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力运营模式是将收集的电力集中到电站,然后再由电站统一按照需求传输给终端用户。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原有的电力消费者转化为产消者的角色,大量的产消者组成了新型的电力双边交易市场,这就出现了交易信息的海量化、数据安全性较低、易被篡改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去中心化、可信交互技术作为能源互联网在信息交互方面的技术支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消费升级、电气化水平持续提高,用电负荷快速增长。
cn111179113a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力需求响应方法,对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进行信息注册;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方法进行电力需求响应处理;通过区块链技术对电力需求响应执行结果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但是仅在交易信息存储的方式上做了改变,由于电网范围广泛,用户数量较多,分布地区广泛,交易信息处理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管理方法,在保证电力交易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性的前提下,提高交易速度,同时为小型、大型个体发电户合理的分配过剩的电力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管理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用电端选择的信息并选择;
获取用电端的信息;
进行对应售电端的匹配;
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售电端调度给对应的用电端;
根据不同地区范围划分并设置多个主区块,每个主区块包括多个子区块;
将交易信息存储在对应主区块内的各个子区块上;
其中,每个所述主区块内的子区块互相连接并信息共享。
可选的,所述用电端选择的信息包括电力交易类型、待购买的电量、用电电压、价格以及使用时间;所述用电端的信息包括用电端的位置、数字身份标识和历史交易信息。
可选的,所述售电端将发电类型、发电量、电量和价格录入对应的子区块上。
可选的,每个所述主区块内,至少一个子区块上设置自检模块。
可选的,还包括步骤:
售电端按照用电端电量需求的100%-115%额外发电;
在每个主区块上至少设置一个电力存储站;
将多余的电能储存在电力存储站内,并记录对应的售电端信息;
在供需不协调时,将储存的电力分配到需要的用电端并记录交易信息。
可选的,根据每个子区块记录的历史交易信息,对实际用电量与待购买电量误差小于5%以下的用电端给予价格上的优惠。
可选的,所述售电端的发电方式包括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和核电。
区块链涵盖多种技术,相关概念易混淆,且应用场景繁多,为此,已有相关综述主要从技术体系结构、技术挑战和应用场景等角度来梳理区块链的最新进展、技术差异和联系,总结技术形态和应用价值。有部分应用在电力交易上的区块链技术,但是仅是在交易信息存储的方式上为了提高防纂改能力做了改变,由于电网范围广泛,用户数量较多,分布地区广泛,区块数众多,交易信息处理较慢,耗能增加,往往得不偿失。目前的发电方式越来越多,不同发电方式的成本大小不一,发电点与用电点的距离远近也会造成成本大小不一,而且一些小型个体户也能进行发电自用,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往往会产生多余的电量,这些电量难以存储或者会有较大的损耗,往往会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在保证电力交易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性的前提下,为小型、大型个体发电户合理的分配过剩的电力资源,用电方获取用电端选择的信息可以进行自由选择,选择自己需要的,同时区块链获取用电端的信息,在用电端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对应较优的售电端匹配,使得性价比较高,令各方实现利益双赢,在完成一笔合约交易后,主区块范围内的各个子区块便记录这笔合约交易的信息,达到信息的共享以及不可篡改的特性,使得每一笔合约交易后都具有追溯性,而且多个主区块的划分能使交易更快的进行以及存储,节约电力的同时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管理方法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主区块和子区块的关系示意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管理方法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管理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用电端选择的信息并选择;
s2、获取用电端的信息;
s3、进行对应售电端的匹配;
s4、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售电端调度给对应的用电端;
s5、根据不同地区范围划分并设置多个主区块,每个主区块包括多个子区块;
s6、将交易信息存储在对应主区块内的各个子区块上;
其中,每个所述主区块内的子区块互相连接并信息共享。
目前的发电方式越来越多,不同发电方式的成本大小不一,发电点与用电点的距离远近也会造成成本大小不一,而且一些小型个体户也能进行发电自用,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往往会产生多余的电量,这些电量难以存储或者会有较大的损耗,为了保证电能的节约不浪费,小型个体户以及大型发电站之间可以通过区块链进行电力交易,基于电量远距离传输成本较高,根据地理位置划分多个主区块,每个主区块互相连接,便于管理,主区块又包括多个子区块,每个子区块也互相连接,信息共享防篡改,如个体售电方和个体用电方;个体用电方获取用电端选择的信息并进行选择,选择自己需要的,同时区块链获取用电端的信息,在用电端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对应较优的售电端匹配,使得性价比较高,令各方实现利益双赢,在完成一笔合约交易后,主区块范围内的各个子区块便记录这笔合约交易的信息,达到信息的共享以及不可篡改的特性,使得每一笔合约交易后都具有追溯性,节约电力的同时安全可靠。
具体的,所述售电端的发电方式包括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和核电等。所述用电端选择的信息包括电力交易类型、待购买的电量、用电电压、价格以及使用时间等;所述用电端的信息包括用电端的位置、数字身份标识和历史交易信息等。所述售电端将发电类型、发电量、电量和价格录入对应的子区块上。电力交易智能合约根据用电端选择的信息以及用电端的位置身份等信息以及售电端的发电信息和位置信息等来进行自动匹配,匹配相符程度和性价比高的子区块,并进行记录。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管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s7、售电端按照用电端电量需求的100%-115%额外发电;
s8、在每个主区块上至少设置一个电力存储站;
s9、将多余的电能储存在电力存储站内,并记录对应的售电端信息;
s10、在供需不协调时,将储存的电力分配到需要的用电端并记录交易信息。
为了确保用电端的需求,售电端额外发的电一般要多出来一些,一般储电设备不太经济,也很少有人使用,多发出的电只能白白浪费,但日积月累也会造成不小的损失,所以在每个主区块至少设置一个电力存储站,也可以是多个,以收集多余的电能,并进行售电端的身份记录,在用电端比预计需求大时再将这些存储的电能分配到需要的地方并记录交易信息。
每个所述主区块内,至少一个子区块上设置自检模块。自检模块用于判断每个子区块的实际用电量与待购买电量的差异大小,共享并分析数据,以便售电端根据对应用电端的数据分析选择对应额外的发电量,有利于节省电能和成本,实现双赢。在电能存储转化的过程中肯定会有额外电力损耗,根据每个子区块记录的历史交易信息,对实际用电量与待购买电量误差小于5%以下的用电端给予价格上的优惠。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用电端选择的信息并选择;
获取用电端的信息;
进行对应售电端的匹配;
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售电端调度给对应的用电端;
根据不同地区范围划分并设置多个主区块,每个主区块包括多个子区块;
将交易信息存储在对应主区块内的各个子区块上;
其中,每个所述主区块内的子区块互相连接并信息共享。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端选择的信息包括电力交易类型、待购买的电量、用电电压、价格以及使用时间;所述用电端的信息包括用电端的位置、数字身份标识和历史交易信息。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售电端将发电类型、发电量、电量和价格录入对应的子区块上。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区块内,至少一个子区块上设置自检模块。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售电端按照用电端电量需求的100%-115%额外发电;
在每个主区块上至少设置一个电力存储站;
将多余的电能储存在电力存储站内,并记录对应的售电端信息;
在供需不协调时,将储存的电力分配到需要的用电端并记录交易信息。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子区块记录的历史交易信息,对实际用电量与待购买电量误差小于5%以下的用电端给予价格上的优惠。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售电端的发电方式包括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和核电。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