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23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水箱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



    背景技术:

    净水器包括原水箱和纯水箱,原水箱中未经净化的水经由原水箱出水口进入净水结构的进水口,水经净化后流入纯水箱。在原水箱出水口往往设有水阀,当原水箱安装到进水口时,水阀连通,水从出水口流出;当原水箱拆卸时,出水口与进水口分离,水阀阀芯封堵出水口,阻止水的流出。

    在原水箱拆卸时,水阀的上阀座与下阀座分离,由于净水结构的管路中存在一定的压力,下阀座的进水通道往往没有封堵措施,管路中的水会从进水口喷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使用上的不便。

    现有的净水器的水阀的下阀座中一般只采用一枚固定的阀芯,只能用在上阀座安装时抵接上阀座的阀芯,使水路连通,而当上阀座与下阀座分离时,下阀座的固定阀芯无法封堵进水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在下阀座也设置与上阀座相同的堵头作为下阀芯,当上阀座与下阀座分离时,下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主动上移,封堵进水口,防止水流因为管道中的水压而从下阀座喷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包括上阀座、上弹簧、上阀芯和下阀座、下弹簧、下阀芯、原水箱;

    所述原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上阀座安装于所述开口;

    所述上阀座内设有所述上弹簧,所述上弹簧内套设有所述上阀芯;所述上阀座的下端可拆卸地卡合安装于所述下阀座;

    所述下阀座内设有所述下弹簧,所述下弹簧内套设有所述下阀芯,所述下阀芯的结构与所述上阀芯结构相同;

    所述上阀座与所述下阀座卡合安装对接时,所述上阀芯与所述下阀芯相互抵接,所述上弹簧与所述下弹簧均压缩,所述上阀座与所述下阀座之间连通形成水路;

    所述上阀座与所述下阀座拆卸分离时,所述上弹簧伸展,推动所述上阀芯封堵所述上阀座,所述下弹簧伸展,推动所述下阀芯封堵所述下阀座,所述上阀座与所述下阀座之间连通的水路被阻断。

    优选的,还包括纯水箱,所述纯水箱位于所述原水箱的正下方,所述原水箱的外侧壁向下延长至所述纯水箱的底部,所述原水箱的外侧壁完全覆盖所述纯水箱的外侧壁。

    优选的,还包括套筒和套筒架;

    所述纯水箱的任意一侧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避让空间,所述套筒架设置于所述避让空间中,所述套筒架竖直安装有所述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部安装有所述下阀座;

    所述下阀座接入所述套筒的部分的外侧壁设有环向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下阀座外侧壁与所述套筒内壁之间的空隙。

    优选的,还包括过滤隔板,所述过滤隔板的外周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直径等于所述开口的内径,所述安装凹槽可拆卸地卡合安装于所述原水箱的开口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原水箱设有第一盖板和提手,所述第一盖板设置于所述原水箱的顶部开口,所述提手铰接安装在所述原水箱的内壁上端。

    优选的,所述纯水箱设有第二盖板、卡扣、密封槽和密封条,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纯水箱的顶部,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盖板卡合安装,第二盖板用于封闭所述纯水箱;

    所述密封槽设置于所述纯水箱的内侧壁的上端,所述密封条设置于所述密封槽内,所述密封条为弹性件。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和第三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原水箱的内腔的底部,用于检测所述原水箱的内腔的最低水位状态,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纯水箱的内腔的底部,用于检测所述纯水箱的内腔的最低水位状态,所述第三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纯水箱的内腔的顶部,所述第三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纯水箱的内腔的最高水位状态。

    优选的,所述上阀座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将所述上阀座的内部分为第一安装区和第一通水区;

    所述下阀座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将所述下阀座的内部分为第二安装区和第二通水区。

    优选的,所述上阀芯分为第一活动密封端、第一连接段和第一活动限位端;所述第一活动密封端位于所述第一通水区,所述第一活动限位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第一活动密封端和所述第一活动限位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

    所述第一活动密封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内径,所述第一活动限位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内径;

    所述下阀芯分为第二活动密封端、第二连接段和第二活动限位端;所述第一活动密封端位于所述第二通水区,所述活动限位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二活动密封端和所述活动限位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

    所述第二活动密封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内径,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内径,所述活动密封端的直径大于所述下阀座的第二限位环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上弹簧套设于所述上阀芯的第一连接段的外部,所述上弹簧的直径小于所述上阀芯的第一活动限位端的外径,所述上弹簧的一端相抵于所述上阀座的所述第一限位环,所述上弹簧的另一端相抵于所述上阀芯的第一活动限位端;

    所述下弹簧套设于所述下阀芯的第二连接段的外部,所述下弹簧的直径小于所述下阀芯的第二活动限位端的外径,所述下弹簧的一端相抵于所述下阀座的第二限位环,所述下弹簧的另一端相抵于所述下阀芯的第二活动限位端。

    优选的,所述下阀座还设有第三安装区,所述第三安装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区的上方,所述第三安装区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区的直径;所述第所述第三安装区用于卡合安装所述上阀座,所述第三安装区的内径大于所述上阀座的外径;

    所述第三安装区的内壁还固定有密封座圈,所述密封座圈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三安装区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下阀座设置下阀芯和下弹簧,在上阀座与下阀座分离时,被压缩的下弹簧伸展,推动下阀芯下移,封堵下阀座的流道,防止水流从下阀座喷出。

    2、通过设置纯水箱其中一侧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避让空间,用于放置下阀座和套筒,使下阀座和纯水箱设置于原水箱的正下方,原水箱的外侧壁向下延长至覆盖纯水箱外壁,使得水箱的内外部结构都更紧凑简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箱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双堵头水阀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图2所示双堵头水阀的上阀座与下阀座分离时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双堵头水阀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纯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原水箱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阀座;100第一限位环;101第一安装区;102第一通水区;2上弹簧;3上阀芯;31第一活动密封端;32第一连接段;33第一活动限位端;4密封座圈;5下阀座;500第二限位环;501第二安装区;502第二通水区;52密封槽;521密封圈;6下弹簧;7下阀芯;71第二活动密封端;72第二连接段;73第二活动限位端;8原水箱;80开口;81过滤隔板;811安装凹槽;82第一盖板;83提手;84第一水位传感器;9纯水箱;91第二盖板;911卡扣;912密封槽;913密封条;92套筒;921套筒架;93第二水位传感器;94第三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6所示,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包括上阀座1、上弹簧2、上阀芯3和下阀座5、下弹簧6、下阀芯7、原水箱8;

    所述原水箱8的底部设置有开口80,所述上阀座1安装于所述开口80;

    所述上阀座1内设有所述上弹簧2,所述上弹簧2内套设有所述上阀芯3;所述上阀座1的下端可拆卸地卡合安装于所述下阀座5;

    所述下阀座5内设有所述下弹簧6,所述下弹簧6内套设有所述下阀芯7,所述下阀芯7的结构与所述上阀芯3结构相同;

    所述上阀座1与所述下阀座5卡合安装对接时,所述上阀芯3与所述下阀芯7相互抵接,所述上弹簧2与所述下弹簧6均压缩,所述上阀座1与所述下阀座5之间连通形成水路;

    所述上阀座1与所述下阀座5拆卸分离时,所述上弹簧2伸展,推动所述上阀芯3封堵所述上阀座1,所述下弹簧6伸展,推动所述下阀芯7封堵所述下阀座5,所述上阀座1与所述下阀座5之间连通的水路被阻断。

    净水器的原水箱8用于盛放未经净化的原水,原水流入管道,原水经过外部的净水结构净化后变为纯水。原水经过水阀结构进入管道,水阀的上阀座1设置于原水箱8的底部,水阀的下阀座5位于管道入口端,下阀座5通过管道连接于外部的净水结构。原水箱8可拆卸下来进行取水或清洁,使用时安装到工作位置。相应地,上阀座1与下阀座5具有分离和安装两种状态。

    上阀座1与下阀座5以可拆卸分离的方式安装,当上阀座1与下阀座5卡合安装对接时,上阀芯3的底部与下阀芯7的底部相互抵接,上弹簧2在上阀芯3与上阀座1的作用下压缩,上阀芯3的头部与上阀座1分离,解除封堵状态;下弹簧6在下阀芯7与下阀座5的作用下压缩,下阀芯7的头部与下阀座5分离,解除封堵状态,上阀座1与下阀座5形成连通水路,水从上阀座1流入下阀座5。当上阀座1与下阀座5拆卸分离时,上阀芯3的底部与下阀芯7的底部分离,上弹簧2自然伸展,推动上阀芯3下落,上阀芯3的头部接触上阀座1,上阀芯3封堵上阀座1,停止上阀座1的出水状态。

    现有的水箱结构一般仅在其上阀座1处设置上阀芯3,当上阀座1与下阀座5分离时,上阀芯3能有效封堵上阀座1,防止原水箱8继续出水。然而下阀座5所处的管道中存在一定的压力,当上阀座1与下阀座5分离时,由于下阀座5没有封堵措施,下阀座5所处的管道中的水会从下阀座5喷出,造成使用不便和水资源的浪费。在下阀座5处设置与上阀芯3结构相同的下阀芯7,当上阀座1与下阀座5分离时,下弹簧6自然伸展,推动下阀芯7向上移动,下阀芯7的头部接触下阀座5,下阀芯7封堵下阀座5,有效防止管道中的水从下阀座5喷出,提高使用性能,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

    更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纯水箱9,所述纯水箱9位于所述原水箱8的正下方,所述原水箱8的外侧壁向下延长至所述纯水箱9的底部,所述原水箱8的外侧壁完全覆盖所述纯水箱9的外侧壁。

    原水箱8和纯水箱9上下叠放布置,减少两个水箱的所占用的面积,原水箱8的外侧壁完全覆盖纯水箱9的外侧壁,使得从外面看起来只有一个箱体,使水箱的外部结构更简洁紧凑。

    更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套筒92和套筒架921;

    所述纯水箱9的任意一侧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避让空间,所述套筒架921设置于所述避让空间中,所述套筒架921竖直安装有所述套筒92,所述套筒92的上端部安装有所述下阀座5。所述下阀座5接入所述套筒92的部分的外侧壁设有环向的密封槽52,所述密封槽52内设有密封圈521,所述密封圈521用于密封所述下阀座5外侧壁与所述套筒92内壁之间的空隙。

    下阀座5安装在套筒92的顶端,套筒92的底端连接管道,原水从原水箱8依次经过上阀座1、下阀座5、套筒92进入管道,从而进行后续的净水过程。套筒92和下阀座5均为刚性构件,管道是柔性构件,通过设置套筒92,合理连接下阀座5和管道。通过设置纯水箱9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容纳套筒92和下阀座5的空间,使得下阀座5和纯水箱9在水平上的投影位于原水箱8的投影之内,减少了下阀座5所占用的空间。合理地放置下阀座5,有效解决纯水箱9与下阀座5之间的位置冲突,使水箱的内部结构更紧凑。

    下阀座5的一部分接入了套筒92,下阀座5与套筒92之间不完全密封,其存在的缝隙会导致水从缝隙中渗出。在下阀座5接入了套筒92的那一段的外侧壁设置环向密封槽52,密封槽52的槽位内放置密封圈521,密封圈521为弹性件,可选用橡胶、硅胶等材料,密封圈能有效密封下阀座5的外侧壁与套筒92内壁之间的空隙,达到良好密封效果。

    更进一步的说明,下阀座5与套筒92为密封安装。套筒92的高度小于纯水箱9的外壁高度,套筒架92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避让空间的宽度。套筒架921与纯水箱9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过滤隔板81,所述过滤隔板81的外周设有安装凹槽811,所述安装凹槽811的直径等于所述开口80的内径,所述安装凹槽811可拆卸地卡合安装于所述原水箱的开口80的内部。

    设置过滤隔板81,水从原水箱8的开口80进入上阀座1之前经过过滤隔板81,过滤隔板81将水中粗杂质过滤,避免粗杂质通过上阀座1。在对原水进行净化之前先进行粗杂质的过滤,提高净水效率和效果。过滤隔板81设置安装凹槽811,使得过滤隔板81卡合固定于开口80,使得过滤隔板81可拆卸清洗或更换。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原水箱8设有第一盖板82和提手83,所述第一盖板设置于所述原水箱8的顶部开口,所述提手83铰接安装在所述原水箱8的内壁上端。

    在原水箱8的内壁上端设置提手83,方便原水箱83拆卸后移动使用的过程。提手83以铰接的方式安装,使用时可以提拉,不使用时可以放平,且提手83设置于原水箱8的内部,减少原水箱8外部结构的数量,使原水箱8更简洁美观。在原水箱8的顶部设置第一盖板82,防止原水箱8内部的水被污染。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纯水箱9设有第二盖板91、卡扣911、密封槽912和密封条913,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纯水箱9的顶部,所述卡扣911与所述第二盖板91卡合安装,第二盖板91用于封闭所述纯水箱9;

    所述密封槽912设置于所述纯水箱9的内侧壁的上端,所述密封条913设置于所述密封槽912内,所述密封条913为弹性件。

    在纯水箱9的边沿上设置若干个盖板卡扣911,使第二盖板91卡合固定在纯水箱9的上端。通过设置第二盖板91,封闭纯水箱9,避免经净化后的水被污染。通过在纯水箱9设置密封槽912和密封条913,使得第二盖板91和纯水箱9达到防水密封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第一水位传感器84、第二水位传感器93和第三水位传感器94,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84设置于所述原水箱8的内腔的底部,用于检测所述原水箱8的内腔的最低水位状态,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93设置于所述纯水箱9的内腔的底部,用于检测所述纯水箱的内腔的最低水位状态,所述第三水位传感器94设置于所述纯水箱9的内腔的顶部,所述第三水位传感器94用于检测所述纯水箱9的内腔的最高水位状态。

    第一水位传感器84和第二水位传感器93优选霍尔传感器。通过设置第一水位传感器84,能够检测获取原水箱8的最低水位状态,通过设置第二水位传感器93,能够检测获取纯水箱9的最低水位状态,通过设置第三水位传感器94,能够获取检测纯水箱9的最高水位状态,检测获取原水箱8、纯水箱9的水位状态信息,使净水箱的控制机构做出相应的指令。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上阀座1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环100,所述第一限位环100将所述上阀座1的内部分为第一安装区101和第一通水区102;

    所述下阀座5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环500,所述第二限位环500将所述下阀座5的内部分为第二安装区501和第二通水区502。

    设置第一限位环100,将上阀座1的内部分为第一安装区101和第一通水区102。第一限位环100是与上阀座1一体成型的,第二限位环500与下阀座5一体成型的。第一安装区101用于设置上弹簧2,第二安装区用于设置下弹簧6。上阀芯3可往复地穿过活动于第一限位环100内,形成第一安装区101和第一通水区102之间的连通或非连通状态,下阀芯7可往复地穿过活动于第二限位环500内,形成第二安装区501和第二通水区502之间的连通或非连通状态。上阀座1和下阀座5相对接,形成上阀芯3与下阀芯7之间相抵接状态,从而开放第一通水区102、第一安装区101、第二安装区101和第二通水区102之间的流道;上阀座1和下阀座5相分离,形成上阀芯3与下阀芯7之间相分离状态,上阀芯3与下阀芯7相向移动,从而关闭第一通水区102、第一安装区101、第二安装区101和第二通水区102之间的流道。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上阀芯3分为第一活动密封端31、第一连接段32和第一活动限位端33;所述第一活动密封端31位于所述第一通水区102,所述第一活动限位端33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101,所述第一活动密封端31和所述第一活动限位端33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32连接;

    所述第一活动密封端3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环100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段3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限位环100的内径,所述第一活动限位端3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环100的内径;

    所述下阀芯7分为第二活动密封端71、第二连接段72和第二活动限位端73;所述第一活动密封端31位于所述第二通水区502,所述活动限位端73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区501,所述第二活动密封端71和所述活动限位端7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段72连接;

    所述第二活动密封端7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限位环500的内径,所述第二连接段7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环500的内径,所述活动密封端73的直径大于所述下阀座5的第二限位环500的内径。

    第一连接段32可往复地穿过活动于上阀座1的第一限位环100内,第一活动密封端31跟随第一连接段32移动,第一活动密封端31的移动用于封堵或打开上阀座1的第一通水区102与第一安装区101之间的流道。上阀芯3的第一活动密封端31与第一活动限位端33的直径均大于第一连接段32,即中间段细小,两端大,使阀芯3能较好地在第一限位环中往复活动,同时保证第一活动密封端31有良好的密封效果。第一限位环100限制上阀芯3的移动幅度,防止上阀芯3从上阀座1中脱落。下阀芯7的第二活动密封端71、第二连接段72和第二活动限位端73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与上阀芯3的相同。

    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一活动限位端33的端面设有用于通水的镂空部,第二活动限位端73的端面也设有用于通水的镂空部。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上弹簧2套设于所述上阀芯3的第一连接段32的外部,所述上弹簧2的直径小于所述上阀芯3的第一活动限位端33的外径,所述上弹簧2的一端相抵于所述上阀座1的所述第一限位环100,所述上弹簧2的另一端相抵于所述上阀芯3的第一活动限位端33;

    所述下弹簧6套设于所述下阀芯7的第二连接段72的外部,所述下弹簧6的直径小于所述下阀芯7的第二活动限位端73的外径,所述下弹簧6的一端相抵于所述下阀座5的第二限位环500,所述下弹簧6的另一端相抵于所述下阀芯7的第二活动限位端73。

    当上弹簧2处于非压缩状态时,第一活动密封端31封堵第一通水区102与第一安装区101之间的流道,上阀座的第一安装区101与第一通水区102为非连通状态。当所述上弹簧2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活动密封端31打开所述第一通水区102与所述第一安装区101之间的流道,所述上阀座1的第一安装区101与第一通水区102为连通状态;

    当下弹簧6处于非压缩状态时,第二活动密封端71封堵第二通水区502与第二安装区501之间的流道,上阀座的第一安装区101与第一通水区102为非连通状态。当所述上弹簧2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活动密封端31打开所述第一通水区102与所述第一安装区101之间的流道,所述上阀座1的第一安装区101与第一通水区102为连通状态。

    通过设置上弹簧2,在上阀座1与下阀座5分离时,在上阀芯3自重的基础上增加上弹簧2的向下的弹力,能加速上阀芯3下移过程,及时封堵上阀座1,减少上阀芯3下移至密封位置的时间,缩短封堵过程,提高使用性能。

    通过设置下弹簧6,在上阀座1与下阀座5分离时,使下阀芯7在下弹簧6对第二活动限位端73向上的作用力中上移,主动封堵下阀座5,防止下阀座5所处管道中的压力使水从下阀座5中喷出。

    上弹簧2设置在第一限位环100与第一活动限位端33之间,下弹簧6设置在第二限位环500与第二活动限位端73之间,避免上弹簧2/下弹簧6在使用过程从上阀座1/下阀座5中脱落或丢失。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下阀座5还设有第三安装区503,所述第三安装区503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区501的上方,所述第三安装区50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区501的直径;所述第所述第三安装区503用于卡合安装所述上阀座1,所述第三安装区503的内径大于所述上阀座1的外径;

    所述第三安装区503的内壁还固定有密封座圈4,所述密封座圈4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三安装区503的内径。

    第三安装区503用于卡合安装上阀座1,当上阀座1与下阀座5对接时,上阀座1套接于下阀座5的第三安装区503内,使上阀座1相对于下阀座5保持固定,避免发生偏移,保证水阀使用时的稳定性。

    上阀座1套接于下阀座5的第三安装区503时,密封座圈4内壁紧贴上阀座1外壁,密封座圈4外壁紧贴第三安装区503内壁,有效填满上阀座1外壁与下阀座5内壁之间空隙,达到密封效果,防止水从间隙渗出。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阀座、上弹簧、上阀芯和下阀座、下弹簧、下阀芯、原水箱;

    所述原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上阀座安装于所述开口;

    所述上阀座内设有所述上弹簧,所述上弹簧内套设有所述上阀芯;所述上阀座的下端可拆卸地卡合安装于所述下阀座;

    所述下阀座内设有所述下弹簧,所述下弹簧内套设有所述下阀芯,所述下阀芯的结构与所述上阀芯结构相同;

    所述上阀座与所述下阀座卡合安装对接时,所述上阀芯与所述下阀芯相互抵接,所述上弹簧与所述下弹簧均压缩,所述上阀座与所述下阀座之间连通形成水路;

    所述上阀座与所述下阀座拆卸分离时,所述上弹簧伸展,推动所述上阀芯封堵所述上阀座,所述下弹簧伸展,推动所述下阀芯封堵所述下阀座,所述上阀座与所述下阀座之间连通的水路被阻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纯水箱,所述纯水箱位于所述原水箱的正下方,所述原水箱的外侧壁向下延长至所述纯水箱的底部,所述原水箱的外侧壁完全覆盖所述纯水箱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和套筒架;

    所述纯水箱的任意一侧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避让空间,所述套筒架设置于所述避让空间中,所述套筒架竖直安装有所述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部安装有所述下阀座;

    所述下阀座接入所述套筒的部分的外侧壁设有环向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下阀座外侧壁与所述套筒内壁之间的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隔板,所述过滤隔板的外周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直径等于所述开口的内径,所述安装凹槽可拆卸地卡合安装于所述开口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箱设有第一盖板和提手,所述第一盖板设置于所述原水箱的顶部开口,所述提手铰接安装在所述原水箱的内壁上端;

    所述纯水箱设有第二盖板、卡扣、密封槽和密封条,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纯水箱的顶部,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盖板卡合安装,第二盖板用于封闭所述纯水箱;所述密封槽设置于所述纯水箱的内侧壁的上端,所述密封条设置于所述密封槽内,所述密封条为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和第三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原水箱的内腔的底部,用于检测所述原水箱的内腔的最低水位状态,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纯水箱的内腔的底部,用于检测所述纯水箱的内腔的最低水位状态,所述第三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纯水箱的内腔的顶部,所述第三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纯水箱的内腔的最高水位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座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将所述上阀座的内部分为第一安装区和第一通水区;

    所述下阀座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将所述下阀座的内部分为第二安装区和第二通水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芯分为第一活动密封端、第一连接段和第一活动限位端;所述第一活动密封端位于所述第一通水区,所述第一活动限位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第一活动密封端和所述第一活动限位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

    所述第一活动密封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内径,所述第一活动限位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内径;

    所述下阀芯分为第二活动密封端、第二连接段和第二活动限位端;所述第一活动密封端位于所述第二通水区,所述活动限位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二活动密封端和所述活动限位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

    所述第二活动密封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内径,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内径,所述活动密封端的直径大于所述下阀座的第二限位环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簧套设于所述上阀芯的第一连接段的外部,所述上弹簧的直径小于所述上阀芯的第一活动限位端的外径,所述上弹簧的一端相抵于所述上阀座的所述第一限位环,所述上弹簧的另一端相抵于所述上阀芯的第一活动限位端;

    所述下弹簧套设于所述下阀芯的第二连接段的外部,所述下弹簧的直径小于所述下阀芯的第二活动限位端的外径,所述下弹簧的一端相抵于所述下阀座的第二限位环,所述下弹簧的另一端相抵于所述下阀芯的第二活动限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座还设有第三安装区,所述第三安装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区的上方,所述第三安装区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区的直径;所述第三安装区用于卡合安装所述上阀座,所述第三安装区的内径大于所述上阀座的外径;

    所述第三安装区的内壁还固定有密封座圈,所述密封座圈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三安装区的内径。

    技术总结
    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水箱结构,包括上阀座、上弹簧、上阀芯、下阀座、下弹簧、下阀芯和原水箱;原水箱底部设有开口,上阀座安装于开口;上阀座的下端可拆卸地卡合安装于下阀座;下阀座内设有下弹簧,下弹簧内套设有下阀芯;取下原水箱时,上阀座与下阀座拆卸分离,上弹簧伸展,推动上阀芯封堵上阀座,下弹簧伸展,推动下阀芯封堵下阀座,上阀座与下阀座之间连通的水路被阻断。通过在下阀座设置下阀芯和下弹簧,在取下原水箱进行盛水或清洁时,有效防止水流从下阀座喷出,提高水箱的使用性能,减少水资源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胡兴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碧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2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7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