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漆包线漆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耐电晕漆包线漆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交流变频电机广泛应用在家电、电梯、铁路、冶金等行业,电机的变频调速技术使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具有节能、易调速、易维护保养等突出的优点,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变频电机因变频器产生的脉冲波,波峰具有陡峭的上升电压并有极高的频率,加上可变化的或极高的频率(最高达到20khz),从而对电机绝缘体系产生极大的破坏,采用普通漆包线很容易发生匝间击穿而缩短电机电器的使用寿命;
漆包线是一种电工材料,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它是在一根圆形的铜线表面加工一层薄薄的高强度绝缘层,起到与外界绝缘的作用,漆包线漆是生产漆包线的必要绝缘材料,但是普通的漆包线漆存在耐热性、耐磨性差、强度不够、耐热级低于120℃等问题,难以满足不同环境的要求。需要对漆包线漆的配方与生产工艺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漆包漆的性能,降低其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耐电晕漆包线漆,按重量份计包括,乙二醇12-20份、对苯二甲酸3-6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5-10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6-12份、偏苯三酸酐8-15份、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1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5-5份、纳米粉体3-8份、催化剂0.5-2.5份、溶剂一6-10份、溶剂二10-20份、稀释剂20-30份和添加剂6-18份。
优选地,所述的溶剂一为甲酚、n-甲基-2-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二为苯酚或苯二酚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稀释剂为二甲苯。
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或醋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添加剂为分散型聚乙烯蜡、改性聚脲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耐电晕漆包线漆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按配方量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开启搅拌,升温至140-160℃,加入催化剂,保温3-6h;然后继续升温至180-200℃,保温2-5h;然后降温至40-60℃,得到降温物料;
(2)将偏苯三酸酐、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纳米粉体混合均匀,分批次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降温物料中,每次加料后均升温至140-160℃,保温2-5h后冷却至100-120℃;最后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升温至140-160℃,继续保温2-3h;
(3)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降温至100-130℃,加入溶剂一、溶剂二、稀释剂和添加剂,搅拌3-5h后降温至60-80℃,过滤即得所述漆包线漆。
优选地,分批次的次数为3-6次。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将纳米粉体分多次加入到漆液中,可以将纳米粉体有效地分散在漆液中,增加了绝缘性能和耐电晕性能,漆包线漆绝缘膜可以达到耐受20khz频率以上高脉冲时间为20h,可直接用于涂制耐电晕漆包线涂线工艺简单,解决了以往的纳米型耐电晕漆包线漆与漆液不相溶、沉淀、漆液粘度高以及涂制漆包线工艺繁杂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耐电晕漆包线漆,按重量份计包括,乙二醇18份、对苯二甲酸4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8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9份、偏苯三酸酐15份、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纳米粉体6份、催化剂钛酸四丁酯1.5份、甲酚9份、苯二酚13份、二甲苯25份和分散型聚乙烯蜡12份。
制备上述耐电晕漆包线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按配方量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开启搅拌,升温至140-160℃,加入催化剂,保温6h;然后继续升温至180-200℃,保温3h;然后降温至40-60℃,得到降温物料;
(2)将偏苯三酸酐、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纳米粉体混合均匀,分批次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降温物料中,每次加料后均升温至140-160℃,保温5h后冷却至100-120℃;最后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升温至140-160℃,继续保温3h;
(3)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降温至100-130℃,加入甲酚、苯二酚、二甲苯和分散型聚乙烯蜡,搅拌5h后降温至60-80℃,过滤即得所述漆包线漆。
将制成的漆包线漆在通用的漆包机上制作漆包线,漆包线成品耐20khz频率电晕时间可达20h以上,其余各项指标均可达到行业规定的技术标准。
实施例2
一种耐电晕漆包线漆,按重量份计包括,乙二醇20份、对苯二甲酸6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0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8份、偏苯三酸酐12份、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纳米粉体4份、催化剂钛酸四丁酯2份、n-甲基-2-吡咯烷酮10份、苯酚12份、二甲苯20份和分散型聚乙烯蜡15份。
制备上述耐电晕漆包线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按配方量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开启搅拌,升温至140-160℃,加入催化剂,保温5h;然后继续升温至180-200℃,保温3.5h;然后降温至40-60℃,得到降温物料;
(2)将偏苯三酸酐、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纳米粉体混合均匀,分批次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降温物料中,每次加料后均升温至140-160℃,保温4.5h后冷却至100-120℃;最后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升温至140-160℃,继续保温2h;
(3)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降温至100-130℃,加入n-甲基-2-吡咯烷酮、苯酚、二甲苯和分散型聚乙烯蜡,搅拌5h后降温至60-80℃,过滤即得所述漆包线漆。
将制成的漆包线漆在通用的漆包机上制作漆包线,漆包线成品耐20khz频率电晕时间可达20h以上,其余各项指标均可达到行业规定的技术标准。
实施例3
一种耐电晕漆包线漆,按重量份计包括,乙二醇20份、对苯二甲酸3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6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8份、偏苯三酸酐10份、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纳米粉体4.5份、催化剂0.5份、二甲基亚砜7份、苯二酚13份、二甲苯22份和改性聚脲9份。
制备上述耐电晕漆包线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按配方量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开启搅拌,升温至140-160℃,加入催化剂,保温4h;然后继续升温至180-200℃,保温5h;然后降温至40-60℃,得到降温物料;
(2)将偏苯三酸酐、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纳米粉体混合均匀,分批次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降温物料中,每次加料后均升温至140-160℃,保温2.5h后冷却至100-120℃;最后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升温至140-160℃,继续保温2.5h;
(3)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降温至100-130℃,加入二甲基亚砜、苯二酚、二甲苯和改性聚脲,搅拌3.5h后降温至60-80℃,过滤即得所述漆包线漆。
将制成的漆包线漆在通用的漆包机上制作漆包线,漆包线成品耐20khz频率电晕时间可达20h以上,其余各项指标均可达到行业规定的技术标准。
实施例4
一种耐电晕漆包线漆,按重量份计包括,乙二醇13份、对苯二甲酸5.5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6.5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10份、偏苯三酸酐13份、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9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份、纳米粉体5.5份、催化剂2份、二甲基亚砜10份、苯二酚13份、二甲苯20份和改性聚脲9份。
制备上述耐电晕漆包线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按配方量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开启搅拌,升温至140-160℃,加入催化剂,保温6h;然后继续升温至180-200℃,保温3h;然后降温至40-60℃,得到降温物料;
(2)将偏苯三酸酐、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纳米粉体混合均匀,分批次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降温物料中,每次加料后均升温至140-160℃,保温3.5h后冷却至100-120℃;最后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升温至140-160℃,继续保温2.5h;
(3)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降温至100-130℃,加入二甲基亚砜、苯二酚、二甲苯和改性聚脲,搅拌4h后降温至60-80℃,过滤即得所述漆包线漆。
将制成的漆包线漆在通用的漆包机上制作漆包线,漆包线成品耐20khz频率电晕时间可达20h以上,其余各项指标均可达到行业规定的技术标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耐电晕漆包线漆,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乙二醇12-20份、对苯二甲酸3-6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5-10份、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6-12份、偏苯三酸酐8-15份、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1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5-5份、纳米粉体3-8份、催化剂0.5-2.5份、溶剂一6-10份、溶剂二10-20份、稀释剂20-30份和添加剂6-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电晕漆包线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一为甲酚、n-甲基-2-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二为苯酚或苯二酚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电晕漆包线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释剂为二甲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电晕漆包线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或醋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电晕漆包线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为分散型聚乙烯蜡、改性聚脲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电晕漆包线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按配方量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开启搅拌,升温至140-160℃,加入催化剂,保温3-6h;然后继续升温至180-200℃,保温2-5h;然后降温至40-60℃,得到降温物料;
(2)将偏苯三酸酐、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纳米粉体混合均匀,分批次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降温物料中,每次加料后均升温至140-160℃,保温2-5h后冷却至100-120℃;最后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升温至140-160℃,继续保温2-3h;
(3)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降温至100-130℃,加入溶剂一、溶剂二、稀释剂和添加剂,搅拌3-5h后降温至60-80℃,过滤即得所述漆包线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电晕漆包线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批次的次数为3-6次。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