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椿精油的提取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324

    本发明属于植物天然成分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椿精油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香椿(学名:toona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现有的香椿精油加工方法目前大多采用水提或醇提工艺,所得精油香气不足,且收率较低,影响了香椿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香椿精油的提取方法,具有回收率高、精油香气浓郁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香椿精油的提取方法,包括预处理、超临界co2萃取、灭菌、浓缩得到精油的步骤。

    所述预处理的过程为以香椿芽为原料,切碎后用滤网包裹后浸入石油醚中浸泡10-60min。

    所述超临界co2萃取的过程为将预处理后的香椿芽先通过萃取釜,然后再依次通入分离器i和分离器ii,萃取釜内的条件为萃取压力20-30mpa、萃取温度38-45℃、co2流量20-40l/h,分离器i内的条件为压力7-8mpa、温度33-36℃,分离器ii内的条件为压力5.5-6.5mpa、温度28-31℃。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超临界co2萃取前还经过打浆的步骤,所述打浆的过程为将香椿芽和其重量30%-50%的水混合后打浆。

    所述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残渣经过醇提回收的步骤,所述醇提回收的过程为:将残渣用其重量1-2倍、体积浓度50%-80%的乙醇溶液浸泡提取后,浓缩至提取液体积10%-20%,最后与浓缩得到的精油混合。

    优选的,所述萃取釜内的条件为萃取压力26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35l/h;所述分离器i内的条件为压力7.5mpa、温度34℃;所述分离器ii内的条件为压力6mpa、温度29℃。

    所述灭菌的方式为紫外线灭菌。

    所述浓缩为低温真空浓缩至萃取液体积的20%-40%。所述低温真空浓缩的条件为温度48-50℃,真空度10-12kpa,浓缩时间2-4h。

    本发明的优点为:

    1、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能够有效提取萜类化合物、长链烷烃、芳香烃等香气成分,提取率高、精油香气浓郁、色泽好;

    2、原理预处理有石油醚浸泡去除脂溶性杂质,使得最终的精油产品颜色更为纯正清澈;

    3、对超临界co2萃取的残渣有乙醇回收醇溶性的黄酮类等成分,使得精油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香椿精油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

    1)预处理:以香椿芽为原料,切碎后用滤网包裹后浸入石油醚中浸泡10min;

    2)超临界co2萃取:将预处理后的香椿芽先通过萃取釜,然后再依次通入分离器i和分离器ii,萃取釜内的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8℃、co2流量40l/h,分离器i内的条件为压力7mpa、温度36℃,分离器ii内的条件为压力5.5mpa、温度31℃;

    3)灭菌、浓缩:紫外线灭菌;低温真空浓缩至萃取液体积的40%,条件为温度48℃,真空度12kpa,浓缩时间2h。

    实施例2

    香椿精油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

    1)预处理:以香椿芽为原料,切碎后用滤网包裹后浸入石油醚中浸泡60min;

    2)超临界co2萃取:将预处理后的香椿芽先通过萃取釜,然后再依次通入分离器i和分离器ii,萃取釜内的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20l/h,分离器i内的条件为压力8mpa、温度33℃,分离器ii内的条件为压力6.5mpa、温度28℃;

    3)灭菌、浓缩:紫外线灭菌;为低温真空浓缩至萃取液体积的20%,条件为温度50℃,真空度10kpa,浓缩时间4h。

    实施例3

    香椿精油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

    1)预处理、打浆:以香椿芽为原料,切碎后用滤网包裹后浸入石油醚中浸泡30min,然后将香椿芽和其重量40%的水混合后打浆;

    2)超临界co2萃取:将预处理后的香椿芽先通过萃取釜,然后再依次通入分离器i和分离器ii,萃取釜内的条件为萃取压力26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35l/h;分离器i内的条件为压力7.5mpa、温度34℃;分离器ii内的条件为压力6mpa、温度29℃;

    3)醇提回收:将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残渣用其重量2倍、体积浓度75%的乙醇溶液浸泡提取后,浓缩至提取液体积15%,备用;

    4)灭菌、浓缩:紫外线灭菌;低温真空浓缩至萃取液体积的30%,然后与步骤3)的备用浓缩液混合;低温真空浓缩的条件为温度49℃,真空度11kpa,浓缩时间3h。

    实施例4

    1)预处理、打浆:以香椿芽为原料,切碎后用滤网包裹后浸入石油醚中浸泡10min,然后将香椿芽和其重量50%的水混合后打浆;

    2)超临界co2萃取:将预处理后的香椿芽先通过萃取釜,然后再依次通入分离器i和分离器ii,萃取釜内的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20l/h,分离器i内的条件为压力8mpa、温度33℃,分离器ii内的条件为压力6.5mpa、温度28℃;

    3)醇提回收:将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残渣用其重量2倍、体积浓度50%的乙醇溶液浸泡提取后,浓缩至提取液体积20%,备用;

    4)灭菌、浓缩:紫外线灭菌;低温真空浓缩至萃取液体积的20%,然后与步骤3)的备用浓缩液混合;低温真空浓缩的条件为温度50℃,真空度10kpa,浓缩时间4h。

    实施例5

    香椿精油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

    1)预处理、打浆:以香椿芽为原料,切碎后用滤网包裹后浸入石油醚中浸泡60min,然后将香椿芽和其重量30%的水混合后打浆;

    2)超临界co2萃取:将预处理后的香椿芽先通过萃取釜,然后再依次通入分离器i和分离器ii,萃取釜内的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8℃、co2流量40l/h,分离器i内的条件为压力7mpa、温度36℃,分离器ii内的条件为压力5.5mpa、温度31℃;

    3)醇提回收:将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残渣用其重量1倍、体积浓度80%的乙醇溶液浸泡提取后,浓缩至提取液体积10%,备用;

    4)灭菌、浓缩:紫外线灭菌;低温真空浓缩至萃取液体积的40%,然后与步骤3)的备用浓缩液混合;低温真空浓缩的条件为温度48℃,真空度12kpa,浓缩时间2h。


    技术特征:

    1.一种香椿精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预处理、超临界co2萃取、灭菌、浓缩得到精油的步骤;所述预处理的过程为以香椿芽为原料,切碎后用滤网包裹后浸入石油醚中浸泡10-60min;所述超临界co2萃取的过程为将预处理后的香椿芽先通过萃取釜,然后再依次通入分离器i和分离器ii,萃取釜内的条件为萃取压力20-30mpa、萃取温度38-45℃、co2流量20-40l/h,分离器i内的条件为压力7-8mpa、温度33-36℃,分离器ii内的条件为压力5.5-6.5mpa、温度28-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临界co2萃取前还经过打浆的步骤,所述打浆的过程为将香椿芽和其重量30%-50%的水混合后打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萃取釜内的条件为萃取压力26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35l/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器i内的条件为压力7.5mpa、温度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器ii内的条件为压力6mpa、温度2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残渣经过醇提回收的步骤,所述醇提回收的过程为:将残渣用其重量1-2倍、体积浓度50%-80%的乙醇溶液浸泡提取后,浓缩至提取液体积10%-20%,最后与浓缩得到的精油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菌的方式为紫外线灭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浓缩为低温真空浓缩至萃取液体积的20%-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温真空浓缩的条件为温度48-50℃,真空度10-12kpa,浓缩时间2-4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椿精油的提取方法,具有回收率高、精油香气浓郁等优点。该提取方法包括预处理、超临界CO2萃取、灭菌、浓缩得到精油的步骤;所述预处理的过程为以香椿芽为原料,切碎后用滤网包裹后浸入石油醚中浸泡10‑60min;所述超临界CO2萃取的过程为将预处理后的香椿芽先通过萃取釜,然后再依次通入分离器I和分离器II,萃取釜内的条件为萃取压力20‑30MPa、萃取温度38‑45℃、CO2流量20‑40L/h,分离器I内的条件为压力7‑8MPa、温度33‑36℃,分离器II内的条件为压力5.5‑6.5MPa、温度28‑31℃。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丽;张源;张兴;刘洋;任蕾谕;高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阜阳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1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82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