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道菌液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26


    本发明涉及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道菌液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在对病人进行肠道治疗时,需要医务工作人员对肠道菌落进行培养。

    目前,肠道菌液培养装置在培养时,都是按比例将新鲜粪便与生理盐水混合制成悬浊液,然后按比例将粪悬浊液与厌氧培养液混合,最后按比例与药物混合在适当温度下进行厌氧培养,培养完成之后,需要打开培养皿取样检测。

    然而,现有的培养皿只是简单的配合了一个盖子,当盖子打开时,培养皿内部的培养菌液便会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很容易对培养菌液造成污染,导致剩余的培养菌液就无法很好的使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肠道菌液培养装置,以解决在对培养菌液进行检测时,培养菌液与空气接触的时间长,导致培养菌液受到污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肠道菌液培养装置,包括:

    培养壳;

    盒盖,可拆卸密封盖合于所述培养壳的顶部,所述盒盖的顶部设有安装孔;及

    吸附机构,包括吸附管件和负压件,所述吸附管件的一端部可拆卸的密封安装于所述盒盖上,吸附管件的管口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吸附管件的顶部管口封闭,且吸附管件的底部管口能够穿过所述吸附孔并伸入到培养壳内,吸附管件的周向设有吸附孔,所述负压件固定套装于所述吸附管件的表面,负压件的内部与所述吸附孔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盒盖盖合在培养壳上,当需要提取培养菌液时,吸附管件伸入到培养壳体内,从而使得吸附管件与培养菌液接触,再通过负压件产生负压,使得培养壳内的一部分肠道培养菌液受到吸力的作用,从而进入到吸附管件内,再从盒盖上取下吸附管件,取出吸附管件内的培养菌液,再通过吸附管件或外部的密封塞密封住安装孔,从而减少培养菌液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减少培养菌液受到污染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吸附管件包括固定管和滑动管,所述固定管的底部可拆卸密封安装于所述盒盖上,固定管设有所述吸附孔,固定管的外表面套装有所述负压件,所述滑动管可滑动的密封插装于所述固定管内,滑动管的顶部管口封闭,滑动管设有连通孔,滑动管伸入所述培养壳的状态下,所述连通孔能够与所述吸附孔连通。

    在提取肠道菌液时,向下滑动滑动管,滑动管的底部管口穿过安装孔,进而进入到培养壳内并与肠道菌液接触,再通过吸附负压件产生的负压吸力,从而通过滑动管吸取肠道菌液,再向上滑动滑动管,取下固定管,从而实现对肠道菌液的提取。

    优选的,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封堵块和压簧,固定管的内管壁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槽口从所述固定管顶部延伸到所述固定管的底部,所述封堵块固定套装于所述固定管上,且位于所述连通孔的底部,封堵块沿所述固定管的轴向可滑动的密封安装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压簧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封堵块和所述环形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管伸入所述培养壳的状态下,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吸附孔连通。

    通过封堵块和压簧的设置,当滑动管穿过安装孔进入到培养壳内时,滑动管带动封堵块一起移动,压簧被压缩,当滑动管伸入到培养壳内时,负压气囊产生负压进而使得滑动管对培养菌液进行吸取,压簧复位后,带动滑动脱离安装孔,从而避免滑动管与培养菌液长时间的接触。

    优选的,所述负压件包括负压气囊,所述负压气囊固定套装于所述固定管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吸附孔连通。

    负压气囊产生负压,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优选的,还包括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包括封闭板和滑动柱,所述安装孔的孔壁设有槽口面向所述吸附管件的管轴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顶部设有槽口沿吸附管件的径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槽口与外部连通,所述封闭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滑动柱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槽内,滑动柱的底部与所述封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推动滑动柱便于对封闭板进行滑动,同时,通过封闭板能够便于安装孔进行封闭,更好地避免培养壳内的肠道菌液与外部的空气接触。

    优选的,所述封闭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封闭板和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固定连接,自然状态下,所述封闭板封闭所述安装孔。

    通过弹簧的设置,弹簧对封闭板产生推力,使得封闭板能更好地对安装孔进行封闭。

    优选的,所述封闭机构还包括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封闭板的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的顶部,楔形块能够滑入所述安装槽内,楔形块的楔形面面向所述滑动管的底部,且能够与所述滑动管抵接,以推动所述封闭板向弹簧的方向移动。

    滑动管需要伸入到培养壳内时,向下推动滑动管,滑动管推动楔形块和封闭板一起移动,弹簧压缩蓄力,进而打开安装孔,使得滑动管滑入到培养壳内,当滑动管滑出安装孔后,弹簧复位推动封闭板密封住安装孔,从而避免培养壳内的肠道菌液受到污染。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盒盖、吸附管件和负压件的设置,吸附管件伸入到培养壳中,使得吸附管件与培养菌液接触,负压件产生负压,使得培养壳内的一部分肠道培养菌液进入到吸附管件内,再从盒盖上取下吸附管件,取出吸附管件内的培养菌液,从而减少培养菌液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减少培养菌液受到污染的情况。

    2、通过封闭板、滑动柱、楔形块、封堵块和压簧的设置。滑动管向下移动,使得滑动管推动楔形块、滑动柱和封闭板一起移动,弹簧压缩蓄力,封闭板打开安装孔,进而使得滑动管穿过安装孔进入到培养壳内;同时,滑动管带动封堵块一起移动,压簧被压缩,当滑动管伸入到培养壳内时,负压气囊产生负压进而使得滑动管对培养菌液进行吸取,压簧复位后,带动滑动脱离安装孔,从而避免滑动管与培养菌液长时间的接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一种肠道菌液培养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肠道菌液培养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c方向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培养壳;

    2-盒盖、21-安装孔;

    3-吸附机构、31-吸附管件、311-固定管、312-滑动管、313-环形槽、32-负压件、321-负压气囊、33-吸附孔、34-封堵块、35-压簧、36-连通孔;

    4-封闭机构、41-封闭板、42-滑动柱、43-安装槽、44-弹簧、45-楔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5,一种肠道菌液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壳1、盒盖2和吸附机构3。培养壳1内用以培养肠道菌液。

    具体的,盒盖2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可拆卸地密封盖合于培养壳1的顶部开口处,盒盖2的顶部设有安装孔21。

    请一并参阅图4,吸附机构3包括吸附管件31和负压件32,吸附管件31的一端部可拆卸的密封安装于盒盖2上,吸附管件31的管口与安装孔21相对,吸附管件31的顶部管口封闭,且吸附管件31的底部管口能够穿过吸附孔33并伸入到培养壳1内,吸附管件31的周向设有吸附孔33,负压件32固定套装于吸附管件31的表面,负压件32的内部与吸附孔33连通。

    具体的,吸附管件31包括固定管311和滑动管312,固定管31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密封安装于盒盖2上,固定管311设有吸附孔33,固定管311的外表面套装有负压件32,滑动管312上下可滑动的密封插装于固定管311内,滑动管312的顶部管口封闭,滑动管312设有连通孔36,滑动管312伸入培养壳1的状态下,连通孔36能够与吸附孔33连通。在提取肠道菌液时,向下滑动滑动管312,滑动管312的底部管口穿过安装孔21,进而进入到培养壳1内并与肠道菌液接触,再通过吸附负压件32产生的负压吸力,从而通过滑动管312吸取肠道菌液,再向上滑动滑动管312,取下固定管311,从而实现对肠道菌液的提取。

    其中,负压件32包括负压气囊321,负压气囊321固定套装于固定管311的外表面,并与吸附孔33连通。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同时,为了吸附肠道菌液更加便捷,负压气囊321初始处于挤压状态,以使滑动管312伸入培养壳1后,负压气囊321膨胀,从而便于对肠道菌液进行吸附。

    本实施例中,吸附机构3还包括封堵块34和压簧35,固定管311的内管壁设有环形槽313,环形槽313的槽口从固定管311顶部延伸到固定管311的底部,封堵块34固定套装于固定管311上,且位于连通孔36的底部,封堵块34沿固定管311的轴向可滑动的密封安装于环形槽313内,压簧35位于环形槽313内,压簧35的两端分别与封堵块34和环形槽313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管312伸入培养壳1的状态下,连通孔36与所述吸附孔33连通。通过封堵块34和压簧35的设置,当滑动管312穿过安装孔21进入到培养壳1内时,滑动管312带动封堵块34一起移动,压簧35被压缩,当滑动管312伸入到培养壳1内时,负压气囊321产生负压进而使得滑动管312对培养菌液进行吸取,压簧35复位后,带动滑动脱离安装孔21,从而避免滑动管312与培养菌液长时间的接触。

    为了能更好的避免肠道菌液与外部的空气接触,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还包括封闭机构4,封闭机构4包括封闭板41、滑动柱42、弹簧44和楔形块45。

    其中,安装孔21的孔壁设有槽口面向吸附管件31的管轴的安装槽43,安装槽43的顶部设有槽口沿吸附管件31的径向延伸的滑动槽,滑动槽的槽口与外部连通,封闭板41滑动安装于安装槽43内,封闭板41的顶部与安装槽43的顶部存在间隙,滑动柱42滑动安装于滑动槽内,滑动柱42的底部与封闭板41的顶部固定连接。推动滑动柱42便于对封闭板41进行滑动,同时,通过封闭板41能够便于安装孔21进行封闭,更好地避免培养壳1内的肠道菌液与外部的空气接触。

    弹簧44位于安装槽43内,弹簧44的两端分别与封闭板41和安装槽43的槽壁固定连接,自然状态下,封闭板41封闭安装孔21。通过弹簧44的设置,弹簧44对封闭板41产生推力,使得封闭板41能更好地对安装孔21进行封闭。

    楔形块45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封闭板41的右端的顶部,楔形块45能够滑入安装槽43内,即封闭板41顶部的间隙内,楔形块45的楔形面面向滑动管312的底部,且能够与滑动管312抵接,以推动封闭板41向弹簧44的方向移动。滑动管312需要伸入到培养壳1内时,向下推动滑动管312,滑动管312推动楔形块45和封闭板41一起移动,弹簧44压缩蓄力,进而打开安装孔21,使得滑动管312滑入到培养壳1内,当滑动管312滑出安装孔21后,弹簧44复位推动封闭板41密封住安装孔21,从而避免培养壳1内的肠道菌液受到污染。

    本发明在使用时,当需要提取培养菌液时,向下推动滑动管312,使得滑动管312向下移动,滑动管312推动楔形块45,使得楔形块45和封闭板41一起向左移动,弹簧44压缩蓄力,进而使得滑动管312的底部管口穿过安装孔21,进入到培养壳1内并与肠道菌液接触。

    当滑动管312穿过安装孔21进入到培养壳1内时,滑动管312带动封堵块34一起向下移动,压簧35被压缩,连通孔36与吸附孔33连通,负压气囊321产生负压吸力,进而使得滑动管312对培养菌液进行吸取。当滑动管312吸取培养菌液后,压簧35复位后,带动滑动管312向上移动脱离安装孔21,从而避免滑动管312与培养菌液长时间的接触。同时,弹簧44也复位,弹簧44推动封闭板41封闭安装孔21,避免安装孔21与外部的空气接触。从而实现培养壳1内的培养菌液不与外部的空气接触,进一步减少培养菌液受到污染的情况,提高培养菌液的质量。

    以上的技术方案,通过盒盖2、吸附管件31和负压件32的设置,吸附管件31伸入到培养壳1中,使得吸附管件31与培养菌液接触,负压件32产生负压,使得培养壳1内的一部分肠道培养菌液进入到吸附管件31内,再从盒盖2上取下吸附管件31,取出吸附管件31内的培养菌液,从而减少培养菌液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减少培养菌液受到污染的情况。

    通过封闭板41、滑动柱42、楔形块45、封堵块34和压簧35的设置。滑动管312向下移动,使得滑动管312推动楔形块45、滑动柱42和封闭板41一起移动,弹簧44压缩蓄力,封闭板41打开安装孔21,进而使得滑动管312穿过安装孔21进入到培养壳1内;同时,滑动管312带动封堵块34一起移动,压簧35被压缩,当滑动管312伸入到培养壳1内时,负压气囊321产生负压进而使得滑动管312对培养菌液进行吸取,压簧35复位后,带动滑动脱离安装孔21,从而避免滑动管312与培养菌液长时间的接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肠道菌液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培养壳,以培养肠道菌液;

    盒盖,可拆卸密封盖合于所述培养壳的顶部,所述盒盖的顶部设有安装孔;及

    吸附机构,包括吸附管件和负压件,所述吸附管件的一端部可拆卸的密封安装于所述盒盖上,吸附管件的管口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吸附管件的顶部管口封闭,且吸附管件的底部管口能够穿过所述吸附孔并伸入到培养壳内,吸附管件的周向设有吸附孔,所述负压件固定套装于所述吸附管件的表面,负压件的内部与所述吸附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菌液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管件包括固定管和滑动管,所述固定管的底部可拆卸密封安装于所述盒盖上,固定管设有所述吸附孔,固定管的外表面套装有所述负压件,所述滑动管可滑动的密封插装于所述固定管内,滑动管的顶部管口封闭,滑动管设有连通孔,滑动管伸入所述培养壳的状态下,所述连通孔能够与所述吸附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肠道菌液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封堵块和压簧,固定管的内管壁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槽口从所述固定管顶部延伸到所述固定管的底部,所述封堵块固定套装于所述固定管上,且位于所述连通孔的底部,封堵块沿所述固定管的轴向可滑动的密封安装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压簧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封堵块和所述环形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管伸入所述培养壳的状态下,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吸附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肠道菌液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件包括负压气囊,所述负压气囊固定套装于所述固定管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吸附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肠道菌液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包括封闭板和滑动柱,所述安装孔的孔壁设有槽口面向所述吸附管件的管轴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顶部设有槽口沿吸附管件的径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槽口与外部连通,所述封闭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滑动柱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槽内,滑动柱的底部与所述封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肠道菌液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封闭板和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固定连接,自然状态下,所述封闭板封闭所述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肠道菌液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机构还包括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封闭板的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的顶部,楔形块能够滑入所述安装槽内,楔形块的楔形面面向所述滑动管的底部,且能够与所述滑动管抵接,以推动所述封闭板向弹簧的方向移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道菌液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壳、盒盖和吸附机构。培养壳以培养肠道菌液;盒盖可拆卸密封盖合于所述培养壳的顶部,所述盒盖的顶部设有安装孔;吸附机构包括吸附管件和负压件,所述吸附管件的一端部可拆卸的密封安装于所述盒盖上,吸附管件的管口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吸附管件的顶部管口封闭,且吸附管件的底部管口能够穿过所述吸附孔并伸入到培养壳内,吸附管件的周向设有吸附孔,所述负压件固定套装于所述吸附管件的表面,负压件的内部与所述吸附孔连通。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在对培养菌液进行检测时,培养菌液与空气接触的时间长,导致培养菌液受到污染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邱远;巴桑旺堆;马海涛;孙一鸣;杨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1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81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