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房修复半球体及其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17


    本申请涉及乳房修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乳房修复半球体及其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现在女性最为多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良性的乳腺癌可通过微创技术对其进行切除,但是恶性的乳腺癌一般通过乳房切除和药物辅助的方式进行治疗。

    为提高女性两侧乳房的对称性和美观性,常对切除后的乳房进行修复。相关技术中,常用到的修复方法是自体脂肪移植,这种方法是从身体上脂肪堆积较多的部位提取活体脂肪,然后将这些脂肪注入到切除的部位,使胸部抬高,与另一侧乳房保持对称。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在脂肪注入的过程中,为保证单次注入脂肪细胞的存活量以及脂肪细胞分布的均匀性,所以脂肪注入时需要分多次进行注入,一般注入次数为4-5次,由于注入次数比较多,所以不仅耽误了患者自己的个人时间,而且给患者带来较差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脂肪注入的次数,优化患者体验,本申请提供一种乳房修复半球体。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乳房修复半球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乳房修复半球体,包括用于罩设在乳房上的罩体,设置在罩体端部的柔性端环,以及贴附在柔性端环内侧的粘膜,所述柔性端环的端面延伸凸出成型有弧形片体,所述罩体上开设有用于与真空设备连通的负压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柔性端环的端面上延伸成型弧形片体,佩戴时,将弧形片体佩戴至乳房靠近腋窝的位置处,在胳膊舒展和拉伸等大幅度运动时,靠近乳房的弧形片体增大了乳房修复半球体与皮肤的粘贴面积,乳房修复半球体曲线更加符合人体工学,提高了柔性端环在皮肤上贴合的密封性,不易出现漏气的问题,减少了患者反复佩戴的问题;乳房在处于负压状态下,能够使注入的脂肪细胞在乳房内部分布更加均匀,促进脂肪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而增大脂肪细胞的数量,以及提高了脂肪细胞的存活率,增加了皮肤的弹性,具有良好的修复功能;使用该乳房修复半球体,可增大单次注入的脂肪量,有效地减少了脂肪充填的次数,可将充填次数减少至2-3次,优化了患者体验。

    优选的,所述罩体采用pc料,所述柔性端环采用硅凝胶,所述粘膜采用硅胶粘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罩体采用pc料,pc料强度高,耐疲劳性能好,尺寸比较稳定;柔性端环的材质采用硅凝胶,硅凝胶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能够与大多数材质产生较好的粘接性能,实现产品与外界环境隔离的保护效果,在人体表面上具有良好的贴附功能,密封效果比较好,不易发生漏气问题;粘膜采用硅胶粘膜,硅胶粘膜具有较好的粘性,舒适度较好,不会给肌肤造成负担。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修复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乳房修复半球体的修复系统,包括乳房修复半球体,密封在负压孔处的真空管,以及与真空管相连接的微型真空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修复系统使用时,将乳房修复半球体套设在患者待修复的乳房上,再利用微型真空泵将乳房修复半球体内部抽成负压状态,该套修复系统,利用上述的乳房修复半球体,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注入脂肪的次数;采用微型真空泵,可随身携带,使用方便,优化了患者体验。

    优选的,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位于乳房修复半球体与微型真空泵之间,所述真空管连通在气液分离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乳房修复半球体内抽成负压的状态下,乳房内填充的脂肪细胞活性增大,而乳房表面却处于负压状态,所以乳房表面会出汗,在微型真空泵的作用下,乳房表面流出的汗液被抽至真空管内;可利用气液分离器对真空管内的汗液进行过滤,避免汗液进入到微型真空泵内。

    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处可拆卸安装有接水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处可拆卸安装接水盒,接水盒用来对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水进行收集,可拆卸设置便于将接水盒取下倒掉,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乳房修复半球体为两个,所述真空管为y形管,所述乳房修复半球体分别连接在真空管的两端,所述微型真空泵连接在真空管的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乳房修复半球体设置为两个,并将两个乳房修复半球体通过y形管与微型真空泵连接,可同时对两侧乳房进行抽负压,不仅适用于乳房切除后的修复,同时也可适用于丰胸手术;丰胸手术中一般都是对两侧乳房同时注入脂肪,可利用该结构对两侧乳房同时抽负压,增加了单次丰胸时脂肪细胞的存活量,缩短了丰胸的周期,乳房增大更加明显,丰胸效果更好;同时也提高了丰胸时两侧胸部的对称性,提高了其美观程度。

    优选的,所述y形管靠近乳房修复半球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y形管靠近乳房修复半球体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可单独对第一截止阀或者第二截止阀打开和关闭,实现单个乳房修复半球体工作,对单个乳房进行抽负压。

    优选的,所述微型真空泵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其抽取真空度的真空控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微型真空泵上安装真空控制器,真空控制制器能够对微型真空泵抽取真空时进行调节,控制乳房修复半球体内的真空度,实现不同真空度的切换和控制。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将弧形片体佩戴至乳房靠近腋窝的位置处,在胳膊舒展和拉伸等大幅度运动时,靠近乳房的弧形片体增大了乳房修复半球体与皮肤的粘贴面积,乳房修复半球体曲线更加符合人体工学,提高了柔性端环在皮肤上贴合的密封性,不易出现漏气的问题,减少了患者反复佩戴的问题;

    乳房在处于负压状态下,能够使注入的脂肪细胞在乳房内部分布更加均匀,促进脂肪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而增大脂肪细胞的数量,以及提高了脂肪细胞的存活率,增加了皮肤的弹性,具有良好的修复功能;

    使用该乳房修复半球体,可增大单次注入的脂肪量,有效地减少了脂肪充填的次数,可将充填次数减少至2-3次,优化了患者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乳房修复半球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修复系统实施例a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修复系统实施例b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罩体;2、柔性端环;3、粘膜;4、负压孔;5、弧形片体;6、真空管;7、微型真空泵;8、气液分离器;9、单向阀;10、接水盒;11、真空控制器;12、第一截止阀;13、第二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乳房修复半球体。

    参照图1,一种乳房修复半球体包括罩设在乳房上的罩体1,设置在罩体1端部的柔性端环2,以及贴附在柔性端环2内侧的粘膜3,罩体1可根据患者乳房大小定制不同的尺寸和规格,罩体1采用pc料,尺寸稳定,不易变形;柔性端环2采用硅凝胶,硅凝胶粘结性能好,在人体表面具有良好的贴附效果和密封效果;粘膜3采用硅胶粘膜,硅胶粘膜粘性较好,舒适度较好,不会给肌肤造成负担;罩体1与柔性端环2热熔成型。

    罩体1的尖端开设有负压孔4,负压孔4用于与真空设备连通,通过真空设备将罩体1内部抽成负压状态。柔性端环2的端面延伸凸出成型有弧形片体5,粘膜3从柔性端环2的内侧延伸贴附到弧形片体5的内侧,通过设置弧形片体5,能够增大柔性端环2与人体粘贴的面积,更加符合人体工学,提高了柔性端环2在皮肤上贴合的密封性,不易出现漏气的问题,减少了患者反复佩戴的问题。

    使用时,将罩体1罩设在乳房的周侧,并利用粘膜3将柔性端环2粘附到人体的表面上,然后对罩体1内部抽负压处理。乳房在处于负压状态下,能够使注入的脂肪细胞在乳房内部分布更加均匀,促进脂肪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而增大脂肪细胞的数量,以及提高了脂肪细胞的存活率,减少修复时的并发症,增加了皮肤的弹性,具有良好的修复功能。

    常规技术中,单次注入的脂肪量约为100ml,完成乳房的整体修复,需要填充4-5次;使用该乳房修复半球体,可增大单次注入的脂肪量,单次的脂肪填充量可增加至200ml,与常规技术相比,对乳房增大同样的尺寸时,仅需2-3次即可,能够有效地减少脂肪充填的次数,优化了患者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乳房修复半球体的修复系统。

    实施例a:

    参照图2,一种修复系统包括上述的乳房修复半球体,密封连接在负压孔4处的真空管6,与真空管6相连接的微型真空泵7,以及气液分离器8,气液分离器8位于乳房修复半球体与微型真空泵7之间,真空管6依次连接乳房修复半球体、气液分离器8和微型真空泵7。

    乳房修复半球体的数量为一个,使用时,乳房修复半球体罩设在乳房外侧,并将柔性端环2贴附在人体表面上,然后微型真空泵7开始工作,对乳房修复半球体抽负压,待乳房修复半球体内气压稳定后,微型真空泵7持续工作,保证乳房修复半球体内的压力稳定。采用微型真空泵7,可随身携带,优化了患者体验。

    在负压状态下,乳房内的脂肪细胞分散更加均匀,且具有较强的活性,且乳房位于密闭的空间内,由于人体活动或其他原因,乳房表面会排出汗液。汗液在由乳房修复半球体流向微型真空泵7的过程中,经过气液分离器8,由气液分离器8对汗液进行过滤,避免汗液进入到微型真空泵7内,对使用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真空管6上还连接有单向阀9,单向阀9位于气液分离器8与乳房修复半球体之间,且靠近气液分离器8设置,单向阀9能够避免汗液发生回流的问题。气液分离器8的液体出口处螺纹连接有接水盒10,接水盒10用于对气液分离器8排出的汗液进行收集,可定期对接水盒10进行拆卸和清理,使用时更加卫生。

    微型真空泵7上安装有真空控制器11,真空控制器11用于控制微型真空泵7在抽负压的过程中所抽取的真空度,控制乳房修复半球体内的真空度,实现不同真空度的切换和控制。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修复系统使用时,将乳房修复半球体套设在患者待修复的乳房上,再利用微型真空泵7将乳房修复半球体内部抽成负压状态,该套修复系统,利用上述的乳房修复半球体,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注入脂肪的次数;采用微型真空泵7,可随身携带,使用方便,优化了患者体验;采用气液分离器8能够对真空管6内的汗液进行过滤,避免汗液进入到微型真空泵7内,对使用环境造成污染。

    实施例b: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乳房修复半球体的数量设置为两个,真空管6采用y形管,其中,微型真空泵7与真空管6的一端连通,真空管6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乳房修复半球体中,气液分离器8与微型真空泵7安装在真空管6的同一侧的支管上。

    将乳房修复半球体设置为两个,可同时对两侧乳房进行抽负压,可适用于丰胸手术;丰胸手术中一般都是对两侧乳房同时注入脂肪,可利用该结构对两侧乳房同时抽负压,增加了单次丰胸时脂肪细胞的存活量,缩短了丰胸的周期,丰胸效果更好。

    真空管6的另外两个与乳房修复半球体相连接的支管分别安装有第一截止阀12和第二截止阀13,单独对第一截止阀12或者第二截止阀13打开和关闭,实现单个乳房修复半球体工作,对单个乳房进行抽负压。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采用两个乳房修复半球体,并将真空管6设置为y形,使该修复装置不仅适用于乳房切除后的修复,同时也适用于丰胸手术中;单独对单个乳房修复时,关闭第一截止阀12或者第二截止阀13即可;丰胸手术中,需对两个乳房同时进行抽负压处理,增大了使用范围,对乳房的修复和丰胸手术具有良好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乳房修复半球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罩设在乳房上的罩体(1),设置在罩体(1)端部的柔性端环(2),以及贴附在柔性端环(2)内侧的粘膜(3),所述柔性端环(2)的端面延伸凸出成型有弧形片体(5),所述罩体(1)上开设有用于与真空设备连通的负压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房修复半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采用pc料,所述柔性端环(2)采用硅凝胶,所述粘膜(3)采用硅胶粘膜。

    3.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乳房修复半球体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乳房修复半球体,密封在负压孔(4)处的真空管(6),以及与真空管(6)相连接的微型真空泵(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位于乳房修复半球体与微型真空泵(7)之间,所述真空管(6)连通在气液分离器(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8)的液体出口处可拆卸安装有接水盒(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房修复半球体为两个,所述真空管(6)为y形管,所述乳房修复半球体分别连接在真空管(6)的两端,所述微型真空泵(7)连接在真空管(6)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管靠近乳房修复半球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截止阀(12)和第二截止阀(1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真空泵(7)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其抽取真空度的真空控制器(11)。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乳房修复半球体,包括用于罩设在乳房上的罩体,设置在罩体端部的柔性端环,以及贴附在柔性端环内侧的粘膜,所述柔性端环的端面延伸凸出成型有弧形片体,所述罩体上开设有用于与真空设备连通的负压孔;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修复系统,包括上述的乳房修复半球体,密封在负压孔处的真空管,以及与真空管相连接的微型真空泵。本申请不易出现漏气的问题,减少了患者反复佩戴的问题;提高了脂肪细胞的存活率,具有良好的修复功能;可增大单次注入的脂肪量,有效地减少了脂肪充填的次数,优化了患者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彭朗;王玉珊;吴德刚;侯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蓓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76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