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轮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25


    本发明涉及轮椅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分为电动和手动折叠轮椅。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目前,公开号为cn202376326,公开日为2012年8月15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肘关节机能训练轮椅,轮椅车架总成上连接安装靠背、座垫,座垫两侧连接安装轮椅扶手,轮椅扶手下的支撑管固定连接安装有训练角度调整扳手的训练角度调整定位盘,训练角度调整连杆和训练用手握器连接在轮椅车架总成上的训练角度调整定位盘两侧,将训练角度调整连杆的折合部位插入连接安装在训练角度定位卡内,训练角度定位卡连接在轮椅车架总成上,将重量调整拉绳的一端与重量调整吊盘连接,将重量调整拉绳的另一端通过拉绳滑轮与训练用手握器连接,靠背后面连接安装轮椅把手,轮椅车架总成后下部两侧连接安装轮椅后轮,轮椅车架总成前下部两侧连接安装轮椅前小轮,轮椅车架总成前部中间连接安装脚踏板,在座垫下部前沿的轮椅车架总成上连接安装轮椅手闸而构成。

    该种肘关节机能训练轮椅利用轮椅车架总成前部中间连接安装的脚踏板,脚踏板即可供患者的脚部支撑;其中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身高和腿长,但是该种脚踏板的安装方式无法进行高度的调节,从而无法根据不同人的腿长来调节脚踏板的高度,最终就会给不同腿长的患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轮椅,能够比较方便的调节脚踏板的高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包括架体、位于架体两侧的滚轮、位于架体上的凳板、位于架体上的靠背、位于架体两侧的扶手、位于架体两侧的脚踏板,所述架体的两侧且位于脚踏板的上侧均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架体的一端处设置有沿倾斜向下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上端连接在横杆上且截面呈矩形的连接管、上端嵌入在连接管内且下端连接在脚踏板上的升降杆、开设在升降杆上端面处的螺纹孔、嵌入在连接管内且下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的螺纹轴、开设在螺纹轴上端的周侧的环槽、设置在连接管上端的周侧内壁上且嵌入在环槽内的限位环、设置在螺纹轴上端且位于连接管外侧的旋钮,所述横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架体上,所述架体上且位于横杆的上侧设置有螺纹安装轴,所述旋钮的中部开设有供螺纹安装轴螺纹连接的螺纹安装孔,所述环槽的宽度大于限位环的厚度,所述脚踏板上开设有供脚部嵌入的弧形槽,所述架体上且位于横杆的下方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架体的一端上设置有供连接管依靠的弧形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脚踏板的下侧且对应弧形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弧形支撑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电瓶,所述扶手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入有与电瓶通过导线连接的插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扶手上且位于凹槽的两侧均一体设置有安装管,所述扶手上覆盖有软垫,所述软垫两端的下侧均设置有呈c字形且卡接在安装管上的弹性卡环,所述弹性卡环的端部还一体设置有倾斜向外延伸的导向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的后侧设置有供电瓶嵌入的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上端设置一侧铰接在收纳箱上的翻盖,所述翻盖的侧边上还设置有一端固定在翻盖上的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远离翻盖的一端上固定有连接环,所述收纳箱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穿过连接环的连接轴。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凳板上设置有与电瓶通过电线连接的电热毯。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扶手的前端还设置有与电瓶通过电线连接的照明灯。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内还嵌入有与电瓶通过电线连接的gps定位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靠背上设置有呈倒u型的充气垫,所述充气垫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带,两侧所述连接带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根连接带可拆卸连接的塑料插扣。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垫的上端一体设置有供颈部依靠的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的截面呈供靠背上端嵌入的倒“凹”字形。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需要调节脚踏板的高度时,转动螺纹轴上端的旋钮,由于螺纹轴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升降杆的螺纹孔内,且升降杆上端嵌入在连接管内,同时连接管的截面呈矩形,此时螺纹轴的转动即可带动升降杆在连接管内进行上下的移动,从而带动脚踏板进行移动,最终即可对脚踏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脚踏板可以满足不同腿长患者的需要;

    其中由于旋钮位于连接杆上端的位置处,故而旋钮靠近凳板,此时坐在凳板上的患者无需弯腰即可握持住旋钮,从而方便一些弯腰不便的患者自行调节脚踏板的高度,最终即可实现比较方便的调节脚踏板的高度;

    同时由于环槽的宽度大于限位环的厚度,故而在转动旋钮后,螺纹轴首先会相对升降杆进行上下移动,使得限位环移动至环槽内的上下极限位置处,随后螺纹轴才可以带动升降杆在连接管内进行上下移动;

    其中当遇到患者的腿部打上石膏且需要保持水平状态时,利用横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架体,此时首先需要转动旋钮,使得螺纹轴相对升降杆进行下移,随后限位环移动至环槽内的上极限位置处,再向上转动横杆和连接杆,使得旋钮上的螺纹安装孔正对着螺纹安装轴,随后再反向转动旋钮,使得螺纹轴相对升降杆进行上移,随后限位环移动至环槽内的下极限位置处,此时螺纹安装轴即可螺纹连接在螺纹安装孔内,最终即可对横杆和连接杆向上转动后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脚踏板上移至靠近凳板的高度处,患者的石膏腿即可依靠在脚踏板上的弧形槽内,从而方便对患者的石膏腿进行有效的支撑;

    2.利用脚踏板的下侧且对应弧形槽的位置处设置的弧形支撑板,弧形支撑板即可增大与石膏腿之间的支撑面积,从而有利于稳定支撑患者的石膏腿;

    3.当患者需要用到插电的医疗仪器或者需要手机充电时,利用扶手上的凹槽内设置的插座,且插座通过导线连接在架体上的电瓶,医疗仪器或者手机的插头只需要插在插座上后即可通电,最终即可方便患者使用插电的医疗仪器和进行手机充电;

    4.当需要使用插座时,利用软垫两端的弹性卡环卡接在安装管上,此时软垫与扶手之间即可实现可拆卸连接,用力向上拉起软垫后,弹性卡环即可发生弹性形变后与安装管分离,从而拆卸下软垫,露出软垫下方的插座;

    而当无需使用插座时,弹性卡环利用导向部快速的卡接在安装管上,此时即可完成软垫在扶手上的安装,通过软垫即可覆盖插座,从而有利于保护插座,减小插座进水的可能性;同时软垫由于本身比较柔软,也可以供患者手部舒适的依靠;

    5.当电瓶内储存的电能使用完毕且需要充电时,将连接环从连接轴上取下后即可打开翻盖,从而取出收纳箱内的电瓶;而电瓶充电完毕后即可再次嵌入在收纳箱内,随后拉动连接环,使得连接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后将连接环套设在连接轴上,此时即可完成翻盖与收纳箱的稳定连接,通过翻盖和收纳箱即可对电瓶进行保护,减小电瓶进水的可能性;

    6.利用凳板上设置的与电瓶通过电线连接的电热毯,在处于比较寒冷的季节里,患者即可坐在电热毯上,电热毯通电后即可发出热量,从而有利于患者舒适的落座;

    7.当处于昏暗的环境且需要照明时,利用扶手的前端还设置的照明灯,照明灯与电瓶通过电线连接,此时照明灯即可提供光亮,方便进行照明;

    8.利用凹槽内还嵌入的gps定位器,gps定位器通过电瓶供电后工作,此时通过gps定位器即可准确定位轮椅所处的位置,从而了解患者身在何处,方便患者的家人及时找到患者;

    9.由于患者大多为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者,故而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依靠在靠背上,但是由于靠背本身比较硬,故而长时间的依靠后很容易不舒适,也可能引起压疮;此时利用靠背上设置等呈倒u型的充气垫,充气垫充满气后即可鼓胀,随后利用充气垫两侧的连接带和塑料插扣,两根连接带包围在靠背上后利用塑料插扣进行连接,从而使得充气垫稳定的贴合在靠背表面,随后充气垫即可供患者依靠,由于鼓胀的充气垫具有较好的弹性,从而可以方便患者舒适的依靠,减小引起压疮的风险;

    而当充气垫使用一段时间且需要清洗时,打开塑料插扣,即可将充气垫从靠背上快速的拆卸下来,最终即可方便对充气垫表面进行清洗;

    10.利用充气垫的上端一体设置的延长部,且延长部的截面呈供靠背上端嵌入的倒“凹”字形,延长部即可覆盖靠背的上端,当患者头部向后依靠时,患者的颈部即可依靠在延长部上,由于延长部具有较好的弹性,故而可以方便患者的颈部进行舒适的依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中横杆和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关系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旋钮上的螺纹安装孔与螺纹安装轴螺纹连接,且脚踏板上的弧形支撑板可以供石膏腿支撑;

    图5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电瓶、收纳箱和翻盖之间的连接关系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对扶手和软垫的连接进行爆炸表示;

    图8是图7中a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架体;11、滚轮;12、螺纹安装轴;13、固定杆;131、弧形板;14、电瓶;15、收纳箱;151、连接轴;16、翻盖;161、连接弹簧;162、连接环;2、凳板;21、电热毯;3、靠背;31、充气垫;311、连接带;312、塑料插扣;313、延长部;4、扶手;41、凹槽;42、插座;43、安装管;44、软垫;441、弹性卡环;442、导向部;45、照明灯;46、gps定位器;5、脚踏板;51、弧形槽;52、弧形支撑板;6、横杆;7、连接杆;71、连接管;72、升降杆;73、螺纹孔;74、螺纹轴;75、环槽;76、限位环;77、旋钮;771、螺纹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多功能轮椅,参照图1,该种多功能轮椅包括架体1、滚轮11、凳板2、靠背3、扶手4和脚踏板5,其中滚轮11转动连接在架体1的两侧,轮椅依靠滚轮11进行移动,而凳板2位于架体1的中部且供患者落座,同时靠背3位于架体1的上侧且供患者背部依靠,而扶手4一体设置在架体1的两侧且供患者手部依靠,其中脚踏板5位于架体1的下侧且供患者脚部依靠。

    参照图1、图2、图3,架体1的两侧且位于脚踏板5的上侧均设置有横杆6,且横杆6靠近架体1的一端铰接在架体1上,其中横杆6远离架体1的一端处设置有连接杆7,且连接杆7沿倾斜向下延伸;同时连接杆7包括连接管71、升降杆72、螺纹孔73、螺纹轴74、环槽75、限位环76和旋钮77,其中连接管71的上端焊接在横杆6上,且连接管71的截面呈矩形,而升降杆72的上端嵌入在连接管71的下端内,且升降杆72的截面呈与连接管71配合使用的矩形,同时升降杆72的下端连接在脚踏板5上,而螺纹孔73则开设在升降杆72的上端面处且延伸方向与升降杆72延伸方向平行,其中螺纹轴74嵌入在连接管71内且下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73内,而环槽75开设在螺纹轴74上端的周侧,同时限位环76一体设置在连接管71上端的周侧且嵌入在环槽75内,其中环槽75的宽度大于限位环76的厚度,而旋钮77则是焊接在螺纹轴74的上端且位于连接管71上端的外侧。

    参照图2、图3、图4,架体1上且位于横杆6的上侧还焊接有螺纹安装轴12,而旋钮77的中部开设有供螺纹安装轴12螺纹连接的螺纹安装孔771,其中脚踏板5上开设有供脚部嵌入的弧形槽51,而架体1上且位于横杆6的下方焊接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杆13,同时固定杆13远离架体1的一端上焊接有弧形板131,且弧形板131用于供连接管71依靠;其中脚踏板5的下侧且对应弧形槽51的位置处一体设置有弧形支撑板52。

    参照图5、图6,架体1上还设置有电瓶14,其中架体1的后侧焊接有供电瓶14嵌入的收纳箱15,其中收纳箱15的上端设置一侧通过合页铰接在收纳箱15上的翻盖16,而翻盖16远离合页一侧的侧边上还设置有连接弹簧161,同时连接弹簧161的一端焊接在翻盖16上,其中连接弹簧161远离翻盖16的一端上焊接有连接环162,而收纳箱15的外壁上焊接有用于穿过连接环162的连接轴151。

    参照图7、图8,扶手4上开设有凹槽41,而凹槽41内嵌入有与电瓶14通过导线连接的插座42,其中扶手4上且位于凹槽41的两侧均一体设置有安装管43,而扶手4上覆盖有软垫44,同时软垫44两端的下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弹性卡环441,且弹性卡环441由弹簧钢制成,其中弹性卡环441呈c字形且用于卡接在安装管43上,而弹性卡环441的端部还一体设置有倾斜向外延伸的导向部442。

    参照图5、图7、图8,凳板2上还铺设有与电瓶14通过电线连接的电热毯21,同时扶手4的前端还安装有与电瓶14通过电线连接的照明灯45,其中凹槽41内还嵌入有与电瓶14通过电线连接的gps定位器46。

    参照图1、图5,靠背3上还设置有呈倒u型的充气垫31,充气垫31上设置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其中充气垫31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带311,同时两侧连接带311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塑料插扣312,而塑料插扣312即可用于将两根连接带311可拆卸连接;其中充气垫31的上端一体设置有供颈部依靠的延长部313,延长部313内与充气垫31内相通,故而延长部313也可以进行充放气,同时延长部313的截面呈供靠背3上端嵌入的倒“凹”字形。

    原理:当需要调节脚踏板5的高度时,转动螺纹轴74上端的旋钮77,由于螺纹轴74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升降杆72的螺纹孔73内,且升降杆72上端嵌入在连接管71内,同时连接管71的截面呈矩形,此时螺纹轴74的转动即可带动升降杆72在连接管71内进行上下的移动,从而带动脚踏板5进行移动,最终即可对脚踏板5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脚踏板5可以满足不同腿长患者的需要。

    其中由于旋钮77位于连接杆7上端的位置处,故而旋钮77靠近凳板2,此时坐在凳板2上的患者无需弯腰即可握持住旋钮77,从而方便一些弯腰不便的患者自行调节脚踏板5的高度,最终即可实现比较方便的调节脚踏板5的高度。

    同时由于环槽75的宽度大于限位环76的厚度,故而在转动旋钮77后,螺纹轴74首先会相对升降杆72进行上下移动,使得限位环76移动至环槽75内的上下极限位置处,随后螺纹轴74才可以带动升降杆72在连接管71内进行上下移动。

    其中当遇到患者的腿部打上石膏且需要保持水平状态时,利用横杆6远离连接杆7的一端铰接在架体1,此时首先需要转动旋钮77,使得螺纹轴74相对升降杆72进行下移,随后限位环76移动至环槽75内的上极限位置处,再向上转动横杆6和连接杆7,使得旋钮77上的螺纹安装孔771正对着螺纹安装轴12,随后再反向转动旋钮77,使得螺纹轴74相对升降杆72进行上移,随后限位环76移动至环槽75内的下极限位置处,此时螺纹安装轴12即可螺纹连接在螺纹安装孔771内,最终即可对横杆6和连接杆7向上转动后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脚踏板5上移至靠近凳板2的高度处,患者的石膏腿即可依靠在脚踏板5上的弧形槽51内,从而方便对患者的石膏腿进行有效的支撑。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轮椅,包括架体(1)、位于架体(1)两侧的滚轮(11)、位于架体(1)上的凳板(2)、位于架体(1)上的靠背(3)、位于架体(1)两侧的扶手(4)、位于架体(1)两侧的脚踏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两侧且位于脚踏板(5)的上侧均设置有横杆(6),所述横杆(6)远离架体(1)的一端处设置有沿倾斜向下延伸的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包括上端连接在横杆(6)上且截面呈矩形的连接管(71)、上端嵌入在连接管(71)内且下端连接在脚踏板(5)上的升降杆(72)、开设在升降杆(72)上端面处的螺纹孔(73)、嵌入在连接管(71)内且下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73)内的螺纹轴(74)、开设在螺纹轴(74)上端的周侧的环槽(75)、设置在连接管(71)上端的周侧内壁上且嵌入在环槽(75)内的限位环(76)、设置在螺纹轴(74)上端且位于连接管(71)外侧的旋钮(77),所述横杆(6)远离连接杆(7)的一端铰接在架体(1)上,所述架体(1)上且位于横杆(6)的上侧设置有螺纹安装轴(12),所述旋钮(77)的中部开设有供螺纹安装轴(12)螺纹连接的螺纹安装孔(771),所述环槽(75)的宽度大于限位环(76)的厚度,所述脚踏板(5)上开设有供脚部嵌入的弧形槽(51),所述架体(1)上且位于横杆(6)的下方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远离架体(1)的一端上设置有供连接管(71)依靠的弧形板(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5)的下侧且对应弧形槽(51)的位置处设置有弧形支撑板(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电瓶(14),所述扶手(4)上开设有凹槽(41),所述凹槽(41)内嵌入有与电瓶(14)通过导线连接的插座(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4)上且位于凹槽(41)的两侧均一体设置有安装管(43),所述扶手(4)上覆盖有软垫(44),所述软垫(44)两端的下侧均设置有呈c字形且卡接在安装管(43)上的弹性卡环(441),所述弹性卡环(441)的端部还一体设置有倾斜向外延伸的导向部(44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后侧设置有供电瓶(14)嵌入的收纳箱(15),所述收纳箱(15)的上端设置一侧铰接在收纳箱(15)上的翻盖(16),所述翻盖(16)的侧边上还设置有一端固定在翻盖(16)上的连接弹簧(161),所述连接弹簧(161)远离翻盖(16)的一端上固定有连接环(162),所述收纳箱(15)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穿过连接环(162)的连接轴(15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凳板(2)上设置有与电瓶(14)通过电线连接的电热毯(2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4)的前端还设置有与电瓶(14)通过电线连接的照明灯(4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1)内还嵌入有与电瓶(14)通过电线连接的gps定位器(4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3)上设置有呈倒u型的充气垫(31),所述充气垫(3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带(311),两侧所述连接带(311)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根连接带(311)可拆卸连接的塑料插扣(3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垫(31)的上端一体设置有供颈部依靠的延长部(313),所述延长部(313)的截面呈供靠背(3)上端嵌入的倒“凹”字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轮椅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轮椅,包括架体、滚轮、凳板、靠背、扶手、脚踏板,架体的两侧且位于脚踏板的上侧均设置有横杆,横杆远离架体的一端处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包括上端连接在横杆上且截面呈矩形的连接管、上端嵌入在连接管内且下端连接在脚踏板上的升降杆、开设在升降杆上端面处的螺纹孔、嵌入在连接管内且下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的螺纹轴、开设在螺纹轴上端的周侧的环槽、设置在连接管上端的周侧内壁上且嵌入在环槽内的限位环、设置在螺纹轴上端且位于连接管外侧的旋钮。

    技术研发人员:沈爱娟;任方芳;任兵勇;罗解萍;张海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绍兴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74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