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37

    本发明涉及沥青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沥青路面长期经受车辆荷载以及温度变化导致沥青涨缩,使得沥青与集料的粘附能力降低,容易在水分的作用下造成沥青膜剥落,导致沥青路面出现集料剥落、松散、坑槽等水损害,另一方面,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不足,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开裂的现象。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能够解决沥青路面出现的集料剥落以及开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基质沥青100份、sbs改性剂1~5份、聚硅氧烷10~15份、破乳剂0.1~1份、有机氟改性聚氨酯8~12份、抗开裂纤维2~8份、增粘组分5~10份、相容剂1~3份。具体的,所述破乳剂选自ap型破乳剂、ar型破乳剂中的一种。具体的,所述有机氟改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如下:利用己二异氰酸酯为硬段,聚醚二元醇为软段合成预聚体,然后用2,2,3,3-四氟丁二醇作为扩链剂在紫外光照射下聚合形成有机氟改性聚氨酯。具体的,所述抗裂纤维为聚丙烯腈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按质量比10:1~4组成的混合物。具体的,所述聚丙烯腈纤维的单丝直径小于所述聚丙烯纤维的单丝直径。具体的,所述增粘组分由萜烯树脂、合成氟金云母晶片按质量比100:3~10混合而成。具体的,所述相容剂选自马来酸酐、聚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加入了聚硅氧烷,聚硅氧烷由于主链四周排列着非极性的羟基,以及其分子链节结构的对称性而具有优异的疏水性与电绝缘性,添加至沥青中,能够提升沥青的防水能力;第二、加入了破乳剂,由于水与沥青具有一定的乳化作用,导致部分沥青无法顺利成膜,利用破乳剂破坏水的乳化影响,使得沥青更容易成膜;第三、加入了有机氟改性聚氨酯,聚氨酯具有优异的附着性、耐磨性,但是耐水性较差,而氟离子为疏水性离子,在聚氨酯中引入氟离子,能够保证聚氨酯的耐水性能;第四、加入抗裂纤维,抗裂纤维为聚丙烯腈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混合物,聚丙烯腈纤维的单丝直径小于聚丙烯纤维的单丝直径,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纤维均具有较高的弹性以及韧性,并且增大聚丙烯纤维的单丝直径,提高聚丙烯纤维的强度,使得沥青具有优异的抗开裂性能;第五、加入增粘组分和相容剂,增粘组分由萜烯树脂、合成氟金云母晶片混合而成,萜烯树脂具有高粘性,且加入了含氟的合成氟金云母晶片,合成氟金云母晶片分散在萜烯树脂中,能够提升萜烯树脂的耐水、耐热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基质沥青100份、sbs改性剂3份、聚硅氧烷10份、破乳剂0.1份、有机氟改性聚氨酯10份、抗开裂纤维5份、增粘组分5份、马来酸酐1份。破乳剂为ap型破乳剂,ap型破乳剂是以多乙烯多胺为引发剂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是一种多枝型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式为:d(po)x(eo)y(po)zh,式中:eo-聚氧乙烯;po-聚氧丙烯;r-脂肪醇;d-多乙烯多胺;x、y、z均为1~20。有机氟改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如下:利用己二异氰酸酯为硬段,聚醚二元醇为软段合成预聚体,然后用2,2,3,3-四氟丁二醇作为扩链剂在紫外光照射下聚合形成有机氟改性聚氨酯。抗裂纤维为聚丙烯腈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按质量比10:2组成的混合物。聚丙烯腈纤维的单丝直径为20~50μm,聚丙烯纤维的单丝直径为100~150μm。增粘组分由萜烯树脂、合成氟金云母晶片按质量比100:3混合而成,合成氟金云母晶片的目数为20~40目。加工:将基质沥青加入沥青罐中,升温至160℃;边搅拌边缓慢加入sbs改性剂,搅拌时间为1h;升温至180℃,加入聚硅氧烷、破乳剂、有机氟改性聚氨酯、抗开裂纤维、增粘组分、马来酸酐,继续搅拌2h,制得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测试: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方法等对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相关指标试验,试验结果记录如下表1。实施例2一种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基质沥青100份、sbs改性剂3份、聚硅氧烷15份、破乳剂0.5份、有机氟改性聚氨酯8份、抗开裂纤维3份、增粘组分7份、马来酸酐1份。破乳剂为ap型破乳剂,ap型破乳剂是以多乙烯多胺为引发剂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是一种多枝型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式为:d(po)x(eo)y(po)zh,式中:eo-聚氧乙烯;po-聚氧丙烯;r-脂肪醇;d-多乙烯多胺;x、y、z均为1~20。有机氟改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如下:利用己二异氰酸酯为硬段,聚醚二元醇为软段合成预聚体,然后用2,2,3,3-四氟丁二醇作为扩链剂在紫外光照射下聚合形成有机氟改性聚氨酯。抗裂纤维为聚丙烯腈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按质量比10:2组成的混合物。聚丙烯腈纤维的单丝直径为20~50μm,聚丙烯纤维的单丝直径为100~150μm。增粘组分由萜烯树脂、合成氟金云母晶片按质量比100:3混合而成,合成氟金云母晶片的目数为20~40目。加工:将基质沥青加入沥青罐中,升温至160℃;边搅拌边缓慢加入sbs改性剂,搅拌时间为1h;升温至180℃,加入聚硅氧烷、破乳剂、有机氟改性聚氨酯、抗开裂纤维、增粘组分、马来酸酐,继续搅拌2h,制得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测试: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方法等对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相关指标试验,试验结果记录如下表1。对比例1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方法等对普通市售沥青进行相关指标试验,试验结果记录如下表1。表1测试结果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动稳定度/(次/min)729174655480车辙深度(mm)1.7021.6592.235由上表1的测试结果可看出,本申请的实施例1~2相比对比例1,动稳定度明显提高,车辙深度明显降低,说明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沥青的抗车辙、抗水损、抗开裂能力。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2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基质沥青100份、sbs改性剂1~5份、聚硅氧烷10~15份、破乳剂0.1~1份、有机氟改性聚氨酯8~12份、抗开裂纤维2~8份、增粘组分5~10份、相容剂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破乳剂选自ap型破乳剂、ar型破乳剂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氟改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如下:利用己二异氰酸酯为硬段,聚醚二元醇为软段合成预聚体,然后用2,2,3,3-四氟丁二醇作为扩链剂在紫外光照射下聚合形成有机氟改性聚氨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纤维为聚丙烯腈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按质量比10:1~4组成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纤维的单丝直径小于所述聚丙烯纤维的单丝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组分由萜烯树脂、合成氟金云母晶片按质量比100:3~10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选自马来酸酐、聚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水损抗开裂的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基质沥青100份、SBS改性剂1~5份、聚硅氧烷10~15份、破乳剂0.1~1份、有机氟改性聚氨酯8~12份、抗开裂纤维2~8份、增粘组分5~10份、相容剂1~3份。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能够解决沥青路面出现的集料剥落以及开裂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叶军;夏日亮;廖维延;翁力;邓德鑫;石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诚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4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92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