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躯干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的躯干部由于手术或意外伤害造成的伤口是不容易包扎的,过多的失血将严重威胁伤员的生命安全。现有技术中通常用纱布覆盖伤口,这种纱布需要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并用医用胶带把纱布压紧在伤口上。但是医生使用的胶带无法对伤口施加足够的压力,导致无法起到足够的止血效果,影响伤口的愈合,同时胶带施加的压力不太稳定和持久。而且,包扎伤口需要先使用纱布压紧伤口,再使用胶带进行固定压迫,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躯干止血装置,解决使用纱布和胶带进行压迫止血无法对伤口施加足够的压迫力导致止血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躯干止血装置,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第一基板用于粘贴在伤口上;及
调压机构,所述调压机构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述调压机构包括第一调压弹簧和第一调压螺钉,第一调压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基板的顶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基板的底面连接,第二基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调压螺钉的底端旋进第一螺纹孔用于抵接在第一基板上。
上述躯干止血装置通过旋进第一调压螺钉,使第一调压弹簧压缩,对伤口施加一定的压迫力,以达到止血的效果,通过调节第一调压弹簧的压缩程度,调节第一基板对伤口的压迫力度,使压迫止血效果达到最佳。
进一步地,第一调压弹簧的底端设有调压罩,调压罩的底部用于压在第一基板上。加大第一调压弹簧与第一基板的接触面积,使第一基板受到的压迫力均匀。
进一步地,第一基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底部设有敷料,使得第一基板有一个敷药的位置,敷药有利于加快伤口的恢复。
进一步地,基体还包括第三基板,第三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且平行设置,调压机构还包括第二调压弹簧和第二调压螺钉,第三基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调压孔,第二调压弹簧的直径大于第一调压弹簧的直径,第二调压弹簧套设在第一调压弹簧的外侧且同轴设置,第二调压弹簧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三基板之间,第二调压螺钉的数量为两个,第三基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两个第二调压螺钉分别穿过第二螺纹孔抵接在第三基板上。通过旋进或旋出第二调压螺钉,使第二调压弹簧压缩,对基板的压迫力进行调节,使压迫止血效果达到最佳。
进一步地,还包括收紧机构,收紧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收紧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顶面的相对两侧边,收紧机构用于通过第一基板收紧伤口。
进一步地,收紧机构包括收紧板、收紧条和收紧框,收紧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收紧板间隔设置在第一基板顶面的侧边,收紧框设置在其中一个收紧板上,收紧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另一个收紧板上,收紧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收紧框的内部底壁上设有第一斜齿,收紧条的底面设有第二斜齿,收紧条的自由端能够插入收紧框内卡接连接。通过将拉紧条穿过连接框,拉扯拉紧条,牵拉伤口周围的皮肤从向中间收紧挤压,使伤口收缩,加快伤口的愈合。
进一步地,第一基板的底面边缘设有双面贴膜,双面贴膜的一侧与第一基板的底面粘接连接,另一侧面用于粘贴在皮肤上,双面贴膜远离第一基板的侧面设有透明膜。双面贴膜的设置使得第一基板能够粘贴在皮肤上,又能够从皮肤上撕下,为伤口的换药提供方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躯干止血装置通过旋进或旋出第一调压螺钉,使第一调压弹簧压缩,对伤口施加一定的压迫力,以达到止血的效果,通过旋进或旋出第二调压螺钉,使第二调压弹簧压缩,对基板的压迫力进行调节,使压迫止血效果达到最佳;而且通过将拉紧条穿过连接框,拉扯拉紧条,牵拉伤口周围的皮肤从向中间收紧挤压,使伤口收缩,加快伤口的愈合,同时敷料能够多次换药。本装置操作简单,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第二基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基体,11-第一基板,111-通孔,12-第二基板,121-第一螺纹孔,122-第二螺纹孔,13-第三基板,131-第一调压孔,14-双面贴膜,15-透明膜,20-调压机构,21-第一调压弹簧,22-第一调压螺钉,23-第二调压弹簧,24-第二调压螺钉,25-调压罩,27-限位环,30-收紧机构,31-收紧板,32-收紧条,33-收紧框,34-第一斜齿,35-第二斜齿,40-敷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和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躯干止血装置,包括基体10、调压机构20和收紧机构30,基体10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和第三基板13,第一基板11、第三基板13和第二基板12从下到上依次间隔平行设置,调压机构20设置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用于通过第一基板11给予伤口一定的压迫,同时能够调节第一基板11对伤口的压迫力度,达到压迫止血的效果;收紧机构30设置在第一基板11的顶面,用于从两边向中间收紧第一基板11,进而通过收紧第一基板11收紧伤口,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能够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其中,第一基板11有柔性材质制成,使得能够具有收缩性能。收紧机构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收紧机构30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11顶面的相对两侧边,使得第一基板11的两侧边都能够对伤口进行收紧处理,受力均匀。
第一基板11的底面边缘设有双面贴膜14,双面贴膜14的一侧与第一基板11的底面粘接连接,另一侧面用于粘贴在皮肤上,双面贴膜14远离第一基板11的侧面设有透明膜15。撕下透明膜15,使得双面贴膜14粘接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使得第一基板11粘接在皮肤上,将第一基板11进行固定。
请一并参阅图2,调压机构20包括第一调压弹簧21、第一调压螺钉22、第二调压弹簧23和第二调压螺钉24,第一调压弹簧21的一端与第一基板11的顶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基板12的底面连接,第二基板12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21,第一调压螺钉22的底端旋进第一螺纹孔121用于抵接在第一基板11上。其中,第一调压弹簧21的底端设有调压罩25,调压罩25的底部用于压在第一基板11上。调压罩25加大了第一调压弹簧21与第一基板11的接触面积,使第一基板11受到的压迫力均匀。
通过旋进第一调压螺钉22,使第一调压螺钉22得底端抵接在第一基板11上,继续旋进第一调压螺钉22,使第二基板12向下移动,压迫第一调压弹簧21压缩,对第一基板11施加压迫力,进而压伤口,而且通过旋进或旋出第一调压螺钉22,使第一调压弹簧21压缩或伸长,从而调节第一基板11对伤口施加不同的压迫力度,达到最佳的止血效果。
第三基板13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调压孔131,第二调压弹簧23的直径大于第一调压弹簧21的直径,第二调压弹簧23套设在第一调压弹簧21的外侧且同轴设置,第一调压弹簧21的底端穿过第一调压孔131抵接在第一基板11上,第二调压弹簧23设置在第一基板11和第三基板13之间,第二调压螺钉24的数量为两个,第三基板1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122,两个第二调压螺钉24分别穿过第二螺纹孔122抵接在第三基板13上。通过旋进或旋出两个第二调压螺钉24,使得第二调压弹簧23压缩或伸长,调节第二调压弹簧23对第一基板11施加的压迫力,进一步调节第一基板11对伤口的压迫力度。
优选地,第二调压弹簧23的弹力系数小于第一调压弹簧21的弹力系数。通过压缩第二调压弹簧23对施加在伤口上的进行细微调节,防止对伤口的压迫力度太大。
如图1和图3所示,收紧机构30包括收紧板31、收紧条32和收紧框33,收紧板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收紧板31间隔设置在第一基板11顶面的侧边,收紧框33设置在其中一个收紧板31上,收紧条3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另一个收紧板31上,收紧条3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收紧框33的内部底壁上设有第一斜齿34,收紧条32的底面设有第二斜齿35,收紧条32的自由端能够插入收紧框33内卡接连接。通过将收紧条32的自由端穿过收紧框33内部,使得第一斜齿34和第二斜齿35相互卡接,继续拉扯收紧条32,使得第一基板11的侧边从两端向中间收紧,由于第一基板11粘接固定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进而牵拉伤口周围的皮肤从向中间收紧挤压,使伤口收缩,加快伤口的愈合。而且第一基板11的相对侧边均设有收紧机构30,使得伤口两侧的牵拉收缩受力均匀。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11,通孔111底部设有敷料40。敷料40对准伤口,敷料40上可以添加消炎药物,防止伤口发炎。其中,第一调压弹簧21的直径大于通孔111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调压机构20还包括限位环27,限位环27的数量为三个,一个限位环27转动套设在第一调压螺钉22的外侧,且这一个限位环27的底面与第二基板12的顶面固定连接,另外两个分别转动套设在两个第二调压螺钉24的外侧,且这两个限位环27的底面均与第二基板12的顶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撕下透明膜15,使敷料40对准伤口,将第一基板11的底面边缘四周粘贴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接着转动第一调压螺钉22,使第一调压螺钉22的底端抵接在第一基板11上,继续转动第一调压螺钉22,使第一调压弹簧21医生,对伤口施加压迫力度,已达到压迫止血的效果;然后转动两个第二调压螺钉24,使第二调压弹簧23医生调节第一基板11对伤口的压迫力度;当需要对伤口进行换药时,可以将第一基板11从皮肤上撕下,重新换一个敷料40,然后再将第一基板11粘贴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躯干止血装置通过旋进或旋出第一调压螺钉22,使第一调压弹簧21压缩,对伤口施加一定的压迫力,以达到止血的效果,通过旋进或旋出第二调压螺钉24,使第二调压弹簧23压缩,对基板的压迫力进行调节,使压迫止血效果达到最佳;而且通过将拉紧条穿过连接框,拉扯拉紧条,牵拉伤口周围的皮肤从向中间收紧挤压,使伤口收缩,加快伤口的愈合,同时敷料40能够多次换药。本装置操作简单,方便携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1.一种躯干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用于粘贴在伤口上;及
调压机构,所述调压机构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述调压机构包括第一调压弹簧和第一调压螺钉,所述第一调压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基板的顶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基板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基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调压螺钉的底端旋进第一螺纹孔用于抵接在第一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躯干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压弹簧的底端设有调压罩,所述调压罩的底部用于压在第一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躯干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底部设有敷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躯干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还包括第三基板,所述第三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且平行设置,所述调压机构还包括第二调压弹簧和第二调压螺钉,所述第三基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调压孔,所述第二调压弹簧的直径大于第一调压弹簧的直径,所述第二调压弹簧套设在第一调压弹簧的外侧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调压弹簧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三基板之间,所述第二调压螺钉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基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两个第二调压螺钉分别穿过第二螺纹孔抵接在第三基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躯干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收紧机构,所述收紧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收紧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顶面的相对两侧边,所述收紧机构用于通过第一基板收紧伤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躯干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机构包括收紧板、收紧条和收紧框,所述收紧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收紧板间隔设置在第一基板顶面的侧边,所述收紧框设置在其中一个收紧板上,所述收紧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另一个收紧板上,所述收紧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收紧框的内部底壁上设有第一斜齿,所述收紧条的底面设有第二斜齿,所述收紧条的自由端能够插入收紧框内卡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躯干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底面边缘设有双面贴膜,所述双面贴膜的一侧与第一基板的底面粘接连接,另一侧面用于粘贴在皮肤上,所述双面贴膜远离第一基板的侧面设有透明膜。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