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药剂,具体涉及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及其解粘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作为工业废水之一的涂装解粘废水,主要来自于预脱脂、脱脂、表调、磷化、钝化等车身前处理工序,特别是其中的电泳废水、喷漆废水成份复杂,浓度高,可生化性差。涂装解粘废水处理主要采用分质处理、混凝沉淀、混凝气浮、砂滤等工艺对涂装解粘废水进行处理。磷化-喷漆是钢铁表面防护处理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工业的迅速发展,磷化-喷漆工艺也相应得到了飞速发展,应用愈来愈广。而这些工艺的大量应用,势必会产生大量有害废水污染环境。从环境保护方面考虑,研究开发并大量推广应用合理的、可靠的涂装解粘废水处理技术是当务之急。涂装解粘废水中的脱脂工艺中产生的水洗水含有不少表面活性剂及已乳化的油污,水中的cod约达700mg/l,bod约达200mg/l,这种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到江河中,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水中分解时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从而破坏水体中氧的平衡,使水质产生恶臭。涂装解粘废水的磷化后的水洗水含有超过排放标准的镍离子(ni十),锌离子(zn十)等重金属。众所周知,镍离子是致癌物质;超量的锌对水生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在喷漆过程中会产生漆雾,要正常生产就要将废弃的漆雾从喷漆房除去,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喷漆线的侧面(也即抽风道的人口)设置水帘,让水帘剂吸收大部份的漆雾,未被水帘剂吸收的废气再用处理废气的方法进行处理。漆的种类繁多,涂装车间所漆的配方都是保密的,但不管任何漆,漆及其中的有机溶剂都是有毒性的,甚至毒性很大。传统化学涂装解粘工艺中,由于其工艺本身的特性,会造成循环水质不稳定,cod上升速度快(3个月内上升到18000-25000),以及voc排放量过大的问题,因此现有的处理方法已经不适用。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及其解粘处理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药剂包括:生物菌以及辅助剂;所述生物菌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芽孢杆菌混合物30-50份、酵母菌属30-50份、微球菌属30-50份、酶10-15份、营养剂50-100份;所述辅助剂包括阳离子絮凝剂30-50份、阴离子絮凝剂30-50份、氧化剂3-5份、消泡剂1-2份;所述芽孢杆菌混合物由巴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栗褐芽胞杆菌按照重量比1:1:1混合而成。进一步的,培养所述巴氏芽孢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5%~1.5%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氨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5%~1.0%的硝酸钾,0.5%~1.0%的磷酸氢二钾,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1~7.2。进一步的,培养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5%~1.5%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苯磺酸钠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5%~1.0%的硝酸钠,0.5%~1.0%的硫酸镁,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1~7.2。进一步的,培养所述栗褐芽胞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5%~1.5%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5%~1.0%的氯化钾,0.5%~1.0%的硫酸镁,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2~7.3。进一步的,所述氧化剂为氧气、所述消泡剂为非硅消泡剂。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及其解粘处理工艺在涂装解粘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一步的,采用所述涂装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处理涂装解粘废水处理时的投加量为涂装解粘废水体积的0.2-0.5%。进一步的,用于处理涂装解粘废水中的cod污染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含有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氨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的涂装解粘废水中的高浓度cod的去除率为68%。进一步的,用于处理涂装解粘废水中的cod污染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含有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苯磺酸钠基团的嗪类衍生物的涂装解粘废水中的高浓度cod的去除率为65.0%。进一步的,用于处理涂装解粘废水中的cod污染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含有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的涂装解粘废水中的高浓度cod的去除率为63.7%。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的解粘处理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s1:将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与待处理的涂装解粘废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微生物菌剂与废弃钻井泥浆的质量比为1:200-500;s2:将混合物的总含水率调节至大于80%;s3:将混合物在15~35℃的温度条件下发酵处理20~35天,在此期间,实施对混合物进行搅拌并适当补充水分保证总含水率大于80%,每隔35d按初始加量补充微生物菌剂并搅拌混合均匀。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涂装解粘废水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该复合微生物菌剂通过将芽孢杆菌混合物、酵母菌属、微球菌属按照同样重量比混合得到,同时在芽孢杆菌混合物中包括了巴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栗褐芽胞杆菌该混合物稳定性好,且能够将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氨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苯磺酸钠基团的嗪类衍生物以及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的涂装解粘废水中高浓度污染物cod降解,去除率分别达到68%、65%、63.7%。之所以上述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达到上述去除效率是因为在处理时,创新地调整了巴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栗褐芽胞杆菌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分别通过向上述菌株的培养基中引入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氨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苯磺酸钠基团的嗪类衍生物以及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使得该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高浓度cod的降解具有专一性。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生物菌药剂本身的制备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所述生物菌药剂包括:生物菌以及辅助剂;所述生物菌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芽孢杆菌混合物30份、酵母菌属30份、微球菌属30份、酶10份、营养剂50份;所述辅助剂包括阳离子絮凝剂30份、阴离子絮凝剂30份、氧化剂3份、消泡剂1份;所述芽孢杆菌混合物由巴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栗褐芽胞杆菌按照重量比1:1:1混合而成。将生物菌以及辅助剂混合后形成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其中具体地:-培养所述巴氏芽孢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5%%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氨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5%的硝酸钾,0.5%的磷酸氢二钾,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1~7.2。-培养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5%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苯磺酸钠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5%的硝酸钠,0.5%的硫酸镁,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1。-培养所述栗褐芽胞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5%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5%的氯化钾,0.5%的硫酸镁,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2。-所述氧化剂为氧气、所述消泡剂为非硅消泡剂。实施例2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所述生物菌药剂包括:生物菌以及辅助剂;所述生物菌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芽孢杆菌混合物40份、酵母菌属40份、微球菌属40份、酶12份、营养剂70份;所述辅助剂包括阳离子絮凝剂40份、阴离子絮凝剂40份、氧化剂4份、消泡剂1.5份;所述芽孢杆菌混合物由巴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栗褐芽胞杆菌按照重量比1:1:1混合而成。将生物菌以及辅助剂混合后形成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其中具体地:-培养所述巴氏芽孢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8%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氨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8%的硝酸钾,0.8%的磷酸氢二钾,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15。-培养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8%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苯磺酸钠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8的硝酸钠,0.8%的硫酸镁,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15。-培养所述栗褐芽胞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5%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5%的氯化钾,0.5%的硫酸镁,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25。-所述氧化剂为氧气、所述消泡剂为非硅消泡剂。实施例3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所述生物菌药剂包括:生物菌以及辅助剂;所述生物菌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芽孢杆菌混合物50份、酵母菌属50份、微球菌属50份、酶15份、营养剂100份;所述辅助剂包括阳离子絮凝剂50份、阴离子絮凝剂50份、氧化剂5份、消泡剂2份;所述芽孢杆菌混合物由巴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栗褐芽胞杆菌按照重量比1:1:1混合而成。将生物菌以及辅助剂混合后形成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其中具体地:-培养所述巴氏芽孢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1.5%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氨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1.0%的硝酸钾,1.0%的磷酸氢二钾,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2。-培养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1.5%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苯磺酸钠基团的嗪类衍生物,1.0%的硝酸钠,1.0%的硫酸镁,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2。-培养所述栗褐芽胞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1.5%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1.0%的氯化钾,1.0%的硫酸镁,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3。-所述氧化剂为氧气、所述消泡剂为非硅消泡剂。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处理工艺为: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的解粘处理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s1:将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与待处理的涂装解粘废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微生物菌剂与废弃钻井泥浆的质量比为1:200-500;s2:将混合物的总含水率调节至大于80%;s3:将混合物在15~35℃的温度条件下发酵处理20~35天,在此期间,实施对混合物进行搅拌并适当补充水分保证总含水率大于80%,每隔35d按初始加量补充微生物菌剂并搅拌混合均匀。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及其解粘处理工艺在涂装解粘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采用所述涂装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处理涂装解粘废水处理时的投加量为涂装解粘废水体积的0.2-0.5%。-用于处理涂装解粘废水中的cod污染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含有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氨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的涂装解粘废水中的高浓度cod的去除率为68%。表1为应用前后的数据对比原工艺(开槽前取样)本发明工艺变化取样日期2020/1/132020/2/16ph7.47.6悬浮物(ppm)6919-72.5%电导率(µs/cm)1701017940 5.47%cod(ppm)3230027580-14.6%,去除率68%微生物量(cfu/ml)na100000新渣含水率75.43C.56%-42.25%七天含水率31.51.74%-46.87%漆渣评级(0~5级,5级状态最佳)45气味(①良好②中等③不良)3级,很臭且刺激性1级,少量稀释剂味道-用于处理涂装解粘废水中的cod污染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含有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苯磺酸钠基团的嗪类衍生物的涂装解粘废水中的高浓度cod的去除率为65.0%。表2为应用前后的数据对比原工艺(开槽前取样)本发明工艺变化取样日期2020/1/132020/2/16ph7.47.6悬浮物(ppm)7118-74.6%电导率(µs/cm)1705017970 5.4%cod(ppm)3210027530-14.2%,去除率65%微生物量(cfu/ml)na100000新渣含水率78.43A.56%-47%七天含水率32.51.74%-51.58%漆渣评级(0~5级,5级状态最佳)45气味(①良好②中等③不良)3级,很臭且刺激性1级,少量稀释剂味道-用于处理涂装解粘废水中的cod污染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含有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的涂装解粘废水中的高浓度cod的去除率为63.7%。表3为应用前后的数据对比原工艺(开槽前取样)本发明工艺变化取样日期2020/1/132020/2/16ph7.47.6悬浮物(ppm)7021-70%电导率(µs/cm)1721018340 6.57%cod(ppm)3221027230-15.46%,去除率63.7%微生物量(cfu/ml)na100000新渣含水率73.43D.56%-39.3%七天含水率31.71.54%-47.8%漆渣评级(0~5级,5级状态最佳)45气味(①良好②中等③不良)3级,很臭且刺激性1级,少量稀释剂味道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药剂包括:
生物菌以及辅助剂;
所述生物菌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芽孢杆菌混合物30-50份、酵母菌属30-50份、微球菌属30-50份、酶10-15份、营养剂50-100份;
所述辅助剂包括阳离子絮凝剂30-50份、阴离子絮凝剂30-50份、氧化剂3-5份、消泡剂1-2份;
所述芽孢杆菌混合物由巴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栗褐芽胞杆菌按照重量比1:1:1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其特征在于,培养所述巴氏芽孢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0.5%~1.5%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氨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5%~1.0%的硝酸钾,0.5%~1.0%的磷酸氢二钾,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1~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其特征在于,培养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0.5%~1.5%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苯磺酸钠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5%~1.0%的硝酸钠,0.5%~1.0%的硫酸镁,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1~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其特征在于,培养所述栗褐芽胞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0.5%~1.5%的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5%~1.0%的氯化钾,0.5%~1.0%的硫酸镁,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2~7.3。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及其解粘处理工艺在涂装解粘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涂装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处理涂装解粘废水处理时的投加量为涂装解粘废水体积的0.2-0.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处理涂装解粘废水中的cod污染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含有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氨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的涂装解粘废水中的高浓度cod的去除率为6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处理涂装解粘废水中的cod污染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含有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苯磺酸钠基团的嗪类衍生物的涂装解粘废水中的高浓度cod的去除率为65.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处理涂装解粘废水中的cod污染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含有以4,6-二氯-1,3,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的涂装解粘废水中的高浓度cod的去除率为63.7%。
10.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的解粘处理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
s1:将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与待处理的涂装解粘废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微生物菌剂与废弃钻井泥浆的质量比为1:200-500;
s2:将混合物的总含水率调节至大于80%;
s3:将混合物在15~35℃的温度条件下发酵处理20~35天,在此期间,实施对混合物进行搅拌并适当补充水分保证总含水率大于80%,每隔35d按初始加量补充微生物菌剂并搅拌混合均匀。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及其解粘处理工艺,用于对涂装解粘废水进行处理,所述生物菌药剂包括:生物菌以及辅助剂;所述生物菌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芽孢杆菌混合物30‑50份、酵母菌属30‑50份、微球菌属30‑50份、酶10‑15份、营养剂50‑100份;所述辅助剂包括阳离子絮凝剂30‑50份、阴离子絮凝剂30‑50份、氧化剂3‑5份、消泡剂1‑2份;所述芽孢杆菌混合物由巴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栗褐芽胞杆菌按照重量比1:1:1混合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当复合微生物菌剂以废水体积的1%投加时,高浓度有机污染物COD去除率分别达到62.2%、58.0%和57.9%,对水质改善具有明显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赵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耿澄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4
技术公布日: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