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在梨树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34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在梨树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梨是世界性主要水果之一。近几年我国梨树的栽培面积在90万公顷以上,产量稳定在1600万吨左右,均占世界的三分之二以上,梨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甚至世界水果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病害是限制梨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梨树以炭疽病、轮纹病、腐烂病、黑星病等真菌病害为害为主。炭疽病为害叶片果实,2008年在梨果重要产地安徽省砀山县大爆发,病果率高达70%以上,果农损失惨重。近年来炭疽病造成南方梨产区发生早期落叶现象,严重影响梨树翌年的开花结果,炭疽病已成为我国梨产区重点防治对象。轮纹病为害枝干、叶片和果实,发生严重时枝干发病率达100%,病果率可达30%~50%,贮藏1个月后几乎全部烂掉。腐烂病为害枝干,具有发病率高、发生区域广、难以控制的特点,发病严重的梨园,树体病疤累累、枝干残缺不全,甚至造成大量死树或毁园。

    我国农作物病害防治长期以喷施化学药剂为主,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使病原菌产生抗性,导致用药量持续加大,防效逐年降低,给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生物防治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病原微生物,对环境安全无污染,在绿色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除了黑星病外,我国梨树上登记的防治药剂极少,尤其生防微生物还未有登记。持续开发、挖掘高效生防微生物资源对保护环境和农业安全健康生产意义重大。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属于我国第一级免做安全鉴定的菌种,是ash等人于1994年从原来的芽孢杆菌属中重新划分归类的菌属,也是重要的植物根际促生菌。目前国内登记了13个多粘类芽孢杆菌的母药和杀菌剂产品,在大田作物和果蔬上广泛使用,可防治小麦赤霉病、水稻纹枯病、黄瓜角斑病、西瓜炭疽病、番茄青枯病等,还未在梨上登记使用。

    本发明以梨树主要真菌病害为靶标,从生防微生物中筛选到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初步制备了生防菌剂进行应用,为果树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效果的多粘类芽孢杆菌,该菌株对多种梨树病原真菌表现显著的拮抗效果,可弥补目前公开的专利中对于梨树病害生物防治的不足,在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步骤:

    采用稀释涂布分离法从果树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生防菌株fx1,该菌株在固体平板上对梨炭疽病菌、轮纹病菌、腐烂病菌和黑斑病菌均表现较强的拮抗效果。采用菌落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16s和gyrb基因序列测定等方法,鉴定fx1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fx1。菌株于2020年9月18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no.20680,其序列如seqidno:1所示。

    所述菌株在na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表面光滑无褶皱,乳白色,不透明状,菌体呈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可产芽孢。

    本发明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应用,以该菌株为基础制备成生防菌剂,用于但不仅限于防治梨炭疽病、梨轮纹病、梨黑斑病、梨腐烂病等真菌病害。

    本发明所述的菌剂获得方法:挑取固体培养基质上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fx1接种于液体nb培养基,在25-28℃、120-180rpm转速下培养24-36h,调节od600=1.0,以体积比1-2%的比例接入nb培养基扩大培养,相同条件下培养48-72h,加入质量浓度为0.2%的苯甲酸钠,获得生防菌剂。

    进一步的,nb培养基的组成:蛋白胨5g/l,蔗糖10g/l,酵母粉1g/l,牛肉浸膏3g/l,加水定容后调节ph为7.0,于121℃高压蒸汽灭菌20-25min。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菌剂防治梨炭疽病和轮纹病、黑斑病,在梨树落花后7~10天进行喷施,根据天气和生长期10-15天一次,下雨后及时补喷,直到套袋前结束。优选的,喷施菌剂中的菌体浓度为1×108-1×109cfu/ml。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菌剂防治梨树腐烂病,将菌剂添加助剂、成膜剂等成分后做成凝胶剂,在春季、秋季涂抹在梨树腐烂病病疤处,促进病疤伤口愈合。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多粘类芽孢杆菌fx1是一种具有广谱拮抗活性的生防微生物资源,对梨树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它的使用可以改善果园微环境,抑制病菌生长流行,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安全,提高果实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多粘类芽孢杆菌fx1在na平板上的菌落形态图;

    图2为多粘类芽孢杆菌fx1在pda平板上拮抗梨树病原真菌的效果图;

    其中图a为接种示意图,在直径9cm的pda平板培养皿中央接入直径5mm的病原真菌菌块,在皿的上、下、左侧接3μl培养好的fx1菌液,皿的右侧不接菌液,留作空白对照;图b、c、d、e分别为接种梨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fructicola)、梨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alternata)、梨腐烂病菌(valsapyri)并培养5天后的拮抗效果图。

    图3为多粘类芽孢杆菌fx1菌剂在室内对梨炭疽病的抑制作用;

    其中图a为阴性清水对照,图b为接种梨炭疽病菌阳性对照,不喷施fx1菌剂,图c为接种炭疽病菌一天后喷施fx1菌剂,三图均为接种后7天的病斑扩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限于本发明。若无特殊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技术方法均为常规方法;若无特殊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用实验材料,均为常规化学试剂和生化试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具有防治梨树真菌病害的多粘类芽孢杆菌,该菌株分离于江苏省丰县苹果园土壤中,采用稀释涂板的方法从土壤样品的水溶液中分离纯化生防细菌,采用平板拮抗实验的方法筛选高效拮抗菌株,发现fx1菌株拮抗效果较好,基于形态和16s基因测序结果将其命名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fx1,菌株于2020年9月18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0680。结合相关实验数据说明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和应用效果。

    1.菌株的培养条件如下:na固体培养基组成:蛋白胨5g/l,蔗糖10g/l,酵母粉1g/l,牛肉浸膏3g/l,琼脂粉15g/l,加水定容后调节ph为7.0,于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冷却后用于菌株划线培养。

    2.菌落特征:在na培养基上表面光滑无褶皱,乳白色,不透明状,菌体呈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可产芽孢。

    3.分子结构特征:采用引物对27f/1492r和up1/up2r对菌株的16s和gyrb基因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将序列置于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发现序列相似度最高的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相似度在99%以上,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

    4.利用fx1制备生防菌剂的方法:挑取固体培养基质上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fx1接种于液体nb培养基,在28℃、180rpm转速下培养24h,调节od600=1.0,以体积比1%的比例接入nb培养基扩大培养,相同条件下培养72h,加入质量浓度为0.2%的苯甲酸钠,获得生防菌剂。

    nb培养基的组成:蛋白胨5g/l,蔗糖10g/l,酵母粉1g/l,牛肉浸膏3g/l,加水定容后调节ph为7.0,于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

    5.利用上述制备的菌剂进行梨炭疽病、轮纹病的室内防效试验

    试验地点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实验室。梨果实在超市购买,品种为库尔勒香梨。挑选大小均匀,表面无划痕和伤口的健康梨果实,表面用清水洗涤,再用75%的乙醇表面消毒在室温晾干。在梨果表面用无菌打孔器(孔径5mm)轻轻打一个伤口,将活化好的梨炭疽病菌、轮纹病菌接到伤口处,梨果实下面加水保持湿润,28℃条件下培养一天。一天后将fx1菌剂均匀喷布在接种的梨果表面,对照组在接入病原菌一天后,喷施nb菌液处理。阴性对照为不接病菌,喷施清水对照。再次保持培养7~10天后观察测量病斑直径,根据病斑面积大小计算防治效果。计算公式:防治效果=(对照组病斑面积-处理组病斑面积)/对照组病斑面积×100%。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多粘类芽孢杆菌fx1对梨炭疽病、梨轮纹病的室内防治试验

    表1的结果显示了fx1菌液处理后,梨果实表面的炭疽病病斑扩展面积很小,与对照组相比,防治效果在75%以上,轮纹病病斑的扩展也得到了很好的抑制,效果与炭疽病类似,说明fx1菌液在室内能很好地抑制梨果实炭疽病和轮纹病的发生。

    6.利用上述菌剂进行梨炭疽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试验地点位于江苏省句容市丰源果品合作社。品种为丰水和幸水。棚架式栽培模式,常规管理。梨园内每间隔一列选取5株梨树作为试验处理组,共选取3列处理组喷施fx1菌剂,另外间隔选取3列喷施清水作为对照处理。药剂喷施时间为落花后10天,一直到套袋前,共喷施4次。雨后及时补喷一次。在成熟期时,每株处理的梨树随机选取100片叶、30个果实统计炭疽病病斑大小。按照0、1、3、5、7、9的分级标准统计病害级别数和病情指数。病情指数=(各级别病叶病果数×级别数)/(调查总叶果数×9)×100。防治效果=(对照组病情指数-处理组病情指数)/对照组病情指数×100%。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多粘类芽孢杆菌fx1对梨炭疽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表2的结果显示了在田间喷施fx1菌液能有效的抑制梨炭疽病在叶片和果实上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防治效果均达到85%以上。

    7.生防菌剂对梨腐烂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实验地点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大沙河果园。品种为酥梨。梨园内老树较多,树势较弱,枝干上腐烂病疤较多。园内选取5株梨树作为实验处理组,在春季腐烂病发生盛期,每株梨树选取5~10个病斑较浅,发生时间较近的腐烂病病疤,用专用刮刀刮除病斑,将病斑刮除干净后涂抹fx1生防菌剂保护伤口。另外选择5株梨树作为空白对照,刮除病斑后涂抹清水清洗。在晚秋季节调查病疤愈合情况,统计病疤愈合率。

    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的结果显示了fx1生防菌剂可以有效的促进田间梨腐烂病病疤的愈合,在刮除处理病涂抹fx1菌剂的45个病斑中,有41个可以愈合恢复生长,而对照组只有2个愈合,愈合率得到大大提高,说明fx1菌剂的治愈效果良好。

    8.生防菌剂对梨黑斑病、轮纹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试验地点位于江苏省句容市丰源果品合作社。品种为丰水和幸水。棚架式栽培模式,常规管理。梨园内每间隔一列选取5株梨树作为试验处理组,共选取3列处理组喷施fx1菌剂,另外间隔选取3列喷施清水作为对照处理。药剂喷施时间为落花后15天,一直到套袋前,共喷施4次。雨后及时补喷一次。在果实采收后两周,每株梨树随机选取100片叶统计黑斑病和轮纹病病斑大小。按照0、1、3、5、7、9的分级标准统计病害级别数和病情指数。病情指数=(各级别病叶病果数×级别数)/(调查总叶果数×9)×100。防治效果=(对照组病情指数-处理组病情指数)/对照组病情指数×100%。

    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的结果显示了fx1生防菌剂能有效的防治梨树叶片上的黑斑病和轮纹病,防治效果均接近90%,菌剂的田间表现良好。

    上述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fx1及其生防菌剂可以有效的防治梨树主要的真菌病害,对于炭疽病、轮纹病等叶片和果实病害以及腐烂病等枝干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效,在果树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试验仅为本发明的较佳事例,并不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扩展,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序列表

    <110>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120>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在梨树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160>1

    <170>siposequencelisting1.0

    <210>1

    <211>1455

    <212>dna

    <213>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

    <400>1

    ggacgtcgtgctataatgcagtcgagcggggttgtgttagaagcttgcttctacataacc60

    tagcggcggacgggtgagtaacacgtaggcaacctgcccacaagacagggataactaccg120

    gaaacggtagctaatacccgatacatccttttcctgcatgggagaaggaggaaagacgga180

    gcaatctgtcacttgtggatgggcctgcggcgcattagctagttggtggggtaaaggcct240

    accaaggcgacgatgcgtagccgacctgagagggtgatcggccacactgggactgagaca300

    cggcccagactcctacgggaggcagcagtagggaatcttccgcaatgggcgaaagcctga360

    cggagcaacgccgcgtgagtgatgaaggttttcggatcgtaaagctctgttgccagggaa420

    gaacgtcttgtagagtaactgctacaagagtgacggtacctgagaagaaagccccggcta480

    actacgtgccagcagccgcggtaatacgtagggggcaagcgttgtccggaattattgggc540

    gtaaagcgcgcgcaggcggctctttaagtctggtgtttaatcccgaggctcaacttcggg600

    tcgcactggaaactggggagcttgagtgcagaagaggagagtggaattccacgtgtagcg660

    gtgaaatgcgtagagatgtggaggaacaccagtggcgaaggcgactctctgggctgtaac720

    tgacgctgaggcgcgaaagcgtggggagcaaacaggattagataccctggtagtccacgc780

    cgtaaacgatgaatgctaggtgttaggggtttcgatacccttggtgccgaagttaacaca840

    ttaagcattccgcctggggagtacggtcgcaagactgaaactcaaaggaattgacgggga900

    cccgcacaagcagtggagtatgtggtttaattcgaagcaacgcgaagaaccttaccaggt960

    cttgacatccctctgatcggtctagagatagacctttccttcgggacagaggagacaggt1020

    ggtgcatggttgtcgtcagctcgtgtcgtgagatgttgggttaagtcccgcaacgagcgc1080

    aacccttatgcttagttgccagcaggtcaagctgggcactctaagcagactgccggtgac1140

    aaaccggaggaaggtggggatgacgtcaaatcatcatgccccttatgacctgggctacac1200

    acgtactacaatggccggtacaacgggaagcgaaatcgcgaggtggagccaatcctagaa1260

    aagccggtctcagttcggattgtaggctgcaactcgcctacatgaagtcggaattgctag1320

    taatcgcggatcagcatgccgcggtgaatacgttcccgggtcttgtacacaccgcccgtc1380

    acaccacgagagtttacaacacccgaagtcggtggggtaacccgcaagggagccagccgc1440

    cgaaggtggagagtc1455


    技术特征:

    1.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fx1,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0680,保藏日期为2020年9月18日。

    2.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fx1制备的生防菌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多粘类芽孢杆菌fx1接种于液体nb培养基内进行培养24-36h,调节od600=1.0,以体积比1-2%的比例接入液体nb培养基扩大培养48-72h,加入质量浓度为0.2%的苯甲酸钠,获得生防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培养的温度为25-28℃,转速为120-180rp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nb培养基的制备工艺如下:将蛋白胨5g、蔗糖10g、酵母粉1g、牛肉浸膏3g,蒸馏水加至1000ml,调节ph为7.0,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即可制备得到nb培养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高压蒸汽灭菌的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20-25min。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防菌剂在用于防治梨树的炭疽病、轮纹病、黑斑病、腐烂病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FX1及其应用,所述菌株已于2020年9月18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680;多粘类芽孢杆菌属于我国第一级免做安全鉴定的菌种;菌株FX1及其生防菌剂对梨树上的主要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室内能抑制炭疽病斑的扩展,在田间也可抑制炭疽病、轮纹病、黑斑病、腐烂病的发生,对枝干上的腐烂病也有促进愈合作用;利用本菌株及其制剂能够减少田间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了生态环境安全和果品质量安全,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波;刘凤权;赵延存;李朝辉;汤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78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