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截骨导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67


    本发明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颌骨截骨导板。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化外科技术发展迅速并广泛运用于外科临床中。其中,能将术前设计精确转化为术中操作的技术有手术导航和导板。手术导航需要通过大型的、价格高昂的导航仪将术前或术中的ct、mri等信息在术中与患者实体进行配准注册,不仅操作复杂,也有导航失败的可能。而外科导板技术已经在骨科、整形外科、颌面外科有一定的应用,所使用的数据多是来源于ct或三维扫描,对设备要求较高,设计导板的过程也很复杂,需要专门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进行操作才能完成导板的成型。

    正颌手术是一种能够矫正错位牙,调整不协调的牙弓与牙颌关系,排除牙颌干扰,排齐牙列,消除牙的代偿性倾斜,将切开骨段顺利的移动至设计的矫正位置,并建立良好的牙颌关系,从而修复牙颌面畸形的方式。在实际的手术操作中,医生需要截取患者部分颌骨,此时需要在面部上定位截骨导板,从而确保与截骨量相吻合,保证下刀的切割路径及位置,提高颌骨截骨的精准度,但是现有技术中在患者面部上对截骨导板进行固定,通常是在截骨导板上开设钉孔,通过固位钉来将截骨导板固定在面部的,这种固定方式的话,容易对人体面部造成损坏,不便于患者术后面部的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截骨导板时,需要采用固位钉在面部进行截骨导板的固定,患者面部会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影响患者术后面部恢复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上颌骨截骨导板。

    一种上颌骨截骨导板,包括导板本体,所述导板本体包括:两个伸出部分和与两个伸出部分相连的咬合部分,其中,

    两个所述伸出部分分别位于人体脸部两颊,并且伸出部分的内侧设置有适用于和上颌骨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面,两个所述伸出部分上均开设有截骨槽,所述截骨槽与截骨线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所述咬合部分位于人体牙齿处与牙齿咬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咬合部分上设有结扎孔,所述结扎孔内设有钢丝来与牙齿进行钢丝结扎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结扎孔沿咬合部分弧形方向均匀排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结扎孔均设置为1mm-2mm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伸出部分和咬合部分之间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一端和伸出部分一体成型,另一端和咬合部分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筋均向外弯曲凸出,所述连接筋与人体面部之间具有能够避免咬合部分和牙齿咬合时,导板本体存在倒凹使导板本体不好安装的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咬合部分呈弧形板,所述咬合部分上表面设置用于供牙齿咬合的咬合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板本体采用光敏树脂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采用3d打印一体成型工艺来制作所述导板本体。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上颌骨截骨导板,包括导板本体,所述导板本体包括两个伸出部分和与两个伸出部分相连的咬合部分,其中两个所述伸出部分分别位于人体脸部两颊,并且伸出部分的内侧设置有适用于和上颌骨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面,两个所述伸出部分上均开设有截骨槽,所述截骨槽与截骨线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所述咬合部分位于人体牙齿处与牙齿咬合固定。在固定位于人脸两颊的两个伸出部分时,通过牙齿固定咬合部分的方式来进行固定伸出部分,不仅能够很精准地定位咬合部分的位置,而且由于人体牙齿的位置相对固定并且数量较多,其定位效果好,同时在固定伸出部分时,无需使用额外的固位钉来对伸出部分进行固定,避免了固位钉对人体面部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功能性恢复。

    2.本发明提供的上颌骨截骨导板,所述咬合部分上设有结扎孔,所述结扎孔内设有钢丝来与牙齿进行钢丝结扎固定,通过结扎孔和结扎孔内的钢丝来进一步在牙齿上对咬合部分进行固定,使固定效果更好,同时不会对患者牙齿造成损坏。

    3.本发明提供的上颌骨截骨导板,所述伸出部分和咬合部分之间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一端和伸出部分一体成型,另一端和咬合部分一体成型。连接筋的设置能够使咬合部分对两个伸出部分均起到固定的作用,当通过牙齿来对咬合部分进行固定后,此时咬合部分处的连接筋处于固定的状态,从而使与连接筋相连的两个伸出部分和人脸两颊处贴合定位,方便手术进行,同时连接筋在保证强度手术的时候,能够承受相应的力,不会产生变形。

    4.本发明提供的上颌骨截骨导板,所述连接筋均向外弯曲凸出,所述连接筋与人体面部之间具有能够避免咬合部分和牙齿咬合时,导板本体存在倒凹使导板本体不好安装的空隙,在手术时安装导板本体时,此时空隙的设置,能够使咬合部分和牙齿进行咬合固定时,使连接筋和牙齿之间留有预留的安装空间,方便将咬合部分和牙齿进行咬合,从而使得导板本体不会存在倒凹卡不进去的情况,使手术过程中安装能够更加顺畅。

    5.本发明提供的上颌骨截骨导板,所述咬合部分呈弧形板,所述咬合部分上表面设置用于供牙齿咬合的咬合槽,通过咬合槽来和牙齿卡合,从而通过牙齿来对咬合部分进行固定,从而将两个伸出部分进行定位。

    6.本发明提供的上颌骨截骨导板,采用3d打印一体成型工艺制作导板本体,其更加利于导板本体的整体性以及固定性,同时利用3d打印技术,能够使手术更加精确可靠。

    7.本发明提供的上颌骨截骨导板,现有的面部数据采样主要为颌骨ct数据、数字化口扫数据等单一的数据采样形式,其采样精确度较低,本发明采用颌骨ct数据、数字化口扫数据以及软件三维重建技术共同整合数据来制作上颌骨截骨导板,更加利于定位截骨的具体位置并且数据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上颌骨截骨导板的正面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颌骨截骨导板的安装结构左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颌骨截骨导板的安装结构右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上颌骨截骨导板的底面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板本体;11、伸出部分;12、咬合部分;2、连接筋;3、咬合槽;4、结扎孔;5、空隙;6、截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上颌骨截骨导板,旨在将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应用至正颌外科中,通过获取患者颌面骨三维数据及牙列咬合口扫数据,设计上颌截骨线、模拟术后咬合状态,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上颌骨截骨导板。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颌骨截骨导板包括导板本体1,导板本体1包括两个伸出部分11和与两个伸出部分11相连的咬合部分12,其中两个伸出部分11分别位于人体脸部两颊,并且伸出部分11的内侧设置有适用于和上颌骨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面,两个伸出部分11上均开设有截骨槽6,截骨槽6朝向颌骨一侧设置,并贯穿伸出部分11,截骨槽6与截骨线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咬合部分12位于人体牙齿处与牙齿咬合固定。在设计伸出部分11时通过获取的患者颌面骨三维数据,模拟手术截骨方案,确定上颌骨截骨线。以此为基准制作出的上颌骨伸出部分11,大大提升了手术的准确性,并缩短了术中确定截骨线所需时间,避免了此类手术过度依赖术者临床经验的弊端。伸出部分11还可以保证将截骨动力系统局限于截骨范围中,避免对邻近软、硬组织的损伤。在设计咬合部分12时通过口腔扫描技术,完整且准确的获取患者的牙列及咬合模型、通过术前设计,模拟出术后理想咬合状态,以此为参照制作咬合部分12,不仅可以缩短咬合板的制作周期,还可以大大提升其精准程度。

    如图2和3所示,在使用导板本体1时,为了固定位于人脸两颊的两个伸出部分11,通过牙齿固定咬合部分12的方式来进行固定伸出部分11,不仅定位精确度更高,而且由于人体牙齿的位置相对固定并且数量较多,其定位效果好,同时在固定伸出部分11时,无需使用额外的固位钉来对伸出部分11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了固位钉对患者面部造成进一步的损伤,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的功能性恢复和面部丰满度。咬合部分12呈弧形板,咬合部分12上表面设置用于供牙齿咬合的咬合槽3。通过咬合槽3来和牙齿卡合,从而通过牙齿来对咬合部分12进行固定,从而将两个伸出部分11进行定位。

    如图1所示,伸出部分11和咬合部分12之间设有连接筋2,连接筋2一端和伸出部分11一体成型,另一端和咬合部分12一体成型。连接筋2的设置能够使咬合部分12对两个伸出部分11均起到固定的作用,当通过牙齿来对咬合部分12进行固定后,此时咬合部分12处的连接筋2处于位置固定的状态,从而使与连接筋2相连的两个伸出部分11和人脸两颊处贴合定位,方便手术进行,同时连接筋2在保证强度手术的时候,能够承受相应的力,不会产生变形。

    如图2和3所示,在这其中,连接筋2均向外弯曲凸出,连接筋2均向外弯曲凸出,连接筋2与人体面部之间具有能够避免咬合部分12和牙齿咬合时,导板本体1存在倒凹使导板本体1不好安装的空隙。在手术时安装导板本体1时,此时空隙5的设置,能够使咬合部分12和牙齿进行咬合固定时,使连接筋2和牙齿之间留有预留的安装空间,方便将咬合部分12和牙齿进行咬合,从而使得导板本体1不会存在倒凹卡不进去的情况,使手术过程中安装能够更加顺畅。

    如图4所示,咬合部分12上设有结扎孔4,结扎孔4内设有钢丝来和牙齿进行钢丝结扎固定,结扎孔4沿咬合部分12弧形方向均匀排布设置,结扎孔4均设置为1mm-2mm的通孔。通过结扎孔4和结扎孔4内的钢丝来进一步在牙齿上对咬合部分12进行固定,使固定效果更好,同时不会使用固位钉来对咬合部分12进行固定,从而减少患者的损伤。

    在本发明中,导板本体1采用光敏树脂材料制成的,其具有固化快速、成型精度高、表面效果好、机械强度高、低气味、耐储存、通用性强的特点,提高导板本体1的加工精密程度。导板本体1为3d打印的一体成型结构,利用3d打印技术,能够使手术更加精确可靠。同时采用颌骨ct数据、数字化口扫数据以及软件三维重建技术共同整合数据来制作导板本体1,解决了现有的面部数据采样主要为颌骨ct数据、数字化口扫数据等单一的数据采样形式,这使得整合数据之后来制作的导板本体1更加精确,也更加有利于截骨具体位置的定位。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上颌骨截骨导板,包括导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本体(1)包括:两个伸出部分(11)和与两个伸出部分(11)相连的咬合部分(12),其中,

    两个所述伸出部分(11)分别位于人体脸部两颊,并且伸出部分(11)的内侧设置有适用于和上颌骨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面,两个所述伸出部分(11)上均开设有截骨槽(6),所述截骨槽(6)与截骨线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所述咬合部分(12)位于人体牙齿处与牙齿咬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颌骨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分(12)上设有结扎孔(4),所述结扎孔(4)内设有钢丝来与牙齿进行钢丝结扎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颌骨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扎孔(4)沿咬合部分(12)弧形方向均匀排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颌骨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扎孔(4)均设置为1mm-2mm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颌骨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分(11)和咬合部分(12)之间设有连接筋(2),所述连接筋(2)一端和伸出部分(11)一体成型,另一端和咬合部分(12)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颌骨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2)均向外弯曲凸出,所述连接筋(2)与人体面部之间具有能够避免咬合部分(12)和牙齿咬合时,导板本体(1)存在倒凹使导板本体(1)不好安装的空隙(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颌骨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分(12)呈弧形板,所述咬合部分(12)上表面设置用于供牙齿咬合的咬合槽(3)。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上颌骨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本体(1)采用光敏树脂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上颌骨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采用3d打印一体成型工艺来制作所述导板本体(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颌骨截骨导板,其包括导板本体,所述导板本体包括:两个伸出部分和与两个伸出部分固定的咬合部分,其中两个所述伸出部分分别位于人体脸部两颊,并且伸出部分的内侧设置有适用于和上颌骨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面,两个所述伸出部分上均开设有截骨槽,所述截骨槽与截骨线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所述咬合部分位于人体牙齿处与牙齿咬合固定,本发明具有伸出部分定位效果好,同时在固定伸出部分时,无需使用额外的固定钉来对伸出部分进行固定,避免了固定钉对人体面部造成进一步的损伤,通过牙咬合导板能够很精准地定位导板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解东平;吕少华;夏燕云;李吉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时间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81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