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金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金融行业,当下关于贷后风险监控的方法大多以贷后的电催、外访或核保。目前国内有可用于征信的信贷记录的个人仅有不足四亿人,其中多数人的征信记录还比较单薄,不能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个人信用图景。
现有的贷后管理是通过针对失信借贷人,以海量数据作基,短时高效修复借贷失联人失信记录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协助借贷机构动态监控借款人的信息变更、调整相应的催收策略,进而追讨逾期欠款,提高催收成功率,有效降低平台坏账风险。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反欺诈监控的力度,治标不治本。
还有一种贷后管理方法是通过贷款人的各详细地址进行相应的计算从而对贷款信息进行风险监控。但是这种方法要求地址信息必须足够详细,例如按“省、市、区、镇、路、街、门牌号”来定义,那么每个地址信息必须都包含上述每个层次的详细信息才能加以利用。然而并不是所有地址都是足够详细,这样通常很难进行相应贷后的风险监控。
但是现有的贷款风险都是由银行单方承担,但贷款收益并不止银行,单纯由银行承担风险,容易使银行对贷款风险控制过严,导致大量需要贷款的企业无法获得贷款,资金滞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包括:
获取贷款企业上一年度内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并根据贷款企业的贷款年限,获得企业的周期数n和贷款额度,设定总贷款上限,所述总贷款上限=αn·贷款额度,所述α为总贷款系数;
从第2周期开始,每个周期开始前对贷款额度进行修正,按照修正后的贷款额度发放下个周期的贷款,所有周期的贷款总数额不超过总贷款上限;
实时获取当前周期企业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浮动利率计算模型,得到当前周期浮动利率,将银行基准利率与当前周期浮动利率之和作为当前周期贷款利率,根据贷款额度和当前周期贷款利率计算当前周期的利息;
建立贷款企业的本金风险池,监测贷款企业的还款情况,在出现坏账情况时,用本金风险池内的资金弥补坏账。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获取贷款企业的企业信息,包括企业工商信息、股东信息、企业信用信息、企业风险信息和高管个人信用信息,用于确定贷款企业的贷款资格。
进一步的,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采用以下步骤获得:获取贷款企业历年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用第n年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作为输入的训练样本,第n 1年的工资总额作为输出的训练样本,根据训练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
进一步的,贷款额度为预测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周期数为贷款年限,每个周期为一年。
进一步的,对贷款额度进行修正采用以下步骤:获取贷款企业当前周期内工资发放数据、社会保险缴纳数据,将上述数据输入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获得下个周期的贷款额度。
进一步的,浮动利率计算模型采用以下步骤获得:获取贷款企业历年的工资总额、缴纳社保总额及利润增长率,用第n年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作为输入的训练样本,将企业n 1年的利润增长率作为输出的训练样本,根据训练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得到浮动利率计算模型。
进一步的,本金风险池用于计算并存放本金风险金,所述本金风险金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本金风险金
所述第i周期财政补贴利率是通过将第i周期年度工资总额、国家年度gdp数据、国家年度税收总额、国家年度社保总额采用国家让利模型后获得;
所述国家财政补贴资金由国家政策决定;
所述银行让利资金由银行根据国家政策决定。
一种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系统,包括:
贷款额度模块,用于获取贷款企业上一年度内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并根据贷款企业的贷款年限,获得企业的周期数n和贷款额度,并设定总贷款上限,所述总贷款上限=αn·贷款额度,所述α为总贷款系数;
修正模块,用于从第2周期开始,每个周期开始前对贷款额度进行修正,按照修正后的贷款额度发放下个周期的贷款,所有周期的贷款总数额不超过总贷款上限;
利息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当前周期企业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浮动利率计算模型,得到当前周期浮动利率,将银行基准利率与当前周期浮动利率之和作为当前周期贷款利率,根据贷款总额和当前周期贷款利率计算当前周期的利息;
本金风险池模块,用于计算并存放本金风险金;
监控模块,用于监测贷款企业的还款情况,在出现坏账情况时,用本金风险池模块内的资金弥补坏账。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上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一种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及系统,采用对贷款企业的工资总额历史数据和当前动态数据的实时监控,采用模型学习分析获得贷款额度和当前周期浮动利率,通过工资的杠杆效应,对贷款进行风险控制。同时将贷款风险由各方收益单位共同承担,将风险与银行贷款业务剥离,保障了银行业务的可持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s1:获取贷款企业上一年度内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并根据贷款企业的贷款年限,获得企业的周期数n和贷款额度,设定总贷款上限,总贷款上限=αn·贷款额度,α为总贷款系数。
贷款额度为预测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周期数为贷款年限,每个周期为一年。
周期数为企业贷款的年限,假设贷款期限为5年,n为5。贷款额度为预测的下一年贷款企业的工资总额,假设为100万,α为1.2,总贷款上限为600万。
每个周期发放给贷款企业100万,可以是一次性发放,也可以分月发放。在每个周期结束后,在一定的期限内贷款企业进行还款,同时进行下一个周期贷款的发放。
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采用以下步骤获得:获取贷款企业历年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用第n年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作为输入的训练样本,第n 1年的工资总额作为输出的训练样本,根据训练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模型可以采用二次函数预测模型、指数函数预测模型以及logistic阻滞增长预测模型。
s2:从第2周期开始,每个周期开始前对贷款额度进行修正,按照修正后的贷款额度发放下个周期的贷款。
对贷款额度进行修正采用以下步骤:获取贷款企业当前周期内工资发放数据、社会保险缴纳数据,将上述数据输入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获得下个周期的贷款额度。
所有周期的贷款总数额不超过总贷款上限。
从第二个周期开始,对贷款额度进行修正,假设修正后的贷款额度为120万,下个周期即按照120万的贷款额度进行发放。
s3:实时获取当前周期企业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浮动利率计算模型,得到当前周期浮动利率,将银行基准利率与当前周期浮动利率之和作为当前周期贷款利率,根据贷款额度和当前周期贷款利率计算当前周期的利息。
当前周期浮动利率为预测的企业利润增长率,银行基准利率为实时的基准利率。计算当前周期的利息乘以当前周期的贷款额度,得到当前周期的利息,贷款企业在当前周期结束后,需要还款的数额为当前周期的贷款额度加上利息。
浮动利率计算模型采用以下步骤获得:获取贷款企业历年的工资总额、缴纳社保总额及利润增长率,用第n年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作为输入的训练样本,将企业n 1年的利润增长率作为输出的训练样本,根据训练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得到浮动利率计算模型。
s4:建立贷款企业的本金风险池,监测贷款企业的还款情况,在出现坏账情况时,用本金风险池内的资金弥补坏账。
本金风险池用于计算并存放本金风险金,所述本金风险金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本金风险金
国家财政补贴资金由国家政策决定;银行让利资金由银行根据国家政策决定。
本金风险池内存放的本金风险金用于在在出现坏账情况时,用本金风险池内的资金弥补坏账,将贷款风险由各方收益单位共同承担,将风险与银行贷款业务剥离,保障了银行业务的可持续性。
方法还包括获取贷款企业的企业信息,包括企业工商信息、股东信息、企业信用信息、企业风险信息和高管个人信用信息,用于确定贷款企业的贷款资格。
一种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系统,包括:
贷款额度模块,用于获取贷款企业上一年度内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并根据贷款企业的贷款年限,获得企业的周期数n和贷款额度,并设定总贷款上限,总贷款上限=αn·贷款额度,α为总贷款系数;
修正模块,用于从第2周期开始,每个周期开始前对贷款额度进行修正,按照修正后的贷款额度发放下个周期的贷款,所有周期的贷款总数额不超过总贷款上限;
利息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当前周期企业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浮动利率计算模型,得到当前周期浮动利率,将银行基准利率与当前周期浮动利率之和作为当前周期贷款利率,根据贷款总额和当前周期贷款利率计算当前周期的利息;
本金风险池模块,用于计算并存放本金风险金;
监控模块,用于监测贷款企业的还款情况,在出现坏账情况时,用本金风险池模块内的资金弥补坏账。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贷款企业上一年度内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并根据贷款企业的贷款年限,获得企业的周期数n和贷款额度,设定总贷款上限,所述总贷款上限=αn·贷款额度,所述α为总额度系数;
从第2周期开始,每个周期开始前对贷款额度进行修正,按照修正后的贷款额度发放下个周期的贷款,所有周期的贷款总数额不超过总贷款上限;
实时获取当前周期企业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浮动利率计算模型,得到当前周期浮动利率,将银行基准利率与当前周期浮动利率之和作为当前周期贷款利率,根据贷款额度和当前周期贷款利率计算当前周期的利息;
建立贷款企业的本金风险池,监测贷款企业的还款情况,在出现坏账情况时,用本金风险池内的资金弥补坏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贷款企业的企业信息,包括企业工商信息、股东信息、企业信用信息、企业风险信息和高管个人信用信息,用于确定贷款企业的贷款资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采用以下步骤获得:获取贷款企业历年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用第n年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作为输入的训练样本,第n 1年的工资总额作为输出的训练样本,根据训练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贷款额度为预测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周期数为贷款年限,每个周期为一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贷款额度进行修正采用以下步骤:获取贷款企业当前周期内工资发放数据、社会保险缴纳数据,将上述数据输入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获得下个周期的贷款额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利率计算模型采用以下步骤获得:获取贷款企业历年的工资总额、缴纳社保总额及利润增长率,用第n年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作为输入的训练样本,将企业n 1年的利润增长率作为输出的训练样本,根据训练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得到浮动利率计算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金风险池用于计算并存放本金风险金,所述本金风险金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所述国家财政补贴资金由国家政策决定;
所述银行让利资金由银行根据国家政策决定。
8.一种基于企业工资总额的贷款及风险代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贷款额度模块,用于获取贷款企业上一年度内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工资及社保预测模型,并根据贷款企业的贷款年限,获得企业的周期数和贷款额度,并设定总贷款上限,所述总贷款上限=αn·贷款额度,所述α为系数;
修正模块,用于从第2周期开始,每个周期开始前对贷款额度进行修正,按照修正后的贷款额度发放下个周期的贷款,所有周期的贷款总数额不超过总贷款上限;
利息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当前周期企业的工资总额及缴纳社保总额,将上述数据采用浮动利率计算模型,得到当前周期浮动利率,将银行基准利率与当前周期浮动利率之和作为当前周期贷款利率,根据贷款总额和当前周期贷款利率计算当前周期的利息;
本金风险池模块,用于计算并存放本金风险金;
监控模块,用于监测贷款企业的还款情况,在出现坏账情况时,用本金风险池模块内的资金弥补坏账。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