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焦炉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调压阀执行连杆用水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焦炉集气管内是收集所有炭化室内部因煤燃烧后所产生的荒煤气,它的管内压力则是非常重要的炼焦工艺参数,其压力大小由焦炉各个炭化室内部当前实际压力所决定。集气管压力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焦饼产品的质量,同时影响着焦炉上空的空气质量。一旦焦炉炭化室内压力过大,就会冲开炭化室上升盖,并直接向大气外排由炭化室内燃烧煤所产生的荒煤气,而这种荒煤气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成份,它不仅危害着在岗职工的身体健康,同时污染着焦炉周边的大气环境。以前焦炉集气管压力调节方式为粗放式,其效果比较差,煤气回收率很低,有害气体被大量排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环境。
直立式球面塞执行机构是一种能够对焦炉碳化室压力进行精细化调节的执行装置,执行机构的连杆是由桥管壁插入伸至集气管的,在压力调节过程中频繁上下移动,其与桥管插入口的套管有一定的间隙,导致对人体有害的荒煤气逸散到空气中。由于炭化室的温度较高,执行机构的连杆受热后容易变弯曲严重影响执行装置的调节功能,另外恶劣的现场作业环境会使执行机构的连杆容易附着大量的焦油,大量的焦油附着在连杆上,使连杆散热差,上下运行受阻,造成设备故障,严重影响生产。
因此,需要一种装置对焦炉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中对直立式球面塞调压阀执行机构的升降连杆进行密封,从而减少害气体向大气排放数量,提高煤气的回收率,现有的水封装置,氨水注入口容易堵塞,从而导致水封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旨在提高对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的活塞杆的水封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包括:
安装板;
活塞套,所述活塞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活塞套的沿上下向设置有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位于所述活塞套的下段的第一水封区域,所述活塞套间隔所述第一水封区域处设置有氨水注入孔,所述氨水注入孔连通至所述通道;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沿上下向往复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通道,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伸出于所述通道的下通道口,以与所述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相连接;以及,
氨水管,所述氨水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氨水管连通所述氨水注入孔设置,用以将氨水经所述氨水注入孔注入至所述通道的所述第一水封区域内。
可选地,所述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还包括:
水封套,所述水封套对应所述第一水封区域套设在所述活塞套的外围,且所述水封套的内壁与所述活塞套的外壁相间,以在所述相间处限定出与所述第一水封区域相连通的第二水封区域。
可选地,所述通道的内径比所述活塞杆的外径大1mm到5mm。
可选地,所述水封套的底部与所述活塞套的底部相间,且所述水封套的底部与所述活塞套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mm到2mm。
可选地,所述活塞杆的周侧壁设有弹性凸筋,所述弹性凸筋具有远离所述活塞杆的抵接端,所述弹性凸筋用于在所述活塞杆相对所述通道往复移动时,与所述通道的内壁面滑动抵接。
可选地,所述氨水管的管径自上由下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活塞套的外侧壁间隔凸设有两个连接耳板,所述水封套对应所述两个连接耳板设置有两个拉耳,所述两个拉耳与所述两个连接耳板一一对应螺接。
可选地,所述水封套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通道的出口,所述出口供所述活塞杆活动伸出,所述出口的内径比所述活塞杆的外径大1mm至3mm。
可选地,所述氨水管的外周壁密封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和/或,所述活塞套的外周壁密封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单炭化室系统,包括如上文所述的任意一种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氨水注入孔与第一水封区域间隔设置,从而防止了在第一水封区域反应的氨水和焦油产生的杂质对氨水注入孔的堵塞,进而加强了整个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的水封能力,此外,通过活塞套直接对活塞杆进行水封,可以减少常规的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中的水封套,从而达到在提高水封能力的前提下降低装置的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焦炉集气管内是收集所有炭化室内部因煤燃烧后所产生的荒煤气,它的管内压力则是非常重要的炼焦工艺参数,其压力大小由焦炉各个炭化室内部当前实际压力所决定。集气管压力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焦饼产品的质量,同时影响着焦炉上空的空气质量。一旦焦炉炭化室内压力过大,就会冲开炭化室上升盖,并直接向大气外排由炭化室内燃烧煤所产生的荒煤气,而这种荒煤气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成份,它不仅危害着在岗职工的身体健康,同时污染着焦炉周边的大气环境。以前焦炉集气管压力调节方式为粗放式,其效果比较差,煤气回收率很低,有害气体被大量排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环境。
直立式球面塞执行机构是一种能够对焦炉碳化室压力进行精细化调节的执行装置,执行机构的连杆是由桥管壁插入伸至集气管的,在压力调节过程中频繁上下移动,其与桥管插入口的套管有一定的间隙,导致对人体有害的荒煤气逸散到空气中。由于炭化室的温度较高,执行机构的连杆受热后容易变弯曲严重影响执行装置的调节功能,另外恶劣的现场作业环境会使执行机构的连杆容易附着大量的焦油,大量的焦油附着在连杆上,使连杆散热差,上下运行受阻,造成设备故障,严重影响生产。
因此,需要一种装置对焦炉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中对直立式球面塞调压阀执行机构的升降连杆进行密封,从而减少害气体向大气排放数量,提高煤气的回收率,现有的水封装置,氨水注入口容易堵塞,从而导致水封效果不佳。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100,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100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述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100包括安装板10、活塞套20、活塞杆和氨水管30,所述活塞套2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0,所述活塞套20的沿上下向设置有的通道21,所述通道21包括位于所述活塞套20的下段的第一水封区域22,所述活塞套20间隔所述第一水封区域22处设置有氨水注入孔,所述氨水注入孔连通至所述通道21;所述活塞杆沿上下向往复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通道21,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伸出于所述通道21的下通道21口,以与所述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相连接;所述氨水管3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0,所述氨水管30连通所述氨水注入孔设置,用以将氨水经所述氨水注入孔注入至所述通道21的所述第一水封区域22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板10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安装在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的桥管的管壁上,也可以是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的桥管的管壁的一部分。所述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是指的所述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调节压力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氨水注入孔与第一水封区域22间隔设置,从而防止了在第一水封区域22反应的氨水和焦油产生的杂质对氨水注入孔的堵塞,进而加强了整个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100的水封能力,此外,通过活塞套20直接对活塞杆进行水封,可以减少常规的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100中的水封套40,从而达到在提高水封能力的前提下降低装置的成本的效果。通过对活塞杆的水封,可以防止荒煤气从所述通道21跑出桥管外,此外,注入的是氨水还能够清洗所述活塞杆出入所述通道21一段沾染的焦油。并且氨水是持续注入的,多余的氨水会从所述通道21流入至桥管,从而能够将桥管内的活塞杆的焦油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洗。
此外,为了进一步地,加强水封效果,所述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100还包括水封套40,所述水封套40对应所述第一水封区域22套设在所述活塞套20的外围,且所述水封套40的内壁与所述活塞套20的外壁相间,以在所述相间处限定出与所述第一水封区域22相连通的第二水封区域41,通过设置所述水封套40,从而在所述水封套40和所述活塞套20之间形成第二水封区域41,所述第一水封区域22与所述第二水封区域41相连通,从而使得氨水能够流入所述第二水封区域41,从而对所述活塞杆形成第二层的水封,从而加强了水封效果,防止荒煤气从所述通道21内跑出桥管。
水封的区间不易过大,大了浪费氨水,氨水难以停留影响水封效果,也不宜过小,小了水封效果不行,因此,所述通道21的内径比所述活塞杆的外径大1mm到5mm,从而保证最好的水封效果。
同理,所述水封套40的底部与所述活塞套20的底部相间,且所述水封套40的底部与所述活塞套2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mm到2mm,从而保证最好的水封效果。
并且,述水封套40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通道21的出口,所述出口供所述活塞杆活动伸出,所述出口的内径比所述活塞杆的外径大1mm至3mm,所述出口与所述活塞杆的间隙不易过大,过大氨水留不住,从而影响水封效果,过小,氨水不能有效的流进至桥管内。
此外,为了防止杂质在所述通道21附着,影响水封效果,所述活塞杆的周侧壁设有弹性凸筋,所述弹性凸筋具有远离所述活塞杆的抵接端,所述弹性凸筋用于在所述活塞杆相对所述通道21往复移动时,与所述通道21的内壁面滑动抵接,从而在所述弹性凸筋在移动时能够将所述通道21附着的杂质带出所述通道21,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筋分布在所述活塞杆进出所述通道21的一部分。
为了防止氨水管30堵塞,所述氨水管30的管径自上由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为了连接所述活塞套20和所述水封套40,所述活塞套20的外侧壁间隔凸设有两个连接耳板,所述水封套40对应所述两个连接耳板设置有两个拉耳,所述两个拉耳与所述两个连接耳板一一对应螺接。
为了防止荒煤气溢出桥管,所述氨水管30的外周壁密封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0,和/或,所述活塞套20的外周壁密封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单炭化室系统,包括如上文所述的任意一种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
活塞套,所述活塞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活塞套的沿上下向设置有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位于所述活塞套的下段的第一水封区域,所述活塞套间隔所述第一水封区域处设置有氨水注入孔,所述氨水注入孔连通至所述通道;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沿上下向往复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通道,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伸出于所述通道的下通道口,以与所述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相连接;以及,
氨水管,所述氨水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氨水管连通所述氨水注入孔设置,用以将氨水经所述氨水注入孔注入至所述通道的所述第一水封区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还包括:
水封套,所述水封套对应所述第一水封区域套设在所述活塞套的外围,且所述水封套的内壁与所述活塞套的外壁相间,以在所述相间处限定出与所述第一水封区域相连通的第二水封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内径比所述活塞杆的外径大1mm到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套的底部与所述活塞套的底部相间,且所述水封套的底部与所述活塞套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mm到2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周侧壁设有弹性凸筋,所述弹性凸筋具有远离所述活塞杆的抵接端,所述弹性凸筋用于在所述活塞杆相对所述通道往复移动时,与所述通道的内壁面滑动抵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管的管径自上由下逐渐增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套的外侧壁间隔凸设有两个连接耳板,所述水封套对应所述两个连接耳板设置有两个拉耳,所述两个拉耳与所述两个连接耳板一一对应螺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套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通道的出口,所述出口供所述活塞杆活动伸出,所述出口的内径比所述活塞杆的外径大1mm至3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管的外周壁密封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和/或,所述活塞套的外周壁密封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10.一种单炭化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密封活塞水封装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