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髓内植入系统。
背景技术:
髋部(腹股沟部位)是躯干与腿相连接的部位,可以使人体的躯干和腿向前、后及侧面自主运动。由于髋部是一系列机体运动的中心,因而易潜在劳损和骨折。髓内钉属医疗器械中的骨科内固定器械,髓内钉是髋部骨折(如股骨头颈骨折)的首选内固定器械,可以控制骨折部位的轴向力线,带锁髓内钉还可以防止骨折旋转畸形,进而降低内置物断裂的风险,由于髓内钉采用闭合及微创技术,因此能减少手术的感染率。然而,目前现有的绝大多数髓内钉中,因为设计缺陷,手术中和手术后常常会导致骨折端旋转及分离移位,断端不稳定,拉力螺钉由股骨头内切出等问题,常常需要再次手术解决以上问题,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同时也浪费了医疗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述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髓内植入系统,可稳定地对抗扭转应力和轴向负荷,有效防止股骨头旋转,并可对骨折部位进行加压,动力化促进髋部骨折的愈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髓内植入系统,包括:
主钉,远端设有皮质骨螺钉,近端开设有防旋孔,所述防旋孔包括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拉力螺钉,为中空结构,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前端与股骨头螺纹连接,后端内部螺纹连接有加压锁钉,所述拉力螺钉的侧壁上还形成有轴向延伸且连通所述拉力螺钉内腔的槽口槽口;
防旋钉,平行于所述拉力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并与所述槽口面接触,所述防旋钉的后端设有台阶,以限制所述防旋钉的前移自由度;所述防旋钉的接触面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拉力螺钉中的凸台,所述凸台可随所述防旋钉沿所述槽口前后移动,当所述台阶与所述主钉的侧壁接触时,所述凸台用以限制所述加压锁钉的前移自由度,所述加压锁钉在所述凸台的限制下继续旋转从而迫使所述拉力螺钉后移,以对骨折线施加压力。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防旋孔呈葫芦状。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加压锁钉包括加压钉和锁钉,所述加压钉与所述锁钉的螺距不同。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加压锁钉螺纹底径呈锥台状,所述加压锁钉的椎体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加压锁钉的锥顶朝所述拉力螺钉的前端设置。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槽口自所述拉力螺钉的后端延伸至所述拉力螺钉的外螺纹处,所述槽口的两侧壁上还分别开设有一条键槽。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槽口包括前段槽口和后端槽口,所述键槽开设在所述前段槽口的两侧,后端槽口与所述拉力螺钉的内腔连通。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防旋钉的前端还设有侧翼,所述侧翼与所述键槽相适配,并可随所述防旋钉的移动而沿所述键槽前后滑动。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防旋钉的台阶端部、主钉、拉力螺钉以及加压锁钉上均设置有适配于安装工具的凹槽。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凹槽的形状为一字形、十字形、内角六方形或梅花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髓内植入系统主要由主钉、拉力螺钉、防旋钉、加压锁钉组成,在使用时,先将主钉植入股骨头的髓腔内,然后将拉力螺钉的前端穿过第一通孔并与股骨头螺纹连接,同时将防旋钉穿过第二通孔,直至防旋钉的台阶接触拉力螺钉的外壁,并保证防旋钉与槽口面接触,并使凸台穿过槽口深入到拉力螺钉内部,接着将加压锁钉从中空结构的拉力螺钉后端旋入,在加压锁钉前移一段距离后,加压锁钉的前端会抵靠于防旋钉的凸台上,而不能继续前移,随着加压锁钉的继续旋转,以及卡设在第二通孔处防旋钉的台阶对防旋钉前移的限制,此时拉力螺钉会带动股骨头后移,从而实现对骨折线的加压。
本申请防转钉的插入使得拉力螺钉相对与第一通孔的旋转自由度丧失,避免拉力螺钉上的螺纹带动股骨头绕主钉上的第一通孔旋转,而导致复位丢失;本申请中槽口与凸台和台阶的配合使得加压距离能够实现无极调节;拉力螺钉、加压钉和防旋钉装配好后,可以沿着防旋孔单向直线移动。由于受防旋钉中台阶的限制,因此,整体不能前移,只能后移,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组件前移切出股骨头,并实现动力化需求,促进骨折的快速愈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髓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主钉上防旋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髓内固定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加压锁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髓内固定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加压锁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拉力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旋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或图5中拉力螺钉的a-a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钉;11、防旋孔;111、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2、拉力螺钉;21、槽口;211、前段槽口;212、后段槽口;22、键槽;3、防旋钉;31、凸台;32、台阶;33、侧翼;4、加压锁钉;41、加压钉;411、螺柱;412、螺栓头;42、锁钉;5、皮质骨螺钉;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髓内植入系统,包括主钉1、平行穿设于主钉1近端的拉力螺钉2和防旋钉3、以及加压锁钉4;在本申请中,近端代指靠近使用者的一端,远端代指远离使用者的一端,前端代指靠近股骨头的一端,后端代指远离股骨头的一端,其中,请参阅图1,主钉1的远端设有皮质骨螺钉5,通过皮质骨螺钉5可以将主钉1的远端固定在皮质骨5上,请参阅图2,主钉1的近端开设有防旋孔1,防旋孔1呈葫芦状或大致呈“8”字形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第一通孔111与拉力螺钉2适配,第二通孔112与防旋钉3相适配;请参阅图7,拉力螺钉2为穿设于第一通孔111中的中空结构,前端设有用以连接股骨头的外螺纹,后端设有用以连接加压锁钉4的内螺纹,请参阅图9,拉力螺钉2的侧壁开设有轴向延伸且连通拉力螺钉2内腔的槽口21;请参阅图1或3-4,防旋钉3穿设于第二通孔12中,与槽口21面接触,请参阅图3-6,防旋钉3的后端设有台阶32,以限制防旋钉3的前移自由度;防旋钉3的接触面上设有延伸至拉力螺钉2中的凸台31,凸台31可随防旋钉3的移动而沿槽口21前后移动,当台阶32与主钉1的侧壁接触时,凸台31可以限制加压锁钉4的前移自由度,加压锁钉4在凸台31的限制下继续旋转从而迫使拉力螺钉2后移,并对骨折线施加压力。
本申请的设计原理请参阅图1-3或图5,在主钉1植入后,需进行近端锁定。拉力螺钉2通过防旋孔11的第一通孔111植入,此时股骨头与拉力螺钉2通过其头部外螺纹连接。防旋钉3通过防旋孔11的第二通孔112植入并与拉力螺钉2的平面贴合。防转钉3的插入使得拉力螺钉2相对与第一通孔111的旋转自由度丧失,避免拉力螺钉2上的外螺纹带动股骨头绕主钉1上的防旋孔11旋转,从而导致复位丢失。防旋钉3插入后直至其台阶32与主钉1外壁接触。拧入加压锁钉4,其与拉力螺钉2通过螺纹配合。当加压锁钉4端部接触防旋钉3的凸台31后,继续拧进,将会迫使拉力螺钉2沿着轴线直线后退,股骨头也会随着拉力螺钉2一起后退,从而实现骨折线的加压,加压距离能够实现无极调节。拉力螺钉2、加压锁钉4和防旋钉3装配好后,可以沿着主钉1的防旋孔11单向直线移动。由于防旋钉3台阶32的限制,不能前移,只能后移。因此有效的防止拉力螺钉2前移切出股骨头,并实现动力化需求,促进骨折的快速愈合。
请参阅图2,考虑到拉力螺钉2需要内置加压锁钉,且整体需要受力较大,因此设计拉力螺钉2的截面面积大于防旋钉3的截面面积,相应地,第一通孔11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12的直径。
本申请的加压锁钉4可以为两种形式,其一:
请参阅3-4,加压锁钉4包括加压钉41和锁钉42,加压钉41与锁钉42的螺距不同,与之相适配的是拉力螺钉2的后端设置两段内螺纹,由前到后依次为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第一内螺纹与加压钉41相适配,第二内螺纹与锁钉42相适配,相应地,第一内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螺距不同,加压钉41可以由一体成型的螺柱411和螺栓头412组成,螺柱411上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螺栓头412的直径大于螺柱411的直径,其工作原理为加压钉41从拉力螺钉2的后端旋入第一内螺纹中,随着加压钉41的旋转,加压钉41不断前移,直至接触到凸台31,在本实施例中凸台31的长度设置为从防旋钉3的接触面延伸至螺柱41的外壁处,即凸台31的长度大于接触面与螺栓头42的最小距离,从而可以保证对加压钉41的螺栓头412进行限位时,螺柱411可以自由旋转,从而将加压钉4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拉力螺钉2的后移。当加压钉41位置设定好之后,将锁钉42旋入第二内螺纹中即可,鉴于第一内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螺距不同,因此锁钉42的旋入可有效防止加压钉41后移,从而实现锁紧功能。请参阅图4,当然为了使锁钉5能够对由拉力螺钉2、防旋钉3和加压钉41构成的组件锁紧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不仅保证锁钉42与加压钉41的螺距不同,而且还使锁钉42的直径大于加压钉41的直径,这样能保证加压钉41顺利旋入第一内螺纹中。
其二,请参阅图5-6,加压锁钉4为锥台形,即加压锁钉4的螺纹底径是锥形,自然地,设置在加压锁钉4外壁上的外螺纹直径为渐变的,本申请中,加压锁钉4的锥顶朝拉力螺钉2的前端设置,即加压锁钉4的外螺纹底径由前到后逐渐增加,从而在拧入过程中径向受压变形实现自锁。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将槽口21的长度设置为自拉力螺钉2的后端延伸至拉力螺钉2的外螺纹处,将槽口分为前段槽口211和后段槽口212,后段槽口212的长度至少不小于凸台31至台阶32间的长度,此时将前段槽口211的开口深度小于后段槽口212的开口深度,最好是前段槽口211不与拉力螺钉2的内腔连通,以保证拉力螺钉前端的强度,后段槽口212与拉力螺钉2的内腔连通,以使凸台31能够沿着槽口21前后移动并能对加压锁钉4的前移自由度进行限制。
请参阅图8,为了增加防旋钉3的止旋功能,同时避免后续动力化时防旋钉3前端与拉力螺钉2间出现张角,本实施还在槽口21的两侧壁开设了键槽22,最好是在前段槽口211开设键槽,因前段槽口211没有与拉力螺钉2的内腔连通,其强度较高,而且一般张角出现在前端,与此同时,在防旋钉3的前端设置侧翼33,侧翼33最好成对设置,以保障侧翼33在键槽22中卡配的稳定性,使防旋钉3的前端时刻与拉力螺钉2贴合。
当防旋钉3插入第二通孔12时,同时会将侧翼33从键槽22的后端、以及将限位凸台31自槽口21的后端置入并前移,侧翼33不仅可以较为顺利的从前端槽口212的后端进入到键槽22中,而且前段槽口211的后端还可以协同台阶32对凸台31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从而使整个装置更加的稳定。防旋钉3插入第二通孔12时,同时也将侧翼33自前段槽口211的后端、凸台31自后段槽口212的后端置入并前移,当防旋钉3的台阶32接触到主钉1的侧壁时,凸台31正好抵靠前段槽口211的后端壁,侧翼33对应卡设在键槽22中。在防旋钉3整体沿着槽口21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防旋钉3前段远离拉力螺钉2的情况,也即不会出现“张口”现象。
请参阅图4-8,其中,为了便于安装,本申请还在防旋钉3的台阶32端部设置有适配于安装工具的凹槽6。凹槽6的形状为一字形、十字形、内角六方形或梅花形。当然凹槽6的设置并不仅限于防旋钉3的台阶32上,还可以在主钉1的近端端部或者拉力螺钉2的后端、或者加压锁钉4的后端(包括加压钉41的后端、或者锁钉42的后端)设置。
请参阅图1,本申请的拉力螺钉2、加压锁钉4和防旋钉3装配好后,可以沿着主钉1上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单向直线移动。由于受防旋钉3中台阶32的限制,因此,整体不能前移,只能后移,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组件前移切出股骨头,并实现动力化需求,促进骨折的快速愈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髓内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钉,远端设有皮质骨螺钉,近端开设有防旋孔,所述防旋孔包括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拉力螺钉,为中空结构,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前端与股骨头螺纹连接,后端内部螺纹连接有加压锁钉,所述拉力螺钉的侧壁上还形成有轴向延伸且连通所述拉力螺钉内腔的槽口;
防旋钉,平行于所述拉力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并与所述槽口面接触,所述防旋钉的后端设有台阶,以限制所述防旋钉的前移自由度;所述防旋钉的接触面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拉力螺钉中的凸台,所述凸台可随所述防旋钉沿所述槽口前后移动,当所述台阶与所述主钉的侧壁接触时,所述凸台用以限制所述加压锁钉的前移自由度,所述加压锁钉在所述凸台的限制下继续旋转从而迫使所述拉力螺钉后移,并对骨折线施加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锁钉包括加压钉和锁钉,所述加压钉与所述锁钉的螺距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锁钉螺纹底径呈锥台状,所述加压锁钉的椎体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加压锁钉的锥顶朝所述拉力螺钉的前端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自所述拉力螺钉的后端延伸至所述拉力螺钉的外螺纹处,所述槽口的两侧壁上还分别开设有一条键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髓内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包括前段槽口和后端槽口,所述键槽开设在所述前段槽口的两侧,后端槽口与所述拉力螺钉的内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髓内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钉的前端还设有侧翼,所述侧翼与所述键槽相适配,并可随所述防旋钉的移动而沿所述键槽前后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钉的台阶端部、主钉、拉力螺钉以及加压锁钉上均设置有适配于安装工具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髓内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为一字形、十字形、内角六方形或梅花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