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密封组件及包括该密封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制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加工工艺的需要,如喷涂的放电孔、安装入口等,车身钣金上通常设有许多工艺孔,而且这些工艺孔在加工完成后需采用密封组件进行完全封堵。

    传统的密封组件与车身钣金结合性差,导致密封性差,极易导致密封组件的密封性能失效,从而出现渗水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密封组件及包括该密封组件的车辆,能够提高密封组件的密封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密封组件,包括盖体和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粘接胶体,所述盖体包括封盖部和卡接部,所述封盖部具有彼此背向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卡接部为从所述第一面沿远离所述封盖部的方向延伸的柱状体或筒状体,所述封盖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卡接部的外径,所述粘接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位于所述卡接部外的部分上并且延伸至所述第二面。

    可选地,所述粘接胶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面的位于所述卡接部外的部分上,所述第二环形部包覆于所述封盖部的边沿。

    可选地,所述粘接胶体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第三环形部,所述第三环形部设置于所述卡接部的外周面上。

    可选地,所述封盖部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粘接胶体包括插接于所述连接孔内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外周面与所述连接孔的内周面紧密接触。

    可选地,所述连接孔形成为从所述第一面到所述第二面贯穿所述封盖部的通孔,所述插接部延伸至所述封盖部的所述第二面外以形成搭接于所述第二面的搭接部。

    可选地,所述搭接部在所述第二面上与所述第二环形部无缝连接。

    可选地,所述插接部超出所述第二面的高度为0.5-1.5mm。

    可选地,所述封盖部上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孔,所述粘接胶体包括与多个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插接部。

    可选地,多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封盖部的周向均匀地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卡扣。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和以上所述的密封组件,所述车辆主体上设有钣金孔,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所述钣金孔。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设置密封组件包括盖体和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粘接胶体,所述盖体包括封盖部和卡接部,所述封盖部具有彼此背向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卡接部为从所述第一面沿远离所述封盖部的方向延伸的柱状体或筒状体,所述封盖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卡接部的外径,所述粘接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位于所述卡接部外的部分上并且延伸至所述第二面,能够大大增加粘接胶体与盖体的结合面积,提升密封组件的密封效果,避免渗水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实施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密封组件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组件的插接部的烘烤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组件的插接部的烘烤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盖体,10-封盖部,11-第一面,12-第二面,20-卡接部,21-导向面,30-粘接胶体,31-第一环形部,32-第二环形部,33-第三环形部,34-插接部,35-搭接部,40-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密封组件,包括盖体1和设置在所述盖体1上的粘接胶体30,所述盖体1包括封盖部10和卡接部20,所述封盖部10具有彼此背向的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所述卡接部20为从所述第一面12沿远离所述封盖部10的方向延伸的柱状体或筒状体,所述粘接胶体30设置在所述第一面11的位于所述卡接部20外的部分上并且延伸至所述第二面1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盖体1和粘接胶体30为注塑成型,具体可以将盖体1的材料和粘接胶体30的材料采用双色注塑成型,或者是将盖体1的材料和粘接胶体30的材料一体注塑成型。

    上述中,可以理解的是,卡接部20的外径小于封盖部10的外径,卡接部20与封盖部10的周边轮廓之间具有径向间隔,该径向间隔即为上述中所述第一面11的位于所述卡接部20外的部分。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时,卡接部20用于插入车辆的钣金孔内,封盖部10用于覆盖钣金孔,粘接胶体30用于在烘烤后利用其自身粘性粘接盖体与车身钣金,以实现密封。

    上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卡接部20的形状尺寸可以根据具体要封堵的钣金孔的形状尺寸进行调整,封盖部10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形状,只要能覆盖钣金孔即可,例如图1所示,封盖部10可以是圆形板状件,这种情况下,卡接部20与封盖部10优选为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组件通过使粘接胶体30从封盖部10的第一面11延伸至第二面12,能够大大增加粘接胶体与盖体的结合面积,提升粘接胶体与车身钣金及盖体的连接性能,从而有效保证密封组件对钣金孔的密封性能,避免渗水现象的发生。

    另外,通过使粘接胶体30从封盖部10的第一面11延伸至第二面12,相比于现有技术,还可降低粘接胶体30在第一面11上的设置厚度,从而降低盖体对应卡接料厚的余量范围,缩小粘接胶体在涂装烘烤过程中受热膨胀造成的盖体的偏移,避免盖体轻微上下移动或者角度移动而引起密封不良。

    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粘接胶体3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形部31和第二环形部32,所述第一环形部31设置于所述第一面11的位于所述卡接部20外的部分上,所述第二环形部32包覆于所述封盖部10的边沿。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环形部32至少包括覆盖封盖部10的外周面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封盖部10的第二面12上的第二部分。当第一环形部31的宽度小于卡接部20与封盖部10的周边轮廓之间的径向间隔时,第二环形部32还可包括位于封盖部10的第一面11上的第三部分(参见图2)。

    为了进一步提高粘接胶体与盖体的结合强度,提升烘烤后的粘接效果及密封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粘接胶体30还可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部31的第三环形部33,所述第三环形部33设置于所述卡接部20的外周面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环形部32和第三环形部33分别连接于第一环形部31的径向两侧。第一环形部31、第二环形部32以及第三环形部33一体形成粘接胶体圈。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粘接胶体与盖体的结合强度,提升烘烤后的粘接效果及密封效果,所述封盖部10上还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粘接胶体30包括插接于所述连接孔内的插接部34,所述插接部34的外周面与所述连接孔的内周面紧密接触(以避免插接部34与所述连接孔之间形成间隙)。其中,所述连接孔位于卡接部20与封盖部10的周边轮廓之间的径向间隔内,插接部34连接于第一环形部31。

    其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孔形成为从所述第一面11到所述第二面12贯穿所述封盖部10的通孔,所述插接部34延伸至所述封盖部10的所述第二面12外以形成搭接于所述第二面12的搭接部35。搭接部35的设置可以防止插接部34在烘烤软化时受重力影响出现变形而脱离所述连接孔,有效避免由于粘接胶体软化受重力影响出现的密封问题,提升粘接胶体与盖体的连接性能,保证密封组件在车身上的使用耐久性。

    由于在安装密封组件时,需要对其中的粘接胶体进行烘烤使其软化以将盖体粘接于车身钣金,因此,在密封组件的制作过程中,可以不直接形成搭接部35,只要使插接部34延伸至所述封盖部10的所述第二面12外即可(参见图2和图3),搭接部35可以在安装密封组件时由插接部34伸出所述第二面12外的部分软化形成(参见图3和图4,在烘烤过程中,插接部34伸出所述第二面12外的部分软化流到其周围形成一种帽型结构,同时第二环形部32的位于所述第二面12上的部分也会软化流到周围而与搭接部35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环形部32的尺寸及插接部34超出第二面12的尺寸可依据密封组件适配钣金孔的尺寸进行相应修改,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其中,为了利于插接部34软化形成搭接部35,所述插接部34超出所述第二面12的高度可以为0.5-1.5mm,具体可以为0.5mm、1mm或者1.5mm。

    为了保证粘接胶体的整体性,以提高其与盖体的结合强度,可以使所述搭接部35在所述第二面12上与所述第二环形部32无缝连接(参见图1和图2)。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封盖部10上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孔,所述粘接胶体30包括与多个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插接部34。具体地,例如图1所示,所述封盖部10上设置有三个所述连接孔,所述粘接胶体30包括与三个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的三个所述插接部34。

    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封盖部10的周向均匀地间隔排布。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卡接部20的外周面上可设置有卡扣40。卡扣40的设计目的为在预装密封组件时由卡扣40提供初始密封组件卡在钣金孔上的卡接力,防止在粘接胶体烘烤前由于车身的运转震动而导致密封组件掉落。

    其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接部20的外周面上可设置有沿卡接部20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卡扣40。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卡接部20的外周面上可设置有倾斜延伸的导向面21,导向面21可用于引导卡接部20插入钣金孔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密封组件具有以下优点:能够有效提高粘接胶体与盖体之间的粘接力,提升堵盖拉拔性能,提升密封效率,有效解决密封组件在封堵于钣金孔后出现渗水的问题;无需更改密封组件的原模具注塑工艺,仅修改模具空腔结构即可,极大缩短了设变周期,降低了设变费用,对验证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和以上所述的密封组件,所述车辆主体上设有钣金孔,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所述钣金孔。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盖体(1)和设置在所述盖体(1)上的粘接胶体(30),所述盖体(1)包括封盖部(10)和卡接部(20),所述封盖部(10)具有彼此背向的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所述卡接部(20)为从所述第一面(11)沿远离所述封盖部(10)的方向延伸的柱状体或筒状体,所述封盖部(10)的外径大于所述卡接部(20)的外径,所述粘接胶体(30)设置在所述第一面(11)的位于所述卡接部(20)外的部分上并且延伸至所述第二面(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胶体(3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形部(31)和第二环形部(32),所述第一环形部(31)设置于所述第一面(11)的位于所述卡接部(20)外的部分上,所述第二环形部(32)包覆于所述封盖部(10)的边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胶体(30)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部(31)的第三环形部(33),所述第三环形部(33)设置于所述卡接部(20)的外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部(10)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粘接胶体(30)包括插接于所述连接孔内的插接部(34),所述插接部(34)的外周面与所述连接孔的内周面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形成为从所述第一面(11)到所述第二面(12)贯穿所述封盖部(10)的通孔,所述插接部(34)延伸至所述封盖部(10)的所述第二面(12)外以形成搭接于所述第二面(12)的搭接部(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35)在所述第二面(12)上与所述第二环形部(32)无缝连接,和/或

    所述插接部(34)超出所述第二面(12)的高度为0.5-1.5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部(10)上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孔,所述粘接胶体(30)包括与多个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插接部(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封盖部(10)的周向均匀地间隔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2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卡扣(4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所述车辆主体上设有钣金孔,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所述钣金孔。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密封组件及车辆。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盖体和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粘接胶体,所述盖体包括封盖部和卡接部,所述封盖部具有彼此背向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卡接部为从所述第一面沿远离所述封盖部的方向延伸的柱状体或筒状体,所述封盖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卡接部的外径,所述粘接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位于所述卡接部外的部分上并且延伸至所述第二面。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有效保证密封组件的密封性能,避免渗水现象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于秀波;何杨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6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9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