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酸耐温铝箔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99

    本发明涉及铝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酸耐温的铝箔。



    背景技术:

    现在,越来越多的铝箔上印刷有图案及文字,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但是,现有的铝箔上图案及文字在高温环境下极易变色,在遇酸后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的铝箔上的图案及文字易变色及脱落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耐酸耐温铝箔,该耐酸耐温铝箔包括基层铝箔和印刷层,且所述印刷层采用油墨材料印刷形成,所述油墨材料由6-16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10-15重量份的100号溶剂油、18-41重量份的乙酯乙酸、6-13重量份的丁酮、12-27重量份的三元氯醋树脂、4-11重量份的改性硝化棉以及6-15重量份的异氰乙酸酯组成。经测试发现,本发明耐酸耐温铝箔在250℃高温环境中,加热30min-60min后,铝箔上的图案及文字均没有变色;在质量浓度为5%的酸液中浸泡48小时后,铝箔上的图案及文字没有脱落。由此可见,本发明耐酸耐温铝箔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铝箔上的图案及文字易变色及脱落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油墨材料采用凹版印刷方式印刷在所述基层铝箔上,且印刷后通过烘烤方式去除所述油墨材料中的溶剂成分。这样,采用凹版印刷方式将油墨材料印刷在基层铝箔上,可使油墨材料涂满基层铝箔的印刷面上;采用烘烤方式可有效快速地去除油墨材料中的溶剂成分,提高耐酸耐温铝箔的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油墨材料由6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10重量份的100号溶剂油、41重量份的乙酯乙酸、10重量份的丁酮、20重量份的三元氯醋树脂、8重量份的改性硝化棉以及6重量份的异氰乙酸酯组成。

    优选地,所述油墨材料由16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15重量份的100号溶剂油、18重量份的乙酯乙酸、13重量份的丁酮、12重量份的三元氯醋树脂、11重量份的改性硝化棉以及15重量份的异氰乙酸酯组成。

    优选地,所述油墨材料由11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13重量份的100号溶剂油、30重量份的乙酯乙酸、6重量份的丁酮、27重量份的三元氯醋树脂、4重量份的改性硝化棉以及10重量份的异氰乙酸酯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耐酸耐温铝箔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耐酸耐温铝箔包括基层铝箔和印刷层。其中,基层铝箔根据需要选用硬态铝箔或软态铝箔,以满足使用需要。印刷层由油墨材料印刷形成,其中,油墨材料由6-16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10-15重量份的100号溶剂油、18-41重量份的乙酯乙酸、6-13重量份的丁酮、12-27重量份的三元氯醋树脂、4-11重量份的改性硝化棉以及6-15重量份的异氰乙酸酯组成。在印刷时,选用凹版印刷机通过凹版印刷方式印刷在基层铝箔上,以使油墨材料涂满基层铝箔的印刷面;印刷完成后,可通过烘烤方式有效快速地去除油墨材料即印刷层中的溶剂成分,从而可提高耐酸耐温铝箔的生产效率。另外,在进行烘烤时,可把印好图案和文字的铝箔放置在150℃的烘道里进行烘烤,直至油墨材料即印刷层中的溶剂成分完全挥发;烘烤完成后,使耐酸耐温铝箔上的印刷层经自然冷却固化。

    在本发明耐酸耐温铝箔制作完成后,采用下述两种测试方法对本发明耐酸耐温铝箔进行测试,且两种测试方法均测试通过,则表明该耐酸耐温铝箔质量合格。

    第一种测试方法:

    首先,从生产形成的耐酸耐温铝箔上裁剪100mm*100mm的检测铝箔片;

    然后,将检测铝箔片放入5%的醋酸溶液中浸泡48小时;

    接着,将检测铝箔片从醋酸溶液中取出并用清水清洗干净;最后,检查检测铝箔片上的印刷层上的图案及文字是否脱落,若图案及文字均没有脱落,则测试通过。

    第二种测试方法:

    首先,从生产形成的耐酸耐温铝箔上裁剪300mm*300mm的检测铝箔片;

    然后,用检测铝箔片包裹住一条0.8kg的牛肉片,并放置到烤箱中烘烤,烘烤温度设置为250℃,烘烤时间设置为30min-60min;

    最后,在烘烤结束后,检查检测铝箔片上的印刷层上的图案及文字是否变色,若均未变色,则测试通过。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耐酸耐温铝箔中印刷形成印刷层的油墨材料由6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10重量份的100号溶剂油、41重量份的乙酯乙酸、10重量份的丁酮、20重量份的三元氯醋树脂、8重量份的改性硝化棉以及6重量份的异氰乙酸酯组成

    经测试得知,本实施例中的耐酸耐温铝箔的质量合格。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耐酸耐温铝箔中印刷形成印刷层的油墨材料由16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15重量份的100号溶剂油、18重量份的乙酯乙酸、13重量份的丁酮、12重量份的三元氯醋树脂、11重量份的改性硝化棉以及15重量份的异氰乙酸酯组成。

    经测试得知,本实施例中的耐酸耐温铝箔的质量合格。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耐酸耐温铝箔中印刷形成印刷层的油墨材料由11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13重量份的100号溶剂油、30重量份的乙酯乙酸、6重量份的丁酮、27重量份的三元氯醋树脂、4重量份的改性硝化棉以及10重量份的异氰乙酸酯组成。

    经测试得知,本实施例中的耐酸耐温铝箔的质量合格。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酸耐温铝箔,其特征在于,该耐酸耐温铝箔包括基层铝箔和印刷层,且所述印刷层采用油墨材料印刷形成,所述油墨材料由6-16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10-15重量份的100号溶剂油、18-41重量份的乙酯乙酸、6-13重量份的丁酮、12-27重量份的三元氯醋树脂、4-11重量份的改性硝化棉以及6-15重量份的异氰乙酸酯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酸耐温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材料采用凹版印刷方式印刷在所述基层铝箔上,且印刷后通过烘烤方式去除所述油墨材料中的溶剂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酸耐温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材料由6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10重量份的100号溶剂油、41重量份的乙酯乙酸、10重量份的丁酮、20重量份的三元氯醋树脂、8重量份的改性硝化棉以及6重量份的异氰乙酸酯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酸耐温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材料由16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15重量份的100号溶剂油、18重量份的乙酯乙酸、13重量份的丁酮、12重量份的三元氯醋树脂、11重量份的改性硝化棉以及15重量份的异氰乙酸酯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酸耐温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材料由11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13重量份的100号溶剂油、30重量份的乙酯乙酸、6重量份的丁酮、27重量份的三元氯醋树脂、4重量份的改性硝化棉以及10重量份的异氰乙酸酯组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铝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酸耐温的铝箔。为解决现有的铝箔上的图案及文字易变色及脱落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耐酸耐温铝箔,该耐酸耐温铝箔包括基层铝箔和印刷层,且所述印刷层采用油墨材料印刷形成,所述油墨材料由6‑16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10‑15重量份的100号溶剂油、18‑41重量份的乙酯乙酸、6‑13重量份的丁酮、12‑27重量份的三元氯醋树脂、4‑11重量份的改性硝化棉以及6‑15重量份的异氰乙酸酯组成。本发明耐酸耐温铝箔在250℃高温环境中,加热30min‑60min后,铝箔上的图案及文字均没有变色;在质量浓度为5%的酸液中浸泡48小时后,铝箔上的图案及文字没有脱落,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铝箔上的图案及文字易变色及脱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科茂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91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