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桑叶多糖的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07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技术在桑叶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二)

    背景技术: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叶子,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传统中药材,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能,主治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叶具有抗凝、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桑叶的化学成分有多糖、黄酮、生物碱、维生素、胡萝卜素和许多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其中多糖是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叶多糖具有降血脂、抗血栓、降血糖、降血压、抗衰老、抗炎和提高免疫力等功能。作为一种植物性功能多糖,桑叶多糖在医疗和保健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我国桑叶资源丰富,而传统的养蚕业在逐渐萎缩,所以开发桑叶多糖产品有着较高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目前,常见的桑叶多糖提取方法主要有热水浸提法、超声或微波辅助提取法和酶辅助提取法等。不同的提取工艺有各自的优缺点,多糖的提取收率也差异较大。热水浸提法的耗时长且多糖提取率低;超声或微波辅助提取法是在热水浸提的基础上,增加超声或微波处理步骤,提取收率相对较高,因此具有相对的优势;酶辅助提取法是在前面三种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酶处理步骤,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多糖收率,但酶的使用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桑叶多糖的提取收率,本发明对桑叶多糖超声提取法工艺进行改进,增加微生物发酵预处理步骤,从而可以显著提高了桑叶多糖的提取收率。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将微生物发酵技术应于桑叶多糖的超声提取中,从而显著提高桑叶多糖提取收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桑叶多糖的方法,所述方法为:桑叶粉中加入无菌生理盐水,接种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sy5-47的孢子,于28–30℃发酵3–4d,发酵物经超声水提后浓缩(优选浓缩至原体积的1/4–1/5),获得浓缩物;浓缩物经醇沉和真空干燥后,获得桑叶粗多糖;所述的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sy5-47菌株,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no:61272,保藏日期2020年11月5日,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0。

    进一步,所述无菌生理盐水体积用量以桑叶粉重量计为2.5–3.0ml/g,所述总状毛霉sy5-47孢子接种量以桑叶粉重量计为3–5×107个/g;所述桑叶粉是将成熟的绿色桑叶烘干粉碎后过40目筛获得。

    进一步,所述生理盐水中还添加有蔗糖,所述蔗糖在无菌生理盐水中的浓度是1–10g/l,优选10g/l。

    进一步,所述总状毛霉sy5-47孢子接种以孢子液的形式加入,所述孢子液的制备方法为:低温保藏的总状毛霉sy5-47接种于马铃薯平板培养基(pda),于28–30℃恒温培养2–3d后,加入无菌生理盐水于培养皿中,用接种环搅动使孢子悬浮,获得孢子液;优选将孢子液转移到无菌试管中,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孢子浓度为3–5×108个/ml。所述的pda平板培养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马铃薯200g/l(煮沸30min后过滤留汁),蔗糖20g/l,琼脂20g/l,溶剂为自来水,ph自然(实测6.5)。

    进一步,所述浓缩物的制备方法为:发酵物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先置于30℃水浴中保温4–6h,然后转入水温70-85℃的超声波清洗机中,100–200w超声提取2–3h;超声水提结束后,趁热过滤,将滤液55℃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1/5,获得浓缩物;所述去离子水体积加入量以发酵前桑叶粉重量计为20–30ml/g。

    进一步,所述桑叶多糖的制备方法为:向浓缩物中加入4–5倍体积的95%乙醇,室温静置8–12h后,室温条件下8000r/min离心5–10min,收集多糖沉淀,于6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桑叶粗多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在桑叶多糖超声水提前,增加了总状毛霉sy5-47的发酵预处理。总状毛霉sy5-47在桑叶粉中适度生长,产生多种多糖水解酶,对桑叶细胞壁的水解,使得桑叶结构组织疏松,促进结合态可溶性多糖的解离,在热水超声浸提时更容易溶出。较不采用发酵预处理的超声水提法相比,桑叶多糖的提取收率可以提高35%以上。

    (四)附图说明

    图1总状毛霉sy5-47的菌落形态图。

    图2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标准曲线。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本发明所述的桑叶是植物桑(morusalbal.)的成熟的绿色叶片。桑叶粉是将采摘的叶片(无叶柄)经自来水冲洗干净后,自然风干或60℃烘干,粉碎过40目筛后,于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实施例1发酵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1、菌株筛选

    (1)250-ml三角瓶中加入约10g的桑叶粉,再加入25ml无菌生理盐水润湿,于28℃恒温培养3d。将长满霉菌的富集培养物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1×108倍后涂布于pda平板培养基上,于28℃恒温培养2d,挑取颜色和形态不同的霉菌菌落转接新鲜pda培养基,置于28℃恒温培养2d,得纯培养菌株8株,分别予以编号sy1–sy8。8个菌株的新鲜平板培养物中,分别加入5ml无菌生理盐水,用接种环搅拌使得孢子悬浮,孢子液转移到无菌试管中,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孢子浓度为3×108个/ml。

    (2)250-ml三角瓶于160℃干热灭菌2h,加入10g的桑叶粉,加25ml的无菌生理盐水,再接种1ml上述步骤(1)各菌株的孢子液,搅拌均匀。三角瓶用八层纱布扎口,于28℃条件下培养3d。

    (3)步骤(2)经发酵的全部桑叶粉转入500-ml的三角瓶中,加入200ml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置于30℃恒温水浴锅中保温4h,间隔15min手摇振荡一次。之后,三角瓶转入水温70℃的超声波清洗机中,100w超声提取2h。超声水提结束后,趁热布氏漏斗抽滤,将滤液55℃减压浓缩至50ml,获得浓缩液。

    (4)向步骤(3)获得的全部浓缩液中,加入200ml的95%乙醇,室温静置10h后,室温条件下8000r/min离心5min,收集多糖沉淀,60℃真空干燥12h,得桑叶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粗多糖中的多糖含量。

    同样条件下,以不接种霉菌孢子液为未经发酵的对照,桑叶粉经不同菌株发酵后,多糖的提取收率见表1。

    表1不同菌株发酵桑叶后多糖的提取收率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桑叶粉经菌株sy5发酵后,较未经发酵的对照相比,多糖的提取收率提高幅度最高,达到了11.7%,本发明选定该菌株作为提高桑叶多糖提取收率的发酵菌种。

    2、菌株鉴定

    菌株sy5接种在pda平板培养基上,28℃条件下培养,菌落初期为灰白色绒毛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变为灰色,表面有黑色孢子囊;菌丝无假根;孢子囊梗单轴状分枝,分枝不规则;孢子囊呈球形、灰褐色;孢子呈球形或短椭圆形,大小6–10μm×5–8μm。菌株sy5在pda平板培养基上28℃培养2d的菌落照片见图1;菌株sy5的rdna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所示。

    将菌株sy5交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鉴定,测得其核糖体its区rdna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所示,根据菌株sy5菌落特征和核糖体its区rdna核苷酸序列比对,确定菌株sy5为一株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

    所述的平板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da),按如下组成和方法配制: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称取200g,加自来水1000ml,煮沸30min,4层纱布过滤去渣,滤液补足到1000ml,再加入蔗糖20g、琼脂20g,ph自然(实测6.5),加热至琼脂溶化后于三角瓶中,经高压蒸汽121℃灭菌15min后倒入直径9cm的无菌培养皿,冷却后备用。

    所述的桑叶多糖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具体方法为:将桑叶粗多糖用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0.1mg/ml的样品溶液。吸取样品溶液2ml于25ml比色管中,加1ml的体积浓度5%苯酚水溶液,摇匀后迅速滴加2.5ml浓硫酸(质量浓度98%),摇匀后室温放置10min,沸水浴中加热15min,流水冷却至室温。以1ml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的相同处理为参比,测定吸光度a490。以相同方法测定不同蔗糖浓度样品的a490,绘制蔗糖浓度—a490标准曲线(图2),得回归方程,由回归方程计算测定桑叶粗多糖样品中多糖含量。

    所述的桑叶多糖提取收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实施例2诱变育种

    对总状毛霉sy5进行诱变育种,筛选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具体方法为:

    (1)孢子液的制备:将总状毛霉sy5经pda活化培养后,加5ml无菌生理盐水,用接种环搅动使孢子悬浮后,转入含45ml无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室温振荡30min。孢子悬液经过过滤除去菌丝(三角漏斗颈部放一棉花团过滤),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对悬液中的孢子计数,用无菌生理盐水做适当倍数稀释,调整孢子数量在1×108个/ml左右。

    (2)诱变:诱变在红光下操作。取2.0ml上述孢子悬液和一枚无菌回形针至直径6cm的培养皿中,培养皿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预热30min的30w紫外灯下分别照射1、2、3、4、5min。取0.5ml上述照射处理后的孢子液,作适当倍数稀释后,分别移取0.2ml涂布pda平板。以同样操作,做未经紫外线照射的孢子液稀释涂平板作为对照,以计算致死率。接种后的pda平板用黑布包裹,于28℃培养1d,对平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计算致死率。

    (3)筛选:挑取致死率在90%以上pda平板上的菌落转接新鲜pda平板,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对突变菌株进行筛选。经过2轮筛选,获得一株编号为sy5-47的菌株对提高桑叶多糖提取率的发酵性能最好。用该菌株发酵桑叶后,多糖的提取率为13.6%,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8.3%,较未经发酵的对照提高了32.0%。sy5-47菌株经过转接传代5次,每代发酵桑叶后的黄酮提取率波动范围小于10%,说明该菌株遗传稳定性良好。

    由总状毛霉sy5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后,筛选获得了sy5-47菌株,即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sy5-47,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no:61272,保藏日期2020年11月5日,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0。

    实施例3总状毛霉sy5-47应用于桑叶多糖的提取

    (1)低温保藏的总状毛霉sy5-47(冻干管或平板菌落)接种于新鲜pda平板培养基,于28℃恒温培养2d,加5ml的无菌生理盐水于培养皿中,用接种环搅动使孢子悬浮,孢子液转移到无菌试管中,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孢子浓度为3×108个/ml。所述的pda平板培养基成分和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2)250-ml三角瓶于160℃干热灭菌2h,加入10g的桑叶粉,加25ml的无菌生理盐水,接种1ml步骤(1)制备的总状毛霉sy5-47的孢子液,搅拌均匀。三角瓶用八层纱布扎口,于28℃条件下培养3d,得发酵桑叶粉。

    (3)步骤(2)经发酵的全部桑叶粉转入500-ml的三角瓶中,加入200ml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置于30℃恒温水浴锅中保温4h,间隔15min手摇振荡一次。之后,三角瓶转入水温70℃的超声波清洗机中,100w超声提取2h。超声水提结束后,趁热布氏漏斗抽滤,将滤液55℃减压浓缩至50ml,获得浓缩液。

    (4)向步骤(3)获得的全部浓缩液中,加入200ml的95%乙醇,室温静置12h后,室温条件下8000r/min离心5min,收集多糖沉淀,60℃真空干燥10h至恒重,得桑叶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粗多糖中的多糖含量。

    按上述步骤,从10g桑叶中提取得桑叶粗多糖1.88g,多糖含量为72.7%,即得到桑叶多糖1.37g,提取收率为13.7%,产品为灰绿色粉状物。

    实施例4总状毛霉sy5-47应用于桑叶多糖的提取

    (1)低温保藏的总状毛霉sy5-47(冻干管或平板菌落)接种于新鲜pda平板培养基,于28℃恒温培养2d,加5ml的无菌生理盐水于培养皿中,用接种环搅动使孢子悬浮,孢子液转移到无菌试管中,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孢子浓度为5×108个/ml。所述的pda平板培养基成分和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2)250-ml三角瓶于160℃干热灭菌2h,加入10g的桑叶粉,加含10g/l蔗糖的无菌生理盐水20ml,接种1ml步骤(1)制备的总状毛霉sy5-47的孢子液,搅拌均匀。三角瓶用八层纱布扎口,于30℃条件下培养4d,得发酵桑叶粉。

    (3)步骤(2)经发酵的全部桑叶粉转入500-ml的三角瓶中,加入300ml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置于30℃恒温水浴锅中保温6h,间隔15min手摇振荡一次。之后,三角瓶转入水温85℃的超声波清洗机中,200w超声提取3h。超声水提结束后,趁热布氏漏斗抽滤,将滤液55℃减压浓缩至60ml,获得浓缩液。

    (4)向步骤(3)获得的全部浓缩液中,加入250ml的95%乙醇,室温静置12h后,室温条件下8000r/min离心10min,收集多糖沉淀,60℃真空干燥10h至恒重,得桑叶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粗多糖中的多糖含量。

    按上述步骤,从10g桑叶中提取得桑叶粗多糖2.01g,多糖含量为71.9%,即得到桑叶多糖1.45g,提取收率为14.5%,产品为灰绿色粉状物。

    实施例5总状毛霉sy5-47应用于桑叶多糖的提取

    (1)低温保藏的总状毛霉sy5-47(冻干管或平板菌落)接种于新鲜pda平板培养基,于28℃恒温培养3d,加5ml的无菌生理盐水于培养皿中,用接种环搅动使孢子悬浮,孢子液转移到无菌试管中,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孢子浓度为5×108个/ml。所述的pda平板培养基成分和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2)250-ml三角瓶于160℃干热灭菌2h,加入50g的桑叶粉,加含10g/l蔗糖的无菌生理盐水100ml,接种5ml步骤(1)制备的总状毛霉sy5-47的孢子液,搅拌均匀。三角瓶用八层纱布扎口,于30℃条件下培养4d,得发酵桑叶粉。

    (3)向步骤(2)经发酵的全部桑叶粉转入2-l的三角瓶中,加入1500ml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置于30℃恒温水浴锅中保温6h,间隔15min手摇振荡一次。之后,三角瓶转入水温85℃的超声波清洗机中,200w超声提取3h。超声水提结束后,趁热布氏漏斗抽滤,将滤液55℃减压浓缩至300ml,获得浓缩液。

    (4)向步骤(3)获得的全部浓缩液中,加入1500ml的95%乙醇,室温静置12h后,室温条件下8000r/min离心10min,收集多糖沉淀,60℃真空干燥12h至恒重,得桑叶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粗多糖中的多糖含量。

    按上述步骤,从50g桑叶中提取得桑叶粗多糖9.82g,多糖含量为72.8%,即得到桑叶多糖7.15g,提取收率为14.3%,产品为灰绿色粉状物。

    如不经本实施例步骤(2)的发酵过程,其他步骤按本实施例方法,50g的桑叶粉可提取获得桑叶粗多糖7.76g,多糖含量为67.6%,即得到桑叶多糖5.25g,提取收率为10.5%。可见,本实施例中,在桑叶多糖超声水提前,增加了总状毛霉sy5-47的发酵预处理,较不采用发酵预处理的常规方法相比,桑叶多糖的提取收率可以提高了36.2%。

    序列表

    <110>浙江工业大学

    <120>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桑叶多糖的方法

    <160>1

    <170>siposequencelisting1.0

    <210>1

    <211>613

    <212>dna

    <213>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

    <400>1

    ggatcattaaataatcaataatcttggcttgtccattattatctatttactgtgaactgt60

    attattatttgacattcgagggatgttccaatgttataaggatagacattgggaatgtta120

    accgagtcataatcaggtttaggcctggtatcctattattatttaccaaatgaattcaga180

    attaatattgtaacatagacctaaaaaatctataaaacaacttttaacaacggatctctt240

    ggttctcgcatcgatgaagaacgtagcaaagtgcgataactagtgtgaattgcatattca300

    gtgaatcatcgagtctttgaacgcaacttgcgctcattggtattccaatgagcacacctg360

    tttcagtatcaaaacaaaccctctatccaacttttgttgaataggattattgggggcctc420

    tcgatctgtattgatcttgaaacccttgaaatgtactaaggcctgaacttgtttaagtgc480

    ctgaacttttttttaatataaaggaaagctcttgtaattgactttgatggggcctcccaa540

    ataaatcttttttaaatttgatctgaaatcaggtgggattacccgctgaacttaagcata600

    tcaataagcggag613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桑叶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向桑叶粉中加入无菌生理盐水,接种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sy5-47的孢子,于28–30℃发酵3–4d,发酵物经超声水提后浓缩,获得浓缩物;浓缩物经醇沉和真空干燥后,获得桑叶粗多糖;所述总状毛霉sy5-4,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no:61272,保藏日期2020年11月5日,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生理盐水体积用量以桑叶粉重量计为2.5–3.0ml/g;所述总状毛霉sy5-47孢子接种量以桑叶粉重量计为3–5×107个/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叶粉是将成熟的绿色桑叶烘干粉碎后过40目筛获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状毛霉sy5-47以孢子液的形式加入,所述孢子液的制备方法为:低温保藏的总状毛霉sy5-47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于28–30℃恒温培养2–3d后,加入无菌生理盐水于培养皿中,用接种环搅动使孢子悬浮,获得孢子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物的制备方法为:发酵物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先置于30℃水浴中保温4–6h,然后转入水温70-85℃的超声波清洗机中,100–200w超声提取2–3h;超声水提结束后,趁热过滤,将滤液55℃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1/5,获得浓缩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体积加入量以发酵前桑叶粉重量计为20–30ml/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叶多糖的制备方法为:向浓缩物中加入4–5倍体积的95%乙醇,室温静置8–12h后,室温条件下8000r/min离心5–10min,收集多糖沉淀,于6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桑叶粗多糖。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桑叶多糖的方法,所述方法为:桑叶粉中加入无菌生理盐水,接种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SY5‑47的孢子,于28–30℃发酵3–4d,发酵物经超声水提后浓缩,获得浓缩物;浓缩物经醇沉和真空干燥后,获得桑叶粗多糖;在桑叶多糖超声水提前,增加了总状毛霉SY5‑47的发酵预处理。总状毛霉SY5‑47在桑叶粉中适度生长,产生多种多糖水解酶,对桑叶细胞壁的水解,使得桑叶结构组织疏松,促进结合态可溶性多糖的解离,在热水超声浸提时更容易溶出。较不采用发酵预处理的超声水提法相比,桑叶多糖的提取收率可以提高35%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梅建凤;季军情;庄仕航;易喻;王旭东;应国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79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