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酱香型米酒酿造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酱香稻米酒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白酒按香型分类可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等,其中,酱香型白酒是贵州白酒的核心支撑和典型代表,决定着白酒产业发展的前景,现有酱香型白酒多以高粱为原料进行酿造,原料较为单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酱香型白酒的发展;米酒,则是由大米或糯米为原料发酵酿制而成,现有米酒均为米香型白酒。以稻米为原料制备酱香型白酒的相关报道极少。中国专利2012102539614公布的一种糯米酱香型白酒的酿造方法,其公开的原料和辅料为一定比例的糯米、麸曲和活化复壮的高温曲及活化复壮的高温曲的制备方法,该发明的工艺发酵步骤为,把糖化培养后糯米输送至发酵罐中,按投料量质量比1:1.4加水,温度控制在30~35℃,入罐发酵96小时后,用塑料袋和橡皮绳扎紧发酵罐口,进入陈酿16~18个月,该发明通过采用麸曲与活化复壮的高温曲进行陈酿发酵16~18个月的酒醅,酱香明显,香气幽雅。但该发明存在着一些缺陷,①该发明技术方案中高温曲的活化复壮方法较为复杂,时间长,不利于企业成本控制;②该发明发酵时间长达16~18个月,发酵时间长,且未公开该工艺的出酒率情况,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中国专利011274239公布的一种糯米白酒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以糯米和爆米花为原料生产白酒的制造方法,其酒曲为小曲,该发明未对酱香型米酒进行研究。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发了一种酱香稻米酒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的配方由一定比例的糯米和碎米及酱香型大曲和q303根霉曲组成,其中,q303根霉曲糖化能力强,抗杂菌能力强,能边糖化边发酵,辅料用量少,提高出酒率的同时还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本发明的复合酒曲制备方法为将酱香型大曲粉碎后,与q303根霉曲按比例混匀即得,制备方法简单,利于生产操作;本发明工艺步骤中密封发酵时间仅需18~24天,有效控制了企业生产的时间成本,且出酒率在50%以上,转化率高,利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该发明所得酱香型稻米酒兼具稻米的清香和酱香风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稻米为原料的酱香稻米酒及其酿造工艺,增加酿造酱香型白酒的原料种类,提高酱香型稻米酒的转化效率,该制备工艺生产的酱香型稻米酒出酒率高,口感好,酒香浓郁,品质稳定,适宜工业化生产,满足市场多的样化需求。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酱香稻米酒及其制备工艺,其由以下原辅料组成,原辅料包括:原料糯米和碎米、辅料混合曲。其中,原料中糯米和碎米的重量比为1:(0.5~2.5);混合曲由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组成,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重量比为25~35:1混匀,混合酒曲的添加量为主料糯米和碎米重量的10%~20%。优选为,原料中主料糯米和碎米的重量比为1:1~2。优选为,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重量比为27.5~32.5:1混匀。优选为,混合酒曲的添加量为主料糯米和碎米重量的12.5%~17.5%。进一步优选为,原料中主料糯米和碎米的重量比为1:1.5。进一步优选为,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重量比为30:1混匀。进一步优选为,混合酒曲的添加量为主料糯米和碎米重量的15%。本发明酱香稻米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混合曲制备:将酱香型大曲粉碎后,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比例混匀。(2)原料浸泡:取原料糯米和碎米,按比例混合后,加水浸泡,浸泡时间为11~13h,过滤;(3)蒸煮:将上述浸泡后糯米和碎米混合物蒸煮1~2h,至原料蒸熟;(4)糖化发酵:将上述蒸熟的原料冷却至30~40℃,加入15%的混合曲,进行糖化发酵;(5)密封发酵:待糖化培菌完成后,将原料放入发酵缸中,加入原料的1~2倍30~35℃的水,密封发酵18~24天;(6)蒸馏:待上述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进行蒸馏即得本发明酱香稻米酒。制备工艺优选为:(1)混合曲制备:将酱香型大曲粉碎后,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比例混匀。(2)原料浸泡:取原料糯米和碎米,按比例混合后,加水浸泡,浸泡时间为12h,过滤;(3)蒸煮:将上述浸泡后糯米和碎米混合物蒸煮1.5h,至原料蒸熟;(4)糖化发酵:将上述蒸熟的原料冷却至30~40℃,加入15%的混合曲,进行糖化发酵;(5)密封发酵:待糖化培菌完成后,将原料放入发酵缸中,加入原料的1.5倍30~35℃的水,密封发酵21天;(7)蒸馏:待上述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进行蒸馏即得本发明酱香稻米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酒曲为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糖化力强,出酒率高,性能稳定;2、本发明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的比例为25~35:1,添加量为主料糯米和碎米重量的10%~20%,大曲用量少,降低了辅料成本。3、本发明的半固态发酵工艺,以一定比例的糯米和碎米为原料,其发酵步骤通过加入原料1~2倍30~35℃的水后,只需在发酵缸中密封发酵18~24天,出酒率即可达到50%以上,大大降低了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物质的转化时间,所需发酵时间短,出酒率高,生产效率高,利用工业化生产。4、本发明制成的酒具有兼香型白酒的风格特点为:具有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为主的复合香气,酯香柔雅协调,香味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风格独特。5、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使用一种酒曲酿造的米酒,本发明以复合酒曲酿造的稻米酱香酒兼具米香和酱香,各种香味使酒味更加浓郁,大大提高了酒的适应人群,提高了酒的销量,增加企业收入,进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6、通过本发明,提高了酱香白酒的生产效率,生产时间短,占地小,所用设施少,节省生产设施与人工成本。7、本发明的构思科学合理,工艺易于操作,生产所得酱香稻米酒品质稳定可靠,有利于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1、酱香稻米酒配方:称取原料糯米10kg,碎米5kg,辅料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的重量比为25:1,辅料添加量为原料重量的10%。2、酱香稻米酒的制备工艺:(1)制备混合曲:将酱香型大曲粉碎后,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比例混匀。(2)原料浸泡:取原料糯米和碎米,按比例混合后,加水浸泡,浸泡时间为11h,过滤;(3)蒸煮:将上述浸泡后糯米和碎米混合物蒸煮1h,至原料蒸熟;(4)糖化发酵:将上述蒸熟的原料冷却至30~40℃,加入混合曲,进行糖化发酵;(5)密封发酵:待糖化培菌完成后,将原料放入发酵缸中,加入原料的1倍30~35℃的水,密封发酵18天;(6)蒸馏:待上述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进行蒸馏即得本发明酱香稻米酒。该实施例制得的酱香稻米酒具有米香纯正、酒体醇和、回味长、酱味明显的特点,出酒率高达51%。实施例2:1、酱香稻米酒配方:称取原料糯米10kg,碎米10kg,辅料酱香型大曲与根霉曲的重量比为27.5:1,辅料添加量为原料重量的12.5%。2、酱香稻米酒的制备工艺:(1)制备混合曲:将酱香型大曲粉碎后,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比例混匀。(2)原料浸泡:取原料糯米和碎米,按比例混合后,加水浸泡,浸泡时间为11.5h,过滤;(3)蒸煮:将上述浸泡后糯米和碎米混合物蒸煮1.25h,至原料蒸熟;(4)糖化发酵:将上述蒸熟的原料冷却至30~40℃,加入混合曲,进行糖化发酵;(5)密封发酵:待糖化培菌完成后,将原料放入发酵缸中,加入原料的1.25倍30~35℃的水,密封发酵19天;(6)蒸馏:待上述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进行蒸馏即得本发明酱香稻米酒。该实施例制得的酱香稻米酒具有米香纯正、酒体醇和、回味长、酱味明显的特点,出酒率高达53%。实施例3:1、酱香稻米酒配方:称取原料糯米10kg,碎米15kg,辅料酱香型大曲与根霉曲的重量比为30:1,辅料添加量为原料重量的15%。2、酱香稻米酒的制备工艺:(1)制备混合曲:将酱香型大曲粉碎后,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比例混匀。(2)原料浸泡:取原料糯米和碎米,按比例混合后,加水浸泡,浸泡时间为12h,过滤;(3)蒸煮:将上述浸泡后糯米和碎米混合物蒸煮1.5h,至原料蒸熟;(4)糖化发酵:将上述蒸熟的原料冷却至30~40℃,加入混合曲,进行糖化发酵;(5)密封发酵:待糖化培菌完成后,将原料放入发酵缸中,加入原料的1.5倍30~35℃的水,密封发酵21天;(6)蒸馏:待上述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进行蒸馏即得本发明酱香稻米酒。该实施例制得的酱香稻米酒具有米香纯正、酒体醇和、回味长、酱味明显的特点,出酒率高达54%。实施例4:1、酱香稻米酒配方:称取原料糯米10kg,碎米20kg,辅料酱香型大曲与根霉曲的重量比为32.5:1,辅料添加量为原料重量的17.5%。2、酱香稻米酒的制备工艺:(1)制备混合曲:将酱香型大曲粉碎后,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比例混匀。(2)原料浸泡:取原料糯米和碎米,按比例混合后,加水浸泡,浸泡时间为12.5h,过滤;(3)蒸煮:将上述浸泡后糯米和碎米混合物蒸煮1.75h,至原料蒸熟;(4)糖化发酵:将上述蒸熟的原料冷却至30~40℃,加入混合曲,进行糖化发酵;(5)密封发酵:待糖化培菌完成后,将原料放入发酵缸中,加入原料的1.75倍30~35℃的水,密封发酵22天;(6)蒸馏:待上述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进行蒸馏即得本发明酱香稻米酒。该实施例制得的酱香稻米酒具有米香纯正、酒体醇和、回味长、酱味明显的特点,出酒率高达52%。实施例5:一种酱香稻米酒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酱香稻米酒配方:称取原料糯米10kg,碎米25kg,辅料酱香型大曲与根霉曲的重量比为35:1,辅料添加量为原料重量的20%。2、酱香稻米酒的制备工艺:(1)制备混合曲:将酱香型大曲粉碎后,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比例混匀。(2)原料浸泡:取原料糯米和碎米,按比例混合后,加水浸泡,浸泡时间为13h,过滤;(3)蒸煮:将上述浸泡后糯米和碎米混合物蒸煮2h,至原料蒸熟;(4)糖化发酵:将上述蒸熟的原料冷却至30~40℃,加入混合曲,进行糖化发酵;(5)密封发酵:待糖化培菌完成后,将原料放入发酵缸中,加入原料的2倍30~35℃的水,密封发酵24天;(6)蒸馏:待上述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进行蒸馏即得本发明酱香稻米酒。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具体如下:该实施例制得的酱香稻米酒具有米香纯正、酒体醇和、回味长、酱味明显的特点,出酒率高达50%。一、试验要求每次蒸馏出的酒,应先经品鉴小组评定等级后,按等级入坛存放。坛上贴标注明生产日期、酒的等级、净重、酒的风格特点、酒精含量及生产人员信息。卫生要求应符合gb/t5009的规定。感官要求、理化要求、酒精度和固形物按gb/t10345执行。酒精度按gb/t10345执行,表示为“%vol”。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应符合gb/t10346。二、制备工艺优选研究:本发明以桐乡酒业太平酒厂为实验基地,利用企业已有的发酵设备及生产线,以及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研发的q303根霉曲和麸曲酱香技术,结合正安县气候、水质及原料特点,通过酒曲及工艺参数的适应性改进,研究提炼正安县特色小曲酒(米酒)的特色风味及生产工艺,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及出酒率,使正安县特色小曲酒(米酒)的生产规范化,标准化。1.加入不同比例的混合曲试验配方一:称取原料糯米10kg,糯米与碎米按1:1.5混匀,辅料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重量比为30:1混匀,混合曲的添加量为原料糯米和碎米重量的10%。配方二:称取原料糯米10kg,糯米与碎米按1:1.5混匀,辅料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重量比为30:1混匀,混合曲的添加量为原料糯米和碎米重量的15%。配方三:称取原料糯米10kg,糯米与碎米按1:1.5混匀,辅料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重量比为30:1混匀,混合曲的添加量为原料糯米和碎米重量的20%。配方四:称取原料糯米10kg,糯米与碎米按1:1.5混匀,辅料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重量比为30:1混匀,混合曲的添加量为原料糯米和碎米重量的30%。配方五:称取原料糯米10kg,糯米与碎米按1:1.5混匀,辅料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重量比为30:1混匀,混合曲的添加量为原料糯米和碎米重量的50%。配方六:称取原料高粱10kg,辅料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重量比为30:1混匀,混合曲的添加量为原料高粱重量的15%。通过“配方一至配方六”不同比例的混合曲试验对比,结果见表1。表1:不同配方的试验结果组别品评结果配方一口感清爽、有酱味但不明显配方二口感清爽、酱味明显而幽雅配方三酱味突出,有淡淡的禾香味配方四酱味突出,米香淡而不雅配方五酱味浓郁,酒体厚重配方六酱香突出酒体醇厚结果:通过表1“配方一至配方六”对比可知,在相同原料,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重量比相同的情况下,混合曲的添加量为15%酿造所得酒口感最好;通过“配方二和配方六”对比,在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重量比相同、混合曲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以糯米和碎米为原料和以高粱进行酿造,稻米酿造的口感优于高粱酿造。综上可知,配方以糯米和碎米为原料,且混合曲添加量为15%时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最佳。2.不同发酵工艺的对比用上述优选结果即混合曲添加量为15%进行工艺对比试验,取稻米或高粱为原料,按半固态发酵法和固态发酵法进行工艺验证,得到不同原料、不同发酵工艺试验如下:工艺一:稻米为原料的半固态发酵法将酱香型大曲粉碎后,与q303根霉曲按重量比为30:1混匀;称取原料糯米10kg,糯米与碎米按1:1.5混匀;将原料糯米和碎米加水浸泡12h,过滤;将浸泡后的糯米和碎米混合物蒸煮1.5h,至原料蒸熟;将上述蒸熟的原料冷却至30~40℃,加入原料重量比15%的混合曲,进行糖化发酵;待糖化培菌完成后,将原料放入发酵缸中,加入原料的1.5倍30~35℃的水,密封发酵21天;待上述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进行蒸馏即得酱香稻米酒。工艺二:稻米为原料的固态发酵法酱香稻米酒固态发酵配方:称取原料糯米10kg,碎米25kg,辅料酱香型大曲与根霉曲的重量比为35:1,辅料添加量为原料重量的20%。2、酱香稻米酒的制备工艺:(1)制备混合曲:将酱香型大曲粉碎后,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按比例混匀。(2)原料浸泡:取原料糯米和碎米,按比例混合后,加水浸泡,浸泡时间为13h,过滤;(3)蒸煮:将上述浸泡后糯米和碎米混合物蒸煮2h,至原料蒸熟;(4)糖化发酵:将上述蒸熟的原料冷却至30~40℃,加入混合曲,进行糖化发酵;(5)密封发酵:待糖化培菌完成后,将原料放入发酵缸中,发酵21天,待上述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完成的醩胚用原料的3%~5%蒸熟后的康壳混合后上甑蒸馏取酒。工艺三:高粱为原料的半固态发酵法将酱香型大曲粉碎后,与q303根霉曲按重量比为30:1混匀;称取原料糯米10kg,糯米与碎米按1:1.5混匀;将原料高粱加水浸泡12h,过滤;将浸泡后的高粱混合物蒸煮1.5h,至原料蒸熟;将上述蒸熟的原料冷却至30~40℃,加入原料重量比15%的混合曲,进行糖化发酵;待糖化培菌完成后,将原料放入发酵缸中,加入原料的1.5倍30~35℃的水,密封发酵21天;待上述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进行蒸馏即得酱香酒。通过取稻米或高粱为原料,按半固态发酵法和固态发酵法进行工艺验证对比,结果见表2。表2:不同工艺的实验结果结果:根据表2可知,不同用料、不同发酵工艺的对比试验,本发明的最佳发酵工艺方法为以稻米为原料的半固态发酵法,采取该工艺出酒率最高。综上:经工艺筛选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稻米为原料,加入的混合曲比例为15%,采取半固态发酵法,出酒率最高,且所得稻米酱酒口感清爽,米香中带有酱香,香味协调,回味较长。三、对比试验1、试验组别:本发明实施例1-5,对比例1-2。对比例1:按中国专利2012102539614的技术方案进行试验称取原料糯米10kg,将糯米蒸熟并降温至20℃时,开启撒曲搅拌器,把麸曲和活化复壮的高温曲按按重量比1.8~2.2:2.8~3.2均匀撒在蒸熟的糯米上,拌匀;把已落曲拌匀的糯米装进投料吊斗,输送到糖化槽进行固态培菌糖化40~48小时;把糖化培养后糯米输送至发酵罐中,按投料量质量比1:1.4加水,温度控制在30~35℃,入罐发酵96小时后,用塑料袋和橡皮绳扎紧发酵罐口,进入陈酿16~18个月;陈酿后的所得物进行蒸馏、勾兑和调配即得。其中,活化复壮的高温曲制备步骤为:a)先将高温大曲碾碎,然后称取高温大曲3㎏,投放到10㎏含有2%的蔗糖水中,用玻璃棒搅拌15分钟,放至30℃的培养箱中培养3~4小时,得到液化曲;b)液化曲倒放至45㎏经常压蒸煮1小时的毛糠里,加水拌和均匀,保持含水量45~50%;c)将拌和均匀的物料装进簸箕中,厚度2.5~3.0㎝,放入培养室,在室温25~28℃下培养48~50小时得到成熟的酒曲;d)将成熟的酒曲干燥即得成品活化复壮的高温曲。本试验所得白酒酱香风格突出,出酒率为46%。对比例2:按中国专利011274239的技术方案进行试验称取原料糯米10kg,浸泡后蒸熟;将蒸熟的糯米用15~25℃的水淋,使其冷却,对冷却后的熟料中拌入小曲,小曲加入的重量与所用原料糯米重量比为1∶94,拌小曲后的熟料放在室温为20~35℃的空间内凉干,凉干后的熟料中加入爆米花,所加入爆米花的重量与原料糯米重量比为5∶94,而后进入糖化程序,在该程序中将拌过曲和混入爆米花的原料放在透空的容器内,其下边放置容器,糖化程序在15~35℃的温度下进行,经糖化后的汁液流入容器内,再把这些糖化汁液放入水中,且水与糖化汁液的比例为2∶1~4∶1,在温度为4~15℃的温度下使其发酵,5~8天后,再将经糖化后的固体残渣放入上述正在发酵的糖化汁液中,温度保持在4~15℃继续发酵7~15天,蒸馏即得。本试验所得白酒具有米香风格,出酒率为44%。2、对比项目:将本发明实施例1-5,对比例1-2的理化检测指标、出酒率、感观进行对比。3、对比检测项目3.1理化检测指标对比,结果表见表3。表3:理化检测结果3.2出酒率对比,结果见表4表4:出酒率结果表组别项目名称出酒率实施例1出酒率51%实施例2出酒率53%实施例3出酒率54%实施例4出酒率52%实施例5出酒率50%对比例1出酒率46%对比例2出酒率44%3.3感官评价,结果见表5表5:感官要求结果:由表3、表4、表5可知,理化检测结果、出酒率和感官评价结果,本发明理化检测结果显示,酯类含量优于对比例1、2,出酒率最高达到了54%,优于本发明均优于对比例对比例1、2的出酒率,进一步验证了本发明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所得酱香稻米酒,清澈透明,色泽微黄,米香纯正,酱香突出,略带焦糊香,口味细腻,回味悠长,兼具米香和酱香风格,而对比例酱味较淡,酒体厚重欠佳。结论:本发明经工艺筛选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稻米为原料,加入的混合曲比例为15%,采取半固态发酵法。所得酱香稻米酒,清澈透明,色泽微黄,米香纯正,酱香突出,略带焦糊香,口味细腻,回味悠长,兼具米香和酱香风格。出酒率最高达到了54%。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所需发酵时间较短,提高了酒的生产效率。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出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酱香稻米酒,其特征在于,所述酱香稻米酒由以下原辅料制成,所述原辅料包括:原料糯米和碎米、辅料混合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香稻米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糯米和碎米的重量比为1:0.5~2.5;所述混合曲由酱香型大曲和q303根霉曲组成,所述混合曲的添加量为所述原料糯米和碎米重量的10%~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酱香稻米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糯米和碎米的重量比为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酱香稻米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糯米和碎米的重量比为1: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酱香稻米酒,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曲的添加量为所述原料糯米和碎米重量的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酱香稻米酒,其特征在于,所述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的重量比为25~35:1。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酱香稻米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酱香型大曲与q303根霉曲重量比为30:1。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酱香稻米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曲制备:将酱香型大曲粉碎后,与q303根霉曲按比例混匀;
2)原料浸泡:取原料糯米和碎米,按比例混合后,加水浸泡11~13h,过滤;
3)蒸煮:将上述浸泡后糯米和碎米混合物蒸煮1~2h,至原料蒸熟;
4)糖化发酵:将上述蒸熟的原料冷却至30~40℃,加入混合曲,进行糖化发酵;
5)密封发酵:待糖化培菌完成后,将原料放入发酵缸中,加入原料的1~2倍30~35℃的水,密封发酵18~24天;
6)蒸馏:待上述密封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进行蒸馏即得本发明酱香稻米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酱香稻米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浸泡时间为12h。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酱香稻米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加水量为原料的1.5倍,所述密封发酵为21天。
技术总结一种酱香稻米酒及制备工艺,本发明所述的酱香稻米酒,由适量糯米、碎米、酱香型大曲、Q303根霉曲和水组成。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程序:选取原料糯米和碎米按一定比例混合、用水浸泡、蒸煮、冷却、加入混合曲、糖化发酵,密封发酵,蒸馏即得。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产业化,所得酱香稻米酒出酒率不低于50%,口感好,酒香浓郁,品质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郭启鹏;张治中;许译文;李静雯;张东亚;蔡倪;杜鑫;陆洋;周菲;骆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食品发酵研发中心(有限合伙)
技术研发日:2020.12.2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