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64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微创治疗手术,是将瓣膜夹钳通过推送装置输送到二尖瓣处,再通过夹钳的开合同时夹住二尖瓣的前叶和后叶,从而达到减少二尖瓣反流的目的。

    而在多种瓣膜夹合器中,依据外科手术瓣膜缘对缘缝合技术原理而研发的瓣膜钳夹器械因为安全性高、技术原理简单、可行性大目前最受肯定。

    因此如何将该瓣膜夹合器安全、快速、精准的送入患者体内成为了介入治疗技术中不可省略的关键点。

    现有的输送装置多数是输送瓣膜或者瓣膜支架,对于瓣膜夹合器的输送则是很少有涉及,因为瓣膜夹合器的输送装置不止是要将夹合器精准安全的输送到位而且还要对夹合器的开合进行精准方便的操控,达成夹住二尖瓣的目的。

    而使用相对长的输送器械,比如用于经股动脉瓣膜置换,手术人员很难精准控制输送器械远端的位置,因为施加于手柄端的力能够引起非预期的远端器械的运动。因此需要一款器械能够精准控制器械远端的位置。

    为此设计一种可以将瓣膜夹合器快速、精准、安全的输送到位同时支持其可以快速、成功地捕获活动的瓣叶组织的输送机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将瓣膜夹合器快速、精准、安全的输送到位同时支持其可以快速、成功地捕获活动的瓣叶组织的输送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部件,包括第一输送手柄以及连接在其头端的第一鞘管,用于穿过房间隔经调弯后到达预定位置;

    第二输送部件,包括第二输送手柄以及连接在其头端的第二鞘管,所述第二输送部件的第二鞘管穿入第一输送部件经调弯后对准预定位置;

    第三输送部件,包括第三输送手柄以及连接在其头端的第三鞘管,所述第三输送部件的第三鞘管穿入第二输送部件沿着第一鞘管、第二鞘管调弯的方向到达预定位置,将所需器械输送到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部件、所述第二输送部件上均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鞘管、所述第二鞘管弯曲的旋转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输送手柄包括下手柄、上手柄、锁止部件、滚轮、推杆部件,其中所述推杆部件分为左次推杆部件、右次推杆部件、主推杆部件,所述下手柄的前部上方固定有上手柄,下手柄的后部上方的中央位置设有分隔条,所述上手柄设置有第一锁止部件,用于控制主连接线的锁止,所述分隔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次推杆部件、右次推杆部件,所述左次推杆部件设置有第二锁止部件,所述右次推杆部件设置有第三锁止部件,所述下手柄的尾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端设有螺纹孔,所述主推杆部件经由螺纹孔连接在所述滚轮后部。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上设置有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主推杆部件包括螺杆、主线杆,所述主线杆包括主输送线、固定在主输送线后端的连接件以及固定在连接件后端的手柄,所述螺杆包括螺纹部以及光滑部,所述螺杆一端开设有入线孔,所述螺纹部与所述滚轮相连接,所述光滑部上设有缺口一,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缺口二,所述主线杆的输送线从入线孔穿入螺杆经由第三输送手柄进入第三鞘管,使得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光滑部对接,采用组合键卡合在缺口一、缺口二将连接件、光滑部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左连接线穿入左次推杆部件经由上手柄进入第三鞘管,右连接线穿入右次推杆部件经由上手柄进入第三鞘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鞘管、所述第二鞘管、所述第三鞘管的结构相同,包括外层管、内层管、中心管、周边管,所述内层管位于外层管内部,所述内层管的外壁紧贴所述外层管的内壁,所述中心管位于内层管的中心位置,所述周边管位于所述中心管与所述内层管之间,且所述周边管的管壁与所述中心管的管壁外切、与所述内层管的管壁内切。

    进一步的,所述周边管的数量至少为4个。

    进一步的,所述周边管的布局方式是关于所述中心管的中心点旋转对称布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鞘管的内层管和第二鞘管的内层管的管壁内部均设有调弯内腔,所述调弯内腔中嵌设有调弯控制线,所述调弯控制线的一端与旋转部件相连接,其另一端则沿鞘管方向延伸到鞘管端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多种控制调弯管的组合可以更好的到达远端复杂的人体解剖结构,而且本发明的输送部件多种功能的组合可以实现瓣膜夹合器的打开、捕获、闭合、解离等状态,可以更方便地单独操控夹合器的状态,且拥有高柔性、抗扭结、高扭矩强度的鞘管,并且本发明采用的机械式传动设计更好的方便手术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中第三输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中主推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中带组合键的推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中第一鞘管穿过房间隔到达预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中第二鞘管穿入第一鞘管对准预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7为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中第三鞘管穿入第二鞘管进入预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中第一鞘管、第二鞘管的可调弯角度示意图。

    图9为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中鞘管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发明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顶”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发明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包括:

    第一输送部件,包括第一输送手柄1-1以及连接在其头端的第一鞘管1-2,用于穿过房间隔经调弯后到达预定位置,可参见图5;

    第二输送部件,包括第二输送手柄2-1以及连接在其头端的第二鞘管2-2,所述第二输送部件的第二鞘管2-2穿入第一输送部件经调弯后对准预定位置,可参见图6;

    第三输送部件,包括第三输送手柄3-1以及连接在其头端的第三鞘管3-2,所述第三输送部件的第三鞘管3-2穿入第二输送部件沿着第一鞘管1-2、第二鞘管2-2调弯的方向到达预定位置,将所需器械输送到位,可参见图7。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部件、所述第二输送部件上均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鞘管1-2、所述第二鞘管2-2弯曲的旋转部件4,旋转该部件可以控制调弯控制线的松紧程度,从而达到控制鞘管的弯曲程度。

    参见图2,所述第三输送手柄3-1包括下手柄3-1-1、上手柄3-1-2、锁止部件、滚轮3-1-9、推杆部件,其中所述推杆部件分为左次推杆部件3-1-5、右次推杆部件3-1-6、主推杆部件,所述下手柄3-1-1的前部上方固定有上手柄3-1-2,下手柄3-1-1的后部上方的中央位置设有分隔条3-1-3,所述上手柄3-1-2设置有第一锁止部件3-1-4,用于控制主连接线的锁止,所述分隔条3-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次推杆部件3-1-5、右次推杆部件3-1-6,所述左次推杆部件3-1-5设置有第二锁止部件3-1-7,所述右次推杆部件3-1-6设置有第三锁止部件3-1-8,所述下手柄3-1-1的尾端设置有滚轮3-1-9,所述滚轮3-1-9端设有螺纹孔,所述主推杆部件经由螺纹孔连接在所述滚轮3-1-9后部,即主推杆部件的螺杆经由螺纹孔与滚轮3-1-9相连接,其中,滚轮3-1-9上设置有按钮3-1-10,按下按钮后滚轮3-1-9可以在螺杆上快速移动。

    参见图3和图4,所述主推杆部件包括螺杆3-1-11、主线杆3-1-12,所述主线杆3-1-12包括主输送线、固定在主输送线后端的连接件3-1-12-1以及固定在连接件3-1-12-1后端的手柄3-1-12-2,所述螺杆3-1-11包括螺纹部3-1-11-1以及光滑部3-1-11-2,所述螺杆3-1-11一端开设有入线孔,所述螺纹部3-1-11-1与所述滚轮3-1-9相连接,所述光滑部3-1-11-2上设有缺口一,所述连接件3-1-12-1上设有缺口二,所述主线杆3-1-12的输送线从入线孔穿入螺杆3-1-11经由第三输送手柄3-1进入第三鞘管3-2,使得所述连接件3-1-12-1与所述光滑部3-1-11-2对接,采用组合键5卡合在缺口一、缺口二将连接件3-1-12-1、光滑部3-1-11-2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左连接线穿入左次推杆部件3-1-5经由上手柄3-1-2进入第三鞘管3-2,右连接线穿入右次推杆部件3-1-6经由上手柄3-1-2进入第三鞘管3-2。

    参见图9,优选的,所述第一鞘管1-2、所述第二鞘管2-2、所述第三鞘管3-2的结构相同,包括外层管21、内层管22、中心管23、周边管24,所述内层管22位于外层管21内部,所述内层管22的外壁紧贴所述外层管21的内壁,所述中心管23位于内层管22的中心位置,所述周边管24位于所述中心管23与所述内层管22之间,且所述周边管24的管壁与所述中心管23的管壁外切、与所述内层管22的管壁内切。

    所述周边管24的数量至少为4个,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大于4个的周边管24,而且周边管24的布局方式是关于所述中心管23的中心点旋转对称布局。

    优选的,所述第一鞘管1-2的内层管22和第二鞘管2-2的内层管22的管壁内部均设有调弯内腔25,所述调弯内腔25中嵌设有调弯控制线26,所述调弯控制线26的一端与旋转部件4相连接,其另一端则沿鞘管方向延伸到鞘管端部。

    其中调弯内腔25可以分别设置在内层管管壁内部上方或者下方或者上下方同时设置。

    当设置在上方时,拉动调弯控制线26可以控制鞘管向上弯曲;当设置在下方时,拉动调弯控制线26可以控制鞘管向下弯曲;当上下两个方位都设置有调弯内腔25时,选择性的拉动相应的调弯控制线26则可以控制鞘管向上或向下弯曲。

    所述调弯控制线26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需要拉力大点就设置多根。

    在具体实施中,将主连接线与瓣膜夹合器的主钳体相连接,左连接线、右连接线分别与瓣膜夹合器的上夹的左右把手相连接,通过前后推动左次推杆部件、右次推杆部件分别拉动左连接线、右连接线,从而控制瓣膜夹合器上夹的开合,当达到需要的开合度时利用第二锁止部件、第三锁止部件将左连接线、右连接线锁住,此时左次推杆部件、右次推杆部件都不能被推动,从而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误推等重大失误。

    连接好瓣膜夹合器后,首先操作第一输送部件穿过房间隔,转动旋转部件控制第一鞘管缓慢弯曲,使得第一鞘管的自由端到达二尖瓣膜上方的预定位置,参见图5,之后将第二鞘管从第一输送部件后方穿入,使其自由端经由已经调好角度的第一鞘管穿出,转动旋转部件控制第二鞘管缓慢弯曲,使得第二鞘管的自由端垂直正对二尖瓣膜上方,参见图6,最后将安装好瓣膜夹合器的第三鞘管从第二输送部件后方穿入,从第二鞘管的自由端穿出,进入对准的二尖瓣膜位置,之后利用第一锁止部件将主连接线锁住,防止夹钳前后移动,然后利用左次推杆部件、右次推杆部件控制瓣膜夹合器的上夹运动,进行介入治疗。

    治疗完成后,取下组合键,可将主线杆取出,而将介入物留在患者体内,然后依次取出输送部件,完成瓣膜夹合器的输送。


    技术特征:

    1.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部件,包括第一输送手柄(1-1)以及连接在其头端的第一鞘管(1-2),用于穿过房间隔经调弯后到达预定位置;

    第二输送部件,包括第二输送手柄(2-1)以及连接在其头端的第二鞘管(2-2),所述第二输送部件的第二鞘管(2-2)穿入第一输送部件经调弯后对准预定位置;

    第三输送部件,包括第三输送手柄(3-1)以及连接在其头端的第三鞘管(3-2),所述第三输送部件的第三鞘管(3-2)穿入第二输送部件沿着第一鞘管(1-2)、第二鞘管(2-2)调弯的方向到达预定位置,将所需器械输送到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件、所述第二输送部件上均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鞘管(1-2)、所述第二鞘管(2-2)弯曲的旋转部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手柄(3-1)包括下手柄(3-1-1)、上手柄(3-1-2)、锁止部件、滚轮(3-1-9)、推杆部件,其中所述推杆部件分为左次推杆部件(3-1-5)、右次推杆部件(3-1-6)、主推杆部件,所述下手柄(3-1-1)的前部上方固定有上手柄(3-1-2),下手柄(3-1-1)的后部上方的中央位置设有分隔条(3-1-3),所述上手柄(3-1-2)设置有第一锁止部件(3-1-4),用于控制主连接线的锁止,所述分隔条(3-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次推杆部件(3-1-5)、右次推杆部件(3-1-6),所述左次推杆部件(3-1-5)设置有第二锁止部件(3-1-7),所述右次推杆部件(3-1-6)设置有第三锁止部件(3-1-8),所述下手柄(3-1-1)的尾端设置有滚轮(3-1-9),所述滚轮(3-1-9)端设有螺纹孔,所述主推杆部件经由螺纹孔连接在所述滚轮(3-1-9)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1-9)上设置有按钮(3-1-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推杆部件包括螺杆(3-1-11)、主线杆(3-1-12),所述主线杆(3-1-12)包括主输送线、固定在主输送线后端的连接件(3-1-12-1)以及固定在连接件(3-1-12-1)后端的手柄(3-1-12-2),所述螺杆(3-1-11)包括螺纹部(3-1-11-1)以及光滑部(3-1-11-2),所述螺杆(3-1-11)一端开设有入线孔,所述螺纹部(3-1-11-1)与所述滚轮(3-1-9)相连接,所述光滑部(3-1-11-2)上设有缺口一,所述连接件(3-1-12-1)上设有缺口二,所述主线杆(3-1-12)的输送线从入线孔穿入螺杆(3-1-11)经由第三输送手柄(3-1)进入第三鞘管(3-2),使得所述连接件(3-1-12-1)与所述光滑部(3-1-11-2)对接,采用组合键(5)卡合在缺口一、缺口二将连接件(3-1-12-1)、光滑部(3-1-11-2)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左连接线穿入左次推杆部件(3-1-5)经由上手柄(3-1-2)进入第三鞘管(3-2),右连接线穿入右次推杆部件(3-1-6)经由上手柄(3-1-2)进入第三鞘管(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鞘管(1-2)、所述第二鞘管(2-2)、所述第三鞘管(3-2)的结构相同,包括外层管(21)、内层管(22)、中心管(23)、周边管(24),所述内层管(22)位于外层管(21)内部,所述内层管(22)的外壁紧贴所述外层管(21)的内壁,所述中心管(23)位于内层管(22)的中心位置,所述周边管(24)位于所述中心管(23)与所述内层管(22)之间,且所述周边管(24)的管壁与所述中心管(23)的管壁外切、与所述内层管(22)的管壁内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管(24)的数量至少4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管(24)的布局方式是关于所述中心管(23)的中心点旋转对称布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鞘管(1-2)的内层管(22)和第二鞘管(2-2)的内层管(22)的管壁内部均设有调弯内腔(25),所述调弯内腔(25)中嵌设有调弯控制线(26),所述调弯控制线(26)的一端与旋转部件(4)相连接,其另一端则沿鞘管方向延伸到鞘管端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包括三个输送部件,第一输送部件用于穿过房间隔经调弯后到达预定位置,第二输送部件的第二鞘管穿入第一输送部件经调弯后对准预定位置;第三输送部件的第三鞘管穿入第二输送部件沿着第一鞘管、第二鞘管调弯的方向到达预定位置,将所需器械输送到位,本发明采用多种控制调弯管的组合可以更好的到达远端复杂的人体解剖结构,而且输送部件的多种功能的组合可以实现瓣膜夹合器的打开、捕获、闭合、解离等状态,可以更方便地单独操控夹合器的状态,且拥有高柔性、抗扭结、高扭矩强度的鞘管,并且本发明采用的机械式传动设计更好的方便手术人员的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戴宇峰;潘炳跃;孙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捍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76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