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14


    本发明涉及监测管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睡眠质量的好坏会对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失眠者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精神失常,危害身体健康,影响记忆力,导致心情抑郁,甚至影响神经系统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据统计,我国有接近百分之三十五的人群有失眠现象,大概百分之十七是处于比较严重的状态,可见,失眠已经成为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出现了健康监测管控设备,可在人睡眠时对其进行监测。

    现有的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没有对防护栏进行收缩的功能,且没有床头进行调节的功能和没有对床体进行加热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没有对防护栏进行收缩的功能,且没有床头进行调节的功能和没有对床体进行加热的功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框,床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铰接座,所述床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床体内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斜块,螺杆上固定连接有涡杆,所述床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框,调节框内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涡轮,涡轮与涡杆相啮合,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挤压座,挤压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栏,第一防护栏活动于第一长孔内,床体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栏,床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固定连接有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床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框,加热框内固定安装有加热块,加热框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第二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加热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

    优选的,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加热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转动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框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长孔,侧框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板。

    优选的,所述侧框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杆,斜杆活动于第二长孔内。

    优选的,所述铰接座上设有斜板座,斜板座上设有理疗仪,斜板座与斜杆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侧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泵,液压泵的一侧设有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一端与滑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由于设置了第一电机、第一转动杆、涡轮、涡杆、螺杆、斜块、挤压座和第一防护栏,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通过涡轮带动涡杆转动,涡杆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两个斜块相互靠近并挤压使得挤压座向上移动,挤压座带动第一防护栏向上移动,实现了第一防护栏收缩的目的。

    (2)本方案由于设置了加热块、第二电机、第三转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转动杆、扇叶和床体,加热块进行加热,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三转动杆转动,第三转动杆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二转动杆带动扇叶旋转将加热框内的热量吹向床体的顶部并对其进行加热,实现了对床体进行加热的目的。

    (3)本方案由于设置了液压泵、液压推杆、滑板、第二滑杆、弹簧、斜杆和斜板座,液压泵通过液压推杆带动滑板在第二滑杆上滑动并压缩弹簧,滑板通过斜杆挤压斜板座的一端向上移动,实现了对床头进行调节的目的。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对防护栏收缩和对床体进行加热,方便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的床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的床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的斜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的挤压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2、侧框;3、铰接座;4、第一长孔;5、螺杆;6、斜块;7、调节框;8、涡杆;9、隔板;10、第一转动杆;11、涡轮;12、第一电机;13、第一滑杆;14、挤压座;15、第一防护栏;16、第二防护栏;17、第二滑杆;18、滑板;19、弹簧;20、斜杆;21、斜板座;22、理疗仪;23、液压推杆;24、液压泵;25、控制面板;26、支架;27、显示器;28、加热框;29、第二转动杆;30、扇叶;31、第一锥齿轮;32、第三转动杆;33、第二锥齿轮;34、第二电机;35、加热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6,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包括床体1,床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框2,床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铰接座3,床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长孔4,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螺杆5,螺杆5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斜块6,螺杆5上固定连接有涡杆8,床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框7,调节框7内固定安装有隔板9,隔板9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0,第一转动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涡轮11,涡轮11与涡杆8相啮合,隔板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杆1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调节框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13,第一滑杆13上滑动连接有挤压座14,挤压座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栏15,第一防护栏15活动于第一长孔4内,床体1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栏16,床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架26,支架26上固定连接有显示器27。

    本实施例中,床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框28,加热框28内固定安装有加热块35,加热框28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9,第二转动杆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30,第二转动杆29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1,加热框2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32。

    本实施例中,第三转动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3,第二锥齿轮33与第一锥齿轮31相啮合。

    本实施例中,加热框2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34,第二电机34的输出轴与第三转动杆3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侧框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长孔,侧框2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17,第二滑杆17上滑动连接有滑板18。

    本实施例中,侧框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19,弹簧19的一端与滑板18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侧框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25,滑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杆20,斜杆20活动于第二长孔内。

    本实施例中,铰接座3上设有斜板座21,斜板座21上设有理疗仪22,斜板座21与斜杆20相贴合。

    本实施例中,侧框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泵24,液压泵24的一侧设有液压推杆23,液压推杆23的一端与滑板18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参照图1-6,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包括床体1,床体1的一侧焊接安装有侧框2,床体1的一侧焊接安装有铰接座3,床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长孔4,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螺杆5,螺杆5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斜块6,螺杆5上焊接连接有涡杆8,床体1的底部内壁上焊接安装有调节框7,调节框7内焊接安装有隔板9,隔板9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0,第一转动杆10的一端焊接连接有涡轮11,涡轮11与涡杆8相啮合,隔板9的底部焊接安装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杆10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调节框7的顶部焊接安装有第一滑杆13,第一滑杆13上滑动连接有挤压座14,挤压座14的顶部焊接安装有第一防护栏15,第一防护栏15活动于第一长孔4内,床体1的一侧顶部焊接安装有第二防护栏16,床体1的一端焊接安装有支架26,支架26上焊接连接有显示器27,挤压座14可带动第一防护栏15向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床体1的底部内壁上焊接安装有加热框28,加热框28内焊接安装有加热块35,加热框28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9,第二转动杆29的一端焊接连接有扇叶30,第二转动杆29上焊接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1,加热框2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32,第二转动杆29可带动扇叶30旋转。

    本实施例中,第三转动杆32的一端焊接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3,第二锥齿轮33与第一锥齿轮31相啮合,第三转动杆32可通过第二锥齿轮33带动第一锥齿轮31转动。

    本实施例中,加热框28的一侧焊接安装有第二电机34,第二电机34的输出轴与第三转动杆32焊接连接,第二电机34的输出轴可带动第三转动杆32转动。

    本实施例中,侧框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长孔,侧框2内焊接连接有第二滑杆17,第二滑杆17上滑动连接有滑板18,滑板18可在第二滑杆17上滑动。

    本实施例中,侧框2的一侧内壁上焊接连接有弹簧19,弹簧19的一端与滑板18焊接连接,弹簧19释放弹力可弹动滑板18在第二滑杆17上滑动。

    本实施例中,侧框2的一侧焊接安装有控制面板25,滑板18的顶部焊接连接有斜杆20,斜杆20活动于第二长孔内,滑板18可带动斜杆20移动。

    本实施例中,铰接座3上设有斜板座21,斜板座21上设有理疗仪22,斜板座21与斜杆20相贴合,斜板座21可在铰接座3上转动。

    本实施例中,侧框2的一侧焊接安装有液压泵24,液压泵24的一侧设有液压推杆23,液压推杆23的一端与滑板18焊接连接,液压泵24可通过液压推杆23带动滑板18移动。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此装置时,控制面板25启动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动杆10转动,第一转动杆10通过涡轮11带动涡杆8转动,涡杆8带动螺杆5转动,螺杆5带动两个斜块6相互靠近并挤压使得挤压座14向上移动,挤压座14带动第一防护栏15向上移动,控制面板25启动第二电机34,加热块35进行加热,第二电机34的输出轴带动第三转动杆32转动,第三转动杆32通过第二锥齿轮33带动第一锥齿轮31转动,第一锥齿轮31通过第二转动杆29带动扇叶30旋转将加热框28内的热量吹向床体1的顶部并对其进行加热,控制面板25控制液压泵24通过液压推杆23带动滑板18在第二滑杆17上滑动并压缩弹簧19,滑板18通过斜杆20挤压斜板座21的一端向上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框,床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铰接座,所述床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床体内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斜块,螺杆上固定连接有涡杆,所述床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框,调节框内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涡轮,涡轮与涡杆相啮合,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挤压座,挤压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栏,第一防护栏活动于第一长孔内,床体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栏,床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固定连接有显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框,加热框内固定安装有加热块,加热框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第二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加热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转动杆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长孔,侧框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滑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杆,斜杆活动于第二长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上设有斜板座,斜板座上设有理疗仪,斜板座与斜杆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泵,液压泵的一侧设有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一端与滑板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监测管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针对现有的生命健康监测管控设备,没有对防护栏进行收缩的功能,且没有床头进行调节的功能和没有对床体进行加热的功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框,床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铰接座,所述床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床体内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斜块,螺杆上固定连接有涡杆,所述床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框,调节框内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涡轮,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对防护栏收缩和对床体进行加热,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纪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纪华
    技术研发日:2020.11.2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86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