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配网用电需求预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用电需求预测是电力系统各种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继电保护、稳定计算、短路计算一样,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系统用电需求预测是电网规划及经营工作的基础,准确的预测结果有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够减少发电成本、可以保证规划的精确。
然而,传统的电力系统用电需求预测方法是指运用历史数据,并考虑新能源和新增用户的发展情况来开展的区域性宏观预测,但是该方法颗粒度太粗,难以精确反映局部快速发展地块的需求增长情况。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电力系统用电需求预测方法,能够改善传统电力系统用电需求预测方法所存在的颗粒度太粗,难以精确预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方法及系统,能够改善传统电力系统用电需求预测方法所存在的颗粒度太粗,难以精确预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待测输电网变电站,以及确定待测输电网变电站下连的各配网变电站及每一个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
s2、获取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每一条馈线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
s3、根据所得到的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计算出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s4、根据所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计算出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各配网变电站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且进一步根据所得到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对所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行修正,且进一步根据修正后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计算出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且进一步根据所得到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对所计算出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行修正。
其中,每一条馈线均给相应的用户供电;其中,所述用户为普通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及工业用户之其中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系统,包括:
连接关系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测输电网变电站,以及确定待测输电网变电站下连的各配网变电站及每一个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
馈线用电需求预测单元,用于获取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每一条馈线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
配网变电站用电需求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得到的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计算出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输电网变电站用电需求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计算出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其中:第一修正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修正单元,用于获取各配网变电站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且进一步根据所得到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对所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行修正,且进一步根据修正后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计算出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其中,还包括:第二修正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修正单元,用于获取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且进一步根据所得到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对所计算出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行修正。
其中,每一条馈线均给相应的用户供电;其中,所述用户为普通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及工业用户之其中一种。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每一条馈线(如中压配电线路)均研究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考虑供电用户特性(如普通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及工业用户)及其预先拟合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分析出每一条馈线的增长趋势来得出相应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且将同一配网变电站所连的所有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累加得到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一步累加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得到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从而改善了传统电力系统用电需求预测方法所存在的颗粒度太粗,难以精确预测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方法,该方法用于供电侧用电需求预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确定待测输电网变电站,以及确定待测输电网变电站下连的各配网变电站及每一个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
具体过程为,根据预设的电网拓扑结构示意图,获取待测输电网变电站,并至上而下找到待测输电网变电站下连的各配网变电站及每一个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例如,220kv待测输电网变电站下连多个66kv配网变电站,每一个66kv配网变电站又下连多条馈线。
应当说明的是,每一条馈线均给相应的用户供电;其中,用户为普通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及工业用户之其中一种。
步骤s2、获取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每一条馈线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
具体过程为,获取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历史用电数据(1年、3年、5年等),同时然后通过纠正异常值以及根据置信度进行校正。此时,每一条馈线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都会根据过去用电需求趋势以及未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预先拟合出来的。
将各条馈线的历史用电数据与各自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
应当说明的是,各条馈线的历史用电数据统计区间应当一致,以使得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保持同步,即同年度或同时间段。
步骤s3、根据所得到的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计算出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具体过程为,将同一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进行累加,所得的和为每一个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步骤s4、根据所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计算出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具体过程为,将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行累加,所得的和为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当然,为了避免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出现误差,可以对计算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的前置条件(如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行修正,也可以对最终结果进行修正。
例如,所述方法可以包括:获取各配网变电站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且进一步根据所得到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对所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行修正,且进一步根据修正后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计算出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应当说明的是,各配网变电站投入运行时,会产生相应的历史用电数据。
又如,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且进一步根据所得到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对所计算出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行修正。应当说明的是,待测输电网变电站投入运行时,会产生相应的历史用电数据。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系统,包括:
连接关系确定单元110,用于确定待测输电网变电站,以及确定待测输电网变电站下连的各配网变电站及每一个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
馈线用电需求预测单元120,用于获取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每一条馈线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
配网变电站用电需求预测单元130,用于根据所得到的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计算出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输电网变电站用电需求预测单元140,用于根据所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计算出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其中:第一修正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修正单元,用于获取各配网变电站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且进一步根据所得到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对所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行修正,且进一步根据修正后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计算出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其中,还包括:第二修正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修正单元,用于获取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且进一步根据所得到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对所计算出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行修正。
其中,每一条馈线均给相应的用户供电;其中,所述用户为普通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及工业用户之其中一种。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每一条馈线(如中压配电线路)均研究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考虑供电用户特性(如普通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及工业用户)及其预先拟合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分析出每一条馈线的增长趋势来得出相应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且将同一配网变电站所连的所有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累加得到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一步累加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得到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从而改善了传统电力系统用电需求预测方法所存在的颗粒度太粗,难以精确预测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1.一种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待测输电网变电站,以及确定待测输电网变电站下连的各配网变电站及每一个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
s2、获取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每一条馈线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
s3、根据所得到的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计算出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s4、根据所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计算出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各配网变电站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且进一步根据所得到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对所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行修正,且进一步根据修正后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计算出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且进一步根据所得到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对所计算出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行修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条馈线均给相应的用户供电;其中,所述用户为普通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及工业用户之其中一种。
5.一种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关系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测输电网变电站,以及确定待测输电网变电站下连的各配网变电站及每一个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
馈线用电需求预测单元,用于获取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每一条馈线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
配网变电站用电需求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得到的各配网变电站对应所连的各条馈线的用电需求预测值,计算出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输电网变电站用电需求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计算出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修正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修正单元,用于获取各配网变电站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且进一步根据所得到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对所计算出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行修正,且进一步根据修正后的各配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计算出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修正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修正单元,用于获取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结合预先仿真计算出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自然增长率,得到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且进一步根据所得到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预测值,对所计算出的待测输电网变电站的用电需求进行修正。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下而上的差异化用电需求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条馈线均给相应的用户供电;其中,所述用户为普通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及工业用户之其中一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