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
背景技术:
拐杖指一种辅助行走的简单器械,通常是一根木制或金属棍子,但是,简单的拐杖远远不能够满足一些特殊人群的使用,例如对于有视力障碍的人群。视力障碍是一种对人类生活质量影响很严重的疾病。视障的朋友长期处于黑暗的世界中,缺乏视觉影像的帮助,使他们的出行安全及日常生活,危险性比一般人高出数百倍。在日常的生活中,盲人出行一般通过随身携带的导盲杖来获得帮助,导盲杖作为拐杖的一种类型,功能单一,智能性差,对盲人的帮助有限,且不能满足盲人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已逐渐走入千家万户,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智能机器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因此,有必要研究一款功能多样的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能够作为拐杖支撑也能自主移动,能够实现实时跟踪和探测及导航路径,还能实现互动,功能多样化,趣味性强,安全系数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包括升降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杆上的驱动装置、跟踪装置、探测装置、互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跟踪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和所述互动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部设备无线连接;
所述升降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弹簧限位块,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弹簧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孔;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并驱动所述升降支撑杆移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底壳、电动推杆、升缩杆和多个电动万向轮,所述底壳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内,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升缩杆,所述升缩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底壳内,三个所述电动万向轮均匀分布地连接在所述升缩杆的底端,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升缩杆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电动万向轮伸出所述底壳或收纳至所述底壳内;
所述跟踪装置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人脸检测模块、特征提取模块、身份信息库和特征对比识别模块,所述摄像模块设有多个并能摄影360°范围的影像,所述摄像模块采集目标的脸部图像信息、目标的位置信息,所述温度检测模块采集目标的体温信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将所述脸部图像信息、位置信息、体温信息传送至所述人脸检测模块,所述人脸检测模块判断被测目标是否为活的人脸,当检测结果非活的人脸时,将该结果信息传送至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移动机器人避开当前目标,当检测结果为活的人脸时,将该结果信息传送至所述特征提取模块,所述特征提取模块提取目标的特征信息并将所述特征信息传送至所述特征对比识别模块,所述特征对比识别模块将目标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库中的特征信息进行对比识别,当识别结果为身份信息库中预定的目标人脸时,机器人进行人机交互,当识别结果非份信息库中预定的目标人脸时,将该结果信息传送至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移动机器人避开当前目标;具体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为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摄像模块为深度摄像头。
所述探测装置包括避障模块、震动模块、导航模块和语音提醒模块;
所述避障模块用于识别使用者的前进路线上的障碍物,当使用者靠近障碍物时,避障模块传输数据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震动模块启动以提醒使用者前方存在障碍物;所述导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当前位置以及所述目的地的位置,结合电子地图,生成所述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移动到目的地的最佳行进路径;所述语音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摄像模块所摄影得的图像和避障模块的信息,通过播放语音来告知使用者周围环境的路况,以及,根据导航模块的路线信息,通过播放语音来告知使用者到达目的地途中的行走方向及距离;
所述互动装置包括获取机构和反馈机构,所述获取机构用于响应语音互动请求,获取被使用者输入的互动请求信息,所述反馈机构用于根据所述互动请求信息,生成及播放反馈信息;
所述获取机构包括获取模块、比较模块和唤醒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响应语音互动请求,获取被使用者输入的唤醒指令信息,以及当唤醒语音互动功能后,获取被使用者输入的互动请求信息;所述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获取的唤醒指令信息和存储的唤醒指令信息是否匹配;所述唤醒模块用于当获取与存储的唤醒指令信息匹配时,播放存储的唤醒反馈信息,及唤醒语音互动功能;
所述反馈机构包括括分析模块、查询模块、存储模块、反馈模块和求助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转换所述互动请求信息为文字信息,及从所述文字信息中获取所述互动请求信息的关键词;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所述存储模块是否存储有所述关键词匹配的答复信息;所述反馈模块用于当存储有与所述互动请求信息匹配的答复信息时,生成及播放所述反馈信息;所述求助模块用于当没有与所述互动请求信息匹配的答复信息时,发送所述互动请求信息至监护人端,及接收来自监护人端的反馈信息,播放所述反馈信息。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调整摄像模块拍照角度,使得目标人脸显示在摄像模块所获取的摄影图像的中心位置;在所述摄像模块拍照的同时,利用温度检测模块获取目标的温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摄像模块通过控制器与外部设备连接,并能将录像影响储存在外部设备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跟踪装置还包括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检测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的位置,便于监护人得知所述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反馈机构还包括检索模块,所述检索模块用于当没有与所述互动请求信息匹配的答复信息时,通过网络检索服务器端是否存在与所述关键词匹配的答复信息。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反馈机构还包括点播模块,用于响应资源点播指令,播放存储的与所述互动请求信息相关的视听资源。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反馈机构还包括判断模块和询问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摄像模块所摄影的图像信息,判断可以向哪一监护人求助,获取可以求助的监护人信息;所述询问模块用于呼叫所述可以求助的监护人,接收及播放来自该监护人端的互动信息。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反馈机构还包括加速度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加速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是否突然倒下,判断使用者是否摔倒,若判断出使用者摔倒,则传输数据至报警模块并报警;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摔倒检测模块的信息以及报警按钮的开启,结合gps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发送报警信息报警中心。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反馈机构连接有天气预报系统、家电控制系统和外卖系统。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支撑杆的底端设有防滑底座。
实施本发明的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高或具体需求,通过调节第二支撑杆的位置来调节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的高度,满足不同的使用高度需求;通过驱动装置的设计,当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作为拐杖支撑时,电动推杆驱动升缩杆向上移动,带动电动万向轮收纳至底壳内,当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需通过滑轮来助行、或引导、或跟随使用者时,电动推杆驱动升缩杆向下移动,带动电动万向轮伸出,电动万向轮驱动升降支撑杆移动及360°转动;通过跟踪装置的设计,利用摄像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的结合,采用人脸图像信息和体温信息共同作为检测判断人脸的信息,对目标人物进行识别,并通过控制驱动装置来实现实时跟踪;通过探测装置的设计,使用者能够根据震动和语音轻松得知周边环境的路况以及导航路线,即使是盲人也能全面得知周边路况和可能存在的危险,安全性高;通过互动装置的设计,使用者能够与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进行语音互动,互动装置能解答或完成使用者的简单指令,实用性强,提高趣味性。可见,本发明能够作为拐杖支撑也能自主移动,能够实现实时跟踪和探测及导航路径,还能实现互动,功能多样化,趣味性强,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的结构框图。
图中:1、升降支撑杆,11、第一支撑杆,111、限位孔,12、第二支撑杆,121、弹簧限位块,2、驱动装置,21、底壳,22、电动推杆,23、升缩杆,24、电动万向轮,3、跟踪装置,4、探测装置,5、互动装置,51、获取机构,52、反馈机构,6、控制器,7、外部设备,8、气预报系统,9、家电控制系统,10、外卖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一种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包括升降支撑杆1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杆1上的驱动装置2、跟踪装置3、探测装置4、互动装置5和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2、所述跟踪装置3、所述探测装置4和所述互动装置5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与外部设备7无线连接。
所述升降支撑杆1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11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杆12上,所述第二支撑杆12上设有弹簧限位块121,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弹簧限位块121相匹配的限位孔111。
所述驱动装置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底部并驱动所述升降支撑杆1移动,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底壳21、电动推杆22、升缩杆23和多个电动万向轮24,所述底壳21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底端,所述电动推杆22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1内,所述电动推杆22的输出端连接有升缩杆23,所述升缩杆23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底壳21内,三个所述电动万向轮24均匀分布地连接在所述升缩杆23的底端,所述电动推杆22驱动所述升缩杆23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电动万向轮24伸出所述底壳21或收纳至所述底壳21内。
所述跟踪装置3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人脸检测模块、特征提取模块、身份信息库和特征对比识别模块,所述摄像模块设有多个并能摄影360°范围的影像,所述摄像模块采集目标的脸部图像信息、目标的位置信息,所述温度检测模块采集目标的体温信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将所述脸部图像信息、位置信息、体温信息传送至所述人脸检测模块,所述人脸检测模块判断被测目标是否为活的人脸,当检测结果非活的人脸时,将该结果信息传送至控制器6,控制所述驱动装置2移动机器人避开当前目标,当检测结果为活的人脸时,将该结果信息传送至所述特征提取模块,所述特征提取模块提取目标的特征信息并将所述特征信息传送至所述特征对比识别模块,所述特征对比识别模块将目标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库中的特征信息进行对比识别,当识别结果为身份信息库中预定的目标人脸时,机器人进行人机交互,当识别结果非份信息库中预定的目标人脸时,将该结果信息传送至控制器6,控制所述驱动装置2移动机器人避开当前目标。
其中,跟踪装置3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者向机器人发出跟踪指令,要求机器人与身份信息库中一预定人脸进行交互;跟踪装置3寻找目标,利用摄像模块拍照采集目标的脸部图像信息、距离信息;同时利用温度检测模块采集目标的体温信息;将脸部图像信息、距离信息以及体温信息传送至人脸检测模块,判断被检测目标是否为人脸以及是否为活动生命体,当被检测目标为非人脸或非活的生命体时,启动驱动驱动装置2进行移动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以避开被测目标;当被检测目标为活的人脸时,继续执行后续动作;经过人脸检测模块检测后,将活的人脸信息传送到特征提取模块,提取特征信息;将所提取的特征信息传送到特征对比识别模块,使其与身份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从而识别目标是否为所述身份信息库中的预定人脸,当确认不是预定人脸时,启动驱动驱动装置2进行移动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以避开被测目标;当确认是预定人脸时,进行交互活动;将目标被确认是预定人脸后,将目标的距离信息传送至驱动驱动装置2,利用驱动驱动装置2调整机器人的移动,使得摄像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和目标的距离保持在合适的距离范围,确保机器人与目标的交互过程正常进行。
所述探测装置4包括避障模块、震动模块、导航模块和语音提醒模块;所述避障模块用于识别使用者的前进路线上的障碍物,当使用者靠近障碍物时,避障模块传输数据至控制器6,控制器6控制震动模块启动以提醒使用者前方存在障碍物;所述导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当前位置以及所述目的地的位置,结合电子地图,生成所述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移动到目的地的最佳行进路径;所述语音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摄像模块所摄影得的图像和避障模块的信息,通过播放语音来告知使用者周围环境的路况,以及,根据导航模块的路线信息,通过播放语音来告知使用者到达目的地途中的行走方向及距离;具体的,所述避障模块为避障传感器,所述震动模块为震动器。
所述互动装置5包括获取机构51和反馈机构52,所述获取机构51用于响应语音互动请求,获取被使用者输入的互动请求信息,所述反馈机构52用于根据所述互动请求信息,生成及播放反馈信息;所述获取机构51包括获取模块、比较模块和唤醒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响应语音互动请求,获取被使用者输入的唤醒指令信息,以及当唤醒语音互动功能后,获取被使用者输入的互动请求信息;所述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获取的唤醒指令信息和存储的唤醒指令信息是否匹配;所述唤醒模块用于当获取与存储的唤醒指令信息匹配时,播放存储的唤醒反馈信息,及唤醒语音互动功能;所述反馈机构52包括括分析模块、查询模块、存储模块、反馈模块和求助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转换所述互动请求信息为文字信息,及从所述文字信息中获取所述互动请求信息的关键词;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所述存储模块是否存储有所述关键词匹配的答复信息;所述反馈模块用于当存储有与所述互动请求信息匹配的答复信息时,生成及播放所述反馈信息;所述求助模块用于当没有与所述互动请求信息匹配的答复信息时,发送所述互动请求信息至监护人端,及接收来自监护人端的反馈信息,播放所述反馈信息。
本发明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高或具体需求,通过调节第二支撑杆12的位置来调节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的高度,满足不同的使用高度需求;通过驱动装置2的设计,当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作为拐杖支撑时,电动推杆22驱动升缩杆23向上移动,带动电动万向轮24收纳至底壳21内,当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需通过滑轮来助行、或引导、或跟随使用者时,电动推杆22驱动升缩杆23向下移动,带动电动万向轮24伸出,电动万向轮24驱动升降支撑杆1移动及360°转动;通过跟踪装置3的设计,利用摄像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的结合,采用人脸图像信息和体温信息共同作为检测判断人脸的信息,对目标人物进行识别,并通过控制驱动装置2来实现实时跟踪;通过探测装置4的设计,使用者能够根据震动和语音轻松得知周边环境的路况以及导航路线,即使是盲人也能全面得知周边路况和可能存在的危险,安全性高;通过互动装置5的设计,使用者能够与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进行语音互动,互动装置5能解答或完成使用者的简单指令,实用性强,提高趣味性。可见,本发明能够作为拐杖支撑也能自主移动,能够实现实时跟踪和探测及导航路径,还能实现互动,功能多样化,趣味性强,安全系数高。
示例性的,为了更准确地跟踪并识别目标人物以及探测路况,调整摄像模块拍照角度,使得目标人脸显示在摄像模块所获取的摄影图像的中心位置;在所述摄像模块拍照的同时,利用温度检测模块获取目标的温度。
其中,d代表摄像模块获取的处于图像中心的目标的距离,t_d代表经距离修正的人脸表面温度,当t_d,t以及d满足表达式t_d=f(t,d),tmin为最小温度值,tmax为最大温度值,当tmin<t_d<tmax时,检测目标为活的人脸。
所述特征提取模块提取的特征包括人脸图像特征和人体温度特征。人脸图像特征通常分为几何特征、代数特征等。几何特征是以人脸器官的形状和几何关系为基础的特征,包括几何特征曲率和面部几何特征点。几何特征曲率是指人脸的轮廓线曲率。面部几何特征点包括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各个器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这些特征具有位置、视点、大小等不变性。要求选取几何特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能够反映不同人脸之间的差别,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弹性以消除时间跨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代数特征是将人脸图像用特定的变换方法投影在降维子空间,形成人脸的代数特征。如经过奇异值变换得到奇异值特征、经过k-l变换得到特征脸特征、小波变换得到的小波特征等。
示例性的,所述摄像模块通过控制器6与外部设备7连接,并能将录像影响储存在外部设备7上,由此,能够从外部设备7翻看使用者的行走路况,若发生意外也能有踪迹可寻。
示例性的,所述跟踪装置3还包括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检测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的位置,便于监护人得知所述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的位置。由此,若找不到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时,也能通过gps定位模块来找回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还有,若监护人找不到使用者时,监护人能够根据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的位置来得知使用者的位置,提高安全系数。
示例性的,所述反馈机构52还包括检索模块,所述检索模块用于当没有与所述互动请求信息匹配的答复信息时,通过网络检索服务器端是否存在与所述关键词匹配的答复信息;所述反馈机构52还包括点播模块,用于响应资源点播指令,播放存储的与所述互动请求信息相关的视听资源。由此,提高了反馈机构52的功能多样性,使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更加智能,实用性和趣味性高。
示例性的,所述反馈机构52还包括判断模块和询问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摄像模块所摄影的图像信息,判断可以向哪一监护人求助,获取可以求助的监护人信息;所述询问模块用于呼叫所述可以求助的监护人,接收及播放来自该监护人端的互动信息。这样的设计,当使用者需要求助时,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能够帮助使用者互换可以求助的监护人,特别针对盲人,盲人看不到身边的监护人是谁时,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能够帮助盲人求助。
示例性的,所述反馈机构52还包括加速度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加速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是否突然倒下,判断使用者是否摔倒,若判断出使用者摔倒,则传输数据至报警模块并报警;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摔倒检测模块的信息以及报警按钮的开启,结合gps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发送报警信息报警中心。具体的,所述加速度检测模块为加速度传感器。这样的设计,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能够在使用者摔倒时及时报警救助,当使用者自主觉得主要救助时也能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适合独居老人或行动不便者,安全系数高。
示例性的,所述反馈机构52连接有天气预报系统8、家电控制系统9和外卖系统10,由此,使用者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得知天气情况、控制家电和使用外卖系统10,实用性强。
示例性的,为了使用者能更稳定地使用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支撑,防止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发生打滑,所述升降支撑杆1的底端设有防滑底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发明中采用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1.一种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杆上的驱动装置、跟踪装置、探测装置、互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跟踪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和所述互动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部设备无线连接;
所述升降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弹簧限位块,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弹簧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孔;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并驱动所述升降支撑杆移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底壳、电动推杆、升缩杆和多个电动万向轮,所述底壳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内,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升缩杆,所述升缩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底壳内,三个所述电动万向轮均匀分布地连接在所述升缩杆的底端,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升缩杆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电动万向轮伸出所述底壳或收纳至所述底壳内;
所述跟踪装置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人脸检测模块、特征提取模块、身份信息库和特征对比识别模块,所述摄像模块设有多个并能摄影360°范围的影像,所述摄像模块采集目标的脸部图像信息、目标的位置信息,所述温度检测模块采集目标的体温信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将所述脸部图像信息、位置信息、体温信息传送至所述人脸检测模块,所述人脸检测模块判断被测目标是否为活的人脸,当检测结果非活的人脸时,将该结果信息传送至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移动机器人避开当前目标,当检测结果为活的人脸时,将该结果信息传送至所述特征提取模块,所述特征提取模块提取目标的特征信息并将所述特征信息传送至所述特征对比识别模块,所述特征对比识别模块将目标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库中的特征信息进行对比识别,当识别结果为身份信息库中预定的目标人脸时,机器人进行人机交互,当识别结果非份信息库中预定的目标人脸时,将该结果信息传送至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移动机器人避开当前目标;
所述探测装置包括避障模块、震动模块、导航模块和语音提醒模块;
所述避障模块用于识别使用者的前进路线上的障碍物,当使用者靠近障碍物时,避障模块传输数据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震动模块启动以提醒使用者前方存在障碍物;所述导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当前位置以及所述目的地的位置,结合电子地图,生成所述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移动到目的地的最佳行进路径;所述语音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摄像模块所摄影得的图像和避障模块的信息,通过播放语音来告知使用者周围环境的路况,以及,根据导航模块的路线信息,通过播放语音来告知使用者到达目的地途中的行走方向及距离;
所述互动装置包括获取机构和反馈机构,所述获取机构用于响应语音互动请求,获取被使用者输入的互动请求信息,所述反馈机构用于根据所述互动请求信息,生成及播放反馈信息;
所述获取机构包括获取模块、比较模块和唤醒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响应语音互动请求,获取被使用者输入的唤醒指令信息,以及当唤醒语音互动功能后,获取被使用者输入的互动请求信息;所述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获取的唤醒指令信息和存储的唤醒指令信息是否匹配;所述唤醒模块用于当获取与存储的唤醒指令信息匹配时,播放存储的唤醒反馈信息,及唤醒语音互动功能;
所述反馈机构包括括分析模块、查询模块、存储模块、反馈模块和求助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转换所述互动请求信息为文字信息,及从所述文字信息中获取所述互动请求信息的关键词;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所述存储模块是否存储有所述关键词匹配的答复信息;所述反馈模块用于当存储有与所述互动请求信息匹配的答复信息时,生成及播放所述反馈信息;所述求助模块用于当没有与所述互动请求信息匹配的答复信息时,发送所述互动请求信息至监护人端,及接收来自监护人端的反馈信息,播放所述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调整摄像模块拍照角度,使得目标人脸显示在摄像模块所获取的摄影图像的中心位置;在所述摄像模块拍照的同时,利用温度检测模块获取目标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块通过控制器与外部设备连接,并能将录像影响储存在外部设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装置还包括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检测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的位置,便于监护人得知所述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机构还包括检索模块,所述检索模块用于当没有与所述互动请求信息匹配的答复信息时,通过网络检索服务器端是否存在与所述关键词匹配的答复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机构还包括点播模块,用于响应资源点播指令,播放存储的与所述互动请求信息相关的视听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机构还包括判断模块和询问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摄像模块所摄影的图像信息,判断可以向哪一监护人求助,获取可以求助的监护人信息;所述询问模块用于呼叫所述可以求助的监护人,接收及播放来自该监护人端的互动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机构还包括加速度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加速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是否突然倒下,判断使用者是否摔倒,若判断出使用者摔倒,则传输数据至报警模块并报警;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摔倒检测模块的信息以及报警按钮的开启,结合gps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发送报警信息报警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机构连接有天气预报系统、家电控制系统和外卖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拐杖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杆的底端设有防滑底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