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医的灸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温和灸是指运用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穴位部位之上,距离约为2~3cm,进行局部熏烤,灸10~20min,至温灸部位皮肤温热起红晕,而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传统温和灸是连续地给穴位局部施加一种温和的热刺激,且无灼痛感,让患者有舒适的温热感、易接受的艾灸法。《疡医大全》云:“药气温温透入,腠理渐开……其一种氤氲畅美之致。”
艾条温和灸明显不同于艾条实按灸、艾炷直接灸和间接灸,其强调将艾条悬起熏灸,操作简单,便于直接对准穴位施灸,易达到所需的温度,且热刺激温和舒适,不易灼伤皮肤组织,避免起泡成疮。
艾条温和灸是弥补了艾条实按灸的操作繁琐、艾火容易熄灭的缺点。
直接灸的艾炷燃烧从艾炷尖顶开始到皮肤适宜温度,往往需要2~3min,很快因温度过高导致刺痛和烫伤,舒适的灸疗温度持续时间很短。而温和灸则避免了直接灸所造成的烫伤和疼痛,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间接灸亦存在类似的不足之处。
温和灸作用机制主要是温热作用效应,能够温通血脉,改善血流,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综合调节作用,使机体的内环境达到稳定状态,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艾条燃烧通过热辐射和热传导,热量在穴位局部不断累加、积蓄,使穴位局部温度升高,激活穴位局部的特异感受器、热敏感免疫细胞和热休克蛋白等,从而启动了艾灸局部效应与后续效应,实现温和灸的疗效。正如《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所言:“凡灸诸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现代研究表明,温和灸时局部穴位皮肤的起效温度必须控制在430c~450c,这也是温和灸最为适宜的温度。400c以下的艾灸作用基本无效,450c以上温度既可激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受体,也可激活c多型伤害感受器,产生局部热痛、灼痛等感觉,诱发局部灼伤感等。非伤害性热灸温度(<440c)对直结肠伤害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基本无效,只有达到或超过伤害性温度阈值(>440c)时才能抑制内脏伤害性刺激诱发的反应。温热刺激是温和灸发挥治疗目的的本质和关键因素,适宜的温度范围是温和灸发挥生物效应所必需的,因此,要提高温和灸的临床疗效,必须实现对温和灸温度的精准控制
但是,传统温和灸的温度难以控制,且人工操作,存在不能多个穴位同时操作,身体背部等穴位需专人操作,手持艾条不能进行长时间、多穴位的操作,烟雾大污染空气,温和灸温度与艾条粗细、燃烧速度和艾条燃烧端与穴位皮肤距离有关,导致操作难以规范化、温度难以精确控制和量化、治疗过程难以记录和表述等缺点,在临床推广应用中的量效评价和重复性因此受到影响,皮肤温度感觉障碍者存在有烫伤的可能性,这均对温和灸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利号为zl201420369969.1公开一种红外温灸装置,采用陶瓷发热片叠加红外辐射片,陶瓷片通电后产热传给下层红外辐射片,下层红外辐射片受热后产生热辐射,对穴位实现8-14μm红外光谱输出和温热效应,但其温度设定范围35-550c,控温误差和显示误差小于20c,模拟传统艾灸疗法进行直接灸和隔物灸,实现多穴位、无体位限制灸疗,灸疗温度可控制,但其无法很好模拟实现温和灸的艾条燃烧端的高温和穴位皮肤的舒适、持续的温热效果,也很难模拟艾条燃烧的辐射光谱波长为0.8-5.6微米。
专利号为zl200520042138.4公开一种可携式远红外线温灸仪,利用ptc发热片作为热源,ptc发热与远红外线陶瓷片紧密接触,直接向远红外线陶瓷片传温,陶瓷片辐射远红外线,并利用远红外线的热透射特性,紧贴人体穴位皮肤部位,可使人体穴位有加热升温感觉,使用时陶瓷片紧密接触皮肤,温度设定范围36-45℃,也不能达到传统温和灸的效果。
专利号为zl200910056991.4公开一种基于传统艾灸红外光谱的激光灸疗仪,采用2~4微米和9~11微米的激光直接照射穴位进行治疗,可模拟了艾条温和灸和隔物灸的光谱特点,但激光属单一波长特性,一台仪器只有一个激光源,每次只能照射一个穴位,且病人必须体位固定,否则体位移动离开穴位,影响治疗效果。激光光源很难实现温和灸舒适、持续的温热效应。
上述现代灸疗装置无法模拟传统温和灸疗法的温度作用特点,亦不能精准控制温和灸灸疗过程的温度。这是本申请需要着重改善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舒适度高的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包括:
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其放置于壳体通径的一个端面,经一固定件与壳体连接,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发热红外辐射面朝向壳体外,其背面装有一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经电缆线与外置的直流温度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温度,并发送到直流温度控制器;
直流温度控制器,其向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提供直流电能;
壳体,其为一个空心体,通径的另一端面用后盖封装;
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通电加热升温至设定温度值1000c~1200c,直流温度控制器停止供电,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柔性定位圈接触或近距离接触灸疗部位,使灸疗部位的皮肤温度保持恒温状态,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对灸疗部位近距离辐射2500~10000纳米的红外光谱和400c~460c的热能。
所述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包括掺稀土的红外薄膜和聚酰亚胺电热材料,所述掺稀土的红外薄膜经耐温固定胶与聚酰亚胺电热材料粘结形成发热红外辐射面。所述聚酰亚胺电热材料均布有电热材料,使聚酰亚胺电热材料通电后均匀受热。
所述发热红外辐射面一侧的外部套有一柔性定位圈,柔性定位圈接触或近距离接触灸疗部位,柔性定位圈与灸疗部位的贴合提高了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与灸疗部位的密封性,保证了灸疗温度的稳定性,使灸疗部位的皮肤温度在柔性定位圈的范围内保持恒温状态。
所述壳体的后盖与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保温棉,保持着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温度。
所述壳体侧壁开有一电缆线穿过的卡线孔。
本发明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采用掺稀土的红外薄膜复合聚酰亚胺电热材料制成的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经电缆线输入直流电能,聚酰亚胺电热材料通电产生热量,涂敷固定在聚酰亚胺电热材料表面的掺稀土的红外薄膜吸收热能后辐射出2500~10000纳米的红外光谱和热能。当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温度在1100c~1150c时,辐射到人体的表面温度为430c~450c,实现模拟温和灸的红外光谱和热能。
温度传感器通过电缆线反馈实时温度信号,外置的直流温度控制器通过电缆线向聚酰亚胺电热材料提供恒定的直流电能,使之产生恒定的热量。
将本发明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放在穴位上,柔性定位圈贴合皮肤,通过电缆线与外置的直流温度控制器连接,启动温和灸装置,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通电后开始发热升温至设定温度,温度传感器实时将测得的红外辐射组件的温度发送给直流温度控制器,当实时检测的温度值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时,直流温度控制器停止对红外辐射组件供电。柔性定位圈与灸疗部位的贴合保证了灸疗温度的稳定性,使灸疗部位的皮肤温度在柔性定位圈的范围内保持恒温状态,给与穴位舒适的温和热刺激,同时辐射2500~10000纳米红外光谱,实现温和灸的红外光谱及热能。当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温度在1100c时,辐射到人体的表面温度约430c。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多个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并联后,与外置的直流温度控制器连接,进行多穴位温和灸;包括
多个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其中,每一个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单独放置于一壳体通径的一个端面,经一固定件与壳体连接,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发热红外辐射面朝向壳体外,其背面装有一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经电缆线与外置的直流温度控制器连接;
直流温度控制器,其向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提供直流电能;
壳体,其为一个空心体,通径的另一端面用后盖封装;
多个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通电加热升温至设定温度值1000c~1200c,直流温度控制器停止供电,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柔性定位圈接触或近距离接触灸疗部位,使灸疗部位的皮肤温度保持恒温状态,对多个灸疗部位近距离辐射2500~10000纳米的红外光谱和400c~460c的热能。
本发明的优越功效在于:
1)本发明近距离辐射2500~10000纳米红外光谱及热能,维持人体照射表面的温度430c~450c,实现模拟传统温和灸的红外光谱和舒适温度,克服了传统温和灸烟雾大、温度变化大的缺点;
2)本发明辐射组件壳体外部套有的柔性定位圈,提高了辐射组件与灸疗部位的密封性,保证了灸疗温度的相对稳定,克服了传统温和灸的艾条燃烧段与穴位皮肤距离难以掌握,容易发生烫伤的不足;
3)本发明组合式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实现多穴位同时灸疗,克服了传统温和灸无法多穴位操作的不足;
4)本发明实现了温和灸温度参数的量化、数字化,有利于实现温和灸的温度精准控制和规范化操作,对今后研究温和灸的量效关系及其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硅橡胶定位圈;2—固定圈;
3—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
301—掺稀土的红外薄膜;302—耐温固定胶;
303—聚酰亚胺电热材料;304—温度传感器。
4—外壳;5—卡线扣;
6—控制电缆线;7—直流脉冲温度控制器;
8—后盖;9—螺丝;
10—螺丝孔;11—保温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固定圈2将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一起套入外壳4中,螺丝9将定位圈2固定在外壳4上,硅橡胶定位圈1紧套在固定圈2的外部,后盖8通过螺丝9固定在外壳4上,卡线扣5将控制电缆线6固定在外壳4上,控制电缆线6与直流脉冲温度控制器7相连,保温棉11填充在外壳4内部的空隙中。
如图3所示,所述的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掺稀土的红外薄膜301用耐温固定胶302与聚酰亚胺电热材料303涂覆粘结固定,温度传感器304安置在聚酰亚胺电热材料303的另一面。所述聚酰亚胺电热材料303均布有电热材料,使聚酰亚胺电热材料303通电后均匀受热。聚酰亚胺电热材料303和温度传感器304通过控制电缆线6与直流脉冲温度控制器7相连,温度传感器304实时检测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的温度,并发送到直流脉冲温度控制器7;调节温度范围为1000c~1200c,辐射到人体灸疗部位的温度为400c~460c。
实施例1
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的尺寸为直径4厘米,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中聚酰亚胺电热材料303的功率为2.5瓦,掺稀土的红外薄膜301由10%的纳米氧化钇和90%的超细石墨粉组成,工作温度设定为1100c。本实施例中的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通电后开始发热升温至设定温度1100c,直流脉冲温度控制器7停止向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供电,硅橡胶定位圈1接触或近距离接触灸疗部位,硅橡胶定位圈1与灸疗部位的贴合提高了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与灸疗部位的密封性,保证了灸疗温度的稳定性,使灸疗部位的皮肤温度在硅橡胶定位圈1的范围内保持恒温状态。此时人体灸疗部位的温度是430c,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向所需的温和灸疗部位提供连续稳定的热能和红外光谱。
实施例2
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的尺寸为直径6厘米,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中聚酰亚胺电热材料303的功率为5瓦,掺稀土的红外薄膜301由10%的纳米氧化钇和90%的超细石墨粉组成,工作温度设定为1150c。本实施例中的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通电后开始发热升温至设定温度1150c,直流脉冲温度控制器7停止向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供电,硅橡胶定位圈1接触或近距离接触灸疗部位,硅橡胶定位圈1与灸疗部位的贴合提高了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与灸疗部位的密封性,保证了灸疗温度的稳定性,使灸疗部位的皮肤温度在硅橡胶定位圈1的范围内保持恒温状态。此时人体灸疗部位的温度是450c,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向所需的温和灸疗部位提供连续稳定的热能和红外光谱。
实施例3
多个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并联,其中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的尺寸为直径4厘米,或为直径6厘米,每个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3的工作原理如同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同时实现多穴位多温度的灸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其放置于壳体通径的一个端面,经一固定件与壳体连接,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发热红外辐射面朝向壳体外,其背面装有一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经电缆线与外置的直流温度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温度,并发送到直流温度控制器;
直流温度控制器,其向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提供直流电能;
壳体,其为一个空心体,通径的另一端面用后盖封装;
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通电后加热升温至设定温度值1000c~1200c,直流温度控制器停止向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供电,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柔性定位圈接触或近距离接触灸疗部位,保持灸疗部位的皮肤温度于恒温状态,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对灸疗部位近距离辐射2500~10000纳米的红外光谱和400c~460c的热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包括掺稀土的红外薄膜和聚酰亚胺电热材料,所述掺稀土的红外薄膜经耐温固定胶与聚酰亚胺电热材料粘结形成发热红外辐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发热红外辐射面一侧的外部套有一柔性定位圈,柔性定位圈接触或近距离接触灸疗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掺稀土的红外薄膜的尺寸为直径4厘米~6厘米,其由10%的纳米氧化钇和90%的超细石墨粉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电热材料的功率为2.5瓦~5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后盖与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保温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壁开有一电缆线穿过的卡线孔。
8.一种组合式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并联后,与外置的直流温度控制器连接,多穴位多温度的温和灸;包括
多个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其中,每一个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单独放置于一壳体通径的一个端面,经一固定件与壳体连接,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发热红外辐射面朝向壳体外,其背面装有一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经电缆线与外置的直流温度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温度,并发送到直流温度控制器;
直流温度控制器,其向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提供直流电能;
壳体,其为一个空心体,通径的另一端面用后盖封装;
每个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通电加热升温至设定温度值1000c~1200c,直流温度控制器停止向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供电,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柔性定位圈接触或近距离接触灸疗部位,保持灸疗部位的皮肤温度于恒温状态,对多个灸疗部位近距离辐射2500~10000纳米的红外光谱和400c~460c的热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的发热红外辐射面一侧的外部套有一柔性定位圈,柔性定位圈接触或近距离接触灸疗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电致发热红外线温和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热红外辐射组件包括掺稀土的红外薄膜和聚酰亚胺电热材料,所述掺稀土的红外薄膜经耐温固定胶与聚酰亚胺电热材料粘结形成发热红外辐射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