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电凝镊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45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创手术专用持握式可弯曲双极电凝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极电凝镊由双瓣镊体(包括握持部和镊杆部)和电极座组成,双瓣镊体的尾端分别与电极座相连,电极座上设有高频输入插头,双瓣镊体外表设有绝缘层,在双瓣镊体的任一瓣的内部沿镊体方向设有水通道,该水通道的前端出水口位于该瓣镊体端头导电工作尖端处,其后端入水口从该瓣镊体的壁上引出密封连接至输水导。双极电凝镊由于在镊体内嵌入有输水导管构成的水通道,且输水导管的出水口处贴近双极电凝镊的头部,故双极电凝镊在外科手术中进行电凝止血时,无菌生理盐水会通过输水导管缓缓地、源源不断地流至双极电凝镊的头部,由此可杜绝产生焦痂粘连,保证正常工作。双极电凝可以对小血管及其他结构进行更精细的电凝止血和处理,原理是通过加热使蛋白凝固血管闭合,组织加热到凝固和沸点的同时,可以自动断电。同时由于双极电凝的叶片绝缘,仅镊尖之间传导电流,电凝时电流从一镊尖到另外一镊尖,在两镊尖的组织受到电流的热效应作用,而镊尖外组织少受或者不受影响,而对组织有保护作用。双极电凝镊还具有分离夹持等作用。

    目前的双极电凝镊的双瓣镊体(包括握持部和镊杆部)是一体成型的,镊杆部及其镊尖部角度不可调,传统的双极电凝镊在微创腔镜中部分出血位置无法达到而不能工作,且存在深处位置达到后,因无法张开镊尖而不能工作的困难,另外,镊尖部需持续注水操作会严重干扰精细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方便调整镊尖角度的双极电凝镊。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极电凝镊,包括双瓣镊体和电极座,所述双瓣镊体包括握持部和镊杆部,所述镊杆部包括前端的镊尖和靠近握持部的镊干体,对握持部施加压力或松开时,镊尖松开或夹持,所述镊尖与镊干体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镊尖可绕与镊干体之间的连接轴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捏合时镊头张开工作的方式,克服了微创切口太小使得传统电凝镊无法顺利张开头端(镊尖)而不能工作的困难,尤其是腔镜单孔切口;两个镊干体和对应的两个镊尖之间可转动连接形成两处可转动的关节,两处关节在一定的强度外力下可按外科医生的实际需求任意调整旋转角度,并可重复调整并能固定在设定弯曲角度,可保证手术过程中通过反复调整两个关节的旋转角度,安全顺利地达到几乎所有部位的出血目标点,顺利止血。镊尖部采用的部分区域聚四氟乙烯涂层可避免工作时焦痂的产生,且不需要注水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部包括可转动连接在一起的前部和后部,前部可绕与后部体之间的连接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双极电凝镊除镊尖接触部位外,均包覆绝缘层。

    除椭圆形镊尖的侧沿裸露之外,内侧及外侧面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覆盖,可高效防焦痂产生,且使用过程中无需繁琐的打水冲洗,减少了滴水对视野的严重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部至镊尖直线长度不小于男性腋前线第5肋间至胸顶部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部和镊杆部均包括两个支杆,分别为握持部第一支杆、握持部第二支杆、镊杆部第一支杆和镊杆部第二支杆,其中,握持部第一支杆和镊杆部第二支杆在同一侧,握持部第二支杆和镊杆部第一支杆在同一侧,且,握持部第一支杆和镊杆部第一支杆连接,握持部第二支杆和镊杆部第二支杆连接,连接部形成x形交叉。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外周的绝缘材料为袖套式覆盖,与内部金属材料无紧密贴合,保证在弯曲时绝缘材料不至于张力过大而在反复弯曲折叠时破损,以致于出现电凝镊漏电。

    袖套式覆盖的外周绝缘材料,与内部金属材料无紧密贴合,保证在弯曲时绝缘材料不至于张力过大而在反复弯曲折叠时破损,以致于出现电凝镊漏电。

    进一步的,所述镊尖为椭圆形。

    椭圆形电凝头端对组织意外损伤小。

    进一步的,所述涂层覆盖椭圆形镊尖的内侧及外侧面,仅保留侧沿裸露,可高效防焦痂产生,且使用过程中无需繁琐的打水冲洗,减少了滴水对视野的严重干扰。进一步的,所述涂层为聚四氟乙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极电凝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极电凝镊的两个镊体中的一个的主视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镊尖部转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极电凝镊,包括双瓣镊体和电极座3,以及电极线4。所述双瓣镊体包括两个镊体分支(第一镊体和第二镊体),第一镊体和第二镊体均包括握持部和镊杆部(分别为第一握持部21、第一镊杆体;第二握持部22和第二镊杆体),所述第一镊杆体包括前端的第一镊尖11和靠近第一握持部21的第一镊杆部13,所述第二镊杆体包括前端的第二镊尖12和靠近第二握持部22的第二镊杆部14。对第一握持部21和第二握持部22施加相向的压力或松开时,第一镊尖11和第二镊尖12之间远离和靠紧(对应第一镊尖端头15和第二镊尖端头16松开和夹持,标号19是二者在夹持状态时之间的镊尖端头接触部)。所述第一镊尖11和第二镊尖12分别与第一镊杆部13和第二镊杆部14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镊尖11和第二镊尖12分别绕与第一镊杆部13和第二镊杆部14之间的连接轴(图示中17和18所示部位)转动。在图示的示例中,第一镊体和第二镊体在交叉点211处形成x形错位交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捏合时镊头张开工作的方式,克服了微创切口太小使得传统电凝镊无法顺利张开镊尖端头而不能工作的困难,尤其是腔镜单孔切口;第一镊尖11和第二镊尖12分别绕与第一镊杆部13和第二镊杆部14之间的连接轴(图示中17和18所示部位)转动,两处关节(连接轴17/18)在一定的强度外力下可按外科医生的实际需求任意调整旋转角度,如图3和图4所示,并可重复调整并能固定在设定弯曲角度,可保证手术过程中通过反复调整两个关节(连接轴17/18)的旋转角度,安全顺利地达到几乎所有部位的出血目标点,顺利止血。聚四氟乙烯涂层覆盖椭圆镊头的内侧及外侧面,仅保留侧沿裸露,可高效防焦痂产生,且使用过程中无需繁琐的打水冲洗,减少了滴水对视野的严重干扰。

    x形交叉部211区域,两个镊杆分支一高一低相互错位交叉,使得在对握持部握持时,两个镊尖反而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主视图投影方向,每个镊体分支从握持部向镊干体的过渡区域即x形交叉部211,是由水平方向向上部翘曲,即x形交叉部向上延伸,然后再沿直线(或曲线)向下延伸。这种形状结构,可以更加方便医生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握持部21和第二握持部22包括可转动连接在一起的前部和后部,前部可绕与后部体之间的连接轴转动。这样可以使得整个电凝镊多一个改变角度的关节点,为医生操作提供更大的便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双极电凝镊除第一镊尖端头15和第二镊尖端头16之间的镊尖接触部位19外,均包覆绝缘层31。所述镊尖端头接触部19,除接触部19的侧沿是裸露的金属保证导电外,其余部位都有聚四氟乙烯涂层,防止工作时焦痂产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至镊尖直线长度不小于男性腋前线第5肋间至胸顶部的距离。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各部位的长度可以按照以下尺寸选择:a=4cm,b=6cm,b1=2.5cm,b2=2.5cm,c=10cm,d=5cm;第一镊体和第二镊体从握持部到镊尖端部的宽度由0.8cm逐渐变窄到0.3cm,厚度为0.2cm,镊尖端头为长轴0.8cm、短轴0.4cm的椭圆形。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轴17/18外周的绝缘层材料为袖套式32覆盖,与内部金属材料无紧密贴合,保证在弯曲时绝缘材料不至于张力过大而在反复弯曲折叠时破损,以致于出现电凝镊漏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镊尖端头15和第二镊尖端头16均为椭圆形。椭圆形电凝头端对组织意外损伤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31、32为普通塑料绝缘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聚四氟乙烯涂层覆盖椭圆形镊尖端头的内侧及外侧面,仅保留侧沿裸露,可高效防焦痂产生,且使用过程中无需繁琐的打水冲洗,减少了滴水对视野的严重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极电凝镊,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瓣镊体和电极座,所述双瓣镊体包括握持部和镊杆部,所述镊杆部包括前端的镊尖和靠近握持部的镊干体,对握持部施加压力或松开时,镊尖松开或夹持,所述镊尖与镊干体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镊尖可绕与镊干体之间的连接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电凝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包括可转动连接在一起的前部和后部,前部可绕与后部体之间的连接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电凝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电凝镊除镊尖接触部位外,均包覆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电凝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至镊尖直线长度不小于男性腋前线第5肋间至胸顶部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电凝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和镊杆部均包括两个支杆,分别为握持部第一支杆、握持部第二支杆、镊杆部第一支杆和镊杆部第二支杆,其中,握持部第一支杆和镊杆部第二支杆在同一侧,握持部第二支杆和镊杆部第一支杆在同一侧,且,握持部第一支杆和镊杆部第一支杆连接,握持部第二支杆和镊杆部第二支杆连接,连接部形成x形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双极电凝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外周的绝缘材料为袖套式覆盖,与内部金属材料无紧密贴合,保证在弯曲时绝缘材料不至于张力过大而在反复弯曲折叠时破损,以致于出现电凝镊漏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极电凝镊,其特征在于,所述镊尖为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极电凝镊,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普通橡胶绝缘层。

    9.根据权利要求7任一所述的双极电凝镊,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镊尖的内侧及外侧面有涂层覆盖,仅保留侧沿裸露,可高效防焦痂产生,且使用过程中无需繁琐的打水冲洗,减少了滴水对视野的严重干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极电凝镊,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为聚四氟乙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电凝镊,包括双瓣镊体和电极座,双瓣镊体包括握持部和镊杆部,镊杆部包括前端的镊尖和靠近握持部的镊干体,对握持部施加压力或松开时,镊尖松开或夹持,镊尖与镊干体之间可转动连接,镊尖可绕与镊干体之间的连接轴转动。采用捏合时镊头张开工作的方式,克服了微创切口太小使得传统电凝镊无法顺利张开头端(镊尖)而不能工作的困难,尤其是腔镜单孔切口;两个镊干体和对应的两个镊尖之间可转动连接形成两处可转动的关节,两处关节在一定的强度外力下可按实际需求任意调整旋转角度,并可重复调整并能固定在设定弯曲角度,可保证手术过程中通过反复调整两个关节的旋转角度,安全顺利地达到几乎所有部位的出血目标点,顺利止血。用聚四氟乙烯涂层覆盖椭圆形镊尖端头的内侧及外侧面,仅保留侧沿裸露保证导电,可高效防焦痂产生,使用过程中无需繁琐的打水冲洗,减少了滴水对视野的严重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陈勇兵;朱雪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核工业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78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