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25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



    背景技术:

    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形成膝关节,胫骨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为胫骨平台,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在膝关节损伤中,胫骨平台固执较为常见,其中胫骨平台外侧骨折发生率最高。由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需要进行精确复位和有效固定,才能使得膝关节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临床工作中,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往往同时涉及多部位骨折块,例如在一些患者中会出现胫骨平台外侧骨折,包括后外侧和前外侧骨折(如前外侧劈裂性骨折),甚至有的还会出现胫骨平台外侧粉碎骨折和平台塌陷情况。面对这样的胫骨平台外侧复杂性骨折,单独一个钢板很难实现胫骨平台的复位和固定。因此现在临床上,一般是经历后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两个入路置入两个或多个不同的钢板,这种方法虽然固定效果好,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感染风险显著增高,严重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在暴露后柱骨折块植入后侧接骨板时,由于紧邻神经血管,解剖结构复杂,增加了手术难度及术中风险。

    因此,对于胫骨平台外侧骨折,尤其是胫骨平台外侧复杂性骨折,如何在创伤较小的情况下实现胫骨平台外侧整体进行有效的固定时临床上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临床上,针对胫骨平台外侧骨折,尤其是胫骨平台外侧复杂性骨折,无法兼顾创伤较小和胫骨平台外侧整体有效固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

    本发明中的一种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包括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和t型接骨板;其中,所述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由直板和斜板组成,并且直板和斜板均为长条形,斜板连接在直板的上端,斜板的板面向直板的板面的斜上方倾斜伸出,斜板的板面倾斜的角度与胫骨上端后外侧的曲面相适配,所述直板沿着直板长度方向均布有2-4个固定螺钉孔;所述t型接骨板包括纵向长条形的板身、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在板身第一端处分别向所述板身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均朝向板身第一侧面弯曲,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与胫骨上端的外侧柱和部分后侧柱的曲面相适配,在所述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上和所述板身上均分布有多个固定螺钉孔。

    本发明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在使用时,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和t型接骨板均从而患者的前外侧手术切口置入,并且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对后外侧骨折进行有效的固定,其中t型接骨板其中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覆盖在对外侧柱和部分后侧柱,因此可以对前外侧骨折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并且位于胫骨平台前外侧上的螺钉孔上打上螺钉之后可以拉住后外侧骨块,从而弥补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没有螺钉固定后外侧骨块的缺点,并且可以实现胫骨平台前外侧骨块进行重建;本发明中的组合钢板在患者的小腿上开一个前外侧入路即可完成放置因而创伤较小,本发明中的组合钢板可以应用于所有类型的胫骨平台外外侧骨折,例如胫骨平台外侧粉碎骨折合并平台塌陷,schatzkerⅱ型骨折合并后外侧骨块骨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板上的螺钉孔和所述第二弧形板上的螺钉孔在所述板身长度方向上相距至少一个螺孔的距离。此种设置中,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上的螺钉孔具有高度差,因此使得穿入其中的螺钉之间在高度上有一定的距离,避免螺钉之间的相互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板上的固定螺钉孔包括两个锁定螺钉孔。

    进一步的,第一弧形板的长度为18mm-22mm,所述第二弧形板的长度为33mm-37mm;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宽度为11mm-13mmmm。此种设置中,对其中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具体尺寸做了具体的限定,使得该t型接骨板与人的胫骨尺寸的对应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板身在所述板身的长度方向上为两段式结构,其中靠近所述板身第一端的一段为第一段板身,远离所述板身第一端的一段为第二段板身;其中所述第一段板身相对所述第二段板身朝向板身第二侧面弯曲,所述第一段板身弯曲形成的曲面与外侧柱中间处的胫骨曲面相适配。此种设置中,板身两段式设计使得t型接骨板与胫骨的侧面可以更好的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段板身和所述第二段板身为一体成型结构。此种设置中,第一段板身和第二段板身为一体成型结构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段板身上设置有一个普通螺钉孔,在所述第二段板身上设置有多个螺钉孔组,每个所述螺钉孔组包括一个锁定螺钉孔和一个普通螺钉孔。此种设置中,通过设置锁定螺钉孔和普通螺钉孔可以使得在相同位置可以选择不同螺钉来固定t型接骨板的板身,通过设置锁定螺钉孔可以达到坚强固定,某种情况下可以桥接固定,类似于外固定原理;普通螺钉孔可以使得钢板更加贴敷于胫骨骨干,同时达到加压效果;因此螺钉孔组的设置可以同时满足钢板固定及骨折块固定双重生物力学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段板身的长度为33mm-37mm,所述第二段板身的长度为58mm-62mm,所述第一段板身和所述第二端板身的宽度均为11mm-13mm。此种设置中,对板身的尺寸做了具体的尺寸限定,使得该t型接骨板与胫骨外侧面适应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板身、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此种设置中,t型接骨板的整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板身、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厚度均为3mm-4mm。

    本发明中提供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在使用时,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和t型接骨板均从而患者的前外侧手术切口置入,并且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对后外侧骨折进行有效的固定,其中t型接骨板其中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覆盖在对外侧柱和部分后侧柱,因此可以对前外侧骨折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并且位于胫骨平台前外侧上的螺钉孔上打上螺钉之后可以拉住后外侧骨块,从而弥补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没有螺钉固定后外侧骨块的缺点,并且可以实现胫骨平台前外侧骨块进行重建;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上的螺钉孔具有高度差,因此使得穿入其中的螺钉之间在高度上有一定的距离,避免螺钉之间的相互干扰;板身两段式设计使得t型接骨板与胫骨的侧面可以更好的贴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k向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中的t型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使用状态下的胫骨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使用状态下的胫骨前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使用状态下的胫骨后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使用状态下的胫骨俯视示意图。

    图中,1、直板;2、斜板;3、固定螺孔;4、横向加压孔;100、t型接骨板;110、板身;120、第一弧形板;130、第二弧形板;140、普通螺钉孔;150、锁定螺钉孔;160、克氏针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实施例进行具体的说明,部分结构未采用附图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内容得出。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目前,常用的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有以下几种:ao/ota分型、schatzker分型及三柱分型。三柱分型弥补了前两种分型未涉及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缺陷。本申请中所提到的“外侧柱”和“后侧柱”指的是三柱分型法下的胫骨上端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得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所提到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的结构在申请号为201510153844.4的专利文件中已经公开,现将该专利文件中的全部内容引入到本申请中。本申请中的“固定螺钉孔”与申请号为201510153844.4的专利文件201510153844.4中的“固定螺孔”为同一概念,均是设置于钢板用于指示螺钉在钢板上的钉入位置。

    图1现有技术中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k向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如图1-4所示,该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由直板1、斜板2组成,直板1和斜板2均为长条形板,斜板2连接在直板1的上端,斜板2的板面向直板1的板面的斜上方倾斜伸出,斜板2的板面倾斜的角度与胫骨5上端后外侧的曲面相适配,直板1上沿着直板1长度方向均布有2-4个固定螺孔3。优选的,其中直板1与斜板2连接处的直板1上有横向加压孔4,固定螺孔3和横向加压孔4为长圆形,其边缘为由表及内的斜面,螺钉帽为圆锥形,紧贴钉孔边缘旋入螺钉时,固定螺孔3和横向加压孔4其边缘由表及内的斜面发生滑动,推动接骨板移动,接骨板带动一侧骨折块移动,在骨折块之间产生加压作用;置入位置是在患者小腿前外侧开口置入,将直板1放置到位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固定后斜板2的板面倾斜的角度与胫骨上端后外侧的曲面相适配。

    该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在手术时经损伤较小、操作简便的常规前外手术切口方便置入,直板通过螺钉固定在胫骨上,斜板避开了影响骨折复位固定的腓骨小头、后外侧复合体、胫前动脉等重要解剖结构,大大减少了造成损伤的可能,在接骨板的直板和斜板的特殊空间构型的基础上,首次采用的横向加压孔设计,在术中旋入螺钉的同时,通过滑动加压原理,可进一步提高骨折复位效果,加强骨折块间压力,更加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功能锻炼,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图5为本实施例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中的t型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t型接骨板100包括纵向长条形的板身110、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其中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在板身110第一端处分别向板身1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延伸,并且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均朝向板身110第一侧面弯曲,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与胫骨上端的外侧柱和部分后侧柱的曲面相适配,在第一弧形板120、第二弧形板130上和板身110上均分布有多个固定螺钉孔。

    本实施例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包括图1-4所示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和图5所示的t型接骨板。为了更加清楚的表达本申请中的组合钢板如何使用的,提供了本实施例中的组合钢板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图6-图9为带有该组合钢板的胫骨在不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其中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使用状态下的胫骨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使用状态下的胫骨前视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使用状态下的胫骨后视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使用状态下的胫骨俯视示意图。

    如图5-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包括以上所述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和t型接骨板100;其中,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由直板1和斜板2组成,并且直板1和斜板2均为长条形,斜板2连接在直板1的上端,斜板2的板面向直板1的板面的斜上方倾斜伸出,斜板2的板面倾斜的角度与胫骨上端后外侧的曲面相适配,直板1沿着直板1长度方向均布有2-4个固定螺钉孔;t型接骨板100包括纵向长条形的板身110、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其中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在板身110第一端处分别向板身1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延伸,并且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均朝向板身110第一侧面弯曲,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与胫骨上端的外侧柱和部分后侧柱的曲面相适配,在第一弧形板120、第二弧形板130上和板身110上均分布有多个固定螺钉孔。

    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板身第一侧面是该组合钢板在使用时t型接骨板100靠近人体胫骨表面的一侧,板身第二侧面为板身110上与板身第一侧面相对的一侧。

    如图5-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在使用时,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和t型接骨板100均从而患者的前外侧手术切口置入,并且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对后外侧骨折进行有效的固定;其中t型接骨板100其中的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覆盖在胫骨上端的外侧柱和部分后侧柱,因此可以对前外侧骨折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并且位于胫骨平台的前外侧上(第一弧形板120)的固定螺钉孔上打上螺钉伸入到后外侧骨块上从而可以拉住后外侧骨块,从而弥补现有技术中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没有螺钉固定后外侧骨块的缺点,并且可以实现胫骨平台前外侧骨块的重建;本发明中的组合钢板在患者的小腿上开一个前外侧入路即可实现两块接骨板的放置,因而创伤较小;本发明中的组合钢板可以应用于所有类型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尤其适用于复杂性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例如胫骨平台外侧粉碎骨折合并平台塌陷,schatzkerⅱ型骨折合并后外侧骨块骨折等。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固定螺钉孔可以为普通螺钉孔或者锁定螺钉孔,其中普通螺钉孔用于钉入普通拉力螺钉,锁定螺钉孔用于钉入锁定螺钉。普通螺钉孔和锁定螺钉孔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方便得到,在此不做赘述。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需要选择普通拉力螺钉和锁定螺钉的长度,例如其中钉入到第一弧形板120上的螺钉的长度可以到达后外侧骨块,从而可以很好的拉住后外侧骨块;当后外侧骨块为骨折状态时则可以固定后外侧骨折块。

    优选的,如图5-6所示,第二弧形板130上还设置有多个克氏针固定孔160。优选的,克氏针固定孔160的个数为2-5个;更为优选的,克氏针固定孔160的个数为3个。其中克氏针固定孔160的设置用于手术过程中的克氏针的临时固定。

    优选的,在第二弧形板130上的均匀设置有4个固定螺钉孔,其中1个固定螺钉孔的中心与板身上的螺钉孔的中心在一个平面上;其中克氏针固定孔160的个数为3个,分别设置与相邻的两个固定螺钉孔之间。优选的,在第二弧形板130上,其中克氏针固定孔160的中心高于固定螺钉孔的中心。优选的,第二弧形板上的固定螺钉孔为普通螺钉孔。

    优选的,如图5所示,在第一弧形板120上的螺钉孔和第二弧形板130上的螺钉孔在板身110长度方向上相距至少一个螺孔的距离。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上的螺钉孔具有高度差,因此使得穿入其中的螺钉之间在高度上有一定的距离,避免螺钉之间的相互干扰。优选的,第一弧形板120上的固定螺钉孔包括两个锁定螺钉孔150。具体的,第一弧形板120上的固定螺钉孔为两个锁定螺钉孔。

    优选的,板身110在板身110的长度方向上为两段式结构,其中靠近板身110第一端的一段为第一段板身,远离板身110第一端的一段为第二段板身;其中第一段板身相对第二段板身朝向板身第二侧面弯曲,第一段板身弯曲形成的曲面与外侧柱中间处的胫骨曲面相适配。板身110的两段式设计使得t型接骨板100与胫骨的侧面可以更好的贴合。

    优选的,第一段板身和第二段板身为一体成型结构;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板身110、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结构增强了t型接骨板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第一段板身上设置有一个普通螺钉孔140,在第二段板身上设置有多个螺钉孔组,每个螺钉孔组包括一个锁定螺钉孔150和一个普通螺钉孔140。优选的,螺钉孔组的个数可以为2-5个,更为优选的螺钉孔组的个数为3个。通过设置螺钉孔组,通过设置锁定螺钉孔150和普通螺钉孔140使得在相同位置可以选择不同螺钉来固定t型接骨板的板身,通过设置锁定螺钉孔150可以达到坚强固定,某种情况下可以桥接固定,类似于外固定原理;普通螺钉孔140可以使得钢板更加贴敷于胫骨骨干,同时达到加压效果;因此螺钉孔组的设置可以同时满足钢板固定及骨折块固定双重生物力学要求。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对其中的t型接骨板100的整体结构的具体尺寸做了具体设计,其中第一弧形板120的长度l1为18mm-22mm,第二弧形板130的长度l2为33mm-37mm;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的宽度为11mm-13mm;第一段板身的长度为l3为33mm-37mm,第二段板身的长度l4为58mm-62mm,第一段板身和第二端板身110的宽度均为11mm-13mm;板身110、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的厚度均为3mm-4mm。本实施例中对t型钢板的尺寸限定与胫骨的具体尺寸相适应,因此使得该t型钢板与胫骨具有更好的贴合度。

    更为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弧形板120的长度l1为20mm,第二弧形板130的长度l2为35mm;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的宽度为12mm;第一段板身的长度为l3为35mm,第二段板身的长度l4为60mm,第一段板身和第二端板身110的宽度均为12mm;板身110、第一弧形板120和第二弧形板130的厚度均为3.5mm。对t型接骨板100的尺寸做了具体的尺寸限定,使得该t型接骨板100与胫骨外侧面适应性更好。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和t型接骨板;其中,所述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由直板和斜板组成,并且直板和斜板均为长条形,斜板连接在直板的上端,斜板的板面向直板的板面的斜上方倾斜伸出,斜板的板面倾斜的角度与胫骨上端后外侧的曲面相适配;所述t型接骨板包括纵向长条形的板身、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在板身第一端处分别向所述板身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均朝向板身第一侧面弯曲,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与胫骨上端的外侧柱和部分后侧柱的曲面相适配,在所述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上和所述板身上均分布有多个固定螺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上的螺钉孔和所述第二弧形板上的螺钉孔在所述板身长度方向上相距至少一个螺孔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上的固定螺钉孔包括两个锁定螺钉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板的长度为18mm-22mm,所述第二弧形板的长度为33mm-37mm;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宽度为11mm-1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身在所述板身的长度方向上为两段式结构,其中靠近所述板身第一端的一段为第一段板身,远离所述板身第一端的一段为第二段板身;其中所述第一段板身相对所述第二段板身朝向板身第二侧面弯曲,所述第一段板身弯曲形成的曲面与外侧柱中间处的胫骨曲面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板身和所述第二段板身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板身上设置有一个普通螺钉孔,在所述第二段板身上设置有多个螺钉孔组,每个所述螺钉孔组包括一个锁定螺钉孔和一个普通螺钉孔。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板身的长度为33mm-37mm,所述第二段板身的长度为58mm-62mm,所述第一段板身和所述第二端板身的宽度均为11mm-1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身、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身、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厚度均为3mm-4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包括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和T型接骨板;T型接骨板包括纵向长条形的板身、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其中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在板身第一端处分别向板身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延伸,并且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均朝向板身第一侧面弯曲,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与胫骨上端的外侧柱和部分后侧柱的曲面相适配,在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上和板身上均分布有多个固定螺钉孔。本发明中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用组合钢板,可以应用于所有类型的胫骨平台外外侧骨折,例如胫骨平台外侧粉碎骨折合并平台塌陷,Schatzker Ⅱ型骨折合并后外侧骨块骨折。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程;高士杰;任栋;耿林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1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79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