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活性驱油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渐表现出表面活性剂驱油成本偏高、产品难降解、对土壤环境破坏性较大等问题,以生物质代替化学工业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以生物质为原料合成的生物基表面活性剂因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无污染性及原料可再生性等优点,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合成生物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油脂类表面活性剂,因为其大多无毒副作用、不具有刺激性、安全性高、配伍性好而在石油领域逐渐得到应用,腰果酚是腰果加工副产物中腰果壳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中腰果壳液全球年产量接近100万吨/年,中国每年也可生产腰果壳液超过60吨/年,巨大产量致使腰果酚成为为数不多的廉价、易得、用途广泛的天然酚类生物质原料,未来可替代以石油酚为基础的表面活性剂产品成为有前途的天然替代品。
传统的表活剂驱油存在成本偏高、产品难降解、对土壤环境破坏性较大、对中度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的表活剂驱油存在成本偏高、产品难降解、对土壤环境破坏性较大、对中度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成50-60份腰果酚磺酸盐、15-18份双季胺盐、8-10份仲烷基磺酸钠、4-6份椰油二乙醇酰胺、4-6份吐温80、1-3份三乙醇胺、自来水20-30份。
优选的,所述腰果酚磺酸盐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
醚化反应:取120-140g腰果酚和60-70g二溴丁烷进行搅拌混合均匀,量取8-10g催化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与搅拌后的腰果酚和二溴丁烷混合,然后进行加热、冷凝得到中间产物腰果酚丁醚;
步骤二
磺化、中和反应:将步骤一中的腰果酚丁醚170-180g转入第一反应器中,加入180-190g氯磺酸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后生成腰果酚磺酸,再转入第二反应器中,加入中和剂氢氧化钠30-40g进行中和反应,得到腰果酚磺酸盐。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加热到温度达到130-140℃时停止加热,保持该温度下反应3~4h,保持压力不超过1.0mpa。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一反应器的反应条件为:控制反应温度在110-120℃,反应压力0.5-1.0mpa,该条件下反应4~5h。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二反应器的反应条件为:控制反应温度为50-80℃,反应1-2h后冷却。
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腰果酚磺酸盐、双季胺盐和仲烷基磺酸钠放进磁力搅拌器中进行搅拌;
步骤二、再加入椰油二乙醇酰胺、吐温80和三乙醇胺,在磁力搅拌器上进行搅拌;
步骤三、最后加入自来水继续搅拌得到成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搅拌时间为20min,所述步骤二中的搅拌时间为30min。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腰果壳液为原料提取腰果酚,原料充足,成本低,无毒环保。
2、本发明,利用提取的腰果酚为原料,与二溴丁烷经醚化、磺化、中和等一系列工艺后得到一类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与双季胺盐表面活性剂、仲烷基磺酸钠、椰油二乙醇酰胺、吐温80、三乙醇胺按一定比例复配后形成新型复合表面活性剂,可大幅降低界面张力,具有一定的乳化增粘性,对于中度稠油(原油地下黏度50-200mpa·s)油藏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
3、本发明,在合成腰果酚磺酸盐的磺化和中和反应阶段,采用连续微反应器,简化了反应步骤,缩短了反应周期,提高了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腰果酚磺酸盐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在250ml烧杯中加入50g腰果酚磺酸盐,加入15g双季胺盐和8g仲烷基磺酸钠,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min至均匀后,再加入4g椰油二乙醇酰胺、4g吐温80和1g三乙醇胺,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至均匀后,加入自来水20g后继续搅拌10min得到成品。
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醚化反应;以总质量200g计,量取120g腰果酚和60g二溴丁烷加入到安装有机械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减压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混合均匀,连接冷凝装置;量取8g催化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所述四口烧瓶中,开始加热,待温度达到130℃时停止加热,保持该温度下反应3h,期间观察压力变化,保持压力不超过1.0mpa,否则通过减压阀泄压,得到中间产物腰果酚丁醚。
步骤二:磺化、中和反应;磺化和中和反应在一套由两个连续反应器组成的微反应器中进行。将步骤一中的腰果酚丁醚170g转入第一反应器中,加入180g氯磺酸磺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110℃,反应压力0.5mpa,该条件下反应4h后生成腰果酚磺酸,再进入第二反应器中,加入中和剂氢氧化钠30g进行中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50℃,反应1h冷却后得到腰果酚磺酸盐。
性能评价
取黏度为102mpa·s的地下原油,以分子量25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为聚表二元复合驱评价原料,将聚合物用采用水配制成浓度为3000mg/l溶液,表活剂配制成质量分数0.6%溶液,二者按1:1混合后,评价界面张力、乳化增溶性和驱油效率,经单剂、二元、三元复合驱油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该表面活性驱油剂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界面张力仪为tx500c型、驱油效率使用江苏海安科研仪器生产的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装置ha-rc-1型)。
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在250ml烧杯中加入50g腰果酚磺酸盐,加入15g双季胺盐和8g仲烷基磺酸钠,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min至均匀后,再加入4g椰油二乙醇酰胺、4g吐温80和1g三乙醇胺,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至均匀后,加入自来水20g后继续搅拌10min得到成品。
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醚化反应。以总质量200g计,量取130g腰果酚和65g二溴丁烷加入到安装有机械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减压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混合均匀,连接冷凝装置;量取9g催化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所述四口烧瓶中,开始加热,待温度达到135℃时停止加热,保持该温度下反应3.5h,期间观察压力变化,保持压力不超过1.0mpa,否则通过减压阀泄压,得到中间产物腰果酚丁醚。
步骤二:磺化、中和反应。磺化和中和反应在一套由两个连续反应器组成的微反应器中进行。将步骤一中的腰果酚丁醚175g转入第一反应器中,加入185g氯磺酸磺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115℃,反应压力0.8mpa,该条件下反应4.5h后生成腰果酚磺酸,再进入第二反应器中,加入中和剂氢氧化钠35g进行中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60℃,反应1.5h冷却后得到腰果酚磺酸盐。
性能评价
取黏度为102mpa·s的地下原油,以分子量25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为聚表二元复合驱评价原料,将聚合物用采用水配制成浓度为3000mg/l溶液,表活剂配制成质量分数0.6%溶液,二者按1:1混合后,评价界面张力、乳化增溶性和驱油效率,经单剂、二元、三元复合驱油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该表面活性驱油剂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界面张力仪为tx500c型、驱油效率使用江苏海安科研仪器生产的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装置ha-rc-1型)。
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在250ml烧杯中加入50g腰果酚磺酸盐,加入15g双季胺盐和8g仲烷基磺酸钠,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min至均匀后,再加入4g椰油二乙醇酰胺、4g吐温80和1g三乙醇胺,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至均匀后,加入自来水20g后继续搅拌10min得到成品。
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醚化反应。以总质量200g计,量取140g腰果酚和70g二溴丁烷加入到安装有机械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减压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混合均匀,连接冷凝装置;量取10g催化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所述四口烧瓶中,开始加热,待温度达到140℃时停止加热,保持该温度下反应4h,期间观察压力变化,保持压力不超过1.0mpa,否则通过减压阀泄压,得到中间产物腰果酚丁醚。
步骤二:磺化、中和反应。磺化和中和反应在一套由两个连续反应器组成的微反应器中进行。将步骤一中的腰果酚丁醚180g转入第一反应器中,加入190g氯磺酸磺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120℃,反应压力1.0mpa,该条件下反应5h后生成腰果酚磺酸,再进入第二反应器中,加入中和剂氢氧化钠40g进行中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70℃,反应2h冷却后得到腰果酚磺酸盐。
性能评价
取黏度为102mpa·s的地下原油,以分子量25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为聚表二元复合驱评价原料,将聚合物用采用水配制成浓度为3000mg/l溶液,表活剂配制成质量分数0.6%溶液,二者按1:1混合后,评价界面张力、乳化增溶性和驱油效率,经单剂、二元、三元复合驱油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该表面活性驱油剂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界面张力仪为tx500c型、驱油效率使用江苏海安科研仪器生产的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装置ha-rc-1型)。
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在250ml烧杯中加入55g腰果酚磺酸盐,加入16.5g双季胺盐和9g仲烷基磺酸钠,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min至均匀后,再加入5g椰油二乙醇酰胺、5g吐温80和2g三乙醇胺,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至均匀后,加入自来水25g后继续搅拌10min得到成品。
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醚化反应。以总质量200g计,量取120g腰果酚和60g二溴丁烷加入到安装有机械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减压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混合均匀,连接冷凝装置;量取8g催化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所述四口烧瓶中,开始加热,待温度达到130℃时停止加热,保持该温度下反应3h,期间观察压力变化,保持压力不超过1.0mpa,否则通过减压阀泄压,得到中间产物腰果酚丁醚。
步骤二:磺化、中和反应。磺化和中和反应在一套由两个连续反应器组成的微反应器中进行。将步骤一中的腰果酚丁醚170g转入第一反应器中,加入180g氯磺酸磺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110℃,反应压力0.5mpa,该条件下反应4h后生成腰果酚磺酸,再进入第二反应器中,加入中和剂氢氧化钠30g进行中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50℃,反应1h冷却后得到腰果酚磺酸盐。
性能评价
取黏度为102mpa·s的地下原油,以分子量25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为聚表二元复合驱评价原料,将聚合物用采用水配制成浓度为3000mg/l溶液,表活剂配制成质量分数0.6%溶液,二者按1:1混合后,评价界面张力、乳化增溶性和驱油效率,经单剂、二元、三元复合驱油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该表面活性驱油剂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界面张力仪为tx500c型、驱油效率使用江苏海安科研仪器生产的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装置ha-rc-1型)。
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在250ml烧杯中加入55g腰果酚磺酸盐,加入16.5g双季胺盐和9g仲烷基磺酸钠,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min至均匀后,再加入5g椰油二乙醇酰胺、5g吐温80和2g三乙醇胺,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至均匀后,加入自来水25g后继续搅拌10min得到成品。
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醚化反应。以总质量200g计,量取130g腰果酚和65g二溴丁烷加入到安装有机械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减压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混合均匀,连接冷凝装置;量取9g催化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所述四口烧瓶中,开始加热,待温度达到135℃时停止加热,保持该温度下反应3.5h,期间观察压力变化,保持压力不超过1.0mpa,否则通过减压阀泄压,得到中间产物腰果酚丁醚。
步骤二:磺化、中和反应。磺化和中和反应在一套由两个连续反应器组成的微反应器中进行。将步骤一中的腰果酚丁醚175g转入第一反应器中,加入185g氯磺酸磺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115℃,反应压力0.8mpa,该条件下反应4.5h后生成腰果酚磺酸,再进入第二反应器中,加入中和剂氢氧化钠35g进行中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60℃,反应1.5h冷却后得到腰果酚磺酸盐。
性能评价
取黏度为102mpa·s的地下原油,以分子量25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为聚表二元复合驱评价原料,将聚合物用采用水配制成浓度为3000mg/l溶液,表活剂配制成质量分数0.6%溶液,二者按1:1混合后,评价界面张力、乳化增溶性和驱油效率,经单剂、二元、三元复合驱油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该表面活性驱油剂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界面张力仪为tx500c型、驱油效率使用江苏海安科研仪器生产的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装置ha-rc-1型)。
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在250ml烧杯中加入55g腰果酚磺酸盐,加入16.5g双季胺盐和9g仲烷基磺酸钠,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min至均匀后,再加入5g椰油二乙醇酰胺、5g吐温80和2g三乙醇胺,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至均匀后,加入自来水25g后继续搅拌10min得到成品。
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醚化反应。以总质量200g计,量取140g腰果酚和70g二溴丁烷加入到安装有机械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减压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混合均匀,连接冷凝装置;量取10g催化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所述四口烧瓶中,开始加热,待温度达到140℃时停止加热,保持该温度下反应4h,期间观察压力变化,保持压力不超过1.0mpa,否则通过减压阀泄压,得到中间产物腰果酚丁醚。
步骤二:磺化、中和反应。磺化和中和反应在一套由两个连续反应器组成的微反应器中进行。将步骤一中的腰果酚丁醚180g转入第一反应器中,加入190g氯磺酸磺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120℃,反应压力1.0mpa,该条件下反应5h后生成腰果酚磺酸,再进入第二反应器中,加入中和剂氢氧化钠40g进行中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70℃,反应2h冷却后得到腰果酚磺酸盐。
性能评价
取黏度为102mpa·s的地下原油,以分子量25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为聚表二元复合驱评价原料,将聚合物用采用水配制成浓度为3000mg/l溶液,表活剂配制成质量分数0.6%溶液,二者按1:1混合后,评价界面张力、乳化增溶性和驱油效率,经单剂、二元、三元复合驱油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该表面活性驱油剂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界面张力仪为tx500c型、驱油效率使用江苏海安科研仪器生产的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装置ha-rc-1型)。
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在250ml烧杯中加入60g腰果酚磺酸盐,加入18g双季胺盐和10g仲烷基磺酸钠,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min至均匀后,再加入6g椰油二乙醇酰胺、6g吐温80和3g三乙醇胺,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至均匀后,加入自来水30g后继续搅拌10min得到成品。
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醚化反应。以总质量200g计,量取120g腰果酚和60g二溴丁烷加入到安装有机械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减压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混合均匀,连接冷凝装置;量取8g催化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所述四口烧瓶中,开始加热,待温度达到130℃时停止加热,保持该温度下反应3h,期间观察压力变化,保持压力不超过1.0mpa,否则通过减压阀泄压,得到中间产物腰果酚丁醚。
步骤二:磺化、中和反应。磺化和中和反应在一套由两个连续反应器组成的微反应器中进行。将步骤一中的腰果酚丁醚170g转入第一反应器中,加入180g氯磺酸磺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110℃,反应压力0.5mpa,该条件下反应4h后生成腰果酚磺酸,再进入第二反应器中,加入中和剂氢氧化钠30g进行中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50℃,反应1h冷却后得到腰果酚磺酸盐。
性能评价
取黏度为102mpa·s的地下原油,以分子量25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为聚表二元复合驱评价原料,将聚合物用采用水配制成浓度为3000mg/l溶液,表活剂配制成质量分数0.6%溶液,二者按1:1混合后,评价界面张力、乳化增溶性和驱油效率,经单剂、二元、三元复合驱油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该表面活性驱油剂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界面张力仪为tx500c型、驱油效率使用江苏海安科研仪器生产的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装置ha-rc-1型)。
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在250ml烧杯中加入60g腰果酚磺酸盐,加入18g双季胺盐和10g仲烷基磺酸钠,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min至均匀后,再加入6g椰油二乙醇酰胺、6g吐温80和3g三乙醇胺,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至均匀后,加入自来水30g后继续搅拌10min得到成品。
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醚化反应。以总质量200g计,量取130g腰果酚和65g二溴丁烷加入到安装有机械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减压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混合均匀,连接冷凝装置;量取9g催化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所述四口烧瓶中,开始加热,待温度达到135℃时停止加热,保持该温度下反应3.5h,期间观察压力变化,保持压力不超过1.0mpa,否则通过减压阀泄压,得到中间产物腰果酚丁醚。
步骤二:磺化、中和反应。磺化和中和反应在一套由两个连续反应器组成的微反应器中进行。将步骤一中的腰果酚丁醚175g转入第一反应器中,加入185g氯磺酸磺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115℃,反应压力0.8mpa,该条件下反应4.5h后生成腰果酚磺酸,再进入第二反应器中,加入中和剂氢氧化钠35g进行中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60℃,反应1.5h冷却后得到腰果酚磺酸盐。
性能评价
取黏度为102mpa·s的地下原油,以分子量25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为聚表二元复合驱评价原料,将聚合物用采用水配制成浓度为3000mg/l溶液,表活剂配制成质量分数0.6%溶液,二者按1:1混合后,评价界面张力、乳化增溶性和驱油效率,经单剂、二元、三元复合驱油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该表面活性驱油剂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界面张力仪为tx500c型、驱油效率使用江苏海安科研仪器生产的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装置ha-rc-1型)。
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在250ml烧杯中加入60g腰果酚磺酸盐,加入18g双季胺盐和10g仲烷基磺酸钠,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min至均匀后,再加入6g椰油二乙醇酰胺、6g吐温80和3g三乙醇胺,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至均匀后,加入自来水30g后继续搅拌10min得到成品。
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醚化反应。以总质量200g计,量取140g腰果酚和70g二溴丁烷加入到安装有机械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减压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混合均匀,连接冷凝装置;量取10g催化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所述四口烧瓶中,开始加热,待温度达到140℃时停止加热,保持该温度下反应4h,期间观察压力变化,保持压力不超过1.0mpa,否则通过减压阀泄压,得到中间产物腰果酚丁醚。
步骤二:磺化、中和反应。磺化和中和反应在一套由两个连续反应器组成的微反应器中进行。将步骤一中的腰果酚丁醚180g转入第一反应器中,加入190g氯磺酸磺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120℃,反应压力1.0mpa,该条件下反应5h后生成腰果酚磺酸,再进入第二反应器中,加入中和剂氢氧化钠40g进行中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70℃,反应2h冷却后得到腰果酚磺酸盐。
性能评价
取黏度为102mpa·s的地下原油,以分子量25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为聚表二元复合驱评价原料,将聚合物用采用水配制成浓度为3000mg/l溶液,表活剂配制成质量分数0.6%溶液,二者按1:1混合后,评价界面张力、乳化增溶性和驱油效率,经单剂、二元、三元复合驱油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该表面活性驱油剂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界面张力仪为tx500c型、驱油效率使用江苏海安科研仪器生产的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装置ha-rc-1型)。
结果见下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成50-60份腰果酚磺酸盐、15-18份双季胺盐、8-10份仲烷基磺酸钠、4-6份椰油二乙醇酰胺、4-6份吐温80、1-3份三乙醇胺、自来水2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果酚磺酸盐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
醚化反应:取120-140g腰果酚和60-70g二溴丁烷进行搅拌混合均匀,量取8-10g催化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与搅拌后的腰果酚和二溴丁烷混合,然后进行加热、冷凝得到中间产物腰果酚丁醚;
步骤二
磺化、中和反应:将步骤一中的腰果酚丁醚170-180g转入第一反应器中,加入180-190g氯磺酸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后生成腰果酚磺酸,再转入第二反应器中,加入中和剂氢氧化钠30-40g进行中和反应,得到腰果酚磺酸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加热到温度达到130-140℃时停止加热,保持该温度下反应3~4h,保持压力不超过1.0mp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一反应器的反应条件为:控制反应温度在110-120℃,反应压力0.5-1.0mpa,该条件下反应4~5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第二反应器的反应条件为:控制反应温度为50-80℃,反应1-2h后冷却。
6.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腰果酚磺酸盐、双季胺盐和仲烷基磺酸钠放进磁力搅拌器中进行搅拌;
步骤二、再加入椰油二乙醇酰胺、吐温80和三乙醇胺,在磁力搅拌器上进行搅拌;
步骤三、最后加入自来水继续搅拌得到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搅拌时间为20min,所述步骤二中的搅拌时间为30min。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