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93


    本发明涉及糖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聚半乳糖常见分子结构为非还原端的1-7分子半乳糖及还原末端1分子的葡萄糖,它可以选择性地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并能够增强机体对钙和其他矿物质的吸收。低聚半乳糖同时还具有低致龋齿性,低热值以及低甜度值等特点,天然存在于母乳和一些水果蔬菜中,如洋葱、大蒜、香蕉、大豆和菊芋中少量存在,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功能性低聚糖,并且是众多功能性低聚糖中获得最广泛认可、最为安全的低聚糖之一,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列为国际公认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烘焙食品、糖果、果酱、清凉饮料、保食品中。

    低聚半乳糖较其他益生元(例如低聚果糖、低聚甘露糖、低聚木糖)有着特殊的优势:

    (1)生物安全性得到全球各地广泛认可,在欧洲,低聚半乳糖和低聚果糖已被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而使用,且符合美国标准,是一种公认为安全物质(gras)。我国已经批准低聚半乳糖为新资源食品,并且允许添加在婴幼儿食品、乳制品、饮料、焙烤食品、糖果中;

    (2)更耐酸耐高温,这使得其更易被用于添加剂的使用;

    (3)与部分乳源性寡糖结构相似,对哺乳动物有着更广泛的生理意义;

    (4)制备低聚半乳糖的原料可以是来源广泛的乳糖。

    目前合成低聚半乳糖包括酶解法、化学合成法、天然物中提取、发酵法及天然大分子水解法。其中酶解法由于存在着底物来源丰富,成本低、操作简便、环境友好等优势,是目前工业制备低聚半乳糖最常见技术。而众多的糖苷酶中,米曲霉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有着独特的优势:成本较大肠杆菌源,乳酸克鲁维酵母菌源低;生物安全性得到广泛认可,允许其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适合酶自身生物活性的ph偏酸性,而大多数乳清粉自身ph也是酸性,有利于米曲霉源的低聚半乳糖苷酶在转化乳清粉这一奶制品副产物中的使用。

    利用微生物酶法获得的低聚半乳糖一般都混有葡萄糖、半乳糖、以及未反应的乳糖,这可能会影响其生理作用及应用范围,比如:葡萄糖是绝大多数微生物的可利用能源之一,这势必会影响到低聚半乳糖对机体微生物区系的选择性调节。而低聚半乳糖本身成分相似且结构复杂,分离纯化比较困难,常规的分离法如结晶法难以适用。除此之外,常见的微生物发酵法,即利用某些酵母细胞优先代谢葡萄糖、半乳糖或乳糖的特异性,从而减少杂糖组分,但是这个过程往往会引入新的杂质,比如短链脂肪酸,增加了后续分离纯化的操作复杂性;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在物质的分离浓缩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原则上选择不同孔径的纳滤膜,即可将单糖、乳糖、低聚半乳糖依次分开,缺点是分离膜容易污染,需要频繁杀菌和清洗,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以葡聚糖凝胶或聚丙烯酰胺凝胶为代表的色谱柱层析法,虽然设备简单易操作,但是由于此填料价格较昂贵,分离周期长,产品浓度低,亦限制了其大规模的生产应用,但是硅胶填料的柱层析在保证分离度的情况下,降低了生产成本,将推动低聚半乳糖的市场化。

    层析法最早是根据化合物颜色分离一些植物色素,如今,层析法已经演变成为一种高度敏感的、有效的化合物分离和鉴定方法。按照柱填料又可分为硅胶柱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渗透色谱、疏水作用色谱等,其中以硅胶柱层析(正/反相)使用最为广泛。与其他层析方法相比,柱层析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惠,样品承载量大等优点,是天然产物分离纯化的首选方法之一。正相硅胶柱层析填料为正相硅胶,适合分离相对极性较小的化合物;反向硅胶柱层析适合分离极性相对较大的化合物,例如糖苷类、生物碱类物质。尽管,硅胶柱层析已经被用来分离纯化单一聚合度纤维寡糖、葡萄聚糖、蓖麻碱,但在制备高纯度低聚半乳糖方面却鲜有研究。

    目前纯化低聚半乳糖常用的填料是聚丙烯酰胺凝胶或者葡聚糖凝胶,洗脱剂是去离子水;但是此两种填料价格很高,不能用于工业化生产纯化低聚半乳糖。有文献报道曾用硅胶分离纤维寡糖,其洗脱剂是正丁醇:乙酸:水=2:1:1

    当纯化低聚半乳糖的填料选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或者葡聚糖凝胶时,其运用的是“体积排阻色谱”原理,即运用填料孔径的大小,来使得不同聚合度的糖组分在洗脱液的冲洗下得以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约100%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5)配制乳糖溶液,利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5)配制β-半乳糖苷酶的酶液;

    向乳糖溶液中加入酶液,于50±2℃(恒温气浴摇床中)反应4±0.5小时,得低聚半乳糖混合液;

    β-半乳糖苷酶与乳糖的用量比为40±5u/g乳糖;

    2)、采用硅胶层析(即,利用硅胶层析柱分离上述低聚半乳糖混合液):

    将低聚半乳糖混合液过硅胶层析柱,洗脱剂为正丁醇:乙醇:乙酸:水=3:1:1:1的体积比混合而得;流速为0.4±0.05ml/min;

    收集含目标产物(即不含有单糖与双糖的样品)的洗脱液;

    3)、将步骤2)所得的洗脱液干燥,得高纯度低聚半乳糖。

    作为本发明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的改进:

    所述目标产物为低聚半乳三糖、低聚半乳四糖以及≥低聚半乳五糖。

    作为本发明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步骤2)的硅胶为200-300目的硅胶。

    作为本发明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步骤3)的干燥为:先于60±5℃干燥(从而除去有机溶剂),再用双蒸水重溶,最后冻干(-40℃的温度干燥至恒重)。

    作为本发明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步骤2)中,通过薄层析法监测所收集的洗脱液中的低聚半乳糖(低聚半乳糖含量变化),将只含有低聚半乳糖的洗脱液进行混合。

    作为本发明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步骤2)中采用湿法填装柱。

    本发明中,

    步骤1):β-半乳糖苷酶的来源属于米曲霉,该米曲霉源的β-半乳糖苷酶的酶活约10万alu/g。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放置于100℃沸水中保持5min,使得酶失活,终止酶解反应,得到低聚半乳糖混合液;

    步骤2)的洗脱过程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步骤2)中薄层析法监测样品时用到的展开剂是由正丁醇:乙醇:乙酸:水=2:1:1:1(v/v/v/v)制得。

    薄层析法检测糖组分变化(即,利用薄层析法依次对各个离心管内的液体进行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4.1)首先,配制1mg/ml的混合标准品溶液(内含有乳糖、半乳糖、葡萄糖);

    (4.2)取1.5μl洗脱液与步骤(4.1)得到的混合标准品溶液在距离硅胶板底部1cm处自上而下依次间隔1cm点样,确保每张硅胶板的第一个位置点样混合标准品溶液作为参考标准,用吹风机吹干上样点,将hsgf254型硅胶板放置于双槽展开室的一侧,另一侧加入展开剂(正丁醇:乙醇:乙酸:水=2:1:1:1,v/v/v/v)预饱和20min;

    (4.3)预饱和结束后,将展开剂加入到硅胶板一侧,上行展开,待展开剂上行至顶部边缘1cm处,取出硅胶板,吹干;

    (4.4)均匀将显色剂----95%的乙醇硫酸溶液(乙醇:浓硫酸=95:5,v/v)喷洒于硅胶板,2min后吹风机吹干,置于烘箱内110℃显色10min,以此观察各离心管中低聚半乳糖的含量变化。

    步骤3)的60±5℃恒温水浴除去有机溶剂时,在外加鼓风装置(例如风扇)的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在发明过程中发现,糖自身作为极性很强的一类化合物,其实可以跟硅胶这类强极性的物质相互吸附,然后利用不同有机溶剂配比的洗脱剂(极性大小不等)对样品进行洗脱,得以分离。即,本发明不是运用常规的体积排阻色谱原理,而是借助了硅胶对其不同聚合度的糖的吸附能力的强弱,来实现分离。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本发明运用硅胶层析柱分离纯化低聚半乳糖,其工艺简单,样品承载量大,成本低廉。

    (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方法,不进行任何生物、化学反应,食品安全性高。

    (3)、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但可以得到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混合物,也可以分离制备得到单一聚合度的低聚半乳糖组分,可以利用其进行进一步的结构探究。

    综上所述,本发明首次将硅胶运用到低聚半乳糖的分离纯化中,极大简化了低聚半乳糖纯化的工艺以及降低其生产成本;从而推动低聚半乳糖的市场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洗脱液中各类糖组分洗脱情况说明图;

    横坐标是离心管序号,每个矩形上方左右两侧的数字分别代表此种糖出现和消失的管号,矩形相交的区域表示相应的两种糖同时存在于这些样品中,每2ml洗脱液收集于一个离心管中。其中单糖包括葡萄糖与半乳糖,双糖包括乳糖、半乳二糖以及异乳糖,低聚半乳三、四糖代表聚合度为三和四的低聚半乳糖,而≥低聚半乳五糖则代表聚合度大于等于五的低聚半乳糖。

    图2是冷冻干燥后的高纯低聚半乳糖hplc结果(■),另外酶解产物即低纯度低聚半乳糖混合液(—)作为参考标准。

    图3是实施例2洗脱液中各类糖组分洗脱情况说明图,每5ml洗脱液收集于一个离心管中。

    图4是对比例1-1洗脱液中各类糖组分洗脱情况说明图,每2ml洗脱液收集于一个离心管中。

    图5是对比例1-2洗脱液中各类糖组分洗脱情况说明图,每2ml洗脱液收集于一个离心管中。

    图6是对比例1-3洗脱液中各类糖组分洗脱情况说明图,每2ml洗脱液收集于一个离心管中。

    图7是对比例2-1洗脱液中各类糖组分洗脱情况说明图,每2ml洗脱液收集于一个离心管中。

    图8是对比例2-2洗脱液中各类糖组分洗脱情况说明图,每2ml洗脱液收集于一个离心管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所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以下实施例中的β-半乳糖苷酶为米曲霉源,例如可选用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10万alu/g的半乳糖苷酶。所用到的化学试剂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均为分析纯。所有操作均在实验室内完成。

    实施例1、一种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酶解产低聚半乳糖混合液

    (1.1)利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5)在水浴锅内(70℃)配制50%(即,50g/100ml)的乳糖溶液100ml,冷却至50℃;

    (1.2)同样利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5)配制20mg/ml的米曲霉源半乳糖苷酶溶液(1ml酶溶液中酶活共计2000u);

    (1.3)向步骤(1.1)所得的100ml乳糖溶液中加入步骤所得(1.2)的1ml半乳糖苷酶溶液,摇匀后,转移至恒温气浴摇床,保持50℃,摇床的转速是100rpm,反应4小时后,将此时的酶解反应液至于100℃沸水中,保持5min使得酶丧失活力,终止酶解反应,此时得到低聚半乳糖的含量约为31.89%的溶液(低聚半乳糖混合液)。

    2)、湿法填装硅胶层析柱

    (2.1)称取30g硅胶(200-300目)完全溶解于100ml的洗脱剂中,洗脱剂是由正丁醇:乙醇:乙酸:水=3:1:1:1(v/v/v/v)配制,并且超声10min以除去溶解的气泡;

    (2.2)在玻璃层析柱(3cm×30cm)内预先装入5cm高度的洗脱剂,然后利用玻璃棒将(2.1)硅胶溶液匀速引流至层析柱内,并轻轻搅拌。待硅胶完全倾入层析柱内后,打开下端阀门,控制洗脱剂以0.4ml/min的流速流过硅胶柱床,2小时后,柱床基本压实,此时柱床的高度一般在17cm左右,为适宜高度。

    3)低聚半乳糖上样分离

    移液器吸取2ml的步骤(1.3)所得的低聚半乳糖混合液,贴壁加入(2.2)装好的硅胶柱内;打开下端阀门,加入洗脱剂,并控制洗脱剂以0.4ml/min的流速流过硅胶柱床,收集所得的洗脱液;每2ml的洗脱液收集于离心管内(共计268管),用于后续检测;

    每管洗脱液分别进行如下的步骤(4.2)~步骤(4.4):

    4)薄层析法检测糖组分变化

    (4.1)各取15mg的乳糖、半乳糖、葡萄糖的标准品,溶解于5ml的甲醇中,制成3mg/ml的单一标准品溶液,然后等体积混合上述标准品溶液,得到1mg/ml的混合标准品溶液;

    (4.2)取1.5μl上述步骤3)得到的洗脱液与(4.1)得到的混合标准品溶液在距离硅胶板底部1cm处自上而下依次间隔1cm点样,确保每张硅胶板的第一个位置点样混合标准品溶液作为参考标准,用吹风机吹干上样点,将hsgf254型硅胶板放置于双槽展开室的一侧,另一侧加入展开剂(正丁醇:乙醇:乙酸:水=2:1:1:1(v/v/v/v)制得)预饱和20min;

    (4.3)预饱和结束后,将展开剂加入到硅胶板一侧,上行展开,待展开剂上行至顶部边缘1cm处,取出硅胶板,吹干;

    (4.4)均匀将显色剂,即95%的乙醇硫酸溶液(乙醇:浓硫酸=95:5,v/v)喷洒于硅胶板,2min后吹风机吹干,置于110℃烘箱内显色10min,与混合标准品溶液的薄层析结果相比对,可以定性得到收集的各离心管中糖组分的变化,具体如图1所示。

    5)低聚半乳糖溶液冷冻干燥

    通过薄层析法监测各离心管内低聚半乳糖含量变化,将只含有低聚半乳糖的样品(即第118-268管的样品)混合,并且置于水浴锅内恒温(60℃),在外加风扇鼓风的条件下,除去有机溶剂至干燥,再加入适量双蒸水重溶低聚半乳糖,之后冻干(-40℃的温度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经过hplc检测为100%低聚半乳糖固体粉末(共计242.15mg),如图2所示,其中可获得单一的低聚半乳三糖、四糖以及≥五糖分别是80.3mg,42.2mg与14.7mg。

    实施例2、一种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酶解产低聚半乳糖混合液:同实施例1。

    2)湿法填装硅胶层析柱

    (2.1)称取150g硅胶(200-300目)完全溶解于500ml的洗脱剂中,洗脱剂是由正丁醇:乙醇:乙酸:水=3:1:1:1(v/v/v/v)配制,并且超声10min以除去溶解的气泡;

    (2.2)在玻璃层析柱(6cm×30cm)内预装5cm高度的洗脱液,然后利用玻璃棒将(2.1)硅胶溶液匀速引流至层析柱内,并轻轻搅拌。待硅胶完全倾入层析柱内后,打开下端阀门,控制洗脱剂以0.4ml/min的流速流过硅胶柱床,3小时后,柱床基本压实,此时柱床的高度一般在17cm左右,为适宜高度。

    3)低聚半乳糖上样分离

    移液器吸取10ml的步骤(1.3)中的低聚半乳糖混合液,贴壁加入(2.2)装好的硅胶柱内;打开下端阀门,加入洗脱剂,控制洗脱剂以0.4ml/min的流速流过硅胶柱床,收集所得的洗脱液;每5ml的洗脱液收集于离心管内(共计490管),用于后续分离检测;

    每管洗脱液分别进行如下的步骤(4.2)~步骤(4.4):

    4)薄层析法检测糖组分变化:等同于实施例1。

    5)低聚半乳糖溶液冷冻干燥

    通过薄层析法监测各离心管内低聚半乳糖含量变化,将只含有低聚半乳糖的样品混合(即第235-490管),并且置于水浴锅内恒温(60℃),在外加风扇鼓风的条件下,除去有机溶剂至干燥,再加入适量双蒸水重溶低聚半乳糖,之后冻干(-40℃的温度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经过hplc检测为100%低聚半乳糖固体粉末(共计1.21g),其中可获得单一的低聚半乳三糖、四糖以及≥五糖分别是402.5mg,209.8mg与74.2mg。

    对比例1-1、将实施例1的洗脱剂由“正丁醇:乙醇:乙酸:水=3:1:1:1”改成“正丁醇:乙酸:水=4:1:1”;其余等同于实施例1。

    所得结果为:累计回收洗脱液562ml(共计281管),即增加了洗脱剂的体积,这是由于洗脱剂极性降低,从而难以将糖从硅胶上洗脱下来。同时可以看到,各个糖组分出现时间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延后,且不同糖组分之间的分离效果有所下降,具体表现为更多管子中的洗脱液内同时存在两种类型的糖,详见图4。此结果表明,由第126管至281管为纯的低聚半乳糖样品,回收冻干得到233.1mg的低聚半乳糖产品,同时可获得单一的低聚半乳三糖、四糖以及≥五糖分别是69.2mg,35.4mg与13.6mg。

    对比例1-2、将实施例1的洗脱剂由“正丁醇:乙醇:乙酸:水=3:1:1:1”改成“正丁醇:乙醇:乙酸:水=3:1:1:5”;其余等同于实施例1。

    所得结果为:累计回收洗脱液460ml(共计230管),即减少了洗脱剂的体积,这是由于洗脱剂极性增加造成的,因为洗脱剂极性增强可以更容易让糖从硅胶上解吸附下来。同时可以看到,各个糖组分出现时间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前,但是不同糖组分之间的分离效果有所下降,具体表现为不仅是更多管子中的洗脱液内同时存在两种类型的糖,而且洗脱液内只存在单一糖组分的管子数目明显较实施例1减少,结果详见图5。此结果表明,由第106管至230管为纯的低聚半乳糖样品,回收冻干得到220.5mg的低聚半乳糖产品,同时可获得单一的低聚半乳三糖、四糖以及≥五糖分别是49.2mg,36.6mg与12.2mg。

    对比例1-3、将实施例1的洗脱液由“正丁醇:乙醇:乙酸:水=3:1:1:1”改成“正丁醇:乙酸:水=2:1:1”;其余等同于实施例1。

    所得结果为:累计回收洗脱液516ml(共计258管),即减少了洗脱液的体积,这是由于洗脱液极性增强,从而更容易将糖从硅胶上洗脱下来。同时可以看到,各糖组分均提前洗脱下来,虽然洗脱液内同时存在两种类型的糖的管子数目减少,但是其溶解的糖组分含量高,这最终也使得总的gos及其单一组分的回收量都有所降低,结果详见图6。此结果表明,第108管至258管为纯的低聚半乳糖样品,回收冻干得到228.3mg的低聚半乳糖产品,同时可获得单一的低聚半乳三糖、四糖以及≥五糖分别是75.4mg,36.2mg与14.1mg。

    对比例2-1、将实施例1硅胶由“200-300目”改成“300-400目”,其余等同于实施例1。

    所得结果为:累计回收洗脱液556ml(共计278管),即增加了洗脱剂的体积,这是由于硅胶直径减小后,其比表面积相对变大,增大对糖的吸附力,因此洗脱剂难以将糖从硅胶上解吸附下来。同时可以看到,各个糖组分出现时间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延后,且不同糖组分之间的分离效果有所下降,结果详见图7。此结果表明,由第124管至278管为纯的低聚半乳糖样品,回收冻干得到235.8mg的低聚半乳糖产品,同时可获得单一的低聚半乳三糖、四糖以及≥五糖分别是71.2mg,28.4mg与13.5mg。

    对比例2-2、将实施例1硅胶由“200-300目”改成“100-200目”,其余等同于实施例1。

    所得结果为:累计回收洗脱液478ml(共计239管),即减少了洗脱剂的体积,这是由于硅胶直径变大后,其比表面积相对变小,降低了对糖的吸附能力,因此洗脱剂可以更容易让糖从硅胶上解吸附下来。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各个糖组分出现时间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前,但是不同糖组分之间的分离效果有所下降,结果详见图8。此结果表明,由第113管至239管为纯的低聚半乳糖样品,回收冻干得到218.5mg的低聚半乳糖产品,同时可获得单一的低聚半乳三糖、四糖以及≥五糖分别是45.2mg,36.6mg与13.2mg。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配制乳糖溶液,利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配制β-半乳糖苷酶的酶液;

    向乳糖溶液中加入酶液,于50±2℃反应4±0.5小时,得低聚半乳糖混合液;

    β-半乳糖苷酶与乳糖的用量比为40±5u/g乳糖;

    2)、采用硅胶层析:

    将低聚半乳糖混合液过硅胶层析柱,洗脱剂为正丁醇:乙醇:乙酸:水=3:1:1:1的体积比混合而得;流速为0.4±0.05ml/min;

    收集含目标产物的洗脱液;

    3)、将步骤2)所得的洗脱液干燥,得高纯度低聚半乳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产物为低聚半乳三糖、低聚半乳四糖以及≥低聚半乳五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的硅胶为200-300目的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的干燥为:先于60±5℃干燥,再用双蒸水重溶,最后冻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通过薄层析法监测所收集的洗脱液中的低聚半乳糖,将只含有低聚半乳糖的洗脱液进行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选用ph=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采用湿法填装柱。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配制乳糖溶液,利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配制β‑半乳糖苷酶的酶液;向乳糖溶液中加入酶液反应;将所得的低聚半乳糖混合液过硅胶层析柱,洗脱剂为正丁醇:乙醇:乙酸:水=3:1:1:1的体积比混合而得;收集含目标产物的洗脱液;干燥,得高纯度低聚半乳糖。本发明首次将硅胶运用到低聚半乳糖的分离纯化中,极大简化了低聚半乳糖纯化的工艺以及降低其生产成本;从而推动低聚半乳糖的市场化。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奇;王庚;汪海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2.0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73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