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22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即,当使插入部的前端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弯曲的操作部旋转时,长度中间卷绕在链轮,以此,将两端向相反方向往复移动的链条的平行状态一直以直线状稳定地维持来防止卡定,可以精密且顺畅地执行旋转。



    背景技术:

    通常,在利用内窥镜的手术中,并非大范围切开人体,而是通过小孔插入设置有摄像头的内窥镜和手术道具之后,在体内,通过以内窥镜拍摄的影像观察患者的患处并进行手术。

    尤其,与开腹手术相比,从腹腔镜手术开始进行的内窥镜手术的切开部位小,因此,伤疤部位也较小,随之出血量也较少,从而,在完成手术后,患者康复的时间较快。

    最近,技术发展到对需要进行开腹手术的几乎所有手术均可以进行内窥镜手术,不仅如此,在其他医疗领域中适用内窥镜手术的情况逐渐增加。

    在现有的一般内窥镜中,向人体插入的插入部与控制上述插入部的操作部形成为一体,内置有贯通各个部的内部的多个管路及引导件,尤其,在向人体内插入的插入部的前端设置有如高价ccd的成像器件等,因此,很难仅从操作部分离插入部来进行交替。

    (专利文献1)kr10-0673412b1

    (专利文献2)kr10-1091999b1

    (专利文献3kr10-1783225b1

    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揭示了如下的内容,即,符合加强医疗用内窥镜的卫生功能的趋势,相互结合向体内插入的插入部与对插入部进行操作的操作部来连接使用,或者相互分离来保管的多种形态的拆装分离型内窥镜。

    在这种专利文献中揭示的内窥镜中,为了使插入部的前端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弯曲,通过链条向直线方向转换方向,上述链条卷绕在通过旋转把手的旋转进行旋转运动的链轮,由此,利用通过上述链条的两端传递的外力来使一对金属线向直线方向往复移动,上述一对金属线的一端与上述插入部的前端内部相连接。

    可通过上述有一对形成的金属线的拉动或推动,使插入部的前端向上下方向弯曲或者向左右方向弯曲。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卷绕在旋转操作把手29a、29b的链轮25的链条26的两端以一对金属线21、22为介质分别与插入部的其他金属线11、12相连接并并排地配置,上述旋转操作把手29a、29b设置于与上述插入部10相结合的操作部20,由此,并排配置的链条26的拉动和推动向相反方向同时进行。

    但是,在将上述链轮25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链条26的直线运动的方向转换区间,在向相反反向拉动及推动的链条的速度及距离不相同的情况下,在上述链条26中,多个连杆部件相互以销部件为介质相互连杆连接,因此,多个上述连杆部件之间的连杆连接部位并不排列在直线上,而是发生向内侧或外侧弯曲的弯曲部位。

    在上述链条的卡定部位通过操作部的狭小方向转换区间的内部通路的过程中,因与相邻的其他部件的干扰而发生噪音,由于上述弯曲部位,很难精密地控制因旋转操作把手的旋转量所引起的链条的拉动量或推动量,并无法精密地执行内窥镜手术,另一方面,在上述弯曲部位的尺寸变成必要以上尺寸的情况下,将导致因缩窄所引起的操作不良,从而发生丧失内窥镜功能的致命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即,当操作部旋转时,向相反方向直线往复移动的链条人工赋予如弹性支撑力的外力,由此,在长度中间卷绕在链轮并相互并排地排列来进行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以防止链条的弯曲或卡定的方式一直稳定地维持直线状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局限于以上提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从以下的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

    作为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具体方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上述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包括:插入部,在前端设置照明拍摄部;以及操作部,具有长度中间卷绕在旋转轴的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的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使上述插入部的前端弯曲,上述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的特征在于,包括方向转换模块,维持当上述操作部旋转时拉动并推动的上述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直线状态,将上述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上述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直线运动,上述方向转换模块包括: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相互连接上述上部链条的两端与上述操作部的第一连接金属线及第二连接金属线的各个一端;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相互连接上述下部链条的两端与上述操作部的第三连接金属线及第四连接金属线的各个一端;规定长度的第一导轨,配置于上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之间,引导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三连接块的滑动;规定长度的第二导轨,配置于上述第二连接块与第四连接块之间,引导上述第二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的滑动;第一螺旋弹簧及第二螺旋弹簧,两个端部连接在上述第一导轨的一端与上述第一连接块之间及上述第二导轨的一端与上述第二连接块之间,向插入部侧弹性支撑与上述第一连接金属线及第二连接金属线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三螺旋弹簧及第四螺旋弹簧,两个端部连接在上述第一导轨的一端与上述第三连接块之间及上述第二导轨的一端与上述第四连接块之间,向插入部侧弹性支撑与上述第三连接金属线及第四连接金属线相连接的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

    在此情况下,上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可包括卡定槽,以与设置于上述第一连接金属线、第二连接金属线、第三连接金属线及第四连接金属线的各个一端的卡定部件卡定连接的方式凹陷而成。

    在此情况下,上述方向转换模块包括:中间引导板,两端连接在上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上部引导板,在中间引导板的一侧面放置并被组装,位于并排配置的上部链条之间,上述中间引导板与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的各个一侧面相接触;以及下部引导板,在中间引导板的另一侧面放置并被组装,位于并排配置的下部链条之间,上述中间引导板与上述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的各个一侧面相接触。

    在此情况下,上述方向转换模块包括:上部末端板,覆盖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金属线及第二连接金属线的连接部位,以使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的一侧面与内部面相接触的方式与上述上部引导板组装;以及下部末端板,覆盖上述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与第三连接金属线及第四连接金属线的连接部位,以使上述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的一侧面与内部面相接触的方式与上述下部引导板组装。

    在此情况下,上述第一螺旋弹簧及第二螺旋弹簧以可通过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向上部链条的两端传递相同大小的外力的方式沿着两侧以相同长度伸长来以产生弹性恢复力的状态连接,或者,上述第三螺旋弹簧及第四螺旋弹簧以可通过上述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向下部链条的两端传递相同大小的外力的方式沿着两侧以相同长度伸长来以产生弹性恢复力的状态连接。

    在此情况下,上述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各个两端能够以链条结合部为介质与上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的各个一端相结合,上述链条结合部包括:结合用外螺纹,设置于上述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各个两端来进行旋转;以及结合用内螺纹孔,以与上述结合用外螺纹螺纹结合的方式形成于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的一端。

    根据上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朝向插入部侧弹性支撑长度中间卷绕在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的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两端的第一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第三螺旋弹簧及第四螺旋弹簧,由此,可以将通过操作部的选择性旋转,向直线方向拉动并推动的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以直线状态维持,因此,可以根本上防止因在多个连杆部件通过销部件连杆连接的链条的长度中间发生的弯曲部位与其他部件的接触而发生噪音及缩窄事故,另一方面,可以精密地控制卷绕在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的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拉动及推动,由此,可以精密且稳定地执行内窥镜手术,并提高医疗装置的可靠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示出设置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的操作部的方向转换模块的第二拆装模块的立体图。

    图3为示出设置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的方向转换模块的整体立体图。

    图4为示出设置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的方向转换模块的整体立体图。

    图5为示出设置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的方向转换模块的剖面立体图。

    图6为示出设置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的方向转换模块中的上部链条的两端与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状态的调节螺纹部。

    图7a、图7b及图7c为设置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的方向转换模块的工作状态图。

    图8为示出一般内窥镜的简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内窥镜

    21、22、23、24:第一连接金属线、第二连接金属线、第三连接金属线及第四连接金属

    线

    25、27: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

    26、28: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

    500:方向转换模块

    501、502、503、504:第一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第三螺旋弹簧及第四螺旋弹簧

    511、512: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

    523、524: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

    531、532: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

    533:中间引导板

    534、535:上部引导板及下部引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轻松实施本发明。只是,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的过程中,在判断为相关的公知功能或结构的具体说明使本发明的主旨不清楚的情况下,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并且,在整个附图中,对起到类似功能及作用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此外,在整个说明书中,当一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相连接”时,这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况和在中间隔着其他期间的“间接连接”的情况。并且,只要没有特别反对的记载,“包括”一种结构要素意味着还包括其他结构要素,并非意味着排除其他结构要素。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拆装分离型内窥镜1包括:插入部10,当进行内窥镜手术时,前端向体内插入;操作部20,具有多个操作把手;万向节30,与内窥镜控制管理系统电连接;以及拆装单元1a,在进行内窥镜手术之前,使上述插入部10与操作部20相互结合来机械连接,或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将上述插入部10与操作部20分离。

    上述插入部10以调节向体内插入的方向的方式由柔性材料的管形成,在前端设置有照明拍摄部,上述照明拍摄部包括对体内进行照明的光源和进行拍摄的图像传感器。

    上述操作部20包括:上部操作把手29a,使向体内插入的插入部的前端沿着上下方向弯曲;以及下部操作把手29b,使向体内插入的插入部的前端沿着左右方向弯曲。

    在上述操作部20的内部设置上部链轮25(sprocket)、下部链轮27和上部链条26及下部链条28,上述上部链轮25、下部链轮27分别设置于上述上部操作部把手及下部操作部把手,上述上部链条26及下部链条28与上述上部链轮25、下部链轮27相连接,由此,将上述上部操作把手及下部操作把手的选择性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上部链条26及下部链条28的各个两端以配置于上述操作部的内部的多个连接金属线为介质配置于上述插入部的内部,与多个工作金属线的各个另一端相连接,上述多个工作金属线的一端与上述插入部的前端的内部相连接。

    通过长度中间卷绕在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的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上述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通过以基于使用人员的上部操作把手及下部操作把手的选择性的旋转进行旋转,将配置于插入部内的多个工作金属线中的一对工作金属线转换成进行拉动并推动的线性运动,由此,根据上述工作金属线的线性运动,上述插入部的前端在体内向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弯曲。

    在上述操作部设置操作开关和操作按钮,当进行内窥镜手术时,用于投入或排出洗涤及消毒的液体和气体,在以拆装单元为介质,以可拆装的方式与上述操作部的前端组装的插入部的后端设置有出入口及盖,上述盖用于开闭上述出入口,上述出入口用于使如具有夹子的内窥镜处理件的手术道具向插入部内部进出。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1包括方向转换模块500,维持当上述操作部旋转时拉动并推动的上述上部链条26及下部链条28的直线状态,将上述上部链轮25及下部链轮27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上述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直线运动。

    上述方向转换模块500适用于包括拆装单元的拆装分离型内窥镜的操作部20,上述拆装单元使上述插入部10的后端与上述操作部20的前端之间以可拆装的方式相结合,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相同地适用于上述插入部与操作部可以相互连接成一体,由上述连接金属线和工作金属线相互连接的一个金属线形成的一体型内窥镜。

    上述拆装单元包括配置于上述插入部的内部的第一拆装模块和配置于上述操作部的内部的第二拆装模块,当相互分离的插入部与操作部对应结合时,使上述第一拆装模块的工作金属线与上述第二拆装模块的连接金属线相互联接。

    上述第一拆装模块包括:第一工作金属线及第二工作金属线,在上述插入部的内部并排地配置,以使插入部的前端向上下方向弯曲的方式向相反方向移动;以及第三工作金属线及第四工作金属线,与上述第一工作金属线及第二工作金属线相互并排地配置,以使插入部的前端向左右方向弯曲的方式向相反方向移动。

    上述第二拆装模块200包括:第一连接金属线21及第二连接金属线22,与卷绕在上述上部链轮的上部链条的两端相连接并处于并排的状态;以及第三连接金属线23及第四连接金属线24,与卷绕在上述下部链轮的下部链条的两端相连接并处于并排的状态。

    其中,上述第一连接金属线21及第二连接金属线22与在图中的插入部内部的上侧并排地配置一对的第一工作金属线11及第二工作金属线12联动来使上述插入部的前端向上下方向弯曲,另一方面,上述第三连接金属线23及第四连接金属线24与在图中的插入部内部的下侧并排地配置一对的第三工作金属线13及第四工作金属线14联动来使上述插入部的前端向左右方向弯曲,但并不局限于此,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弯曲可根据内窥镜的设计相反设定。

    并且,上述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的旋转通过把持设置于上述操作部的上部操作把手及下部操作把手的工作人员的手动旋转操作实现,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利用将与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组装的旋转轴与如马达的驱动单元相连接来控制驱动单元的如操作杆的额外的远程操作单元来实现。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上述方向转换模块500包括:第一连接块511及第二连接块512,相互连接长度中间卷绕在上述上部链轮25并并排的上部链条26的两端与上述第一连接金属线21及第二连接金属线22的各个一端;以及第三连接块523及第四连接块524,相互连接长度中间卷绕在上述下部链轮27并并排的下部链条28的两端与上述第三连接金属线23及第四连接金属线24的各个一端。

    在上述第一连接块511、第二连接块512、第三连接块513及第四连接块524的一侧面形成以与卡定部件21a、22a、23a、24a卡定连接的方式凹陷而成的卡定槽511a、512a、523a、524a,上述卡定部件21a、22a、23a、24a与上述第一连接金属线、第二连接金属线、第三连接金属线及第四连接金属线的各个一端形成为一体。

    上述卡定槽呈向外侧开口的凹槽形态,以使上述卡定部件插入并卡定配置,在形成有上述卡定槽的第一连接块511、第二连接块512、第三连接块513及第四连接块524的各个一侧面凹陷形成插入配置金属线的金属线配置槽。

    在上述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各个两端与上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的各个一端之间设置可以轻松执行上述卡定部件与卡定槽的卡定连接及卡定解除的链条结合部。

    如图6所示,上述链条结合部包括设置于上述上部链条26的两端来旋转的结合用外螺纹505,在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的一端设置于上述结合用外螺纹螺纹结合的结合用内螺纹孔506。

    在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的各个卡定槽511a、512a第一次卡定配置大致t字形的卡定部件21a、22a的状态下,通过上述结合用外螺纹505的锁定方向旋转,向链条侧拉动对应的连接块,以防止上述卡定部件从卡定槽分离并脱离的方式使卡定部件第二次坚固地紧贴在卡定槽来实现卡定连接。

    相反,通过上述结合用外螺纹的松开方向旋转,向插入部侧推动连接块来在上述卡定部件与卡定槽之间形成缝隙,在变松的状态下,从上述卡定槽分离卡定部件来解除上述连接块与连接金属线之间的卡定连接并轻松地进行相互分离的作业。

    即,上述第一连接块511、第二连接块512、第三连接块523及第四连接块524和第一连接金属线21、第二连接金属线22、第三连接金属线23及第四连接金属线24可通过设置于对应连接块的端部与对应链条的端部之间的链条结合部的结合用外螺纹部与结合用内螺纹孔的螺纹结合轻松执行上述卡定部件与卡定槽的卡定连接及卡定解除。

    而且,在上述第一连接块511与第三连接块523之间可配置规定长度的第一导轨531,上述第一导轨531与上述上部链条并排地配置,与在图中隔着上下间隔形成的第一连接块及第三连接块的各个一侧面相接触,由此,当上部操作把手选择性旋转时,上述第一导轨使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三连接块向相反方向拉动并推动。

    在上述第二连接块512与第四连接块524之间配置规定长度的第二导轨532,上述第二导轨与上述下部链条并排地配置,与在图中隔着上下间隔形成的第二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的各个侧面相接触,由此,当下部操作把手选择性旋转时,上述第二导轨使上述第二连接块及第三连接块向相反方向拉动并推动。

    其中,本发明包括两端与上述第一导轨531和第二导轨532相接触的中间引导板533,并包括上部引导板534,在作为与上述第一连接块511及第二连接块512的各个一侧面相接触的中间引导板的一侧面的上部面放置并被组装,位于并排配置的上部链条26之间,且包括下部引导板535,在作为与上述第三连接块523及第四连接块524的各个一侧面相接触的中间引导板的另一侧面的下部面放置并被组装,位于并排配置的下部链条28之间。

    由此,通过设置于上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之间的中间引导板533和设置于上述中间引导板的两面的上部引导板534及下部引导板535,配置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及上部链条来形成使它们向相反方向移动的引导通路,配置上述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及下部链条来形成使它们向相反方向移动的引导通路。

    而且,上述方向转换模块500包括上部末端板536,覆盖上述第一连接块511及第二连接块512与第一连接金属线及第二连接金属线的连接部位,以使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的一侧面与内部面相接触的方式组装在上述上部引导板534的上部;以及下部末端板538,覆盖上述第三连接块523及第四连接块524与第三连接金属线23及第四连接金属线24的连接部位,以使上述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的一侧面与内部面相接触的方式组装在上述下部引导板535的下部。

    在上述下部末端板538,在一侧以规定长度延伸形成安装杆538a,上述安装杆538a与设置有上述第一连接金属线、第二连接金属线、第三连接金属线及第四连接金属线的第二拆装模块组装来进行连接,使覆盖长度中间卷绕在上述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的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卷绕部位的链条盖537与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的一端相接触,上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与上述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相对应。

    另一方面,本发明包括与沿着两侧伸长的两个端部相连接的第一螺旋弹簧501及第二螺旋弹簧502,以在作为与上述第一连接金属线21及第二连接金属线22相对应的第一导轨531及第二导轨532的各个一端的固定端与上述第一连接块511及第二连接块512之间产生弹性恢复力。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上述第一螺旋弹簧及第二螺旋弹簧弹性恢复力,向插入部侧以规定强度的外力弹性支撑与上述第一连接金属线及第二连接金属线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由此,可以维持卷绕在上述上部链轮且两端与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相连接的上部链条的直线状态,从而,当上述操作部选择性旋转时,在不发生弯曲部位的情况下,可以顺畅地执行相互并排地以直线状排列的上部链条的拉动及推动。

    并且,本发明包括与沿着两侧伸长的两个端部相连接的第三螺旋弹簧503及第四螺旋弹簧504,以在作为与上述第三连接金属线23及第四连接金属线24相对应的第一导轨531及第二导轨532的各个一端的固定端与上述第三连接块523及第四连接块524之间产生弹性恢复力。

    在这种情况下,与上述相同,通过第三螺旋弹簧及第四螺旋弹簧的弹力,向插入部侧以规定强度的外力弹性支撑与上述第三连接金属线及第四连接金属线相连接的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由此,可以维持卷绕在上述下部链轮且两端与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相连接的上部链条的直线状态,从而,当上述操作部选择性旋转时,在不发生弯曲部位的情况下,可以顺畅地执行相互并排地以直线状排列的下部链条的拉动及推动。

    在此情况下,在作为上述第一导轨531及第二导轨532的一端的固定端包括使上述第一螺旋弹簧501、第二螺旋弹簧502、第三螺旋弹簧503及第四螺旋弹簧504的各个一端被卡定固定的卡定销,上述第一导轨531及第二导轨532包括以固定上述卡定销的位置的方式在作为上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的一端的固定端组装的销固定板531a、532a。

    而且,上述第一螺旋弹簧501及第二螺旋弹簧502通过上述第一连接块511及第二连接块512向上部链条的两端传递相同大小外力,在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与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之间,两侧以按相同的长度伸长的状态连接,以维持上部链条的直线状态,由此,产生相同的弹性恢复力。

    与此相同,上述第三螺旋弹簧503及第四螺旋弹簧504通过上述第三连接块523及第四连接块524向上述下部链条的两端传递相同大小外力,在上述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与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之间,两侧以按相同的长度伸长的状态连接,以维持下部链条的直线状态,由此,产生相同的弹性恢复力。

    并且,上述第一螺旋弹簧501及第二螺旋弹簧502的各个两端与上述第三螺旋弹簧503及第四螺旋弹簧504的各个两端可在以相同长度伸长的状态下卡定连接,以可以传递相同大小的外力,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以不同大小的长度伸长的状态下卡定连接。

    由此,卷绕在上述上部链轮并相互并排地排列的上部链条通过两端与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和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之间卡定连接的第一螺旋弹簧及第二螺旋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与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一同一直向插入部侧以规定强度的外力被弹性支撑,由此,可以稳定地维持并排地配置并向相反方向直线移动的上部链条的平行状态。

    并且,卷绕在上述下部链轮并相互并排地排列的下部链条通过两端与上述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和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之间卡定连接的第三螺旋弹簧及第四螺旋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与上述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一同一直向插入部侧以规定强度的外力被弹性支撑,由此,可以稳定地维持并排地配置并向相反方向直线移动的上部链条的平行状态。

    具有上述结构的方向转换模块500通过操作部的选择性上部操作把手及下部操作把手中的一个旋转,使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中的一个链轮进行旋转,同时,使卷绕在上述链轮的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中的一个链条的两端向相反方向拉动并推动。

    与上述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选择性直线移动联动来使金属线拉动并推动,由此,可以使向体内插入的插入部的前端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弯曲并执行内窥镜手术。

    如图7a所示,上述方向转换模块500的第一连接块511及第二连接块512借助因在与作为上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的一端的固定端之间以沿着两侧伸长的状态连接的第一螺旋弹簧501及第二螺旋弹簧502的弹性恢复力所引起的外力向图中的右侧的插入部侧被弹性支撑。

    其中,随着长度中间卷绕在上述上部链轮25的上部链条26的剩余以相同长度并排地排列,以此维持相互平行状态和直线状态,同时,上述第一连接块511及第二连接块512在相同的位置中待机。

    在这种初始待机状态下,如图7b所示,若通过上述操作部的选择性旋转,上述旋转轴的上部链轮向一方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则上述第一连接块511与第一连接金属线一同向操作部侧拉动规定距离,上述第一连接金属线与上述第一连接块511相连接,相反,上述第二连接块512与第二连接金属线一同向插入部侧推动与上述第一连接块的拉动距离相应的规定距离,上述第二连接金属线与上述第二连接块512相连接。

    在此情况下,与初始待机状态相比,两端与上述第一连接块511与第一导轨531之间相连接的第一螺旋弹簧501的整体长度增加与向两侧拉动的距离相应的距离并增加弹性恢复力,相反,与初始待机状态相比,两端与上述第二连接块512与第二导轨532之间相连接的第二螺旋弹簧502的整体长度相对减少与推动距离相应的距离并减少弹性恢复力。

    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第一螺旋弹簧及第二螺旋弹簧产生的弹性恢复力不相同,但是,维持因上述弹性恢复力引起的外力维持向卷绕在上述上部链轮并向插入部侧推动的上部链条传递的状态,由此,可以稳定地维持推动并以长的方式延伸的上部链条的直线状态。

    并且,与上述相反,如图7c所示,若通过上述操作部的选择性旋转,上述旋转轴的上部链轮向逆方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则上述第二连接块512与第而连接金属线一同向操作部侧拉动规定距离,上述第二连接金属线与上述第二连接块512相连接,相反,上述第一连接块511与第一连接金属线一同向插入部侧推动与上述第二连接块的拉动距离相应的规定距离,上述第一连接金属线与上述第一连接块511相连接。

    在此情况下,与初始待机状态相比,两端与上述第二连接块512与第二导轨532之间相连接的第二螺旋弹簧502的整体长度增加与向两侧拉动的距离相应的距离并增加弹性恢复力,相反,与初始待机状态相比,两端与上述第一连接块511与第一导轨531之间相连接的第一螺旋弹簧501的整体长度相对减少与推动距离相应的距离并减少弹性恢复力。

    在这种情况下,与上述相同,在上述第一螺旋弹簧及第二螺旋弹簧产生的弹性恢复力不相同,但是,维持因上述弹性恢复力引起的外力维持向卷绕在上述下部链轮并向插入部侧推动的下部链条传递的状态,由此,可以稳定地维持推动并以长的方式延伸的上部链条的直线状态。

    因此,因上述第一螺旋弹簧及第二螺旋弹簧的弹性恢复力所产生的外力向当上述操作部的选择性旋转时向相反方向拉动并推动的上部链条传递,由此,可以维持上部链条的直线状态,因此,可以防止链条的连杆连接部位发生不必要的弯曲来与其他部件缩窄或发生噪音的现象,可以顺畅地执行上述上部链条的拉动及推动。

    另一方面,在通过上述操作部的下部操作把手,卷绕在下部链轮的下部链条向相反方向拉动并推动的期间,向下部链条施加因第三螺旋弹簧及第四螺旋弹簧的弹性恢复力所产生的外力,由此,将并排的下部链条以直线状态维持与上部链条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说明的实施例及附图,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多种置换、变形及变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包括:插入部,在前端设置照明拍摄部;以及操作部,具有长度中间卷绕在旋转轴的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的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使上述插入部的前端弯曲,

    上述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的特征在于,

    包括方向转换模块,维持当上述操作部旋转时拉动并推动的上述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直线状态,将上述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上述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直线运动,

    上述方向转换模块包括:

    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相互连接上述上部链条的两端与上述操作部的第一连接金属线及第二连接金属线的各个一端;

    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相互连接上述下部链条的两端与上述操作部的第三连接金属线及第四连接金属线的各个一端;

    规定长度的第一导轨,配置于上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之间,引导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三连接块的滑动;

    规定长度的第二导轨,配置于上述第二连接块与第四连接块之间,引导上述第二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的滑动;

    第一螺旋弹簧及第二螺旋弹簧,两个端部连接在上述第一导轨的一端与上述第一连接块之间及上述第二导轨的一端与上述第二连接块之间,向插入部侧弹性支撑与上述第一连接金属线及第二连接金属线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以及

    第三螺旋弹簧及第四螺旋弹簧,两个端部连接在上述第一导轨的一端与上述第三连接块之间及上述第二导轨的一端与上述第四连接块之间,向插入部侧弹性支撑与上述第三连接金属线及第四连接金属线相连接的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包括卡定槽,以与设置于上述第一连接金属线、第二连接金属线、第三连接金属线及第四连接金属线的各个一端的卡定部件卡定连接的方式凹陷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方向转换模块包括:

    中间引导板,两端连接在上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

    上部引导板,在中间引导板的一侧面放置并被组装,位于并排配置的上部链条之间,上述中间引导板与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的各个一侧面相接触;以及

    下部引导板,在中间引导板的另一侧面放置并被组装,位于并排配置的下部链条之间,上述中间引导板与上述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的各个一侧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方向转换模块包括:

    上部末端板,覆盖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金属线及第二连接金属线的连接部位,以使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的一侧面与内部面相接触的方式与上述上部引导板组装;以及

    下部末端板,覆盖上述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与第三连接金属线及第四连接金属线的连接部位,以使上述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的一侧面与内部面相接触的方式与上述下部引导板组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螺旋弹簧及第二螺旋弹簧以能够通过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向上部链条的两端传递相同大小的外力的方式沿着两侧以相同长度伸长来以产生弹性恢复力的状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螺旋弹簧及第四螺旋弹簧以能够通过上述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向下部链条的两端传递相同大小的外力的方式沿着两侧以相同长度伸长来以产生弹性恢复力的状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链条卡定功能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各个两端以链条结合部为介质与上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的各个一端相结合,

    上述链条结合部包括:

    结合用外螺纹,设置于上述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各个两端来进行旋转;以及

    结合用内螺纹孔,以与上述结合用外螺纹螺纹结合的方式形成于上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的一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内窥镜。本发明包括方向转换模块,维持当上述操作部旋转时拉动并推动的上述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直线状态,将上述上部链轮及下部链轮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上述上部链条及下部链条的直线运动,上述方向转换模块包括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及第四连接块、规定长度的第一导轨、规定长度的第二导轨、第一螺旋弹簧及第二螺旋弹簧、第三螺旋弹簧及第四螺旋弹簧。

    技术研发人员:辛卿珉;朴成焕;池铉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雄医疗器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0.09.03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87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