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补救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255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热处理工艺,特别是对成分控制不当的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补救式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许多压力容器、如高压结晶器因有强度及防腐要求,多采用碳钢-不锈钢复合板制造,如采用317l不锈钢覆板 sa516cr.70碳钢基板;钢厂在生产碳钢板(sa516cr.70)时,由于质量控制不当,常造成该批碳钢板两端碳元素含量分布不均,采用传统热处理时因炉内温度相同,无法满足碳钢板两端的热处理条件,其中一端晶粒容易长大,导致碳钢基板低温冲击韧性不满足技术条件要求;且碳钢板的热处理淬火温度通常在不锈钢覆板的敏化温区内,会导致不锈钢覆板内有害相的析出,影响覆板的耐腐蚀性能,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补救热处理工艺,它不仅可保证碳钢基板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条件要求,也能保证覆板的耐腐蚀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补救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对碳钢基板两端成分进行检测、测出各自的碳含量,以此计算各自的淬火温度ta和tb;其特征在于:b)将复合板置于燃气炉内,不锈钢覆板向下放置,将复合板加热至较低的温度t,再将碳钢基板两端分别加热至各自的淬火温度ta和tb,并保温预设时间;c)在预设时间内将不锈钢覆板表面温度加热至超出其敏化温区,并控制碳钢基板两端温升不超过预设温度;d)将复合板出炉、从上、下面进行喷淋冷却至预设温度;e)将复合板放入冷却池中水冷至室温;f)将复合板放入炉内、其两端分别加热至回火温度并保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通过控制燃气炉的各燃气喷枪内的燃气流量,在炉内形成温度梯度将碳钢基板两端分别加热至各自的淬火温度ta和tb;

    本发明通过在炉内形成温度梯度将碳钢基板两端分别加热至各自的淬火温度ta和tb,满足碳钢板两端的热处理条件,防止晶粒长大,使得碳钢基板满足低温冲击韧性等技术条件要求,且在预设时间内将不锈钢覆板表面温度加热至超出其敏化温区,使得析出的有害相重溶于基体,保证覆板的耐腐蚀性;由于在预设时间内控制碳钢基板两端温升不超过预设温度,能避免晶粒长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不锈钢覆板的表面、碳钢基板表面两端及碳钢基板两端中心部均设置热电耦;通过热电耦测温便于更精确的控制工件温度及各燃气喷枪内的燃气流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仅可保证碳钢基板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条件要求,也能保证覆板的耐腐蚀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炉内加热示意图。

    图2为传统热处理工艺后碳钢基板a端厚度1/2处的金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工艺后碳钢基板a端厚度1/2处的金相图。

    图4为传统热处理工艺后碳钢基板a端厚度1/4处的金相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工艺后碳钢基板a端厚度1/4处的金相图。

    图6为传统热处理工艺后碳钢基板b端厚度1/2处的金相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工艺后碳钢基板b端厚度1/2处的金相图。

    图8为传统热处理工艺后碳钢基板b端厚度1/4处的金相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工艺后碳钢基板b端厚度1/4处的金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317l不锈钢覆板 sa516cr.70碳钢基板的复合板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补救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对碳钢基板a端和b端成分进行检测、测出各自的碳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以碳含量计算各自的淬火温度ta(860℃)和tb(880℃);b)如图1所示,将复合板2置于燃气炉1内,不锈钢覆板4向下放置,在不锈钢覆板4的表面、碳钢基板3表面两端及碳钢基板3两端中心部均设置热电耦5;将复合板2快速升温至400℃,然后以150℃/h升至650℃,再通过控制燃气炉1的各燃气喷枪6内的燃气流量,在炉内形成温度梯度,将碳钢基板a端以100℃/h的速度加热至淬火温度ta(860℃),将碳钢基板b端以100℃/h的速度加热至淬火温度tb(880℃),并保温预设时间;c)保温结束,在20-30分钟时间内将不锈钢覆板4表面温度加热至930℃,超出其敏化温区450℃-850℃,通过控制燃气炉1的各燃气喷枪6上的电磁阀7,以控制各燃气喷枪6内的燃气流量,并使得碳钢基板4两端温升不超过预设温度:50℃;d)将复合板出炉、从上、下面进行喷淋冷却至预设温度;e)将复合板放入冷却池中水冷至室温;f)将复合板放入炉内、其两端分别加热至回火温度并保温;

    表1:碳钢基板两端化学成分检测结果:

    注:1/2t及1/4t分别对应板材厚度的1/2及1/4处;

    本发明通过在炉内形成温度梯度将碳钢基板a端和b端分别加热至各自的淬火温度ta和tb,满足碳钢板两端的热处理条件,防止晶粒长大,使得碳钢基板满足低温冲击韧性等技术条件要求,且在预设时间内将不锈钢覆板表面温度加热至超出其敏化温区,使得析出的有害相重溶于基体,保证覆板的耐腐蚀性;在预设时间内将不锈钢覆板表面温度加热至超出其敏化温区时,由于不锈钢覆板向下放置,首先受热,吸收大部分热量,可控制碳钢基板两端温升不超过预设温度,加上温升时间控制在预设时间内,能避免碳钢基板晶粒长大,如图2至图9的对比可知,本发明碳钢基板的晶粒明显细化,保证碳钢基板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条件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通过热电耦测温便于更精确的控制工件温度及各燃气喷枪内的燃气流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补救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对碳钢基板两端成分进行检测、测出各自的碳含量,以此计算各自的淬火温度ta和tb;其特征在于:b)将复合板置于燃气炉内,不锈钢覆板向下放置,将复合板加热至较低的温度t,再将碳钢基板两端分别加热至各自的淬火温度ta和tb,并保温预设时间;c)在预设时间内将不锈钢覆板表面温度加热至超出其敏化温区,并控制碳钢基板两端温升不超过预设温度;d)将复合板出炉、从上、下面进行喷淋冷却至预设温度;e)将复合板放入冷却池中水冷至室温;f)将复合板放入炉内、其两端分别加热至回火温度并保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补救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通过控制燃气炉的各燃气喷枪内的燃气流量,在炉内形成温度梯度将碳钢基板两端分别加热至各自的淬火温度ta和t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补救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不锈钢覆板的表面、碳钢基板表面两端及碳钢基板两端中心部均设置热电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补救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对碳钢基板两端成分进行检测、测出各自的碳含量,以此计算各自的淬火温度Ta和Tb;B)将复合板置于燃气炉内,不锈钢覆板向下放置,将复合板加热至较低的温度T,再将碳钢基板两端分别加热至各自的淬火温度Ta和Tb,并保温预设时间;C)在预设时间内将不锈钢覆板表面温度加热至超出其敏化温区,并控制碳钢基板两端温升不超过预设温度;D)将复合板出炉、从上、下面进行喷淋冷却至预设温度;E)将复合板冷至室温;F)将复合板加热至回火温度并保温;本发明不仅可保证碳钢基板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条件要求,也能保证覆板的耐腐蚀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典灿;乔健;李俊;王天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惊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6896.html

    最新回复(0)