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骨面强化的板状支架,属于牙槽骨、头骨、盆骨等人体骨的人工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当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骨往往会在容易发生骨裂或者牙齿脱落的情况下,在骨裂的裂缝或脱落牙齿后的牙槽骨常常由于骨头与人体组织发生物质交换,但具有骨裂缝隙或牙槽骨处往往无法保留骨质元素,致使骨裂位置或牙槽骨处容易发生骨质萎缩。以下将以牙槽骨为例,具体说明骨萎缩的成因和影响。
牙槽骨又称牙槽突,包围牙根部的颌骨突起;容纳牙齿的窝称为牙槽窝,两牙之间的牙槽骨称牙槽间隔,多根牙的根间牙槽骨称根间骨隔;牙槽骨为上颌骨下缘、下颌骨的上缘镶嵌牙根的部位;上、下颌骨的牙槽突部分,固有牙槽骨接近牙根和牙周膜的内壁,是一层有筛孔的骨密质,并附着牙周膜纤维;牙槽骨为全身骨骼系统中最易变化的部分,其变化可反映出骨组织的改建过程;它随牙的生长萌出而生长,因获得生理性的功能刺激而发育良好;牙齿缺失后,失去了正常的功能刺激,可产生废用性萎缩。过大的刺激,又可引起创伤性吸收。
当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牙齿的脱落,牙槽骨往往会发生变形和牙槽骨萎缩的情况,这种时候,当牙槽骨变形或者萎缩后,是无法在原有的牙槽骨上直接种植牙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种植牙会对原本萎缩的牙槽骨造成二次破坏并造成并使得种植牙的基体脱落或崩坏,因此,当牙槽骨萎缩后,需要对牙槽骨进行重建将牙槽骨加厚矫形,使其满足种植牙的条件后才能进行牙齿种植,而现有的牙槽骨修复技术往往是采用钛网进行定形修复,其钛网往往采用螺钉固定,而这种方式,使得钛网的取出需要二次手术,而且螺钉的攻丝和旋紧过程都对脆弱的牙槽骨造成多次伤害,而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市面上缺少一种能够无需重复手术并且对原有骨面不会造成伤害的牙槽骨修复手段,如何进行骨面加厚修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骨面发生萎缩时的加厚和骨面裂缝修复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骨面强化的板状支架,能够为待修复和加厚的区域提供植骨空间的板状支架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骨面强化的板状支架,用于覆盖在待强化或待修复的骨面上,包括由可吸收材料制成的板条状的支架板体,该支架板体包括用于覆盖骨面的微孔板层和设置在微孔板层上的多孔板层;多孔板层上设置有若干用于细胞和营养物质通过的大孔,在微孔板层上设置有若干能够阻挡细胞且允许营养物质通过的微孔;支架板体能够通过定位器固定到骨面上,定位器该以桩钉方式与骨面连接,且该定位器穿透大孔处的微孔板层;在支架板体与骨面之间构成用于植骨填料填充的植骨空间。
可选的,所述微孔板层被多孔板层覆盖处的微孔呈盲孔状并用于增加支架板体的表面粗糙度;在所述微孔板层被连通大孔的微孔呈通孔状并用于阻挡细胞且允许营养物质通过的微孔。
可选的,在多孔板层上还设置有锥齿部,在相邻锥齿部之间构成扇形的镂空区,镂空区与大孔相连通;定位器能够穿透镂空区的微孔板层以固定支架板体。
可选的,所述锥齿部平行于多孔板层的宽度方向,并使多孔板层呈梳齿状,且镂空区处的微孔板层可拉伸使镂空区张开。
可选的,所述锥齿部平行于多孔板层的宽度方向,并使多孔板层呈梳齿状,且镂空区处的微孔板层具有波浪形的褶皱使镂空区可张开或合拢。
可选的,在支架板体宽度方向的左侧设置有翻折沿,在支架板体宽度方向的右侧设置有波浪形沿。
可选的,所述翻折沿包括有若干相互间隔的沿段;所述沿段的截面呈l字形或j字形。
可选的,定位器能够以非螺纹方式插入人骨内;该定位器包括柱状部和桩头部,柱状部呈柱形,在柱状部的周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所有凸起沿柱状部的长度方向分布,相邻凸起错位设置并在相邻凸起之间形成用于骨粉收集的刮集槽;桩头部与柱状部设置为一体成型,桩头部位于柱状部钉入端,在桩头部上设置有v形槽,v形槽的开口方向与桩头部的钉入方向相同;该v形槽用于骨渣聚集。
可选的,在所述柱状部远离钉入端的尾端处设置有定位孔,或者,在柱状部的尾部设置有与柱状部一体成型并内置有定位孔的尾帽部;所述定位孔为定位盲孔或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连通v形槽;在定位孔的侧壁上嵌设有若干周边纵向管,该周边纵向管用于散热且熔点高于柱状部。
可选的,所述定位器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不同的密度,且在定位器长度方向上,定位器中部的密度小于两端的密度所述凸起呈方形、矩形、u形或者沿柱状部周向凹凸的凹凸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方案的板状支架采用可吸收的材料,能够在一次手术修护后,无需二次手术进行设备拆卸,从而降低患者的痛苦;本方案中提供了多种结构设计,能够适用于头骨骨面裂缝、牙槽骨骨面加强、异形骨面贴合等情形使得在不同的骨面位置都能够适应,从而能够通过不同的组合实现骨面的多样性组合;
2、本方案中板状支架不仅扇形镂空区的能够更具骨面的现有曲面进行张开或收拢,从而控制使得骨面呈非平面等异形骨面的时候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扇形控制,从而提高骨面修复过程的灵活性、植骨空间的可控性和板状支架边沿的贴合性;
3、本方案中的定位桩钉采用非螺纹连接的方式,避免了螺纹攻丝过程中对牙槽骨的一次伤害;同时也不会存在骨渣随螺纹转动而造成的对骨孔侧壁造成的二次伤害,同时,此外,采用螺纹设计的定位钉更容易发生断裂,若发生断裂则需要二次打孔,存在可能发生的三次伤害,并且若要将定位钉设计得具有螺纹攻丝的强度,则其密度必然更大,其溶解时候存在的材料膨胀必然也会造成第四次伤害;而本设计采用钉桩的设计,其直线钉入的方式不会对骨孔侧壁造成攻丝所形成的伤害,同时,桩头部的v形槽设计能够将骨渣进行聚集,避免骨渣对骨孔的伤害,此外,刮集槽的设计能够聚集骨孔侧壁上的骨粉,从而避免骨粉在定位器在溶解渗透过程中的阻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板状支架的结构示例图;
图2为梳齿状多孔板层的板状支架的结构示例图;
图3为具有褶皱微孔板层的板状支架的结构示例图;
图4为板状支架修补骨质裂缝的结构示例图;
图5为带翻折沿的板状支架的结构示例图;
图6为图5中的板状支架的用于头骨骨面修复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板状支架进行牙槽骨修复的使用状态图;
图8为无帽式定位器的结构图;
图9为无帽式定位器的密度示意图;
图10为定位器的桩头部的结构图;
图11为带补偿槽的桩头部的结构图;
图12为带帽式定位器的结构图;
图13为带帽式定位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尾帽部的结构图;
图15为带帽式定位器的密度示意图;
图16为带定位通槽的带帽式定位器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定位器,101-定位盲孔,102-尾帽部,103-柱状部,104-刮集槽,105-桩头部,106-v形槽,107-周边纵向管,108-骨渣堆层,109-骨粉堆层,110-补偿槽,111-定位通孔,2-支架板体,201-多孔板层,202-微孔板层,203-大孔,204-波浪形沿,205-翻折沿,206-锥齿部,3-种植牙基体,4-植骨填料,5-牙槽骨,6-头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设计了一种用于骨面强化的板状支架,该板状支架用于覆盖在待强化或待修复的骨面上,该支架板体2包括用于覆盖骨面的微孔板层202和设置在微孔板层202上的多孔板层201。
多孔板层20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细胞和营养物质通过的大孔203,在微孔板层202上设置有若干能够阻挡细胞且允许营养物质通过的微孔;支架板体2能够通过定位器1固定到骨面上,定位器1该以桩钉方式与骨面连接,且该定位器1穿透大孔203处的微孔板层202;在支架板体2与骨面之间构成用于植骨填料4填充的植骨空间。
微孔板层202被多孔板层201覆盖处的微孔呈盲孔状并用于增加支架板体2的表面粗糙度;在所述微孔板层202被连通大孔的微孔呈通孔状并用于阻挡细胞且允许营养物质通过的微孔。
在使用时,利用定位器1穿过板状支架四个角处的大孔203,然后将板状支架固定到骨面上,同时在骨面与板状支架之间形成用于植骨填料4填充的植骨空间,并且板状支架能够在其长度方向实现一定程度的弯曲,且该板状支架由可由人体吸收的材料制成,从而使得板状支架能够贴合到骨面上。
如图4所示,当其用于头骨骨缝修复时,先在骨缝的选择合适位置进行钻孔,然后在骨粉处填充植骨填料4,然后将板状支架覆盖到骨缝上,将骨缝的四个角处的大孔203对齐骨面上的钻孔,然后通过定位器1进行穿透定位,利用焊接机将定位器1的尾部和板状支架焊接为一体。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对其多孔板层201的结构特殊改造,使其更加适应于具有一定弧度或发生弯曲的骨缝;具体结构变化有,在多孔板层20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排大孔203,在大孔203的侧面设置了锥齿部206,在锥齿部206,在相邻锥齿部206之间构成扇形的镂空区,镂空区与大孔203相连通;定位器1能够穿透镂空区的微孔板层202以固定支架板体2;锥齿部206平行于多孔板层201的宽度方向,并使多孔板层201呈梳齿状,且镂空区处的微孔板层202可拉伸使镂空区张开。
以上的板状支架用于异形骨面的修复或加强时,能够使得锥齿部206根据骨面的凹凸情况,而在板状支架的厚度方向上偏移,从而使得板状支架的四个边沿都能够贴合骨面上,位于锥齿部206的一侧的弯曲程度更高;此外,当该板状支架用于弯曲状骨粉修复时,也能够通过拉伸对应位置的微孔板层202,从而板状支架能够张开呈扇形;从而满足弯曲形的骨缝的修复工作。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2的结构上,由于其修复弯曲骨缝的弯曲量是通过拉伸微孔板层202实现的,而当骨缝的弯曲度过高时候,则无法实现贴合修复,此时,就需要弯曲度更高的可弯曲的设计,因此,在实施例2的结构上,将镂空区处的微孔板层202设置波浪形的褶皱使镂空区可张开或合拢。
本结构在使用时,能够使得褶皱补偿一定的张开量,从而使得板状支架的可弯曲程度更高。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1-4的结构基础上,在支架板体2宽度方向的左侧设置有翻折沿205,在支架板体2宽度方向的右侧设置有波浪形沿204;翻折沿205包括有若干相互间隔的沿段;沿段的截面呈l字形或j字形。
通过翻折沿205的设计从而使得板状支架能够更好的配合骨面封闭植骨空间,翻折沿205具有若干沿段,每个沿段能够打开从而方便于植骨空间中填料的补充。
如图6所示,当骨面的骨缝缝隙过大,且支架板体2的宽度不足以覆盖骨缝时,可以将支架板体2的长度方向与骨缝方向垂直,并在骨缝方向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支架板体2,相邻支架板体2在翻折沿处相互覆盖,即后一支架板体覆盖在前一支架板体的翻折沿。
如图7所示,当该支架板体2用于连续缺少多牙的牙槽骨5强化时,先在上颌骨或者下颌骨上开设骨孔,然后在支架板体2上对应骨孔位置的开孔,定位器1穿过支架板体2钉入到骨孔内,从而使得支架板体2固定到下颌骨上或上颌骨上。定位器1与支架板体2可以通过焊接机焊接到一起,焊接连接后,需要将种植牙基体3插入到牙槽窝中,然后在牙槽骨5、支架板体2、种植牙基体3之间的空隙空间中灌注植骨材料,灌注植骨材料仅仅需要将沿段拨开即可,当灌注完成后,将沿段复原。
实施例5
如图8-1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无帽式定位器1,包括柱状部103和桩头部105,柱状部103和桩头部105由特种材料一体制成,该特种材料需要具有可分解并由人体吸收的特性,同时应当具备热熔性和可塑性等特性,材料具体可以选用聚乳酸及其聚合物材料。
如图8或10所示,柱状部103的周向侧壁上具有向不同方向的凸起,并且相邻凸起凸向不同的方向形成错层,并且在错层之间形成刮集槽104,该刮集槽104能够刮集骨孔侧壁上的骨粉。
以上柱状部103的凸起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被设计为方形、矩形、u形或者沿周向的凹凸形等,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的形状,使得柱状部103插入骨孔后能够具有更强的把持力,从而促进柱状部103在融化后能够向骨缝中渗透。
如图8或10所示,桩头部105呈燕尾形或v字形,桩头部105处设置有v形槽106,v形槽106的开口方向与定位器1的钉入方向相同,该v形槽106能够将骨孔内残留的骨渣聚集形成骨渣堆层108。
如图8所示,在柱状部103的尾部还设置有定位盲孔101,该定位盲孔101用于连接特定工具,该工具能够插入该定位盲孔101中,并连接该定位器1。
本定位器1用于牙槽骨5修复时,需要先在牙槽骨5的颊侧或者舌侧使用钻头开设骨孔,颊侧开设的骨孔朝向舌侧,舌侧开设的骨孔朝向骨侧,并且此时骨孔中残留有骨渣和骨粉;将定位器1在工具的推动下被推入到骨孔中,并且定位器1钉入骨孔中的过程中不发生转动,此时,柱状部103的错层结构的凸起能够将骨孔侧壁上的骨粉刮集到刮集槽104处;同时,桩头部105处的燕尾形在钉入过程中能够将骨渣聚集到v形槽106处形成骨渣堆层108;将骨渣进行聚集的作用是能够在定位器1钉入过程中避免定位器1推动带动骨渣转动或摩擦骨孔侧壁进而对牙槽骨5造成多次伤害。
实施例6
如图9-1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带帽式定位器1,包括柱状部103、桩头部105和尾帽部102;柱状部103、桩头部105和尾帽部102由特种材料一体制成,桩头部105和尾帽部102分别连接在柱状部103的前后两端,该特种材料需要具有可分解并由人体吸收的特性,同时应当具备热熔性和可塑性等特性。
柱状部103的周向侧壁上具有向不同方向的凸起,并且相邻凸起凸向不同的方向形成错层,并且在错层之间形成刮集槽104,该刮集槽104能够刮集骨孔侧壁上的骨粉;该凸起可以被设计为方形、矩形、u形或者沿周向的凹凸形等。
桩头部105呈燕尾形或v字形,桩头部105处设置有v形槽106,v形槽106的开口方向与定位器1的钉入方向相同,该v形槽106能够将骨孔内残留的骨渣聚集形成骨渣堆层108。
在桩头部105的后侧设置有补偿槽110,当v形槽106的骨渣堆层108形成后,骨渣堆层108能够推动燕尾形的桩头部105的两侧对向张开膨胀以固定该定位器1,该补偿槽110能够对桩头部105的张开进行补偿。
尾帽部102处的直径大于柱状部103的直径,在尾帽部102的尾部还设置有定位盲孔101,该定位盲孔101用于连接特定工具,从而对定位器1的钉入方向进行导向。
在定位盲孔101的侧壁上嵌入设置有若干周边纵向管107,周边纵向管107连通定位盲孔101和定位器1的周向侧壁;该周边纵向管107的热熔点高于定位器1,并且周边纵向管107也是由可在人体内溶解并吸收的材料制成,周边纵向管107的融化高于定位器1的焊接温度;从而能够在焊接后加快定位器1的降温速度,该周边纵向管107的直径一般选用0.01-0.03mm。
实施例5或6中的定位器1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不同的密度,并且定位器11两端的密度大于定位器1中间的密度,即沿定位器1的长度方向具有不同的密度区,定位器1的端部密度大于中部的密度,该特点与牙槽骨5的表层骨质密度大于内层骨质密度相吻合,并且该定位器11还可以设置3-5个密度不同的密度区,实现密度的渐变;从而定位器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不同部位的溶解速度不同,进而在保证定位的同时,能够加快定位钉状能够更快的溶解。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用于骨面强化的板状支架,用于覆盖在待强化或待修复的骨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可吸收材料制成的板条状的支架板体(2),该支架板体(2)包括用于覆盖骨面的微孔板层(202)和设置在微孔板层(202)上的多孔板层(201);多孔板层(20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细胞和营养物质通过的大孔(203),在微孔板层(202)上设置有若干能够阻挡细胞且允许营养物质通过的微孔;支架板体(2)能够通过定位器(1)固定到骨面上,定位器(1)该以桩钉方式与骨面连接,且该定位器(1)穿透大孔(203)处的微孔板层(202);在支架板体(2)与骨面之间构成用于植骨填料(4)填充的植骨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面强化的板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层(202)被多孔板层(201)覆盖处的微孔呈盲孔状并用于增加支架板体(2)的表面粗糙度;在所述微孔板层(202)被连通大孔的微孔呈通孔状并用于阻挡细胞且允许营养物质通过的微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面强化的板状支架,其特征在于,在多孔板层(201)上还设置有锥齿部(206),在相邻锥齿部(206)之间构成扇形的镂空区,镂空区与大孔(203)相连通;定位器(1)能够穿透镂空区的微孔板层(202)以固定支架板体(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骨面强化的板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部(206)平行于多孔板层(201)的宽度方向,并使多孔板层(201)呈梳齿状,且镂空区处的微孔板层(202)可拉伸使镂空区张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骨面强化的板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部(206)平行于多孔板层(201)的宽度方向,并使多孔板层(201)呈梳齿状,且镂空区处的微孔板层(202)具有波浪形的褶皱使镂空区可张开或合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面强化的板状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架板体(2)宽度方向的左侧设置有翻折沿(205),在支架板体(2)宽度方向的右侧设置有波浪形沿(20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骨面强化的板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沿(205)包括有若干相互间隔的沿段;所述沿段的截面呈l字形或j字形。
8.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用于骨面强化的板状支架,其特征在于,定位器(1)能够以非螺纹方式插入人骨内;该定位器(1)包括柱状部(103)和桩头部(105),柱状部(103)呈柱形,在柱状部(103)的周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所有凸起沿柱状部(103)的长度方向分布,相邻凸起错位设置并在相邻凸起之间形成用于骨粉收集的刮集槽(104);桩头部(105)与柱状部(103)设置为一体成型,桩头部(105)位于柱状部(103)钉入端,在桩头部(105)上设置有v形槽(106),v形槽(106)的开口方向与桩头部(105)的钉入方向相同;该v形槽(106)用于骨渣聚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骨面强化的板状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状部(103)远离钉入端的尾端处设置有定位孔,或者,在柱状部(103)的尾部设置有与柱状部(103)一体成型并内置有定位孔的尾帽部(102);所述定位孔为定位盲孔(101)或定位通孔(111),所述定位通孔(111)连通v形槽(106);在定位孔的侧壁上嵌设有若干周边纵向管(107),该周边纵向管(107)用于散热且熔点高于柱状部(103)。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骨面强化的板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1)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不同的密度,且在定位器(1)长度方向上,定位器(1)中部的密度小于两端的密度所述凸起呈方形、矩形、u形或者沿柱状部(103)周向凹凸的凹凸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