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具,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螺杆式升降翻身机。
背景技术:
许多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行动不便,无法自主翻身,导致身体局部长期压迫,致使循环系统不良,造成血液停滞、肌肉坏死等俗称褥疮的病情,而有化脓菌繁殖之褥疮病症产生,若延误就医恐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为了防止病人褥疮缠身,护理人员或是家人需要每两个小时替病人翻身一次,以改变身体姿势,一天下来需翻身数次,且有些重症病人更需要2至3名护理人员合力才能完成翻身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螺杆式升降翻身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达前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螺杆式升降翻身机,适用于升降一垫体,至少包括:一底座;一支架,设于该底座上;以及一升降装置,设于该支架及/或该底座上,该升降装置包括一第一吊索、一第一滑轮组、一第一螺杆、一第一螺帽及一第一驱动组件,其中该第一滑轮组设于该支架上,该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该第一螺杆转动以螺升或螺降该第一螺帽,其中该第一吊索布设于该第一滑轮组上,该第一吊索之一侧用以吊挂该垫体之一第一侧,该第一吊索之另一侧连接该第一螺帽,借以经由升降该升降装置之该第一螺帽,使得该第一吊索放下或拉起该垫体之该第一侧。
其中,该升降装置更包括一第二吊索、一第二滑轮组、一第二螺杆、一第二螺帽及一第二驱动组件,其中该第二滑轮组设于该支架上,该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该第二螺杆转动以螺升或螺降该第二螺帽。
其中,该第二吊索布设于该第二滑轮组上,该第二吊索之一侧用以吊挂该垫体之一第二侧,该第二吊索之另一侧连接该第二螺帽,借以经由升降该升降装置之该第二螺帽,使得该第二吊索放下或拉起该垫体之该第二侧。
其中,更包括一限位杆设于该支架上,其中该第一螺帽具有一第一限位槽抵接该限位杆之一侧借以伴随该第一螺杆转动而升降,且该第二螺帽具有一第二限位槽抵接该限位杆之另一侧借以伴随该第二螺杆转动而升降。
其中,该升降装置之该第一螺杆、该第一螺帽、该第二螺杆及该第二螺帽设于该支架之内部。
其中,该升降装置之该第一螺杆、该第一螺帽、该第二螺杆及该第二螺帽设于该支架之外部。
其中,更包括一第一中空索套及一第二中空索套分别固接该支架之两端,且该第一中空索套及该第二中空索套分别活动式套接于该第一吊索及该第二吊索之外侧。
其中,该第一吊索及该第二吊索为包覆有保护层之钢索。
其中,该第一驱动组件及该第二驱动组件间歇式交替升降该第一螺帽及该第二螺帽,借以间歇式交替升降该垫体之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
其中,该底座具有至少二枢接式支撑脚。
承上所述,本发明之螺杆式升降翻身机,其可供推动以移动位置,且具有一组或两组螺杆与螺帽以升降一组或两组吊索。此外,也可分别定时升降垫体之两侧,以使病患间歇式由躺卧改变为侧躺,并可交替式改变侧躺方向。
现为使钧审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之螺杆式升降翻身机之结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之螺杆式升降翻身机之结构外观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之螺杆式升降翻身机之升降装置之驱动组件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之螺杆式升降翻身机之升降装置之螺杆与螺帽之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之螺杆式升降翻身机之升降装置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之螺杆式升降翻身机之升降装置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发明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发明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发明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此外,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且附图所示的组件的尺寸比例仅为便于解释各组件及其结构,并非用以限定。
另外,在全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所使用的用词,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揭露的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发明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发明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其次,在本文中如使用用词“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其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括但不限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的螺杆式升降翻身机10适用于间歇式交替升降垫体200之第一侧及第二侧,螺杆式升降翻身机10至少包括底座12、支架20及升降装置40。底座12具有至少二枢接式支撑脚17分别枢接于座体18,借由改变二支撑脚17之间的夹角可以收纳或展开使用,其中底座12较佳为具有滚轮14,借以移动螺杆式升降翻身机10至所需位置,且至少一滚轮为煞车轮16,借以防止螺杆式升降翻身机10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移动。其中,支架20设于底座12上,支架20之形态例如为倒l形结构,即包括弧形杆及直杆,支架20之底端连接底座12,而在升降垫体200时,支架20之顶端悬空位于垫体200上方。此外,支架20更选择性包括加强臂28,其中加强臂28之两侧分别连接于支架20之两侧,借以增加结构强度。
本发明之技术特征在于升降装置40设于支架20及/或底座12上,其中升降装置40至少包括第一吊索50、第一滑轮组30、第一螺杆41、第一螺帽45及第一驱动组件43,其中第一滑轮组30设于支架20上,第一滑轮组30之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第一滑轮组30可例如仅设于支架20之顶端及/或支架20之其他位置,例如内部表面或外部表面上,第一螺帽45螺接第一螺杆41,第一驱动组件43例如为马达或具有减速机构之马达且例如经由齿轮组驱动第一螺杆41转动,第一螺帽45具有第一限位槽47抵接限位杆110之一侧,可提供自锁效果,且例如藉由控制器(图中未绘示)以控制第一螺杆41之转动方向以螺升或螺降第一螺帽45。第一螺杆4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轴承48,又第一轴承48固接于支架20上,因此第一螺杆41之杆身上的齿轮可借由第一驱动组件43之转轴上的齿轮驱动而转动,使得第一螺杆41呈定点式转动。第一吊索50布设于第一滑轮组30上,第一吊索50之一侧例如为具有第一吊钩53用以吊挂垫体200之第一侧,第一吊索50之另一侧连接第一螺帽45,借以经由升降第一螺帽45,使得第一吊索50放下或拉起垫体200之第一侧。其中,本发明例如经由控制器来控制第一螺杆41之转动方向使得第一螺帽45上升或下降,且当本发明之第一螺帽45上升时,则第一吊索50放下垫体200之第一侧,反之当本发明之第一螺帽45下降时,则第一吊索50升高垫体200之第一侧。此外,本发明之升降装置40还可例如具有两个第一限位开关49,用以分别于垫体200之第一侧到达最高点及最低点时传输停止讯号给控制器。上述之垫体200之材质与形式无特别限制,其可例如为布料等纺织品、床包、睡垫或其他结构,只要可令床上之病患躺在此垫体200上即可适用于本发明。如图所示,本发明以由杆件202、支撑件204及钢索206所组成之垫体200为例,杆件202连接于支撑件204的两侧或四周,且两对边杆件202之两侧连接有钢索206,且第一吊索50之第一吊钩53例如经由垫体200之第一侧之钢索吊起垫体200。因此,第一吊索50可同时升降整个第一侧的垫体200,借以使得病患从头到脚同时侧身,而非只拉动局部区域。其中,为了避免遮挡其余构件,因此垫体200以透明结构举例,但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此外,本发明之升降装置40还可包括第二吊索50’、第二滑轮组30’、第二螺杆41’、第二螺帽45’及第二驱动组件43’,第二滑轮组30’之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第二滑轮组30’还可例如仅设于支架20之顶端及/或设于支架20之其他位置,例如内部表面或外部表面上,第二螺帽45’螺接第二螺杆41’,第二驱动组件43’例如为马达或具有减速机构之马达且例如经由齿轮组驱动第二螺杆41’转动,第二螺帽45’具有第二限位槽47’抵接上述之限位杆110之另一侧,可提供自锁效果,且借由控制器以控制第二螺杆41’之转动方向以螺升或螺降第二螺帽45’。第二螺杆4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轴承48’,又第二轴承48’固接于支架20上,因此第二螺杆41’之杆身上的齿轮可借由第二驱动组件43’之转轴上的齿轮驱动而转动,使得第二螺杆41’呈定点式转动。第二吊索50’布设于第二滑轮组30’上,第二吊索50’之一侧例如为具有第二吊钩53’用以例如经由垫体200之第二侧之钢索以吊挂垫体200之第二侧,第二吊索50’之另一侧连接第二螺帽45’,借以经由升降第二螺帽45’,使得第二吊索50’放下或拉起垫体200之第二侧。其中,本发明例如经由控制器控制第二螺杆41’之转动方向使得第二螺帽45’上升或下降,且当本发明之第二螺帽45’上升时,则第二吊索50’放下垫体200之第二侧,反之当本发明之第二螺帽45’下降时,则第二吊索50’升高垫体200之第二侧。此外,本发明之升降装置40还可例如具有两个第二限位开关49’,用以分别于垫体200之第二侧到达最高点及最低点时传输停止讯号给控制器。其中,本发明之第一驱动组件43及第二驱动组件43’间歇式交替升降第一螺帽45及第二螺帽45’,借以间歇式交替升降垫体200之第一侧及第二侧。
本发明可间歇式交替升降垫体200之第一侧及第二侧。举例而言,本发明先使设于床体上之垫体200之第一侧上升并停留约30分钟后,再下降高度,使其抵接床体。随后,垫体200之第二侧上升高度,并停留约30分钟,再下降高度,使其抵接床体。此外,本发明可例如每隔2个小时进行一次上述之间歇式交替升降,使得垫体200上之病患定时左右翻身。借此,本发明可达到自动间歇式交替翻身之功效,因此能够有效节省看护人力。
在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架20为中空,且升降装置40之第一螺杆41、第一螺帽45、第二螺杆41’及第二螺帽45’设于支架20之内部,且部份的第一吊索50及第二吊索50’位于支架20之内部。在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中,支架20为中空或实心,升降装置40之第一螺杆41、第一螺帽45、第二螺杆41’及第二螺帽45’设于支架20之外部,且全部或部份的第一吊索50及第二吊索50’位于支架20之外部。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发明也可选择性具有保护套覆盖位于支架20之外部之第一螺杆41、第一螺帽45、第二螺杆41’及第二螺帽45’,其中保护套可为布套、皮套、塑料管套或者为金属管套。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吊索50及第二吊索50’可例如借由前述的第一滑轮组30及第二滑轮组30’或者具有定位凹槽之定位件,而分别设于支架20之内部表面及外部表面,借以防止第一吊索50及第二吊索50’在升降的过程中左右移动位置。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中,本发明之螺杆式升降翻身机选择性更包括第一中空索套51及第二中空索套51’分别固接支架20之两端,且第一中空索套51及第二中空索套51’分别活动式套接于第一吊索50及第二吊索50’之外侧。第一中空索套51及第二中空索套51’例如为橡胶、塑料或金属材质,且其内部可选择性具有润滑材质,且例如为具有铁氟龙等干式自润滑材质或例如为具有润滑液等湿式自润滑材质。其中,第一吊索50及第二吊索50’较佳为包覆有保护层之钢索,其保护层例如为橡胶材质,借以防止钢索受力摩擦而受损。本发明之第一吊索50及第二吊索50’与第一中空索套51及第二中空索套51’之间摩擦力小于第一吊索50及第二吊索50’与支架20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借由降低摩擦力,可节省升降垫体200所需之施力大小,还可减少第一吊索50及第二吊索50’于升降过程中所产生之磨损现象。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中,第一中空索套51及第二中空索套51’也可例如借由前述的第一滑轮组30及第二滑轮组30’或者具有定位凹槽之定位件,而分别设于支架20之内部表面及外部表面,借以防止第一吊索50及第二吊索50’在升降的过程中左右移动位置。
承上所述,本发明之螺杆式升降翻身机,其可供推动以移动位置,且具有一组或两组螺杆与螺帽以升降一组或两组吊索。此外,也可分别定时升降垫体之两侧,以使病患间歇式或周期性地由躺卧改变为侧躺,并可交替式改变侧躺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于后附的权利要求中。
附图标记说明
10:螺杆式升降翻身机47:第一限位槽
12:底座47’:第二限位槽
14:滚轮48:第一轴承
16:煞车轮48’:第二轴承
17:支撑脚49:第一限位开关
18:座体49’:第二限位开关
20:支架50:第一吊索
28:加强臂50’:第二吊索
30:第一滑轮组51:第一中空索套
30’:第二滑轮组51’:第二中空索套
40:升降装置53:第一吊钩
41:第一螺杆53’:第二吊钩
41’:第二螺杆110:限位杆
43:第一驱动组件200:垫体
43’:第二驱动组件202:杆件
45:第一螺帽204:支撑件
45’:第二螺帽206:钢索
1.一种螺杆式升降翻身机,适用于升降一垫体,包括:
一底座;
一支架,设于该底座上;以及
一升降装置,设于该支架及/或该底座上,该升降装置包括一第一吊索、一第一滑轮组、一第一螺杆、一第一螺帽及一第一驱动组件,其中该第一滑轮组设于该支架上,该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该第一螺杆转动以螺升或螺降该第一螺帽,
其中该第一吊索布设于该第一滑轮组上,该第一吊索之一侧用以吊挂该垫体之一第一侧,该第一吊索之另一侧连接该第一螺帽,借以经由升降该升降装置之该第一螺帽,使得该第一吊索放下或拉起该垫体之该第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式升降翻身机,其中该升降装置更包括一第二吊索、一第二滑轮组、一第二螺杆、一第二螺帽及一第二驱动组件,其中该第二滑轮组设于该支架上,该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该第二螺杆转动以螺升或螺降该第二螺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式升降翻身机,其中该第二吊索布设于该第二滑轮组上,该第二吊索之一侧用以吊挂该垫体之一第二侧,该第二吊索之另一侧连接该第二螺帽,借以经由升降该升降装置之该第二螺帽,使得该第二吊索放下或拉起该垫体之该第二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杆式升降翻身机,更包括一限位杆设于该支架上,其中该第一螺帽具有一第一限位槽抵接该限位杆之一侧借以伴随该第一螺杆转动而升降,且该第二螺帽具有一第二限位槽抵接该限位杆之另一侧借以伴随该第二螺杆转动而升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式升降翻身机,其中该升降装置之该第一螺杆、该第一螺帽、该第二螺杆及该第二螺帽设于该支架之内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式升降翻身机,其中该升降装置之该第一螺杆、该第一螺帽、该第二螺杆及该第二螺帽设于该支架之外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杆式升降翻身机,更包括一第一中空索套及一第二中空索套分别固接该支架之两端,且该第一中空索套及该第二中空索套分别活动式套接于该第一吊索及该第二吊索之外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杆式升降翻身机,其中该第一吊索及该第二吊索为包覆有保护层之钢索。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杆式升降翻身机,其中该第一驱动组件及该第二驱动组件间歇式交替升降该第一螺帽及该第二螺帽,借以间歇式交替升降该垫体之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式升降翻身机,其中该底座具有至少二枢接式支撑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