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边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边坡工程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评估。目前,对边坡工程的技术状态评价,主要是结合施工标准,由专家组成员根据工作经验进行评估,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没有可量化的评分标准,对边坡工程技术状态的评价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边坡工程技术状态没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没有可量化的评分标准,评价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
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边坡工程图纸资料,对边坡进行现场调查,得到边坡基本信息、边坡动态信息、边坡防护工程信息;
根据边坡基本信息、边坡动态信息、边坡防护工程信息,选取边坡技术状况评价指标;
根据边坡类型、结合不同类型边坡的评分项,计算评价指标分值;
根据防护工程类型、地下水活动情况将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根据评价指标分值和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边坡工程技术状况得分;
根据边坡工程技术状况得分计算边坡工程技术状况指数,完成对边坡工程技术状况的评价。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边坡基本信息包括:
边坡的位置、里程桩号范围、沿公路长度;
边坡的走向,坡形,坡率,坡高;各坡段的高度、岩性及风化程度;
构成坡体的地层岩性及地层岩性的分布位置、产状、风化程度和厚度,主要地质构造的分布位置、产状、性质和密度,岩体结构和坡体结构特征;
结构面的产状、性质、密度、延伸长度、结构面间的充填物、含水状况及结构面与坡面的关系;
区域年平均降雨量、日最大降雨量;
地表水排泄通畅性、地下水的出露位置、性质、分布特征;
区域地质构造、地震监测数据。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边坡动态信息包括:
边坡变形现状和变形历史;
边坡变形位置、规模、影响范围及危害性,曾发生滑坡、崩塌的灾害情况;
对边坡变形进行量测、记录变形部位及特征,预估变形体规模及影响范围;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滑坡灾害边坡的滑坡特征要素;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崩塌灾害边坡的崩塌特征要素;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落石灾害边坡的落石特征要素。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边坡防护工程信息包括防护工程类型,防护工程变形、破损以及毁坏情况,记录破损部位、分析破损程度、发展趋势,工程结构破损对使用功能影响程度。
结合第四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实现方式中,防护工程类型包括地域排水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挡土墙、锚固工程、抗滑桩。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实现方式中,边坡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包括断面几何特征、坡体结构、区域地质水文条件、坡体状况、排水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支挡工程。
结合第六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实现方式中,断面几何特征根据边坡高度、边坡坡角计算指标分值。
结合第六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实现方式中,计算坡体结构指标分值,具体如下:
土质边坡根据土体主要类型、土体密实程度、土体含水状态、粘性土稠度状态计算指标分值;
岩质边坡根据岩石坚硬程度、结构面发育程度、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外倾结构面倾角计算指标分值;
二元介质边坡以土岩分界线,按土质边坡、岩质边坡计分方式分别计算分值,取两者的较大值为坡体结构指标分值;
填方边坡根据坡体材料、填挖交界面或岩土接触面与坡向关系、地基条件、不利控制性层面计算指标分值。
结合第六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实现方式中,区域地质水文条件分为区域水文条件、区域地质条件;
区域水文条件根据年平均降雨量、日最大降雨量、地表水活动、地下水活动计算指标分值;
区域地质条件根据地震峰值加速度、地质构造影响程度计算指标分值。
结合第六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实现方式中,坡体状况根据边坡变形历史、边坡变形现状、落石情况计算指标分值。
结合第六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排水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支挡工程,根据工程的破损程度及标度、破损对结构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破损发展变化情况的修正计算指标分值。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实现方式中,边坡工程技术状况得分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sh=a*γ1 b*γ2 c*γ3 d*γ4 e*γ5 f*γ6 g*γ7
在上式中,sh为边坡工程技术状况得分,a、b、c、d、e、f、g为各评价指标分值,γ1~γ7为各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采用指标体系法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边坡以及该类型下的边坡工程,从整体到局部各个特征均制定了相关的评价方法,制定了可量化的评分标准。
2.根据本发明的评价体系,对需要评估的边坡工程结合其历史数据,以及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对边坡工程技术状态实现了分值可量化的评价,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k2590 380~k2590 500边坡现状实景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k2590 380~k2590 500边坡变形调查实景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k2590 380~k2590 500边坡排水工程调查实景图;
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k2590 380~k2590 500边坡防护工程调查实景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k2578 850~k2579 300;k2383 150~k2382 700边坡现状实景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k2578 850~k2579 300;k2383 150~k2382 700边坡排水工程调查实景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k2578 850~k2579 300;k2383 150~k2382 700边坡防护工程调查实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边坡工程图纸资料,对边坡进行现场调查,得到边坡基本信息、边坡动态信息、边坡防护工程信息;
根据边坡基本信息、边坡动态信息、边坡防护工程信息,选取边坡技术状况评价指标;
根据边坡类型、结合不同类型边坡的评分项,计算评价指标分值;
根据防护工程类型、地下水活动情况将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根据评价指标分值和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边坡工程技术状况得分;
根据边坡工程技术状况得分计算边坡工程技术状况指数,完成对边坡工程技术状况的评价。
以下对实施例1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对边坡工程进行技术评价采用指标体系法,具体如下:
1.收集边坡工程图纸资料,对边坡进行现场调查,得到边坡基本信息、边坡动态信息、边坡防护工程信息
先收集边坡工程的相关图纸资料,对待评价的边坡工程进行初步熟悉,然后去边坡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确定图纸资料的信息与边坡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边坡现场调查的地理范围包括坡面区域和坡面外围一定区域以及可能对边坡工程有潜在安全影响的区域,具体包括:
(1)沿边坡走向以两侧自然冲沟为界,垂直边坡走向以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为界,不小于1倍边坡坡高。对于可能沿土体内部弧形破坏的土质边坡不小于1.5倍坡高;
(2)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的破坏模式确定范围;
(3)当发生崩塌、滑坡、落石等灾害的边坡,按灾害特征要素确定调查范围;
(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部应大于可能的后缘边界。
边坡现场调查的工作内容,包括整个坡体的结构、构造和稳定性,各个局部的不同特征,以及已有的和潜在的变形类型、位置及范围;对边坡及防护工程的变形或结构物裂缝进行量测。对于二元介质边坡破坏模式的调查,除岩土接触面的变形破坏特征外,还需要调查土层变形特征。具体的,包括边坡基本信息调查、边坡动态信息调查、边坡防护工程信息调查。
边坡基本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1)边坡的位置、里程桩号范围、沿公路长度。
(2)边坡的走向,坡形,坡率,坡高;各坡段的高度、岩性及风化程度。
(3)构成坡体的地层岩性及其分布位置、产状、风化程度和厚度,主要地质构造(比如断层、节理、褶皱等)的分布位置、产状、性质和密度,岩体结构和坡体结构特征等。
(4)结构面的产状、性质、密度、延伸长度、结构面间的充填物、含水状况及其与坡面的关系等。
(5)区域年平均降雨量、日最大降雨量。
(6)地表水排泄通畅性、地下水的出露位置、性质、分布特征。
(7)区域地质构造、地震监测数据等。
(8)对于不同类型的边坡,除调查上述7条内容外,还需要调查以下内容:(a)土质边坡:调查边坡的土体类型,碎石土、砂土和粉土的土体密实程度和含水状态,粘性土的稠度状态;(b)岩质边坡:岩石坚硬程度、结构面发育及结合程度、外倾结构面倾角等边坡的坡体结构特征;(c)二元介质边坡:土岩界面的岩土性质和土岩界面与边坡坡向的关系;(d)填方边坡:坡体结构和填料类型;边坡填挖交界面形态特征、边坡基底条件。
边坡动态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1)边坡变形现状和变形历史。
(2)边坡变形位置、规模、影响范围及危害性,是否曾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
(3)对边坡变形进行量测、记录变形部位及特征,预估变形体规模及影响范围。
(4)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滑坡灾害的边坡,按滑坡特征要素进行详细调查,包括以下内容:(a)滑坡体上微地貌形态及其演化过程,如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平台、滑坡舌、滑坡裂缝、滑坡鼓丘等;调查滑坡剪出口,滑痕指向、倾角,滑带组成和岩土状态;(b)裂缝的位置、方向、深度、宽度、产生时间、切割关系和力学属性;(c)滑坡主滑方向、主滑段、抗滑段及其变化;(d)滑坡体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情况,泉水出露地点和流量、地表水体、湿地分布和变迁情况;(e)滑坡范围内建筑物、树木等的变形、位移及其破坏时间和过程。
(5)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崩塌灾害的边坡,按崩塌特征要素进行详细调查。包括以下内容:(a)崩塌区地形地貌及崩塌类型、规模、范围;(b)崩塌区岩土体岩性特征、风化程度和地下水、地表水活动特征等;(c)崩塌区的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类型、结构面产状、组合关系、力学属性、充填情况、延展及贯通特征,分析崩塌的崩落方向、规模和影响范围。
(6)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落石灾害的边坡,按落石的特征要素进行详细调查。包括以下内容:(a)落石产生部位(落石源)、滚动路径(特别是半坡平台、密林、山平塘、沟槽、突出山脊等对运动路径的影响)、最终停积部位和倒石堆;(b)停积落石的块度、形态、滚动过程中解体情况,对障碍物、建筑物、拦石工程的冲击破坏情况。
边坡防护工程信息包括:防护工程类型,防护工程变形、破损以及毁坏情况,记录破损部位、分析破损程度、发展趋势,评估工程结构破损对使用功能影响程度。在本实施例中,边坡防护工程包括地域排水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挡土墙、锚固工程、抗滑桩,具体调查内容如下:
(1)地域排水工程,具体包括:(a)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是否淤积、破裂、变形漏水、冲刷损毁等情况,沟涵是否相连、排水是否顺畅等;(b)坡面泄水孔、深层泄水孔堵塞情况;(c)渗沟堵塞,出水口变形情况;(d)井淤积堵塞,井壁变形破损情况。
(2)坡面防护工程,具体包括:(a)植物防护工程,调查主要内容为坡面绿化类型及效果、坡面冲刷、坡面裂缝、隆起等;(b)喷浆防护工程,调查主要内容为喷面裂缝、喷面掉块及鼓胀、排水孔堵塞、喷面渗水;(c)护面墙和护坡工程,调查主要内容为护面墙或格架等防护裂缝、倾斜、鼓胀、滑动、下沉等,勾缝脱落,坡面渗水、漏水,排水孔堵塞,基础冲刷或下沉;(d)柔性防护工程,调查主要内容为防护网破损、锈蚀,防护网内落石兜集,被动柔性网的锚头松动或锈蚀,被动柔性网的立柱松动或破坏。
(3)挡土墙,具体包括:(a)墙体裂缝、压顶破损、勾缝脱落、倾斜、剪切、鼓胀等;(b)墙体渗水、泄水孔堵塞;(c)基础隆起、下沉、滑移、冲刷等。
(4)锚固工程,具体包括:(a)岩土体变形坡坏;(b)框架裂缝、架空、下沉等;(c)锚头锈蚀、变形开裂、松动或脱落、锚垫板生锈等;(d)锚杆(索)断裂破坏等。
(5)抗滑桩,具体包括:(a)岩土体变形破坏情况;(b)抗滑桩桩顶位移,桩身裂缝、露筋,倾斜、滑动、剪断等;(c)桩间挡板(墙)裂缝、露筋,倾斜、剪切、鼓胀、渗水、泄水孔堵塞,与桩身结合情况等。
在现场调查时,边坡照片应选用边坡全貌照片,防护工程照片应选用代表性的工程结构破损照片,即能反映出边坡变形破坏主要特征的照片。
2.根据边坡基本信息、边坡动态信息、边坡防护工程信息,选取边坡技术状况评价指标
在本实施例中,边坡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包括:断面几何特征(为便于后续计算,将断面几何特征记为a)、坡体结构(同理,记为b)、区域地质水文条件(c)、坡体状况(d)、排水工程(e)、坡面防护工程(f)、支挡工程(g)。
3.根据边坡类型、结合不同类型边坡的评分项,计算评价指标分值
在本实施例中,边坡的类型包括: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填方边坡、二元介质边坡。对各类型边坡分别计算每一种评价指标的得分分值,具体如下:
(1)断面几何特征(a)
(a)土质边坡:根据边坡高度(a11)及边坡坡角(a12)分别确定分值,两者之和(a11 a12)为断面几何特征指标得分;此处边坡坡角为平均坡角。
(b)岩质边坡:根据边坡高度及边坡坡角分别确定分值,两者之和为断面几何特征指标得分;此处的边坡坡角为平均坡角。
(c)二元介质边坡:以土岩分界线、按土质和岩质边坡取分标准分别计算分值,取两者的较大值为断面几何特征指标分值。土质边坡取分标准是本条中的(a),岩质边坡取分标准是本条中的(b)。
(d)填方边坡:根据边坡高度及边坡坡角分别确定分值,两者之和为断面几何特征指标得分;此处的边坡坡角为平均坡角。
(2)坡体结构(b)
(a)土质边坡:根据土体的主要类型(b11)、土体密实程度(b12)、土体含水状态(b13)、粘性土稠度状态(b14)计算坡体结构指标分值。对于粘性土,b=b11 b14;对于碎石土、砂土、粉土,b=b11 b12 b13。
(b)岩质边坡: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b21)、结构面发育程度(b22)、结构面的结合程度(b23)、外倾结构面倾角(b24)计算坡体结构指标分值。
(c)二元介质边坡:以土岩分界线、按土质和岩质边坡取分标准分别计算分值,取两者的较大值为坡体结构指标分值。土质边坡取分标准是本条中的(a),岩质边坡取分标准是本条中的(b)。
(d)填方边坡:根据坡体材料(b41)、填挖交界面或岩土接触面与坡向关系(b42)、地基条件(b43)、不利控制性层面(b44)计算坡体结构指标分值。
(3)区域地质水文条件(c)
(a)区域水文条件(c1):根据年平均降雨量(c11)、日最大降雨量(c12)、地表水活动(c13)、地下水活动(c14)计算区域水文条件指标分值,c1=c11 c12 c13 c14。
(b)区域地质条件(c2):根据地震峰值加速度(c21)、地质构造影响程度(c22)计算区域地质条件指标分值,c2=c21 c22。
(4)坡体状况(d)
根据边坡变形历史、边坡变形现状和落石情况计算坡体状况指标分值。其中,边坡变形历史是根据历史数据获得的;边坡变形现状、落石是根据现场调查获得的,边坡变形现状主要包括坡脚、坡顶及坡体变形情况,落石情况主要包括落石的大小、落石的位置、落石的频率情况。
(5)排水工程(e)
根据排水工程的破损程度及标度、破损对结构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破损发展变化情况的修正,计算排水工程指标分值。在本实施例中,排水工程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急流槽与跌水、仰斜排水孔、渗井、排水隧道、盲沟、渗沟、集水井。
(6)坡面防护工程(f)
根据坡面防护工程的破损程度及标度、破损对结构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破损发展变化情况的修正,计算坡面防护工程指标分值。在本实施例中,坡面防护工程包括植物防护、骨架植物防护、喷护、挂网喷护、干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护面墙、柔性防护结构。
(7)支挡工程(g)
根据坡面防护工程的破损程度及标度、破损对结构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破损发展变化情况的修正,计算支挡工程指标分值。在本实施例中,支挡工程包括挡土墙、锚固工程、抗滑桩。挡土墙包括重力式挡墙、悬臂挡墙、锚定板挡墙、加筋土挡墙,锚固工程包括锚索和锚杆、框架、地基,抗滑桩包括锚索、抗滑桩、桩间挡板或挡墙、桩周土体。
采用本步骤的技术方案,根据边坡类型、结合不同类型边坡的评分项,可以计算得出各评价指标的分值。
4.根据防护工程类型、地下水活动情况将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防护工程类型在本实施例中举例说明,比如支挡工程、坡面防护工程等。地下水活动情况主要考察坡面是否渗水。对于不同类型的边坡,其重要性排序各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边坡的类型包括: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填方边坡、二元介质边坡。下面以土质边坡、岩质边坡的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来举例说明,如下表表1、表2所示:
表1土质边坡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表
表2岩质边坡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表
在上表表1、表2中,数值1表示排序为第一位,是该种情况下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数值2表示排序为第二位,是该种情况下次重要的评价指标,以此类推。上表的排序是通过历史数据中各个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总结形成映射关系表,再从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出排序序号。
在运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进行边坡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时,可根据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参照边坡的变形、防护工程情况以及地下水活动情况,调整边坡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排序。
各评价指标的权重γ,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排序,按以下公式(1)进行计算确定:
在上式(1)中,n为评估指标项数;m为该项评估指标对应的重要性排序的序号,m≤n。
比如,在上表表1中,对于简单坡面防护(坡面渗水)这种情况,无须进行支挡,所以支挡工程不参与重要性排序。对余下的6项指标,排序序号为1、重要性排序第一的坡体状况,计算其权重γ时,对应的n为6,m为1,根据公式(1)计算权重γ为0.31。其它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此类推。
5.根据评价指标分值和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边坡工程技术状况得分
边坡工程技术状况得分sh按以下公式(2)进行计算:
sh=a*γ1 b*γ2 c*γ3 d*γ4 e*γ5 f*γ6 g*γ7(2)
在上式(2)中,a、b、c、d、e、f、g为各评价指标分值,γ1…γ7为各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
6.根据边坡工程技术状况得分计算边坡工程技术状况指数,完成对边坡工程技术状况的评价
边坡工程技术状况指数sri按以下公式(3)计算:
sri=(sh/100)(3)
在上式(3)中,sh为边坡工程技术状况得分。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指标体系法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对需要评估的边坡工程结合其历史数据,以及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对边坡工程技术状态实现了分值可量化的评价,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
为说明本实施例的实际过程使用情况,下文选一实际工程进行说明。
选取的实际工程为阳朔至平乐高速公路的边坡,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包茂高速(g65)的组成部分,路线起讫桩号为k66 983.83~k106 373.83(运营桩号:k2558 477~k2598 000),全长39.523公里。对边坡工程技术状况评价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指标体系法,将整个边坡分为了11段,分别进行技术状况评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段的评价结果,具体如下:
(1)k2590 380~k2590 500;下行线—上边坡;桂林向:
边坡现场调查图如图2所示,评价表如下表表3所示:
表3k2590 380~k2590 500边坡工程技术状况评价
从图2(b)可看出:边坡的破体变形,已出现大面积滑坡,且在破体后缘出现裂隙,并存在扩大趋势。浆砌片石变形,从中间位置开裂,断开,与土体接触面分离,散落四周。坡脚挡墙处存在落石,黏土体。
从图2(c)可看出:排水沟在滑坡段被破坏,其他段堵塞严重。截水沟,急流槽及跌水,落石,植被堵塞,严重破坏。挡墙排水孔堵塞。
从图2(d)可看出:浆砌片石变形,从中间位置开裂,断开,与土体接触面分离,散落四周。植被破坏严重。
综上所述,边坡的破坏类型包括流石流泥、坍滑、掉块落石、滑坡。
边坡技术状况指数(sh)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路基损坏程度,sh值的范围为:ⅰ类坡<30,30<ⅱ类坡<40,40<ⅲ类坡<50,60<ⅳ类坡,值越大,说明边坡技术状况越差。本段边坡评价的分值为60分以上,对应iv类边坡,需要进行应急处治。给出的养护建议包括:加强巡查、进行防护加固、增设检修道、清理坡面或坡角落石、疏通排水沟、恢复绿化。
(2)k2578 850~k2579 300;k2383 150~k2382 700;下行线—上边坡;梧州向:
边坡现场调查图如图3所示,评价表如下表表4所示:
表4k2578 850~k2579 300;k2383 150~k2382 700边坡工程技术状况评价
从图3(b)、图3(c)可看出:边坡未被破坏,边坡的排水工程、防护工程基本完好可用;给出的养护建议包括:加强巡查、增设检修道、定期疏通排水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1.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边坡工程图纸资料,对边坡进行现场调查,得到边坡基本信息、边坡动态信息、边坡防护工程信息;
根据所述边坡基本信息、边坡动态信息、边坡防护工程信息,选取边坡技术状况评价指标;
根据边坡类型、结合不同类型边坡的评分项,计算所述评价指标分值;
根据防护工程类型、地下水活动情况将所述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确定所述评价指标权重;
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分值和所述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边坡工程技术状况得分;
根据所述边坡工程技术状况得分计算边坡工程技术状况指数,完成对边坡工程技术状况的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基本信息包括:
边坡的位置、里程桩号范围、沿公路长度;
边坡的走向,坡形,坡率,坡高;各坡段的高度、岩性及风化程度;
构成坡体的地层岩性及地层岩性的分布位置、产状、风化程度和厚度,主要地质构造的分布位置、产状、性质和密度,岩体结构和坡体结构特征;
结构面的产状、性质、密度、延伸长度、结构面间的充填物、含水状况及结构面与坡面的关系;
区域年平均降雨量、日最大降雨量;
地表水排泄通畅性、地下水的出露位置、性质、分布特征;
区域地质构造、地震监测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动态信息包括:
边坡变形现状和变形历史;
边坡变形位置、规模、影响范围及危害性,曾发生滑坡、崩塌的灾害情况;
对边坡变形进行量测、记录变形部位及特征,预估变形体规模及影响范围;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滑坡灾害边坡的滑坡特征要素;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崩塌灾害边坡的崩塌特征要素;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落石灾害边坡的落石特征要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防护工程信息包括防护工程类型,防护工程变形、破损以及毁坏情况,记录破损部位、分析破损程度、发展趋势,工程结构破损对使用功能影响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工程类型包括地域排水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挡土墙、锚固工程、抗滑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包括断面几何特征、坡体结构、区域地质水文条件、坡体状况、排水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支挡工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断面几何特征根据边坡高度、边坡坡角计算指标分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坡体结构指标分值,具体如下:
土质边坡根据土体主要类型、土体密实程度、土体含水状态、粘性土稠度状态计算指标分值;
岩质边坡根据岩石坚硬程度、结构面发育程度、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外倾结构面倾角计算指标分值;
二元介质边坡以土岩分界线,按土质边坡、岩质边坡计分方式分别计算分值,取两者的较大值为坡体结构指标分值;
填方边坡根据坡体材料、填挖交界面或岩土接触面与坡向关系、地基条件、不利控制性层面计算指标分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地质水文条件分为区域水文条件、区域地质条件;
所述区域水文条件根据年平均降雨量、日最大降雨量、地表水活动、地下水活动计算指标分值;
所述区域地质条件根据地震峰值加速度、地质构造影响程度计算指标分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状况根据边坡变形历史、边坡变形现状、落石情况计算指标分值。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支挡工程,根据工程的破损程度及标度、破损对结构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破损发展变化情况的修正计算指标分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工程技术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工程技术状况得分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sh=a*γ1 b*γ2 c*γ3 d*γ4 e*γ5 f*γ6 g*γ7
在上式中,sh为边坡工程技术状况得分,a、b、c、d、e、f、g为各评价指标分值,γ1~γ7为各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