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热缩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屏蔽热缩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热缩管是一种特制的聚烯烃材质的热收缩套管,其具有高温收缩、柔软阻燃、绝缘防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线束、焊点、电感的绝缘保护,金属管、棒的防锈、防蚀等领域,主要发挥环境水汽密封和绝缘作用。考虑电磁兼容问题,仪器设备多采用屏蔽电缆,但在电缆的连接处,只用普通热塑管装配。由于热缩管通常不具备电磁屏蔽性能,容易造成信息泄露、信号幅度降低,使屏蔽电缆的功能大打折扣。而在聚烯烃材质管道表面形成功能涂层时,容易掉粉,影响功能层性能的发挥。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屏蔽热缩管及其制造方法,旨在解决热缩管不具备电磁屏蔽性能,应用于屏蔽设备时容易造成信息泄露、信号幅度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磁屏蔽热缩管,包括热缩管本体,以及在所述热缩管本体的内壁和/或外壁形成的电磁屏蔽层,其中,所述电磁屏蔽层的材料包括如下组分:胶黏剂、导电粒子、分散剂、补强剂、偶联剂和助剂,所述胶黏剂选自乙烯醋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电磁屏蔽层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下列组分:可选的,所述分散剂选自磷脂类分散剂,且所述磷脂类分散剂为卵磷脂和/或大豆磷。可选的,所述导电粒子选自粒径为3-5μm的片状导电粒子。可选的,所述导电粒子选自镍粉、铜粉、玻璃镀银粉、铝镀银粉、铜镀银粉、纯银粉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补强剂选自炭黑、白炭黑、硅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偶联剂选自有机铬络合物、硅烷类、钛酸酯类和铝酸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助剂包括溶剂和稀释剂。可选的,所述稀释剂选自环己烷和/或甲苯。可选的,所述电磁屏蔽层的厚度为20-30μm。可选的,所述分散剂选自卵磷脂和/或大豆磷,所述导电粒子选自粒径为3-5μm的片状银粉,所述粒径为80~120nm的气相白炭黑,所述偶联剂选自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所述助剂包括溶剂和稀释剂,所述稀释剂选自环己烷和/或甲苯,所述电磁屏蔽层的厚度为20-30μm。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磁屏蔽热缩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胶黏剂、导电粒子、分散剂、补强剂、偶联剂和助剂混合,在转速为1450~1550r/min的条件下机械分散8~12小时,得到电磁屏蔽涂料,其中,所述胶黏剂选自乙烯醋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电磁屏蔽涂料注入热缩管本体的管内,使所述电磁屏蔽涂料在热缩管本体的管内停留3秒以上,释放所述电磁屏蔽涂料,干燥处理后,在所述热缩管本体的内壁形成电磁屏蔽层。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磁屏蔽热缩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胶黏剂、导电粒子、分散剂、补强剂、偶联剂和助剂混合,在转速为1450~1550r/min的条件下机械分散8~12小时,得到电磁屏蔽涂料,其中,所述胶黏剂选自乙烯醋酸乙酯(evm)、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电磁屏蔽涂料喷涂在热缩管本体的外壁,干燥处理后,在所述热缩管本体的外壁形成电磁屏蔽层。本申请提供的电磁屏蔽热缩管,在热缩管本体的内壁和/或外壁形成电磁屏蔽层,赋予热缩管屏蔽性能,且屏蔽效能达到60db,可有效解决密封和电磁屏蔽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电磁屏蔽热缩管,采用乙烯醋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这两种材料具有较强的收缩性,在使用过程中能中和补强剂,使得热缩管收缩时不开裂,导电粒子不脱落(不掉粉),从而能够使得电磁屏蔽层发挥电池屏蔽性能。此外,本申请提供的电磁屏蔽热缩管,比普通的金属编织带重量轻,并可用于替代普通的热缩设备装配,尤其适用作电缆、连接器、电缆/连接器端接处。本申请提供的电磁屏蔽热缩管的制造方法,配置电磁屏蔽涂后,将所述电磁屏蔽涂料浸涂在热缩管本体的内壁或喷涂在热缩管本体的外壁即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更重要的是,能够赋予热缩管良好的屏蔽效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屏蔽热缩管,包括热缩管本体,以及在热缩管本体的内壁和/或外壁形成的电磁屏蔽层,其中,电磁屏蔽层的材料包括如下组分:胶黏剂、导电粒子、分散剂、补强剂、偶联剂和助剂,胶黏剂选自乙烯醋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屏蔽热缩管,在热缩管本体的内壁和/或外壁形成电磁屏蔽层,赋予热缩管屏蔽性能,且屏蔽效能达到60db,可有效解决密封和电磁屏蔽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屏蔽热缩管,采用乙烯醋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这两种材料具有较强的收缩性,在使用过程中能中和补强剂,使得热缩管收缩时不开裂,导电粒子不脱落(不掉粉),从而能够使得电磁屏蔽层发挥电池屏蔽性能。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屏蔽热缩管,比普通的金属编织带重量轻,并可用于替代普通的热缩设备装配,尤其适用作电缆、连接器、电缆/连接器端接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屏蔽层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下列组分:其中,胶黏剂采用乙烯醋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在热缩管实际使用过程中,赋予热缩管良好的收缩性能,并在收缩过程中保持高粘弹性,保证涂层在热缩管上的结合强度,防止电磁屏蔽层掉粉,从而保证电磁屏蔽层发挥良好的电池屏蔽性能。此外,胶黏剂采用乙烯醋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其能够发挥阻燃性,不仅能够提高热缩管的阻燃性能,而且阻燃过程不会产生含卤物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在一些实施例中,胶黏剂采用乙烯醋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且相对于导电粒子(60-80份)和补强剂(0.5-1份)的含量,胶黏剂的重量份数为18-30份,从而有效发挥上述效果。示例性的,胶黏剂的重量份数可以为18份、20份、22份、25份、28份、30份等具体重量份数。导电粒子作为电磁屏蔽层发挥电磁屏蔽性能的功能材料,导电粒子分散在胶黏剂中形成涂层结合在热缩管的内壁和/或外壁后,能够形成电磁屏蔽层发挥电磁屏蔽作用。当电磁波通过热缩管时,一小部分电磁波穿出(泄露),大部分电磁波在含有导电粒子的介质中反复反射,信号衰减,最终达到电磁屏蔽的目的。导电粒子的粒径和形状,不仅影响屏蔽效能,而且影响屏蔽涂层的性能。片状导电粒子能够更好形成具有平面导电的涂层,球状粉的涂层上下导电性较好。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粒子选自粒径为3-5μm的片状导电粒子。在这个粒径范围内,导电粒子的粒径越小越好,可形成比较致密的涂层,屏蔽效果也好。但是,导电粒子的粒径太小,低于3μm则不易分散,即使分散,加工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团聚,最终影响片状导电粒子的导电性能;导电粒子的粒径太大,屏蔽效果变差,且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涂料体系容易沉淀,不利加工,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选择3-5μm的片状导电粒子。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粒子选自镍粉、铜粉、玻璃镀银粉、铝镀银粉、铜镀银粉、纯银粉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粒子选自粒径为3-5μm的片状的镍粉、铜粉、玻璃镀银粉、铝镀银粉、铜镀银粉、纯银粉中的至少一种。在优选实施例中,导电粒子选自粒径为3-5μm的片状纯银粉。在这种情况下,导电粒子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导电性,得到的涂层致密均匀,使得电磁屏蔽层在热缩管本体的内壁和/或外壁化学性能稳定,电磁屏蔽性能最好。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胶黏剂(18-30份)的含量,导电粒子的重量份数为60-80份,从而有效发挥上述效果。示例性的,导电粒子的重量份数可以为60份、62份、65份、68份、70份、72份、75份、78份、80份等具体重量份数。分散剂用于增加导电粒子和胶黏剂在同一体系中的相容性,降低分散体系中导电粒子的聚集,促使导电粒子的颗粒均匀分散于胶黏剂中,形成稳定的体系,从而形成导电粒子均匀分散的电磁屏蔽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散剂选自磷脂类分散剂,且磷脂类分散剂为卵磷脂和/或大豆磷脂。磷脂类分散剂特别是卵磷脂、大豆磷脂,能够有效增加导电粒子和胶黏剂的相容性,有利于形成致密均匀的电磁屏蔽层。在一些实施例中,磷脂选择合成卵磷脂和/或合成大豆磷脂。补强剂作为补强性填充剂,具有补强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强剂选自炭黑、白炭黑、硅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在这种情况下,补强填料具有较好的补强效果,可以显著提高热缩管的力学性能、抗老化性能,包括耐磨性、抗撕裂强度、拉伸强度等指标。在优选实施例中,补强剂选自粒径为80~120nm的气相白炭黑,更优选为90~110nm的气相白炭黑。在这种情况下,补强剂的粒径合适,对应的比表面积合适,表面效应越强,限制大分子运动的能力也越强,对粘合剂的补强作用越显著,可以显著提高粘合剂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导电粒子(60-80份)的含量,补强剂的重量份数为0.5-1份,从而有效发挥上述效果。示例性的,补强剂的重量份数可以为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1.0份等具体重量份数。结合本申请的其他成分,偶联剂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其同时具有能与无机材料(如玻璃、水泥、金属等)结合的反应性基团和与有机材料(如合成树脂等)结合的反应性基团,在电磁屏蔽层的原料中添加偶联剂,可以改善屏蔽热塑管的涂层材料中金属导电粒子和合成树脂的分散性和黏合性,从而提高膜层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偶联剂选自有机铬络合物、硅烷类、钛酸酯类和铝酸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硅烷类偶联剂对铜、镍、锌等金属粒子应用效果较好,钛酸酯偶类联剂对金属银粒子的分散性、粘牢度较好。在一些实施例中,偶联剂选自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tmc-101)。这类偶联剂对金属银粒子的分散性、粘牢度较好,有利于提高金属导电粒子和合成树脂的相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导电粒子(60-80份)的含量,偶联剂的重量份数为0.3-0.8份,从而有效发挥上述效果。示例性的,偶联剂的重量份数可以为0.3份、0.4份、0.5份、0.6份、0.7份、0.8份等具体重量份数。所述电磁屏蔽层的原料中含有助剂。在一些实施例中,助剂包括溶剂和稀释剂。其中,溶剂是溶解胶黏剂,稀释剂用于调整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稀释剂选自环己烷和/或甲苯。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导电粒子(60-80份)的含量,助剂的重量份数为80-150份,从而调整涂料粘度的方法控制厚度,粘度控制在30-38s(4号福特杯)。示例性的,助剂的重量份数可以为80份、85份、90份、95份、100份、105份、110份、115份、120份、125份、130份、135份、140份、145份、150份等具体重量份数。电磁屏蔽层的厚度直接影响屏蔽性能和使用性能,电磁屏蔽层过薄屏蔽性能达不到,电磁屏蔽层过厚,增加成本,因涂层较厚,且在热塑管收缩时容易开裂、掉粉,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在热缩管本体的内壁或外壁形成的电磁屏蔽层的厚度为20-30μm,应当理解的是,当热缩管本体的内壁和外壁均形成有电磁屏蔽层时,各电磁屏蔽层的厚度均为20-30μm。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散剂选自卵磷脂和/或大豆磷,导电粒子选自粒径为3-5μm的片状银粉,粒径为80~120nm的气相白炭黑,偶联剂选自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助剂包括溶剂和稀释剂,稀释剂选自环己烷和/或甲苯,电磁屏蔽层的厚度为20-30μm。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屏蔽热缩管,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得。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屏蔽热缩管的制造方法,包括:s01.将胶黏剂、导电粒子、分散剂、补强剂、偶联剂和助剂混合,在转速为1450~1550r/min的条件下机械分散8~12小时,得到电磁屏蔽涂料,其中,胶黏剂选自乙烯醋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该步骤中,各原料成分的选择及其含量,如上文所述,为了节约篇幅,此处不再赘述。通过在转速为1450~1550r/min的条件下机械分散8~12小时,可以实现电磁屏蔽涂料的均匀分散。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行星式球磨机进行分散处理。s02.将电磁屏蔽涂料注入热缩管本体的管内,使电磁屏蔽涂料在热缩管本体的管内停留3秒以上,释放电磁屏蔽涂料,干燥处理后,在热缩管本体的内壁形成电磁屏蔽层。该步骤中,将电磁屏蔽涂料注入热缩管本体的管内,可以通过人工或专用灌装机将涂料注入热塑管内。干燥处理可以通过将灌注处理后的热缩管置于抽风厨内干燥。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屏蔽热缩管的制造方法,包括:e01.将胶黏剂、导电粒子、分散剂、补强剂、偶联剂和助剂混合,在转速为1450~1550r/min的条件下机械分散8~12小时,得到电磁屏蔽涂料,其中,胶黏剂选自乙烯醋酸乙酯(evm)、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的至少一种。同样的,该步骤中,各原料成分的选择及其含量,如上文所述,为了节约篇幅,此处不再赘述。通过在转速为1450~1550r/min的条件下机械分散8~12小时,可以实现电磁屏蔽涂料的均匀分散。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行星式球磨机进行分散处理。e02.将电磁屏蔽涂料喷涂在热缩管本体的外壁,干燥处理后,在热缩管本体的外壁形成电磁屏蔽层。该步骤中,将电磁屏蔽涂料喷涂在热缩管本体的外壁,包括:将热缩管本体置于抽风厨内,将配制好的电磁屏蔽涂料注入喷枪内,喷涂处理,放置干燥。为了获得均匀且厚度合适的涂层,采用喷枪喷涂三次。应当理解的是,当在热缩管本体的内壁和外壁同时形成的电磁屏蔽层,可以在步骤s01或e01步骤之后,进行s02和e02,且s02和e02没有先后顺序要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屏蔽热缩管的制造方法,配置电磁屏蔽涂后,将电磁屏蔽涂料浸涂在热缩管本体的内壁或喷涂在热缩管本体的外壁即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更重要的是,能够赋予热缩管良好的屏蔽效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一种电磁屏蔽热缩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胶黏剂、导电粒子、分散剂、补强剂、偶联剂和助剂按照重量比为23.8:72:0.32:0.6:0.45:115的比例混合,在转速为1500r/min的条件下机械分散8~12小时,得到电磁屏蔽涂料,其中,胶黏剂选自乙烯醋酸乙酯(evm)、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的至少一种,分散剂选自合成的卵磷脂和/或合成的大豆磷,导电粒子选自粒径为3-5μm的片状银粉,补强剂选自粒径为100nm的气相白炭黑,偶联剂选自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助剂包括溶剂和稀释剂,稀释剂选自环己烷和/或甲苯,所述电磁屏蔽层的厚度为20-30μm。将电磁屏蔽涂料注入热缩管本体的管内,使电磁屏蔽涂料在热缩管本体的管内停留3秒以上,释放电磁屏蔽涂料,干燥处理后,在热缩管本体的内壁形成电磁屏蔽层;或将电磁屏蔽涂料喷涂在热缩管本体的外壁,干燥处理后,在热缩管本体的外壁形成电磁屏蔽层。将得到的电磁屏蔽热缩管进行性能测试,测试方法和结果如下:1、电性能(1)电阻值:<1ω(剪取产品3cm,完全收缩后用万用表测两端电阻值)。(2)屏蔽效能如下表1所示(采用gb12190-2006电磁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测试,测试样片规格:热塑管测试屏蔽效,需要制作成方片,本实施例采用规格为140mm×140mm大小的试样进行测试)。表1频率14khz100mhz450mhz1ghz5ghz10ghz屏效(db)≥35≥35≥40≥50≥60≥65(3)击穿强度:≥15kv/mm(4)电压等级:600v(5)击穿电压:ac2500v/60s,无击穿2、物理性能:径向收缩率:≥50%轴向收缩率:≤10%起始收缩温度:≥70℃~80℃完全收缩温度:≥115℃~140℃吸水率:≤0.05%阻燃性:氧指数≥27(gb/t2406-1993)3、机械性能拉伸强度:≥10.4mpa(gb/t1040-1992)断裂伸长率:≥200%(gb/t1040-1992)硬度(邵氏a):≤70低温柔韧性:-30℃/1小时,无龟裂热冲击性能:136℃/1小时,无龟裂4、老化性能(gb/t20028-2005)热老化后拉伸强度:≥7.3mpa热老化后断裂伸长率:≥100%5、其它颜色:黑色寿命:与整机电缆同寿常规尺寸:直径范围标准长度为1米/根。将实施例1提供的热缩管本体进行对比,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1、电性能(1)击穿强度:≥15kv/mm(2)电压等级:600v(3)击穿电压:ac2500v/60s,无击穿2、物理性能:径向收缩率:≥50%轴向收缩率:≤10%起始收缩温度:≥70℃~80℃完全收缩温度:≥115℃~140℃吸水率:≤0.05%阻燃性:氧指数≥27(gb/t2406-1993)3、机械性能拉伸强度:≥10.4mpa(gb/t1040-1992)断裂伸长率:≥200%(gb/t1040-1992)硬度(邵氏a):≤704、老化性能(gb/t20028-2005)热老化后拉伸强度:≥7.3mpa热老化后断裂伸长率:≥100%5、其它颜色:黑色常规尺寸:直径范围长度为(卷,50-100米)由此可见,采用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制备的电磁屏蔽热缩管,在热缩管本体的机械和理化性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赋予热缩管较好的电磁屏蔽性能。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电磁屏蔽热缩管使用过程中,热缩管收缩时不开裂,导电粒子不脱落(不掉粉)。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电磁屏蔽热缩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缩管本体,以及在所述热缩管本体的内壁和/或外壁形成的电磁屏蔽层,其中,所述电磁屏蔽层的材料包括如下组分:胶黏剂、导电粒子、分散剂、补强剂、偶联剂和助剂,所述胶黏剂选自乙烯醋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热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层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下列组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热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磷脂类分散剂,且所述磷脂类分散剂为卵磷脂和/或大豆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热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粒子选自粒径为3-5μm的片状导电粒子。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热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粒子选自镍粉、铜粉、玻璃镀银粉、铝镀银粉、铜镀银粉、纯银粉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补强剂选自炭黑、白炭黑、硅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偶联剂选自有机铬络合物、硅烷类、钛酸酯类和铝酸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热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溶剂和稀释剂,其中,所述稀释剂选自环己烷和/或甲苯。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热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层的厚度为20-3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热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卵磷脂和/或大豆磷,所述导电粒子选自粒径为3-5μm的片状银粉,所述粒径为80~120nm的气相白炭黑,所述偶联剂选自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所述助剂包括溶剂和稀释剂,所述稀释剂选自环己烷和/或甲苯,
所述电磁屏蔽层的厚度为20-30μm。
9.一种电磁屏蔽热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胶黏剂、导电粒子、分散剂、补强剂、偶联剂和助剂混合,在转速为1450~1550r/min的条件下机械分散8~12小时,得到电磁屏蔽涂料,其中,所述胶黏剂选自乙烯醋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电磁屏蔽涂料注入热缩管本体的管内,使所述电磁屏蔽涂料在热缩管本体的管内停留3秒以上,释放所述电磁屏蔽涂料,干燥处理后,在所述热缩管本体的内壁形成电磁屏蔽层。
10.一种电磁屏蔽热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胶黏剂、导电粒子、分散剂、补强剂、偶联剂和助剂混合,在转速为1450~1550r/min的条件下机械分散8~12小时,得到电磁屏蔽涂料,其中,所述胶黏剂选自乙烯醋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电磁屏蔽涂料喷涂在热缩管本体的外壁,干燥处理后,在所述热缩管本体的外壁形成电磁屏蔽层。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热缩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磁屏蔽热缩管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磁屏蔽热缩管包括热缩管本体,以及在所述热缩管本体的内壁和/或外壁形成的电磁屏蔽层,其中,所述电磁屏蔽层的材料包括如下组分:胶黏剂、导电粒子、分散剂、补强剂和偶联剂,所述胶黏剂选自乙烯醋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提供的电磁屏蔽热缩管,在热缩管本体的内壁和/或外壁形成电磁屏蔽层,赋予热缩管屏蔽性能,且屏蔽效能达到60dB。
技术研发人员:由龙;宋龙峰;宋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科诺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2
技术公布日: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