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术治疗肺气肿肺大皰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气肿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是在慢性气管炎等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包括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病、职业疾病造成的慢性肺损害等,长期肺功能损害导致肺终末支文管、肺泡破肺过度含气,形成肺气肿、肺大泡等严重肺部疾病。严重者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形成肺源性心脏病,气肿、肺大泡是肺部常见疾病,尤其是在北方寒冷地区,发病广泛。
现市面上常用的肺气肿肺大皰的治疗手术是切除部分肺组织,而由于肺气肿的肺组织过度含气,肺内压力高,加之手术后肺组织压力、血管改变,易导致术后漏气、肺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该手术风险较高,死亡率达16%,治疗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手术治疗肺气肿肺大皰的新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象,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治疗肺气肿肺大皰的新方法,治疗方法包括如下:
s1,术前准备:选择年龄合适且符合开胸手术条件,需要行肺部疾病食管点、肺癌、纵隔肿瘤等合并肺气肿的病人,然后进行手术治疗,采用临床常用的高频电刀进行操作,使局部肺组织快速收缩、损伤,通过收缩使肺气肿的局部容积瞬间缩小,同时术中还需要利用热探测器对热缩容过程中电刀热灼后组织温度进行探测,而达到减少气肿的肺容积的目的,热损伤的肺表面局部形成由浅入深的相关改变;
s2,热灼处理:在手术同时对患侧肺气肿进行热灼处理,术中如需切除的肺叶是上肺叶,则在切除肺叶之后,热处理肺气肿、大泡的局部,然后取组织标本,观察损伤后的相关组织学改变,如肺气肿、大泡位于保留的肺叶,则只作热灼处理,无需取组织标本;
s3,观察情况:切除的肺热灼组织,分析观察收缩情况,肺大泡收缩情况,术中气道压情况,术后胸部ct、平片观察肺复张情况,术后胸腔引流量情况;
s4,术中处理:术中观察保留的热处理肺叶局部漏气情况,呼吸机辅助呼吸气道压,加压与漏气的关系,气道压维持压力的情况,如气道压由于漏气较重难以维持压力,则需局部处理,缝补、生物材料、生物胶等,对少量的肺细泡漏气,无需处理;
s5,判断关系:术中对切除的肺叶分别在非通气状态和通气状态下热灼后取组织标本,观察热损伤深度,受损后组织损伤情况等,判定热损伤的深度与组织受热收缩深度与程度的关系;
s6,收尾:组织学观察结束,如达到预期目标,即热处理达到缩容目的,热损伤肺组织损伤深度可控,肺完整性得到保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1中,选择年龄18-70岁,符合开胸手术条件,需要行肺部疾病食管点、肺癌、纵隔肿瘤等合并肺气肿的病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1中,开始进行手术治疗,采用临床常用的高频电刀进行操作,使局部肺组织快速收缩、损伤,通过收缩使肺气肿的局部容积瞬间缩小,来达到方便后续进行手术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1中,同时术中还需要利用热探测器对热缩容过程中电刀热灼后组织温度进行探测,而达到减少气肿的肺容积的目的,热损伤的肺表面局部形成由浅入深的相关改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1中,同时电刀热灼后组织损伤范围可达1cm,故术中间隔约2cm选择热灼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3中,切除的肺热灼组织,分析观察收缩情况,热损伤深度,肺大泡收缩情况,术中气道压情况,术后胸部ct、平片观察肺复张情况,术后胸腔引流量,肺部并发症,肺不张、感染情况,肺漏气情况,术后监测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肺功能等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4中,术中观察保留的热处理肺叶局部漏气情况,呼吸机辅助呼吸气道压,加压与漏气的关系,气道压维持压力的情况,如气道压由于漏气较重难以维持压力,则需局部处理,缝补、生物材料、生物胶等,对少量的肺细泡漏气,无需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4中,术后由于热损伤的蛋白渗出,形成自体蛋白膜,漏气自然停止,一般为24h-48h。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5中,术中对切除的肺叶分别在非通气状态和通气状态下热灼后取组织标本,观察热损伤深度,损伤程度表面炭化情况、肺组织凝固变性情况,受损后组织损伤情况等,判定热损伤的深度与组织受热收缩深度与程度的关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5中,术后观察胸管涌气、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渗出及肺功能,呼吸音恢复的情况,通过相关指标判定热缩容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用热缩容术进行治疗,从而可以使得肺大泡表面快速的收缩,大泡缩小,减少了对有交换功能肺组织的压迫,对肺气肿区域的热灼,肺受热组织收缩,容积缩小,过度含气的区域缩小,使肺气肿减轻,二者均减少了肺的循环阻力,可有效的改善肺功能,控制疾病继续加重,其先进性在于减少下手术程序,简化手术步骤,减少了对病人的创伤,达到术中术后的安全性,减少出血、术中污染等严重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治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术治疗肺气肿肺大皰的新方法,
治疗方法包括如下:
s1,术前准备:选择年龄合适且符合开胸手术条件,需要行肺部疾病食管点、肺癌、纵隔肿瘤等合并肺气肿的病人,然后进行手术治疗,采用临床常用的高频电刀进行操作,使局部肺组织快速收缩、损伤,通过收缩使肺气肿的局部容积瞬间缩小,同时术中还需要利用热探测器对热缩容过程中电刀热灼后组织温度进行探测,而达到减少气肿的肺容积的目的,热损伤的肺表面局部形成由浅入深的相关改变;
s2,热灼处理:在手术同时对患侧肺气肿进行热灼处理,术中如需切除的肺叶是上肺叶,则在切除肺叶之后,热处理肺气肿、大泡的局部,然后取组织标本,观察损伤后的相关组织学改变,如肺气肿、大泡位于保留的肺叶,则只作热灼处理,无需取组织标本;
s3,观察情况:切除的肺热灼组织,分析观察收缩情况,肺大泡收缩情况,术中气道压情况,术后胸部ct、平片观察肺复张情况,术后胸腔引流量情况;
s4,术中处理:术中观察保留的热处理肺叶局部漏气情况,呼吸机辅助呼吸气道压,加压与漏气的关系,气道压维持压力的情况,如气道压由于漏气较重难以维持压力,则需局部处理,缝补、生物材料、生物胶等,对少量的肺细泡漏气,无需处理;
s5,判断关系:术中对切除的肺叶分别在非通气状态和通气状态下热灼后取组织标本,观察热损伤深度,受损后组织损伤情况等,判定热损伤的深度与组织受热收缩深度与程度的关系;
s6,收尾:组织学观察结束,如达到预期目标,即热处理达到缩容目的,热损伤肺组织损伤深度可控,肺完整性得到保护。
步骤s1中,选择年龄18-70岁,符合开胸手术条件,需要行肺部疾病食管点、肺癌、纵隔肿瘤等合并肺气肿的病人。
步骤s1中,开始进行手术治疗,采用临床常用的高频电刀进行操作,使局部肺组织快速收缩、损伤,通过收缩使肺气肿的局部容积瞬间缩小,来达到方便后续进行手术的目的。
步骤s1中,同时术中还需要利用热探测器对热缩容过程中电刀热灼后组织温度进行探测,而达到减少气肿的肺容积的目的,热损伤的肺表面局部形成由浅入深的相关改变。
步骤s1中,同时电刀热灼后组织损伤范围可达1cm,故术中间隔约2cm选择热灼点。
步骤s3中,切除的肺热灼组织,分析观察收缩情况,热损伤深度,肺大泡收缩情况,术中气道压情况,术后胸部ct、平片观察肺复张情况,术后胸腔引流量,肺部并发症,肺不张、感染情况,肺漏气情况,术后监测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肺功能等情况。
步骤s4中,术中观察保留的热处理肺叶局部漏气情况,呼吸机辅助呼吸气道压,加压与漏气的关系,气道压维持压力的情况,如气道压由于漏气较重难以维持压力,则需局部处理,缝补、生物材料、生物胶等,对少量的肺细泡漏气,无需处理。
步骤s4中,术后由于热损伤的蛋白渗出,形成自体蛋白膜,漏气自然停止,一般为24h-48h。
步骤s5中,术中对切除的肺叶分别在非通气状态和通气状态下热灼后取组织标本,观察热损伤深度,损伤程度表面炭化情况、肺组织凝固变性情况,受损后组织损伤情况等,判定热损伤的深度与组织受热收缩深度与程度的关系。
步骤s5中,术后观察胸管涌气、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渗出及肺功能,呼吸音恢复的情况,通过相关指标判定热缩容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采用热缩容术进行治疗,从而可以使得肺大泡表面快速的收缩,大泡缩小,减少了对有交换功能肺组织的压迫,对肺气肿区域的热灼,肺受热组织收缩,容积缩小,过度含气的区域缩小,使肺气肿减轻,二者均减少了肺的循环阻力,可有效的改善肺功能,控制疾病继续加重,其先进性在于减少下手术程序,简化手术步骤,减少了对病人的创伤,达到术中术后的安全性,减少出血、术中污染等严重术后并发症的目的,由于该方法肺没有开放的损伤处,对术野无污染,可以避免感染的发生,同时热损伤后的肺组织广泛渗出,大量的蛋白渗出在损伤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术后漏气发生,自身防漏胶的作用,远期由于局部的渗出使肺组织与胸壁形成广泛的粘连,限制了胸廓的继续扩张,从而防止肺气肿的再加重,在手术进行时由于是采用热缩容,无需使用闭合器,切割缝合器等,既能有效控制和减少术中出血,又可节省费用的消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手术治疗肺气肿肺大皰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治疗步骤包括如下:
s1,术前准备:选择年龄合适且符合开胸手术条件,需要行肺部疾病食管点、肺癌、纵隔肿瘤等合并肺气肿的病人,然后进行手术治疗,采用临床常用的高频电刀进行操作,使局部肺组织快速收缩、损伤,通过收缩使肺气肿的局部容积瞬间缩小,同时术中还需要利用热探测器对热缩容过程中电刀热灼后组织温度进行探测,而达到减少气肿的肺容积的目的,热损伤的肺表面局部形成由浅入深的相关改变;
s2,热灼处理:在手术同时对患侧肺气肿进行热灼处理,术中如需切除的肺叶是上肺叶,则在切除肺叶之后,热处理肺气肿、大泡的局部,然后取组织标本,观察损伤后的相关组织学改变,如肺气肿、大泡位于保留的肺叶,则只作热灼处理,无需取组织标本;
s3,观察情况:切除的肺热灼组织,分析观察收缩情况,肺大泡收缩情况,术中气道压情况,术后胸部ct、平片观察肺复张情况,术后胸腔引流量情况;
s4,术中处理:术中观察保留的热处理肺叶局部漏气情况,呼吸机辅助呼吸气道压,加压与漏气的关系,气道压维持压力的情况,如气道压由于漏气较重难以维持压力,则需局部处理,缝补、生物材料、生物胶等,对少量的肺细泡漏气,无需处理;
s5,判断关系:术中对切除的肺叶分别在非通气状态和通气状态下热灼后取组织标本,观察热损伤深度,受损后组织损伤情况等,判定热损伤的深度与组织受热收缩深度与程度的关系;
s6,收尾:组织学观察结束,如达到预期目标,即热处理达到缩容目的,热损伤肺组织损伤深度可控,肺完整性得到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治疗肺气肿肺大皰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选择年龄18-70岁,符合开胸手术条件,需要行肺部疾病食管点、肺癌、纵隔肿瘤等合并肺气肿的病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治疗肺气肿肺大皰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开始进行手术治疗,采用临床常用的高频电刀进行操作,使局部肺组织快速收缩、损伤,通过收缩使肺气肿的局部容积瞬间缩小,来达到方便后续进行手术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治疗肺气肿肺大皰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同时术中还需要利用热探测器对热缩容过程中电刀热灼后组织温度进行探测,而达到减少气肿的肺容积的目的,热损伤的肺表面局部形成由浅入深的相关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治疗肺气肿肺大皰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同时电刀热灼后组织损伤范围可达1cm,故术中间隔约2cm选择热灼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治疗肺气肿肺大皰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切除的肺热灼组织,分析观察收缩情况,热损伤深度,肺大泡收缩情况,术中气道压情况,术后胸部ct、平片观察肺复张情况,术后胸腔引流量,肺部并发症,肺不张、感染情况,肺漏气情况,术后监测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肺功能等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治疗肺气肿肺大皰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术中观察保留的热处理肺叶局部漏气情况,呼吸机辅助呼吸气道压,加压与漏气的关系,气道压维持压力的情况,如气道压由于漏气较重难以维持压力,则需局部处理,缝补、生物材料、生物胶等,对少量的肺细泡漏气,无需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治疗肺气肿肺大皰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术后由于热损伤的蛋白渗出,形成自体蛋白膜,漏气自然停止,一般为24h-48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治疗肺气肿肺大皰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术中对切除的肺叶分别在非通气状态和通气状态下热灼后取组织标本,观察热损伤深度,损伤程度表面炭化情况、肺组织凝固变性情况,受损后组织损伤情况等,判定热损伤的深度与组织受热收缩深度与程度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治疗肺气肿肺大皰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术后观察胸管涌气、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渗出及肺功能,呼吸音恢复的情况,通过相关指标判定热缩容效果。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