磁炉板19表面的温度。当第二温度传感器25检测的温度高于预审温度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控制加热机构6停止加热;当第二温度传感器25的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控制加热机构6继续加热。通过上述设置,确保了加热机构6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2包括下盖板26以及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下盖板26上部的导热上盖板27;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26盖合后内部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变流器28以及与变流器28连接的发热板29,所述变流器28与市电、控制模块7分别连接。通过控制模块7调节发热板29的温度,发热板29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热上盖板27上。天气较冷时,就餐人员可以将脚放置在导热上盖板27上,即可实现取暖,提高就餐人员就餐环境的舒适度,特别是冬天时,使就餐人员不仅通过进食温暖的食物使身体变暖,还能够保证足部的温暖,足部温暖了全身都温暖。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板29设置为若干块,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空腔内。通过上述设置,保证发热板29产生足够的热量,使热量均匀地传递至导热上盖板27。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上盖板27的顶部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排热孔30。通过设置排热孔30使发热板29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排热孔30传递至就餐者的脚上,传热更为高效。

    进一步的,底板2下表面的四周连接有支撑腿31,所述支撑腿31的下表面连接有伸缩机构32,所述伸缩机构32用于使餐桌上移或下移。当如小孩等个子较矮的人就餐时,通过伸缩机构32使餐桌下移,便于小孩取放餐具以及夹菜;当个子较高的人就餐时,通过伸缩机构32使餐桌上移。上述设置,使餐桌更为人性化。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32为朝上设置的伸缩气缸,其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支撑腿31的下表面连接。气缸的传动效率高、耐压,通过控制伸缩气缸的气体量,调节活塞杆伸缩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32设置在防护罩33的内部,所述支撑腿31的下部伸入防护罩33的内部。所述保护罩起到防护的作用。

    所述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的使用方法如下:将餐桌通过家用插头接入市电,使餐桌的各个部件通电。将做好的热菜放置在桌板1上的电磁炉板19上,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面板8上的按钮或触摸按钮与控制模块7连接,控制模块7控制交变电流通过电磁炉板19下方的线圈20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底迅速发热,使加热机构6对食物进行持续的加热,保证食物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5用于检测电磁炉板19表面的温度,当第二温度传感器25检测的温度高于预审温度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控制加热机构6停止加热;当第二温度传感器25的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控制加热机构6继续加热。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7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9电性连接,就餐者通过客户端(例如手机上的app)将操作信号(如升温、降温等)传输至第一无线通讯模块9,第一无线通讯模块9将转换的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控制加热机构6停止或运行。

    将做好的凉菜传冷盘5上,再将传冷盘5放入桌板1上的放置在桌板1上容纳槽15内,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面板8上的按钮或触摸按钮与控制模块7连接,控制模块7控制制冷机构4运作,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11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组件12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13、在冷凝器13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膨胀阀14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11吸热汽化,达到制冷的目的,将冷风通过管道吹至传冷盘上,实现传冷盘的制冷。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6用于检测管道中送出的冷风的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6检测的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控制制冷机构4停止制冷;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6的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控制制冷机构4继续制冷。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7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电性连接,就餐者通过客户端(例如手机上的app)将操作信号(如调高温度、降低温度等)传输至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0将转换的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控制制冷机构4停止或运行。

    在天气寒冷时,天气较冷时,就餐人员可以将脚放置在导热上盖板27上,通过控制模块7调节发热板29的温度,发热板29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上盖板27上的排热孔传递至就餐人员的脚部,提高就餐人员就餐环境的舒适度,使就餐人员不仅通过进食温暖的食物使身体变暖,还能够保证足部的温暖,足部温暖了全身都温暖。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加热机构6对热菜进行加热,通过设置制冷机构4对凉菜进行制冷,即保证了热菜的温度,也保证了凉菜的温度,而且所述餐桌的保温能力好、时间长,大大提高了就餐人员的就餐体验感。通过设置发热板29,使就餐人员在冬天时脚部暖和。通过设置伸缩机构32,使餐桌上移或下移,提高所述餐桌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底板、设置在所述桌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支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制冷机构、设置在所述桌板内的传冷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桌板内的加热机构,所述制冷机构与所述传冷盘连接,用于对传冷盘制冷;所述餐桌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桌板内的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桌板上表面的控制面板,所述加热机构、制冷机构和控制面板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构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蒸发器、压缩组件以及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传冷盘连接的管道上设有膨胀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内设有容纳槽,所述传冷盘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构还包括壳体,所述蒸发器、压缩组件、冷凝器和膨胀阀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包裹有消音棉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电磁炉板、线圈以及若干条磁条,所述线圈设置在电磁炉板的下方,若干条所述磁条沿电磁炉板的周向设置在线圈的底部;每一条所述磁条的内磁端朝向所述电磁炉板的中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的内磁端和外磁端上分别朝下设有磁柱。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磁炉板中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下盖板以及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下盖板上部的导热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盖合后内部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变流器以及与变流器连接的发热板,所述变流器与市电、控制模块分别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上盖板的顶部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排热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其特征在于,底板下表面的四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表面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使餐桌上移或下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餐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餐桌,包括:桌板、底板、设置在所述桌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支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制冷机构、设置在所述桌板内的传冷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桌板内的加热机构,所述制冷机构与所述传冷盘连接,用于对传冷盘制冷;所述餐桌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桌板内的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桌板上表面的控制面板,所述加热机构、制冷机构和控制面板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加热机构对热菜进行加热,通过设置制冷机构对凉菜进行制冷,即保证了热菜的温度,也保证了凉菜的温度,而且所述餐桌的保温能力好、时间长,大大提高了就餐人员的就餐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喻川;何广安;王亨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高明区高级技工学校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94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