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自动按摩器。
背景技术:
按摩器英文是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以及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新一腰部按摩器代保健器材,一般的按摩抱枕,需要使用者手动控制开关,不仅自动性不高,并且手动控制较为麻烦,再是,使用按摩抱枕时需要使用者时时刻刻倚靠在抱枕上才能感受到按摩的效果,长时间下来不仅增加腰部的受力,并且按摩效果缩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按摩抱枕自动性不高、控制不便和按摩效果缩减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自动按摩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自动按摩器,所述自动按摩器包括:
按摩抱枕,所述按摩抱枕内部中间垂直固定有软板,且所述软板表面垂直等距嵌入有至少三个红外线理疗灯,所述软板上下端均固定有面板,且两个所述面板表面左右两侧均熔接有与其为一体的软头,所述面板后面四角均固定有弹簧杆,且所述弹簧杆末端设置有与面板平行的开关板,所述面板后面中间位置固定有触头,且所述触头与开关板接触使得所述红外线理疗灯通电;且所述按摩抱枕左右两侧分别缝制有与其为一体的左侧带和右侧带,所述左侧带和右侧带内部末端均嵌入有通过针线缝制为一体的松紧带,且所述左侧带表面靠右侧和右侧带表面靠左侧均固定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磁石,所述左侧带末端固定有第一魔术贴,且所述右侧带末端固定有第二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触头末端与开关板表面间距为1.5cm。
优选的,所述按摩抱枕表面中间固定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透气网,且所述软板平行于透气网后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两块所述面板分别位于按摩抱枕内部中间上下方位置。
优选的,平行于软板左右两侧对称排布有三块按摩石,且所述按摩石与按摩抱枕内部相连为一体,所述按摩石平行于透气网后面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按摩抱枕右下角插接有与开关板电性连接的导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使用者倚靠在按摩抱枕的表面,通过面板表面的两个软头,在使用者后背重力的压制下能够将面板通过其中的弹簧杆进行压缩,进而缩短面板与开关板之间的间距,使用者轻轻倚靠在按摩抱枕上便使得触头与开关板接触,红外线理疗灯与电源接通,通过软板中的至少三个红外线理疗灯,能够实现红外理疗的按摩效果,并且如此一来不仅无需手动控制开关,实现自动按摩的效果;
通过左侧带和右侧带中的松紧带能够增加其拉伸力,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腰围,通过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将第二魔术贴粘结在第一魔术贴表面,这样便可以将左侧带和右侧带固定住,同时通过左侧带和右侧带将抱枕缠绕在使用者身体的后侧,这样抱枕便可以时时刻刻的与使用者的腰部贴合,并实现通电按摩,大大提高了使用者按摩的效果,减少腰部向后倚靠的受力程度。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按摩抱枕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面板与开关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按摩抱枕;101-透气网;102-导线;103-按摩石;2-左侧带;201-右侧带;202-松紧带;203-第一魔术贴;204-磁石;205-第二魔术贴;3-软板;301-红外线理疗灯;302-面板;303-软头;304-开关板;305-弹簧杆;306-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以及“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自动按摩器,自动按摩器包括:
按摩抱枕1,按摩抱枕1内部中间垂直固定有软板3,且软板3表面垂直等距嵌入有至少三个红外线理疗灯301,软板3上下端均固定有面板302,且两个面板302表面左右两侧均熔接有与其为一体的软头303,面板302后面四角均固定有弹簧杆305,且弹簧杆305末端设置有与面板302平行的开关板304,面板302后面中间位置固定有触头306,且触头306与开关板304接触使得所述红外线理疗灯301通电,触头306末端与开关板304表面间距为1.5cm,两块面板302分别位于按摩抱枕1内部中间上下方位置,按摩抱枕1右下角插接有与开关板304电性连接的导线102。
具体的,使用者在使用按摩抱枕1时,将导线102与外部电源接通,导线102接通外部电源的同时也将开关板304进行通电,然后,使用者只需将腰部倚靠在按摩抱枕1的表面,并贴合在软板3的表面和两个面板302的表面,通过面板302表面的两个软头303,在使用者后背重力的压制下能够将面板302通过其中的弹簧杆305进行压缩,进而缩短面板302与开关板304之间的间距,而由于触头306的末端与开关板304末端间距为1.5cm,所以只需使用者轻轻倚靠在按摩抱枕1上便使得触头306与开关板304接触,而由于红外线理疗灯301通过触头306与开关板304接触实现通电,所以红外线理疗灯301与电源接通,通过软板3中的至少三个红外线理疗灯301,能够实现红外理疗的按摩效果,并且如此一来不仅无需手动控制开关,实现自动按摩的效果。
且按摩抱枕1左右两侧分别缝制有与其为一体的左侧带2和右侧带201,左侧带2和右侧带201内部末端均嵌入有通过针线缝制为一体的松紧带202,且左侧带2表面靠右侧和右侧带201表面靠左侧均固定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磁石204,左侧带2末端固定有第一魔术贴203,且右侧带201末端固定有第二魔术贴205,按摩抱枕1表面中间固定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透气网101,且软板3平行于透气网101后面中间位置,平行于软板3左右两侧对称排布有三块按摩石103,且按摩石103与按摩抱枕1内部相连为一体,按摩石103平行于透气网101后面左右两侧。
具体的,使用者将按摩抱枕1放置在身后并贴合在腰部,再将左侧带2环绕使用者的身子并贴合在身体的前面,再将右侧带201环绕身子右侧并贴合在左侧带2的表面,通过左侧带2和右侧带201中的松紧带202能够增加其拉伸力,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腰围,通过第一魔术贴203和第二魔术贴205,将第二魔术贴205粘结在第一魔术贴203表面,这样便可以将左侧带2和右侧带201固定住,同时通过左侧带2和右侧带201将抱枕缠绕在使用者身体的后侧,这样抱枕便可以时时刻刻的与使用者的腰部贴合,并实现通电按摩,大大提高了使用者按摩的效果,减少腰部向后倚靠的受力程度,通过其中的六块按摩石103,能够贴合在使用者腰部的腰眼穴、肾俞穴以及命门穴,并实现按摩,而通过磁石204能够对使用者腰的左右两侧进行按摩。
其中红外线理疗灯型号为r125。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1.自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按摩器包括:
按摩抱枕(1),所述按摩抱枕(1)内部中间垂直固定有软板(3),且所述软板(3)表面垂直等距嵌入有至少三个红外线理疗灯(301),所述软板(3)上下端均固定有面板(302),且两个所述面板(302)表面左右两侧均熔接有与其为一体的软头(303),所述面板(302)后面四角均固定有弹簧杆(305),且所述弹簧杆(305)末端设置有与面板(302)平行的开关板(304),所述面板(302)后面中间位置固定有触头(306),且所述触头(306)与开关板(304)接触使得所述红外线理疗灯(301)通电;且所述按摩抱枕(1)左右两侧分别缝制有与其为一体的左侧带(2)和右侧带(201),所述左侧带(2)和右侧带(201)内部末端均嵌入有通过针线缝制为一体的松紧带(202),且所述左侧带(2)表面靠右侧和右侧带(201)表面靠左侧均固定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磁石(204),所述左侧带(2)末端固定有第一魔术贴(203),且所述右侧带(201)末端固定有第二魔术贴(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306)末端与开关板(304)表面间距为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抱枕(1)表面中间固定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透气网(101),且所述软板(3)平行于透气网(101)后面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面板(302)分别位于按摩抱枕(1)内部中间上下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平行于软板(3)左右两侧对称排布有三块按摩石(103),且所述按摩石(103)与按摩抱枕(1)内部相连为一体,所述按摩石(103)平行于透气网(101)后面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抱枕(1)右下角插接有与开关板(304)电性连接的导线(10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